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分析——基于“两会”报道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涛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21期8-10,共3页
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研发与三网融合的完善昭示着多屏时代的到来,5G商用元年的开启又进一步优化了多屏传播路径。电视重大主题报道作为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需要借势多屏联动助力传播。本文以2019年“两会”报道为例,分析电视重大主... 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研发与三网融合的完善昭示着多屏时代的到来,5G商用元年的开启又进一步优化了多屏传播路径。电视重大主题报道作为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需要借势多屏联动助力传播。本文以2019年“两会”报道为例,分析电视重大主题多屏报道传播路径,首先探讨了多屏传播的原因及对新闻传播“四力”提升的优势,最后以黑龙江和江苏广电为例,黑龙江广电在“两会”多屏报道中借助5G与VR展开“三全”传播路径,江苏广电利用5G多屏传播分众化特点对视频开启定制化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 多屏传播 “两会”
下载PDF
受众主体视域下电视重大主题报道贴近贴心之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涛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23期146-147,149,共3页
不断改进重大主题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无法回避的课题,当前,在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的同时,主流媒体必须根据受众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的现实,在内容生产方面不断提升。《还看今朝》堪称近年来电视新闻宣传领域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这样一个... 不断改进重大主题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无法回避的课题,当前,在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的同时,主流媒体必须根据受众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的现实,在内容生产方面不断提升。《还看今朝》堪称近年来电视新闻宣传领域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这样一个电视重大主题报道最大的创新是受众主体地位和受众本位意识的全方位凸显,这一点集中反映在节目的内容以小见大、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精彩讲述当代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主体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 贴近 贴心
下载PDF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岩 《采写编》 2023年第2期80-82,共3页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网络融合以及5G技术等因素的助力下,我国已经顺利进入了多屏时代。电视重大主题报道是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利用多屏联动...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网络融合以及5G技术等因素的助力下,我国已经顺利进入了多屏时代。电视重大主题报道是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利用多屏联动提升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率,是现阶段广大电视媒体人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围绕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丰富我国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为广大电视媒体人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 多屏传播 路径
下载PDF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做到“以小见大”——以直播特别节目《还看今朝》为例
4
作者 孙涛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21期151-152,179,共3页
重大主题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之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以小见大"——小切口、大主题是不断改进和创新主题报道的一条有效途径。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前所未有地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老百姓,以... 重大主题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之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以小见大"——小切口、大主题是不断改进和创新主题报道的一条有效途径。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前所未有地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老百姓,以现实发展中的小故事、小人物、小感动观照普通人的变化、发展和情感,好看甚至有点"好玩",堪称近年来电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发展的一个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以小见大 故事 人物 情感
下载PDF
试论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5
作者 金维娜 《数码设计》 2019年第19期71-71,共1页
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这项工作,其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使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报道影响力得以增强,使受众更好的理解报道的中心思想,加深其对报道的印象,应当加强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本文主... 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这项工作,其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使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报道影响力得以增强,使受众更好的理解报道的中心思想,加深其对报道的印象,应当加强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本文主要就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进行探究,以此为达到重大主题报道公信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重大主题报道 电视广播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