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格接受模式下发电集团电-碳协同交易决策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莹 薛禹胜 +3 位作者 谢敏 黄杰 史守圆 余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35,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拉开序幕,发电集团面临着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带来的决策协同问题。首先,通过剖析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机理并计及两类市场结算履约规则,在价格接受模式下,提出一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拉开序幕,发电集团面临着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带来的决策协同问题。首先,通过剖析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耦合机理并计及两类市场结算履约规则,在价格接受模式下,提出一种混合型发电集团参与电-碳市场的年-周-日多尺度耦合协同决策机制和优化模型。然后,结合现行市场交易环境和实际数据,进行了多市场协同决策的仿真模拟,验证了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为有效量化决策的优劣,针对决策结果的经济性、低碳性、稳定性,构建了一套电-碳市场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市场机制、碳价水平及决策模式,做出了进一步仿真模拟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展电-碳协同交易是发电集团实现低碳发展的经济化手段,同时,政府部门需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整控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 力市场 排放权交易 电-碳协同 多市场决策 多尺度分解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绿电减排量互认的建筑虚拟电厂电-碳双层协同决策机制
2
作者 谢敏 黄莹 +3 位作者 卢燕旋 李弋升 刘明波 王滔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37,共13页
在“双碳”背景下,电-碳多政策并举和多市场并存局面带来了电能环境权益重复奖惩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减排量等效的绿色电力-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互认方法,将绿色电力的环境权益统一归属至用户侧,并以建筑主体为研究对象... 在“双碳”背景下,电-碳多政策并举和多市场并存局面带来了电能环境权益重复奖惩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减排量等效的绿色电力-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互认方法,将绿色电力的环境权益统一归属至用户侧,并以建筑主体为研究对象对互认方法进行验证。首先,依据减排特性差异,将建筑分为强制性建筑、减排性建筑、零碳建筑3类,以建筑虚拟电厂为CCER互认的代理。其次,针对建筑虚拟电厂内部CCER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分配方法,以保证分配的公平和合理性。然后,针对建筑主体面临的电-碳协同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能源共享原则的电-碳双层协同交易机制,并基于主从博弈理论构建双层决策模型,结合供需比概念对模型进行凸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互认方法的可行性及电-碳双层协同决策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力减排量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虚拟 电-碳协同决策 主从博弈
下载PDF
电-氢-碳耦合促进新能源基地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泽洪 孟婧 +2 位作者 张瑾轩 周原冰 李隽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91,共19页
实现全球“碳中和”,核心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和高效消纳。针对偏远、水电不足地区新能源基地开发面临的低碳调节手段不足、电网配置和消纳能力有限、“风光火”开发模式降碳难等问题与挑战,... 实现全球“碳中和”,核心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和高效消纳。针对偏远、水电不足地区新能源基地开发面临的低碳调节手段不足、电网配置和消纳能力有限、“风光火”开发模式降碳难等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电-氢-碳协同的新能源基地发展思路和开发模式,将氢基产业发展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煤电灵活低碳转型深度融合,同时结合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氢基产品制取工艺的技术发展和调节能力提升,量化分析绿电与绿色氢/氨/甲醇在终端消费市场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研判不同时期新能源基地开发与氢基产业协同发展的适用模式及应用时序,展望新能源基地电-氢-碳协同开发模式在中国三北地区以及北非等海外地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化开发 沙戈荒 --协同 灵活调节资源 绿色氢基产业
下载PDF
国内外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标准规范分析
4
作者 葛佳程 黄杰 +2 位作者 赖业宁 薛峰 陈学通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74,共13页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36%,电力行业碳减排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电网碳排放因子是计算范围二用电间接碳排放量的关键指标。影响电网碳排放因子的信息-物理-社会各维度因素众多,且国内外国情政策不同,导致计算...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36%,电力行业碳减排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电网碳排放因子是计算范围二用电间接碳排放量的关键指标。影响电网碳排放因子的信息-物理-社会各维度因素众多,且国内外国情政策不同,导致计算电网碳排放因子的标准规范存在差异。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公认的计算电网碳排放因子的标准规范,而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将间接碳排放纳入考虑等问题的出现,需尽快建立国际公认同时适用于中国发展的计算电网碳排放因子标准框架。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的标准规范,并使用中国2021年统计数据、中间年预想数据、2050年预想数据设置仿真场景,计算分析区域间碳排放责任转移及绿色权益转移对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中和 力系统 排放因子 电-碳协同 绿色权益
下载PDF
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市场均衡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晓聪 丁一 +3 位作者 包铭磊 郭超 梁梓杨 叶承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1,共11页
作为碳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共同参与者,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将同时影响两市场的出清结果,碳-电市场耦合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模拟发电商的决策行为进而开展市场均衡分析对各市场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碳市场要求发电商在履约期结束时... 作为碳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共同参与者,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将同时影响两市场的出清结果,碳-电市场耦合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模拟发电商的决策行为进而开展市场均衡分析对各市场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碳市场要求发电商在履约期结束时需缴纳碳排放总量对应的碳配额,在履约期内发电商可灵活选择任意时段的碳、电交易策略,前后时段决策相互影响。为此,重点研究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市场均衡分析问题。在多时间尺度下碳-电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均衡分析框架。基于此,建立了考虑多时间耦合的发电商碳-电协同决策模型,量化了碳配额与发电量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发电商多时间耦合的决策行为,建立了碳-电市场的均衡分析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多时间耦合特性可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减少碳排放,提升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力现货市场 -协同 市场均衡 博弈论 多时间耦合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的区块链关键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硕 肖阳明 +3 位作者 李英姿 张家源 徐振皓 曾鸣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支撑,电力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协同运行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运行的必然路径。为此,提出了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的区块链关键技术体系。首先,提炼了电-碳-绿证市场协... 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支撑,电力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协同运行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运行的必然路径。为此,提出了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的区块链关键技术体系。首先,提炼了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的体系架构,从产品、主体、政策3个角度分析了市场间的协同运作情况。其次,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市场运行体系: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积分认证机制来衔接电-碳-绿证市场之间的交易标的物;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确保交易的透明和可靠性;将共识机制结合积分认证应用于协同市场,确保参与方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同性;通过跟踪电力的来源去向,构建了电-碳-绿证溯源模型来确保电力数据的准确性。最后,提出建设电-碳-绿证体系建议,聚焦于政策、技术、试点三方面为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证协同市场 新型力系统 智能合约 共识机制 溯源模型
原文传递
Synergistic effect of metallic nickel and cobalt oxides with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spheres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被引量:4
7
作者 Bin Dong Jing-Yi Xie +6 位作者 Zhi Tong Jing-Qi Chi Ya-Nan Zhou Xue Ma Zhong-Yuan Lin Lei Wang Yong-Ming Cha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2-1789,共8页
The most energy-inefficient step in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which involves a complicated four-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limit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Here, well-defined Ni/... The most energy-inefficient step in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which involves a complicated four-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limit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Here, well-defined Ni/Co3O4 nanoparticles coupled with N-doped carbon hybrids(Ni/Co3O4@NC) were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impregnation-calcination method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OER in alkaline media. Notably, the impregnation of the polymer with Ni and Co ions in the first step ensured the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metals, thus guaranteeing the subsequent in situ calcination reaction, which produced well-dispersed Ni and Co3O4 nanoparticles. Moreover, the N-doped carbon matrix formed at high temperatures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and coalescence, and regulate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of active species. Benefiting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Ni, Co3O4, and NC species, the obtained Ni/Co3O4@NC hybrids exhibited enhanced OER activities and remarkable stability in an alkaline solution with a smaller overpotential of 350 m V to afford 10 m A cm-2, lower Tafel slope of 52.27 m V dec-1, smaller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and higher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of 25.53 m F cm-2 compared to those of unary Co3O4@NC or Ni@NC metal hybrid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cile strategy for designing other heteroatom-doped oxides coupled with ideal carbon materials as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O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3O4@NC N-doped carbon ELECTROCATALYST Synergistic effec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下载PD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of Ag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ing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iochar quantum-dot/Bi_4Ti_3O_(12) nanosheets 被引量:7
8
作者 Tao Wang Xiqing Liu +4 位作者 Qiuyue Men Changchang Ma Yang Liu Wei Ma Zh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6-894,共9页
Herein,we report a novel ternary material comprised of Ag nanoparticles and carbon quantum dots(CDs),which are co-loaded using 2D Bi4Ti3O12(BIT)sheets.In this system,Ag can be applied as excited electron-hole pairs in... Herein,we report a novel ternary material comprised of Ag nanoparticles and carbon quantum dots(CDs),which are co-loaded using 2D Bi4Ti3O12(BIT)sheets.In this system,Ag can be applied as excited electron-hole pairs in the Bi4Ti3O12 by transferring the plasmonic energy from the metal to the semiconductor.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f Ag can promote 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perties of the CDs,thereby improving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n-hole pairs.Meanwhile,the CDs can act as an electron buffer to decrease the recombination rate of the electron hole.Moreover,CDs are prepared using a biomaterial,which can provide a chemical group to enhance the electron transfer and connection.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Ds,Ag,and BIT enable the design of a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 with a remarkably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operation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material Plasmo resonance Synergistic effect Carbon quantum dot Electron buff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