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颈总动脉和股静脉输注异丙酚至脑电静息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盖成林 陈卫民 +3 位作者 郑晓春 冉德春 艾长良 孙正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比较犬颈总动脉和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至脑电静息时循环、呼吸变化及异丙酚的用量。方法杂种犬8条,通过颈总动脉或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零,并维持CSI在0-5之间波动持续60min停药。记录意识消失、恢复时... 目的比较犬颈总动脉和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至脑电静息时循环、呼吸变化及异丙酚的用量。方法杂种犬8条,通过颈总动脉或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直至麻醉深度指数(CSI)等于零,并维持CSI在0-5之间波动持续60min停药。记录意识消失、恢复时间及异丙酚用量,观察犬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结果达脑电静息所用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颈总动脉给药明显快于静脉给药(P<0.05)。颈总动脉和股静脉给药在意识消失时、CSI=0-5持续10s、30min和60min时异丙酚的用量分别为(76.1±24.3)mg和(146.9±48.3)mg(P=0.000)、(221.3±47.4)mg和(353.3±89.2)mg(P=0.000)、(474.9±122.5)mg和(845.8±206.8)mg(P=0.000)以及(721.3±204.0)mg和(1401.4±410.4)mg(P=0.000)。在脑电静息各时点,颈总动脉给药对平均动脉压和呼吸的影响与静脉给药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动脉给药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变化更平稳。结论异丙酚颈动脉麻醉至脑电静息比静脉麻醉用药量少,对循环、呼吸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颈总动脉 麻醉 静脉 二异丙酚 电静息
下载PDF
小儿严重脑损伤致脑电静息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丹 杨卫国 +3 位作者 朱金兰 刘琮 廖建湘 陈彦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儿严重脑损伤致脑电静息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 1998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经脑电图检查表现为电静息的 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脑死亡 11例 ,其他原因死亡 3例 ,植物状态 1例 ,至今存活者 1例。结论 脑... 目的 观察小儿严重脑损伤致脑电静息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 1998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经脑电图检查表现为电静息的 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脑死亡 11例 ,其他原因死亡 3例 ,植物状态 1例 ,至今存活者 1例。结论 脑死亡的诊断应以临床判断为主 ,辅助检查为辅 ,不能仅依据脑电图诊断脑死亡 ;脑电静息的小儿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电静息 脑死亡 植物状态 预后
下载PDF
脑电图呈电静息与临床预后(附3例报告)
3
作者 杜定富 陈立早 《云南医药》 CAS 1994年第A1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电静息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微状态的抑郁症静息态脑电信号分析
4
作者 陈学莹 齐晓英 +1 位作者 史周晰 独盟盟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5,共7页
抑郁症(MD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其瞬时神经异常活动尚未研究清楚,对此采用脑电(EEG)微状态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脑电数据进行研究。比较22名抑郁症患者和25名正常人的128导闭眼脑电数据微状态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探索与量表得分之... 抑郁症(MD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其瞬时神经异常活动尚未研究清楚,对此采用脑电(EEG)微状态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脑电数据进行研究。比较22名抑郁症患者和25名正常人的128导闭眼脑电数据微状态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探索与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微状态C的出现次数和涵盖比更高,且与其他微状态之间的转换概率较高,而其微状态D的平均持续时间较低,且与微状态B之间的转换次数减少。此外,微状态C和微状态D与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均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基于脑电微状态方法可以捕捉到抑郁症患者异常大脑动态特性,为抑郁症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MDD) 静息态脑(EEG) 信号处理 微状态 聚类
下载PDF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静息脑电的作用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芃 王靖 +5 位作者 赵津磊 王相 辛鑫 裘莎丽 臧育恒 王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0,共10页
目的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随机招募239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信号。结果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109(509... 目的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随机招募239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信号。结果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109(509,2232)MET-min/周,抑郁评分为47.401±10.562,二者显著负相关(r=−0.189,P=0.003);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眶额、前额theta功率值与前额alpha1右侧化对抑郁评分具有19.89%的解释力(R2=0.199,P<0.001);顶区、颞区delta功率值,顶区beta1功率值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与身体活动水平及抑郁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且相关方向相反;身体活动水平对抑郁评分具有65.37%的直接效应(B=−0.123,95%CI:−0.260~0.016),顶区delta功率值介导16.56%的中介效应(B=−0.031,95%CI:−0.073~−0.005),前额alpha1右侧化介导18.07%的中介效应(B=−0.034,95%CI:−0.072~−0.010)。结论识别抑郁倾向大学生需重点关注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的上升和额区theta功率值、前额alpha1右侧化的下降,这可能与其睡眠节律紊乱、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及压力感知过大有关;随着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其抑郁评分呈下降趋势,顶区delta功率值下降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上升可能是体育锻炼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与体育锻炼改善睡眠节律、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活动水平 静息 抑郁症状 中介模型
下载PDF
难治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电特异性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爽 廖婧萌 +4 位作者 王孝娟 李美娟 高营 李洁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性精神疾病,幻听是其核心症状之一,约有30%的幻听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无法痊愈,称为难治性幻听(RAH)。为探究难治性幻听的形成机制及患者的大脑活动特点,30名难治性幻听患者与30名非难治性幻听...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性精神疾病,幻听是其核心症状之一,约有30%的幻听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无法痊愈,称为难治性幻听(RAH)。为探究难治性幻听的形成机制及患者的大脑活动特点,30名难治性幻听患者与30名非难治性幻听患者(NRAH)被纳入研究。采用8 min睁闭眼静息范式,任务同时采集被试64导静息态脑电数据,接着通过功率谱和源定位分析分别计算了两组被试的静息脑电6个频段的绝对功率和皮层脑电分布情况。结果显示,δ频段在右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上沟、角回处较NRAH组有更强激活,但全脑平均功率显著低于NRAH组(p(RAH)=64.05±116.82,p(NRAH)=110.40±125.56,P<0.01);低γ频段(p(RAH)=7.14±14.88,p(NRAH)=8.99±10.13,P<0.05)和高γ频段绝对功率(p(RAH)=11.46±17.48,p(NRAH)=30.12±46.88,P<0.01)也显著低于NRAH组,且二者在颞中回、颞上回到颞顶叶、额顶叶交界处激活强度和范围均低于NRAH组,且缺少NRAH组所存在的偏侧化现象。综上,δ频段、低γ频段和高γ频段可能为难治性幻听的潜在生理指标,且难治性幻听的形成机制可能与慢波(尤其是δ频段)在颞叶的过度激活和高频振荡(尤其是γ频段)在颞叶的失活有关。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探究难治性幻听患者的脑活动特点和难治性幻听的患病机理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脑 精神分裂症 幻听 绝对功率 源定位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电活动与11C-PIB摄取相关性的研究
7
作者 张海峰 耿新玲 +3 位作者 刘家金 邵玉静 王鲁宁 冯枫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静息脑电(rsEEG)活动与淀粉样蛋白(Aβ)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所用示踪剂匹兹堡化合物(11C-PIB)摄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临床诊断AD...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静息脑电(rsEEG)活动与淀粉样蛋白(Aβ)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所用示踪剂匹兹堡化合物(11C-PIB)摄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临床诊断AD的患者13例,均完成rsEEG数据采集以及11C-PIB PET/CT检查,分析rsEEG参数与11C-PIB摄取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在左侧额叶及右侧额叶的α节律平均峰值频率(AAPF)与相应皮层~(11)C-PIB的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呈负相关(r=-0.81、-0.79,P<0.01);在左侧颞叶的δ节律谱熵与相应皮层11C-PIB的SUVR呈负相关(r=-0.83,P<0.01)。结论 AD患者大脑皮层的Aβ负荷与相应皮层rsEEG活动具有相关性,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皮层的Aβ负荷越重,其rsEEG活动越低,这为AD患者脑电活动改变的机制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 淀粉样蛋白 匹兹堡化合物 子发射断层显像/X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下载PDF
静息脑电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许涛 韩奂 陶明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仍面临极大的挑战,而准确识别与评估疾病的进程是早期干预AD的关键。静息脑电技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具有实施简便快捷、患者配合度高等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号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 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仍面临极大的挑战,而准确识别与评估疾病的进程是早期干预AD的关键。静息脑电技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具有实施简便快捷、患者配合度高等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号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数据处理日渐成熟,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表征及识别AD患者的脑电特征,而且实施起来也相对简单,患者配合度较高。因此,本文对近年来静息脑电技术在AD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技术 活动 频谱 复杂性 连通性 脑网络
下载PDF
静息态脑电在意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勇 梁振虎 +5 位作者 夏小雨 白洋 杨艺 刘养凤 何江弘 李小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意识障碍患者的精确判定对制定诊疗计划和预测恢复结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靠的意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50名意识障碍患者(25名植物状态(VS)患者和25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被纳入研究,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采集脑电数据,并计算... 意识障碍患者的精确判定对制定诊疗计划和预测恢复结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靠的意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50名意识障碍患者(25名植物状态(VS)患者和25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被纳入研究,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采集脑电数据,并计算信号复杂度和相对功率;通过双样本t检验分析MCS和VS组间脑电特征差异,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脑电特征与临床评分的量化关系,探索区分不同意识状态的脑电特征。利用以上脑电特征构建基于决策树的意识分类模型,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排序熵(PE)、排序Lempel-Ziv复杂度(PLZC)、gamma频段相对功率在VS和MCS间存在显著差异(PE:0.71±0.07 vs 0.75±0.07,P<0.01;PLZC:0.53±0.07 vs 0.56±0.06,P<0.01;gamma:0.13±0.07 vs 0.16±0.06,P<0.01),且PE与临床评分相关性最高(r=0.81,P<0.001)。基于PE构建的意识分类模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和准确度(ACC)(AUC=0.931,ACC=0.92)优于BIS构建的分类模型(AUC=0.905,ACC=0.90)的相应参数,表明静息态脑电有望成为意识诊断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脑 意识障碍 诊断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静息状态下脑电微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锁良 万灵燕 +3 位作者 张志明 康健楠 李小俚 庞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3-661,共9页
利用微状态分析方法,在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图(EEG)尺度上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正常儿童(TD)在脑机制上的差异。根据Cartool中的准则和不同微状态类别的数目对于被试者EEG数据的解释程度,确定微状态类别的数目为4;使用原子化与凝... 利用微状态分析方法,在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图(EEG)尺度上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正常儿童(TD)在脑机制上的差异。根据Cartool中的准则和不同微状态类别的数目对于被试者EEG数据的解释程度,确定微状态类别的数目为4;使用原子化与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分割出个人水平和组水平上的微状态类别,分别标记为微状态A、B、C和D。然后根据这4类微状态的地形图和EEG数据各时间点的GEV相关性,将数据拟合回EEG数据,最终得到微状态时间序列,提取时域上的参数特征,比较ASD组和TD组的差异。选取的时间参数为平均持续时间、发生频率、时间覆盖率和转移概率,并通过计算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探究微状态序列的独立性。结果表明,在ASD组vs TD组中表现有统计差异(P<0.05)的微状态时间参数有:持续时间(A:0.110±0.013 vs 0.180±0.048,C:0.140±0.024 vs 0.220±0.067,D:0.130±0.050 vs 0.190±0.037,单位:s)、时间覆盖率(A:22.0±5.4 vs 27.0±7.2,B:27.0±4.7 vs 18.0±5.5,单位:%)、发生频率(A:1.93±0.52 vs 1.55±0.22,B:2.08±0.46 vs 1.39±0.32,C:2.10±0.49 vs 1.47±0.30,D:1.78±0.19 vs 1.27±0.27,单位:次/s),且卡方检验不支持微状态类别之间在时间序列上是独立的零假设(P<0.01),提示微状态类别之间存在依赖性以及信息共享性。本研究为自闭症的评估提供了客观指标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脑 自闭症谱系障碍微状态 自闭症谱系障碍 原子化与凝聚层次聚类
下载PDF
基于微状态的静息态脑电信号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学添 蔡跃新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第7期1396-1399,1429,共5页
利用微状态的时-空分析特性,采用高密度(128通道)脑电图对2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微状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微状态的平均存在时间、发生频率、覆盖率、振幅和转换率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揭示了耳鸣患者和健康人脑电微状态分类... 利用微状态的时-空分析特性,采用高密度(128通道)脑电图对2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微状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微状态的平均存在时间、发生频率、覆盖率、振幅和转换率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揭示了耳鸣患者和健康人脑电微状态分类的时间特征和语构存在显著差异,也反映了脑电图微状态可以作为大规模脑网络的一种有价值的分析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状态 静息态脑 全脑域功率 耳鸣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成人ADHD患者静息脑电及其与生态执行功能的相关性
12
作者 陈进 李卉 +7 位作者 郭晓杰 赵希希 吴占良 钱秋谨 曹庆久 王长明 孙黎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究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脑电特征及其与生态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ADHD患者33例及正常对照30例,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评估生态执行功能,并记录静息态脑电,分析不同频段脑电的绝对功率,探... 目的:探究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脑电特征及其与生态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ADHD患者33例及正常对照30例,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评估生态执行功能,并记录静息态脑电,分析不同频段脑电的绝对功率,探讨其与执行功能缺陷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患者BRIEF-A各因子得分及其全脑θ波及中央区β绝对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评分与其双侧额叶θ波绝对功率呈正相关(r=0.43、0.49,均P<0.05),情感控制评分与双侧中央区β波绝对功率呈正相关(r=0.43、0.49,均P<0.05)。结论:成人ADHD患者生态执行功能存在缺陷,其额叶θ波及中央区-顶叶β波功率增高可能分别参与其工作记忆缺陷及情感控制不良的神经病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静息态脑 生态执行功能
下载PDF
正常成年人额叶静息脑电alpha波偏侧化的年龄差异
13
作者 李亚洲 杨艳杰 +4 位作者 乔正学 邱晓慧 杨秀贤 韩冬 刘玥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682-1684,共3页
目的 采用静息脑电技术研究正常成年人额叶alpha波偏侧化是否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验证静息脑电alpha波偏侧化作为情绪调节能力指标的稳定性.方法 正常青年人(18~ 25岁)30人,正常中年人(40 ~ 50岁)30人,首先采集脑电,对... 目的 采用静息脑电技术研究正常成年人额叶alpha波偏侧化是否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验证静息脑电alpha波偏侧化作为情绪调节能力指标的稳定性.方法 正常青年人(18~ 25岁)30人,正常中年人(40 ~ 50岁)30人,首先采集脑电,对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将最终数据转化成自然对数,然后用SPSS 17.0软件处理,对两组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成年人额叶静息脑电Alpha波存在偏侧化(F =6.865,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额叶静息脑电在F3/F4点(t=-0.346,P>0.05);F7/F8点(t=-0.121,P>0.05);FP1/FP2点的偏侧化程度均不存在差异(t=-0.192,P>0.05).结论 正常成年人额叶静息脑电偏侧化不受年龄因素影响,额叶静息脑电Alpha波偏侧化作为情绪调节能力的指标在年龄差异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额叶偏侧化 情绪调节 静息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静雯 赖虹宇 +3 位作者 邓伟 曾金坤 张军鹏 李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SC)和抑郁症患者(DP)的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深入比较该指标在两种疾病人群中的表现,探究这一指标对两种疾病大脑异常情况的反映。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各100例(男:50,女:50),采集睁眼、闭...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SC)和抑郁症患者(DP)的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深入比较该指标在两种疾病人群中的表现,探究这一指标对两种疾病大脑异常情况的反映。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各100例(男:50,女:50),采集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的静息态脑电数据;对脑电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并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实现伪迹校正;基于Welch变换进行功率谱分析,归一化后利用相对功率计算脑电的功率谱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对该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任意相同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的组平均功率谱熵在每一导联上都低于抑郁症患者组(导联平均功率谱熵:闭眼状态下,SC:1.26;DP:1.32;睁眼状态下,SC:1.33;DP:1.37),且在多数导联上差异显著(P<0.05);对于两组被试,其闭眼状态下的功率谱熵均分别低于睁眼状态下的功率谱熵;对于功率谱熵从睁眼状态至闭眼状态的减少量,两组被试在Fp1、Fp2导联存在显著差异(P<0.05)(Fp1:SC为0.08,DP为0.02;Fp2:SC为0.09,DP为0.02);在睁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大脑左右半球功率谱熵的不对称性存在差异,精神分裂症组表现出更广的不对称性(呈显著不对称性的电极对:SC有4对,包括F3-F4、O1-O2、F7-F8、T5-T6;DP有2对,包括P3-P4、F7-F8);闭眼状态下二者的不对称性均只显著体现在F7-F8、T5-T6导联(P<0.05)。功率谱熵这一指标能够敏感直观地描述功率谱的分布情况与不规则程度,进而反映脑电信号的复杂程度以及个体大脑活跃程度。该指标能够作为一项有效参考,反映两种疾病人群在静息态下大脑活动的差异,并有望用于区分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静息态脑 功率谱熵
下载PDF
吸烟青少年静息态脑电谱功率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伟 喻大华 周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脑电(Resting-state EEG)技术探究吸烟对青少年大脑神经机制的影响。方法:16例青少年吸烟者与16例正常对照者,并在静息状态下采集10 min的脑电信号。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目的:采用静息态脑电(Resting-state EEG)技术探究吸烟对青少年大脑神经机制的影响。方法:16例青少年吸烟者与16例正常对照者,并在静息状态下采集10 min的脑电信号。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吸烟组全脑(前、中、后部)的Delta、Theta以及前部Beta谱功率是降低的;(2)青少年吸烟组的前部Delta谱功率与渴求分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降低的EEG谱功率以及其与渴求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长期吸烟对青少年大脑神经机制的损害。该发现对以后青少年烟瘾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烟瘾者 静息态脑 谱功率 频域分析 渴求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静息态脑电Gamma频段功能网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金秀 匡光涛 王索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25-129,共5页
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的功能障碍可能和脑电中的Gamma频段异常有关。通过采集17例孤独症儿童和17例正常儿童睁眼静息态脑电,利用定向传递函数方法计算导联间的因果连接,构建Gamma频段(35~50 Hz)功能网络。用图论方法分析两组差异。... 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的功能障碍可能和脑电中的Gamma频段异常有关。通过采集17例孤独症儿童和17例正常儿童睁眼静息态脑电,利用定向传递函数方法计算导联间的因果连接,构建Gamma频段(35~50 Hz)功能网络。用图论方法分析两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阈值下,孤独症儿童脑功能网络全局效率、局部效率以及节点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提示孤独症儿童认知、行为异常可能与其大脑Gamma频段连接较弱、信息整合效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静息态脑 脑功能网络 Gamma频段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分类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渠 冯静雯 +4 位作者 赖虹宇 李涛 邓伟 刘凯 张军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8-146,共9页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作为临床精神科中的两种重性精神疾病综合征,两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因此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别常常依靠量表和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脑电图(EEG)作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两种疾病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作为临床精神科中的两种重性精神疾病综合征,两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因此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别常常依靠量表和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脑电图(EEG)作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两种疾病的一种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采集两种疾病临床静息态(睁眼和闭眼)的脑电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来对两种疾病进行分类,以试图找到一种区分两种疾病的客观手段。研究采集了70名精神分裂症和70名抑郁症患者静息态的EEG,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输入形式,即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下的EEG数据转换到频域,再将频域数据转换成灰度图的形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不同于以往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的特征提取,而不需要人为筛选特征。而后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并将数据增强的方法应用于EEG,来提高模型的性能。通过数据增强的方法可以使模型对两种疾病的分类准确度达到87.5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4.09%和91.67%。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静息态脑电数据可以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进行较好的区分,EEG可以作为两种疾病的一种潜在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静息态脑 数据增强
下载PDF
静息态脑电分析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昕洋 谭淑平 +1 位作者 王葵 陈楚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9-354,共6页
本文从功率谱、协调性和脑电微状态3个指标的改变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电的特征,比较一致的发现是,患者低频δ和θ功率增强,而这种改变似乎未出现在其一级亲属中;γ协调性的降低,且这一改变在患者的局部脑区和全脑均有发现;患... 本文从功率谱、协调性和脑电微状态3个指标的改变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电的特征,比较一致的发现是,患者低频δ和θ功率增强,而这种改变似乎未出现在其一级亲属中;γ协调性的降低,且这一改变在患者的局部脑区和全脑均有发现;患者脑电微状态中注意相关的D类微状态覆盖率降低,而其他微状态增加。这些静息态脑电指标的特异性改变,能够帮助我们寻求可能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识别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静息态脑 功率谱 微状态
下载PDF
静息态脑电对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雪瑶 李西 曾欣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90-94,共5页
基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评估研究和神经振荡的预测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从认知神经的角度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通过认知心理与认知神经测量手段相结合的静息态脑电方法,对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学术能力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基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评估研究和神经振荡的预测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从认知神经的角度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通过认知心理与认知神经测量手段相结合的静息态脑电方法,对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学术能力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脑电信号对英语学术能力有预测作用,可以为英语学术能力的评估和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脑 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能力 英语专业
下载PDF
急性部分睡眠剥夺状态下高强度运动前后的静息态脑电微状态分析
20
作者 张越 梁安迪 +2 位作者 张芫 肖涛 池爱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5,100,共7页
目的探究青少年在急性部分睡眠剥夺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后静息态脑电(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微状态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名健康男性青少年(18~22岁)为实验对象,前后两次随机在正常睡眠(Control)和单次部分睡眠剥夺(Sleep Dep... 目的探究青少年在急性部分睡眠剥夺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后静息态脑电(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微状态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名健康男性青少年(18~22岁)为实验对象,前后两次随机在正常睡眠(Control)和单次部分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的状态下,于次日上午参与跑台的布鲁斯(Bruce)运动方案;对其运动前后6min的静息态EEG信号进行采集,基于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微状态分析,选取持续时间、时间覆盖率、发生频率、转换概率作为分析指标。结果与Control相比较,受试者SD状态下的微状态C的持续时间和时间覆盖率显著增加(P<0.05),微状态D的发生频率显著减少(P<0.05),微状态A和B更倾向于向C转换(P<0.05);而SD后进行大强度运动导致受试者微状态C的持续时间和时间覆盖率极显著增加(P<0.001),微状态D的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显著减少(P<0.05),微状态A、B更倾向于向C转换,而微状态C更倾向于向B和D转换(P<0.05&P<0.01)。结论睡眠缺失会破坏静息态网络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失衡在睡眠不足状态下进行运动后会更加严重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睡眠 睡眠剥夺 高强度运动 微状态 静息态脑 自主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