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的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
作者 宣井岗 杨伊林 +3 位作者 王穗暖 彭亚 白如林 陈左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急性期 电解可弹簧栓塞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何泽清 汪明全 向红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经CT和DSA检查 ,发现前交通动脉瘤 3个 ,后交通动脉瘤 4个 ,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行GDC栓塞治疗。结果 :7例动脉瘤均... 目的 :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经CT和DSA检查 ,发现前交通动脉瘤 3个 ,后交通动脉瘤 4个 ,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行GDC栓塞治疗。结果 :7例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 6例 ,大部分栓塞 1例。术后 2周痊愈出院 ,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弹簧栓塞 治疗 颅内动脉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裴中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15期470-470,共1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达42%。随着介入神经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明显优于外科开颅手术。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为16例颅内动脉瘤患...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达42%。随着介入神经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明显优于外科开颅手术。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为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经过严密观察病情,根据疾病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弹簧栓塞 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异常 开颅手术 护理报告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12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瞿璐 姚国杰 +1 位作者 孙淑华 吕健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17,共2页
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理想材料[1].1999年12月~2003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应用GDC栓塞治疗112例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电解可脱弹簧栓塞 颅内动脉瘤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媛玲 王静 +1 位作者 肖敏 甘萍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对3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术中配合。结果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顺利,效果满意。结论电解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动脉...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对3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术中配合。结果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顺利,效果满意。结论电解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弹簧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