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技巧与并发症 被引量:6
1
作者 齐铁伟 陈晓雷 +2 位作者 黄正松 郭少雷 石忠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操作技巧、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科用GDC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颅内动脉瘤41例,动脉瘤大小3.6~25mm;位于Willis环前循环39例,后循环2例。结果...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操作技巧、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科用GDC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颅内动脉瘤41例,动脉瘤大小3.6~25mm;位于Willis环前循环39例,后循环2例。结果术后造影100%栓塞33例,90%~99%栓塞5例,90%以下栓塞3例。产生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6例,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的并发症5例。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后随访12~48个月,无再出血,恢复良好36例,中度致残,生活能自理4例,死亡1例。结论GDC栓塞治疗急性期的破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提高栓塞技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瘤体破裂 急性期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栓塞疗法 并发症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微 《全科护理》 2010年第6期505-506,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病人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术后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40例病人成功置入电解可脱...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病人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术后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40例病人成功置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优化护理模式
3
作者 贾香丽 尹维宁 田金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60-560,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栓塞治疗 护理模式 栓塞术 手术创伤 GDC栓塞 开颅 术后恢复 患者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及其处理2例报告
4
作者 石忠松 黄正松 +2 位作者 齐铁伟 初明 张跃卫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 颅内动脉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5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沈建康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近年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尽管GDC栓塞存在诸多优点,但栓塞时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仍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文章就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 近年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尽管GDC栓塞存在诸多优点,但栓塞时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仍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文章就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预后 介入疗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岳文涛 高俊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10B期2094-2095,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并发症、疗效。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3年 11月对 10例 1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电解可脱弹簧栓塞术。其中 9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 HESS分级 :I...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并发症、疗效。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3年 11月对 10例 1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电解可脱弹簧栓塞术。其中 9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 HESS分级 :I级 2个 , 级 3个 , 级 3个 , 级 3个 , 级 1个。 8例行急诊栓塞手术 ,在 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并给予高血容量、血液稀释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9例 ,1例死亡。术后随访 2个月~ 2 2个月 ,1例重残 ,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异常 ,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短期随访结果表明 ,GDC栓塞颅内动脉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可靠。部分填塞可能导致动脉瘤继续扩大 ,破裂出血。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栓塞治疗 ,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治疗 栓塞 蛛网膜下腔 填塞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急诊 结论 可靠 方法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高俊红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21-22,共2页
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达到近似手术夹闭的效果,对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失败的病例,GDC栓塞治疗可能是仅有的办法,本组报道GDC栓塞治疗10... 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达到近似手术夹闭的效果,对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失败的病例,GDC栓塞治疗可能是仅有的办法,本组报道GDC栓塞治疗10例12个动脉瘤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颅内动脉瘤 GDC栓塞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临床观察 手术失败 电解可弹簧圈 手术夹闭 术后恢复 创伤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要点
8
作者 张晓静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3期95-95,共1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脑血管病,随着介入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新型栓塞材料不断问世,特别是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因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已日益成为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现对...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脑血管病,随着介入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新型栓塞材料不断问世,特别是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因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已日益成为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现对6例颅内动脉瘤采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护理 脑血管病 人类生命 栓塞材料 介入医学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振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4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6月,以GDC栓塞术治疗4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统计分析颅内动脉瘤在GDC栓塞...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6月,以GDC栓塞术治疗4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统计分析颅内动脉瘤在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3.8%(16/420),术后13例致密填塞,3例部分填塞.单因素分析显示:SAH发作次数≥2次、瘤体≤4 mm、有假性动脉瘤、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有高血压病史以及瘤颈窄是引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H发作次数≥2次(P=0.0424,OR=6.798)以及有假性动脉瘤(P=0.0069,OR=4.423)是引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在GDC栓塞术中发生破裂主要与SAH多次发作以及存在假性动脉瘤有关,临床上对存在危险因素者应警惕发生术中破裂,一旦发生应积极给予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危险因素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原文传递
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霞 刘秀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90-291,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对10例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顺利,效果满意。结论电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动脉瘤...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对10例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顺利,效果满意。结论电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护理
下载PDF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11
作者 许桂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980-981,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护理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贲智进 吴新民 +1 位作者 周宏智 张云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6期474-475,共2页
目的:运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评估3D-DSA在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内动脉瘤86例患者行3D-DSA造影检查,术前选择栓塞治疗方案,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栓塞后考察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 目的:运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评估3D-DSA在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内动脉瘤86例患者行3D-DSA造影检查,术前选择栓塞治疗方案,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栓塞后考察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栓塞及载瘤动脉的情况,评价3D-DSA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颅内动脉瘤86例介入手术中,致密栓塞69例(80.2%),栓塞>90%12例(13.9%),<90%4例(4.6%)。术中出血3例,死亡2例。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微导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俊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 96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等。结果 96例病...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 96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等。结果 96例病人顺利通过介入治疗 ,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手术配合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云 《全科护理》 2010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栓塞成功率为100%;其中栓塞达100%者73例,栓塞达...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栓塞成功率为100%;其中栓塞达100%者73例,栓塞达95%者23例,栓塞90%者2例;术后半年复发6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病人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围术期护理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香丽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栓塞 手术创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开颅 术后恢复 GDC 模式 优化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荣 贾广志 尹华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 :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探讨其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同时对旋转 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1 8例 2 0个颅内动脉瘤均采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在术前分别行 DSA... 目的 :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探讨其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同时对旋转 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1 8例 2 0个颅内动脉瘤均采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在术前分别行 DSA及旋转 DSA检查 ,同时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照 ,并将旋转 DSA的最佳工作图像应用于手术中。结果 :本组无 1例死亡。 2 0个动脉瘤中 1 8个 (90 % )完全栓塞 ,2个 (1 0 % )不全栓塞。 2 0个动脉瘤常规 DSA检查 :3个 (3 /2 0 )动脉瘤的形状、大小显示不清 ,7个 (7/2 0 )动脉瘤的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清。而通过旋转 DSA检查 :2 0个动脉瘤形状、大小均清楚显示。1 9个 (1 9/2 0 )动脉瘤的瘤颈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清楚显示 ,1个 (1 /2 0 )动脉瘤 (<3 mm)的瘤颈不能清楚显示。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旋转DSA在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动脉瘤颈的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 DSA检查。结论 :旋转 DSA技术可更好、更准确地分析动脉瘤的构筑 ,特别是瘤颈 ,有助于术者选择最佳角度的工作图像、合适直径的弹簧圈及恰当的治疗方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介入性放射性 旋转DSA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18
17
作者 崔新 李春梅 张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观察可脱性球囊、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及电解质可脱式弹簧圈 4种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旨在探讨该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 43例行栓塞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专科护理... 目的 :观察可脱性球囊、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及电解质可脱式弹簧圈 4种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旨在探讨该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 43例行栓塞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周全的术前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防局部血肿、下肢血栓形成。结果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 3 1例 ,2例因血管痉挛遗留偏瘫 ;余无并发症发生 ,无 1例死亡。结论 :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护理 可脱性球囊 游离弹簧圈 机械可脱式弹簧圈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下载PDF
MDS与GDC囊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初步比较(附120例125个动脉瘤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大明 凌锋 +5 位作者 李萌 张鸿祺 缪中荣 宋庆斌 郝蔓春 张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比较机械可脱式弹簧圈 (mechanicaldetachablespiral,MDS)与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囊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方法 对比分析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7月 12 0例 12 5个动脉瘤中 ,用MDS栓塞的 (6 4例 6 6个 )... 目的 比较机械可脱式弹簧圈 (mechanicaldetachablespiral,MDS)与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囊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方法 对比分析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7月 12 0例 12 5个动脉瘤中 ,用MDS栓塞的 (6 4例 6 6个 )与用GDC栓塞的 (4 8例 5 1个 )病人、动脉瘤、栓塞结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MDS和GDC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治疗前有否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 Hess氏分级、动脉瘤体长径 (8 46± 3 42mm与 7 38± 3 45mm )和颈宽 (3 49±1 5 0mm与 3 2 6± 1 5 2mm)、栓塞所用弹簧圈的平均个数 (4 6 5± 3 0 4与 4 2 4± 2 6 5 )和长度(4 6 0 2± 398 5mm与 42 2 9± 387 1mm)、栓塞百分比 (95 0 0 %± 6 32 %与 94 19%± 7 6 3% ,栓塞≥ 80 %的病例 )、以及死亡和永久并发症合计发生率 (7 8%与 4 2 % )等均无显著性统计差异 (t或χ2 检验 ,P值均 >0 10 )。结论 MDS和GDC都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有效材料。MDS价格相对较低 ,操作需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GDC选择规格多 ,操作相对简单、安全 ,适应证更宽。正确选择MDS或GDC (或联合应用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机械可脱式弹簧圈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囊内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在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恢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守安 张贵斌 罗韵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PcoAA)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17例PcoAA患者进行弹簧圈栓塞并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分析其与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病程、动... 目的:观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PcoAA)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17例PcoAA患者进行弹簧圈栓塞并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分析其与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病程、动脉瘤大小以及是否有蛛网膜下隙出血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7例患者中,2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10例患者中,8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术前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组的完全恢复率与完全麻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oAA性动眼神经麻痹在栓塞术后可治愈或改善,部分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更有可能获得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栓塞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