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叶秋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1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术后手术操作时间、留置引流管的平均时间、术中总输血量、引流总量;手术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_4和CD_8、CD_4^+/CD_8^+;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操作时间、留置引流管的平均时间、术中总输血量、引流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_4和CD_8、CD_4^+/CD_8^+相近,P> 0.05;手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_4和CD_8、CD_4^+/CD_8^+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更好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减少出血和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夏辉 辛本强 赵燕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20-823,共4页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术式...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术式,观察组给予VATS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以及细胞免疫情况(CD3+、CD4+、CD8+),随访1年,比较术后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和置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6%(5/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14/74)(P<0.05)。观察组的术后转移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更低,但观察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均<0.05)。结论:利用VATS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且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3
作者 曹万乐 李反念 +3 位作者 王建勋 杨璞 高计林 刘世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22-1122,共1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对术后极早期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邢台医学高等专业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共纳入NSCLC患者94例,根据... 本研究旨在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对术后极早期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邢台医学高等专业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共纳入NSCLC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组(45例)、电视胸腔镜组(4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传统开胸手术 预后的影响 第一附属医院 资料与方法 早期肺功能
原文传递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4
作者 张洪波 李振龙 +3 位作者 吕瑛 张益绰 裘翔铭 黄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双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菱形肌-肋间肌阻滞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效果
5
作者 武辉 袁磊 陈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625-1631,共7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菱形肌-肋间肌阻滞(RIB)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菱形肌-肋间肌阻滞(RIB)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A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4.25±7.41)岁;B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4.89±7.56)岁;C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65.18±7.20)岁。C组麻醉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菱形肌-肋间肌阻滞;麻醉诱导前3 min,A组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B、C组静脉注射2 ml纳布啡。对比3组术中用药情况、术后恢复、疼痛情况、机械痛阈值、应激反应、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与并发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结果C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低于A组、B组,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切口周围、前臂内侧机械痛阈值:术后6 h、48 h均低于同组术前,术后48 h均高于同组术后6 h(均P<0.05);C组术后6 h、48 h均高于A组、B组[(76.25±7.03)g比(41.31±5.22)g、(58.06±6.10)g,(81.19±8.24)g比(63.44±6.38)g、(76.30±7.21)g,(85.39±7.01)g比(72.06±5.23)g、(79.24±6.15)g,(95.07±8.36)g比(79.43±6.28)g、(87.31±7.12)g],B组术后6 h、48 h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VAS评分:术后48 h均低于同组术后1 h、6 h,术后6 h均低于同组术后1 h(均P<0.05);C组术后1 h、6 h、48 h均低于A组、B组,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术后24 h,3组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同组术前升高,且C组均低于A组、B组,B组均低于A组(均P<0.05)。术后24 h,3组CD3+、CD4+水平均较同组术前降低,C组均高于A组、B组,B组均高于A组(均P<0.05)。3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结束时(T2)均比麻醉诱导后5 min(T1)低、比麻醉诱导前5 min(T0)高,且3组T1时刻均高于T0时刻(均P<0.05);T1、T2时刻C组均低于A组、B组,B组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RIB可抑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急性痛觉过敏,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与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菱形肌-肋间肌阻滞 电视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 急性痛觉过敏 安全性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不同引流管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正帅 刘双双 杨子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引流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 目的对比不同引流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28F胸腔闭氏引流管,观察组采用16F超细引流管,对比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1 d、2 d、3 d时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d、2 d、3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28F胸腔闭式引流管比较,16F超细引流管可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 肺叶切除 引流管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癌胚抗原、胸苷激酶1、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治 陈贵和 王仲金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经病理检测诊断为非小细胞...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经病理检测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予开胸肺叶切除术,2组均予纵隔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静脉血,取血清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EA、TK1水平。比较术前、术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气指标。随访24个月,记录2组患者在此期间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量相当(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PCT、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患者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剩余碱(BE)水平均降低;组间相比,观察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CEA、TK1水平均降低(P均<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相当,术后1 d、3 d、7 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vs 22.92%,P<0.05)。随访24个月,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降低对肺功能的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疗效上与小切口开胸手术相当,兼具高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叶切除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非小细胞肺癌 开胸肺叶切除
下载PDF
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宝 赵宇飞 魏子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研究组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两组免疫细胞水平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比术后1 d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TAS肺叶切除术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 肺叶切除 肺结核 免疫细胞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肺叶切除及肺段切除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简文靖 赵丽丽 +2 位作者 谭宁 蔡天嘉 宁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9-0093,共5页
对比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手术中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其术中切除部位的不同... 对比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手术中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其术中切除部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行肺段切除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比较。结果 肺功能指标水平(包含FVC、FEV1、PEF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水平(包含CA50、CEA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肺癌复发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有效改善肺功能,肺癌复发无差异,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胸腔手术 早期周围型肺癌 肺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SAPB与氟比洛芬酯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免疫应答与SP、NPY影响
10
作者 王启恒 高卫国 方亮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免疫应答与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免疫应答与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C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S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SAPB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 h和24 h时血清IL-6、IL-10、TNF-α、SP和NPY水平。结果:S组患者的术后静息疼痛和活动疼痛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4、8.859、8.647、8.764;t=9.351、9.129、10.769、9.608,P<0.05);S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与C组相比,术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3、6.234、4.562,P<0.05);S组患者的术后1 h和24 h时血清IL-6、TNF-α和SP水平低于C组,IL-10和NPY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3、5.534;t=5.263、4.498;t=4.930、4.457;t=5.507、5.822;t=4.277、3.50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APB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可以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消耗量,促进术后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应答及SP、NP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 氟比洛芬酯 胸腔肺叶切除 免疫应答 P物质 神经肽Y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邢继秀 龙雨欣 +2 位作者 孙晓钰 靳雪莲 张颖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 手术室护理配合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12
作者 樊成涛 鱼芳 +1 位作者 白冰 武愫斌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亚肺叶组(n=79)与肺叶组(n=71),两组均行淋巴结清扫术。亚肺叶组...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亚肺叶组(n=79)与肺叶组(n=71),两组均行淋巴结清扫术。亚肺叶组行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肺叶组行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变化、术后1年内并发症及生存相关情况。结果:亚肺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肺叶组(P<0.05);亚肺叶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低于肺叶组(P<0.05);术后6个月,亚肺叶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PEV1/FVC)水平高于肺叶组(P<0.05);亚肺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肺叶组(P<0.05);亚肺叶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9.87%(71/79),肺叶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5.92%(6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亚肺叶切除对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创伤较解剖性肺叶切除小,对肺功能及术后恢复的改善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早期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下亚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术 疗效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建华 刘建伟 +2 位作者 孟丽君 王一冰 孙艳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单孔法组,予传统三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传统三孔法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疗效指标,于术前(T_(0))、术后3d(T_(1))、术后7d(T_(2))、术后1个月(T_(3))、术后3个月(T_(4))、术后6个月(T_(5))应用简版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评估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3)~T_(5)的SF-M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后T_(1)~T_(2)的SF-MPQ评分显著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法组术T_(1)~T_(2)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6MWD均显著高于传统三孔法组(P<0.05),但术后T_(3)~T_(5)的肺功能各指标、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对单孔法组患者的影响最小,恢复最快。结论早期NSCLC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显著,术后1周内(尤其是术后3 d)对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影响显著,但1个月后心肺功能逐渐代偿,这种优势逐渐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三孔胸腔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14
作者 廖艳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能。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2月于湖南省胸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针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能。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2月于湖南省胸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心率、术中舒张压、接受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和应激性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心率以及术中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应激性评分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应激性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 手术室护理配合 常规护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焕爽 于佳佳 +1 位作者 孟雨 付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F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 mg/kg,C组不予处理。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_(0))、单肺通气30 min(T_(1))、单肺通气60 min(T_(2))、双肺通气15 min(T_(3))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并记录SpO_(2)。记录T_(1)、T_(2)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无效腔气量与潮气量之比(V_(D)/V_(T))。记录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补救例数、术后转ICU例数、术后72 h内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T_(1)时SpO_(2)、T_(1)—T_(3)时PaO_(2)和OI、T_(1)、T_(2)时Cdyn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Ppeak和V_(D)/V_(T)、T_(2)时Pplat明显降低(P<0.05)。两组无一例单肺通气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和补救、术后转入ICU、术后72 h内发生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结论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氟比洛芬酯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优化呼吸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叶切除 封堵器 单肺通气 氟比洛芬酯 氧合 呼吸力学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效果
16
作者 朱军平 乔珍 +2 位作者 郭濛濛 李栋 郭志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胸腔镜手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三维重建技术,等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参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结果 观察组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三维重建技术,等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中三维重建技术,参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其显效率为66.67%,有效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3.33%和73.33%;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为13.33%对比43.33%。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腔镜手术中的三维重建技术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手术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 三维重建技术 肺叶切除 临床效果 并发症率
下载PDF
经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马晓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9-0072,共4页
经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9月收诊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水... 经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9月收诊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水平变化,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有差异,(P<0.05)。结论 肺癌患者采取经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应激情况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恢复,这种手术方案在临床上有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 肺癌患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iR-25、miR-29A、miR-126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芳 韩凯丽 张玉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NSCLC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VATS。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微小核糖核(miR)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指... 目的探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NSCLC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VATS。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微小核糖核(miR)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并随访1年,统计两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miR-25、miR-29A、miR-12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NSCLC患者中采用VATS治疗创伤更小,可有效调节血浆miR-25、miR-29A、miR-126水平,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肺叶切除 免疫功能 微小核糖核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霞 杨洋 邹凤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目的:构建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医院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院内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电视胸腔镜下纵... 目的:构建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医院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院内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采用德菲尔函询法修改与论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00%,第2轮函询专家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97,指标的重要性均分为4.23~5.00分,变异系数(CV)为0.000~0.147;2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714和0.825(P<0.05)。构建的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科学、可靠,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可系统地为胸外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下纵膈肿瘤切除 护理质量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敏感性指标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李冰 陈平 +3 位作者 张宁 陈晓伟 郭建霞 周平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12例)和验证组(48例),根据是否中转开胸,将建模组分为开胸组和未开胸组;采...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12例)和验证组(48例),根据是否中转开胸,将建模组分为开胸组和未开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ter法)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建模组112例中,有39例发生中转开胸,中转开胸率为34.82%。开胸组和未开胸组年龄、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是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P<0.05)。验证建模组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区分度较好,H-L检验提示一致性良好(χ^(2)=5.34,P=0.502)。外部验证的AUC为0.917,区分度较好,H-L检验提示一致性良好(χ^(2)=6.21,P=0.414)。结论年龄≥65岁、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是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能直观地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肺叶切除 中转开胸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