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中学男女分校合校的历程及对单性中学的价值审视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佳
王伦信
《基础教育》
2009年第7期38-40,21,共4页
我国中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男女分校、合校、分校复现与合校并存这样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学,尤其是高中,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学阶段的男女分校合校也较小学和大学更引人关注。在男女合校...
我国中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男女分校、合校、分校复现与合校并存这样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学,尤其是高中,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学阶段的男女分校合校也较小学和大学更引人关注。在男女合校成为主流的今天,单性中学仍有其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男女分校
单性中学
女子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被引量:
4
2
作者
杜学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5-90,共6页
我国教育经历了男女分校、男女合校再到男女校分合并举的发展大趋势,它反映着社会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国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背景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足迹的反映,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尤其是对...
我国教育经历了男女分校、男女合校再到男女校分合并举的发展大趋势,它反映着社会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国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背景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足迹的反映,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教育过度依赖性和盲目照搬性的表现,其实质是女子是否应有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如何更好地对男女生进行教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分校
同校之争
历程
论争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新西兰优质高中看男女分校之利弊
3
作者
刘艳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从古至今,男女分校或男女合校的教育形式自开始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着论争,各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受启发于新西兰惠灵顿女子中学闻名于世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探析男女分校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男女分校&qu...
从古至今,男女分校或男女合校的教育形式自开始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着论争,各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受启发于新西兰惠灵顿女子中学闻名于世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探析男女分校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男女分校"有利于"因性施教"教学模式的进行和遏制现阶段极端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滋生以及可以保障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的观点,以期对中国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惠灵顿女子中学
男女分校
因性施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4
作者
杜学元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1期46-52,共7页
文章对我国男女同校与分校的历史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进而对男女分校与舍校之争的主要分歧点进行了归纳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几点粗浅的启示: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实质是女子是否应有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如何更好地对男女...
文章对我国男女同校与分校的历史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进而对男女分校与舍校之争的主要分歧点进行了归纳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几点粗浅的启示: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实质是女子是否应有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如何更好地对男女生进行教育的问题;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背景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足迹的反映,但同时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教育过度依赖性和盲目照搬性的表现;我国教育经历了男女分校、男女舍校、再到男女枝分合并举的发展大趋势,它反映着社会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变化;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教育效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分校
男女
同校
论争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战胜利后的中学男女分校之争(1947-1949)
5
作者
黄瑞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14,共5页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重申执行1928年的中学男女分校制,意图恢复以“贤妻良母主义”为中心的中学女子教育制度。该训令一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苏联男女分校政策、男女两性差异和中国现实状况的激烈争论。最终,迫于...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重申执行1928年的中学男女分校制,意图恢复以“贤妻良母主义”为中心的中学女子教育制度。该训令一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苏联男女分校政策、男女两性差异和中国现实状况的激烈争论。最终,迫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现实境况,此次男女分校政策并未得到普遍实施,男女分校之争也随着国民党败退和新中国的成立而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学校
女子教育
男女分校
男女
合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将“女校”进行到底?
6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9期10-13,共4页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其能力,人际交往也会更加融洽。——"社会互助原理"之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谚,是上述"原理"的通俗说法中学阶段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有一些男女混校的中等学校...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其能力,人际交往也会更加融洽。——"社会互助原理"之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谚,是上述"原理"的通俗说法中学阶段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有一些男女混校的中等学校中,性骚扰以及性事故高速增加如同荒草野火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校教育
民办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女子学校
男女分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翊教女中:近代北京女学的佼佼者
7
作者
杨剑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49,55,共3页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教育素来不受重视,晚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的权力逐渐被重视,女学兴起。但在近代教育发端之初,不仅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历经坎坷,而且大多只能进入专门设立的女...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教育素来不受重视,晚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的权力逐渐被重视,女学兴起。但在近代教育发端之初,不仅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历经坎坷,而且大多只能进入专门设立的女子学校,才能接受教育。当时男女分校,一是不能做到男女社交公开,防范男女自由交往。二是,男女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民良母”,其受教育的课程自有女子的特色。即使男女同校,也是男女分班授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
男女
平等思想
女学
男女
同校
男女分校
男女
社交公开
中国传统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以来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卓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27,159,共15页
在东亚历史上,日本是较早开启女子教育之门的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及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日本的女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在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
在东亚历史上,日本是较早开启女子教育之门的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及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日本的女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在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教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男女分校
私立女校
社会教育
重文轻理
原文传递
关于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9
作者
马天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第18期53-55,共3页
在我国,作为单一性别的女子大学教育历史已有一百余年。期间由于我国社会、历史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女子大学教育亦曾中断三十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女子大学看法的转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到21世纪,据统计目前...
在我国,作为单一性别的女子大学教育历史已有一百余年。期间由于我国社会、历史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女子大学教育亦曾中断三十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女子大学看法的转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到21世纪,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高校有17所。由于我国女子高校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女性便跨入了女子大学的校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女子高校
女子大学
女校教育
女生心理
青春期
男女分校
男生
女大学生
大学教育
原文传递
我的小学
10
作者
吴梦起
《少年文摘》
2003年第6期50-54,共5页
在女中读书的小男生我192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那时的烟台还是一个小城市,只有十几万人口。学校不多,高中也只有一所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这些学校除八中男女生都收外,其余的中小学全部是男女分校,也就是男校只收男生,女校只收女生,...
在女中读书的小男生我192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那时的烟台还是一个小城市,只有十几万人口。学校不多,高中也只有一所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这些学校除八中男女生都收外,其余的中小学全部是男女分校,也就是男校只收男生,女校只收女生,不容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
老师
烟台山
男女分校
山东省
中学
学生
校长
男女
生
原文传递
选择女校OR选择男校
11
作者
安安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02年第4期36-37,共2页
上男女合校好,还是上男女分校好?越来越成为很多择校生的热门话题。有些女孩觉得上女子学校是一种时尚,而她们的父母更是为了让女儿安然渡过青春期而选择了女子学校。可能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男子学校。其实,男女同校有优缺点,分校也有...
上男女合校好,还是上男女分校好?越来越成为很多择校生的热门话题。有些女孩觉得上女子学校是一种时尚,而她们的父母更是为了让女儿安然渡过青春期而选择了女子学校。可能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男子学校。其实,男女同校有优缺点,分校也有其长短处,若能了解一二,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学校
男女分校
男女
生
女校
男女
同校
男生
学生
合校
异性
男子
原文传递
黄宗江影记
12
作者
黄宗江
《书摘》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我乃一文人、艺人,准确些说,一剧人也。生也平平,无须亦无需作回忆录。既蒙邀入影记丛书,收拾残照,似尚见迹踪;再摘抄旧文中自叙部分,似尚可连贯;就此编缀,谨献知我并欲知我者。
关键词
黄宗江
南开中学
黄宗英
燕京大学
男女分校
原文传递
神秘的女校
13
作者
谈笑
飞鸟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记得台湾一档最有名的综艺节目访问偶像明星梁咏琪,那天的GIGI非常出色,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最后主持人感叹:到底是女校出来的。
关键词
女校
女性教育
男女
生
男生
家长
学习环境
女子大学
男女分校
女中学生
贤妻良母
原文传递
宋同学的期末自评
14
作者
宋立羽
《中学生(青春悦读)》
2007年第Z1期21-23,共3页
翻看老师给的期末评价,宋立羽同学不甚满意,于是写了一篇自评,发在班级的BBS上,并要求与老师商榷。宋立羽同学本学期犹如璀璨的明珠一般耀眼夺目,在众同学中脱颖而出。该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近期更是直逼年级第一的宝座。他犹如天边大海...
翻看老师给的期末评价,宋立羽同学不甚满意,于是写了一篇自评,发在班级的BBS上,并要求与老师商榷。宋立羽同学本学期犹如璀璨的明珠一般耀眼夺目,在众同学中脱颖而出。该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近期更是直逼年级第一的宝座。他犹如天边大海中的导航灯、广阔黑夜里的北极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姐姐
男女分校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中学男女分校合校的历程及对单性中学的价值审视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佳
王伦信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基础教育》
2009年第7期38-40,21,共4页
文摘
我国中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男女分校、合校、分校复现与合校并存这样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学,尤其是高中,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学阶段的男女分校合校也较小学和大学更引人关注。在男女合校成为主流的今天,单性中学仍有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中学
男女分校
单性中学
女子中学
Keywords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ingle-sex school
girl's school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被引量:
4
2
作者
杜学元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5-90,共6页
文摘
我国教育经历了男女分校、男女合校再到男女校分合并举的发展大趋势,它反映着社会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国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背景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足迹的反映,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教育过度依赖性和盲目照搬性的表现,其实质是女子是否应有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如何更好地对男女生进行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男女分校
同校之争
历程
论争
启示
Keywords
boys and girls in separate schools
debate on boys and girls in one school
course
discussion and argument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G52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西兰优质高中看男女分校之利弊
3
作者
刘艳
机构
西南大学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从古至今,男女分校或男女合校的教育形式自开始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着论争,各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受启发于新西兰惠灵顿女子中学闻名于世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探析男女分校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男女分校"有利于"因性施教"教学模式的进行和遏制现阶段极端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滋生以及可以保障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的观点,以期对中国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有所启发。
关键词
新西兰
惠灵顿女子中学
男女分校
因性施教
Keywords
New Zealand
Wellington Girl' s College
single - sex schools
teaching by sex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4
作者
杜学元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1期46-52,共7页
文摘
文章对我国男女同校与分校的历史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进而对男女分校与舍校之争的主要分歧点进行了归纳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几点粗浅的启示: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实质是女子是否应有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如何更好地对男女生进行教育的问题;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背景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足迹的反映,但同时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教育过度依赖性和盲目照搬性的表现;我国教育经历了男女分校、男女舍校、再到男女枝分合并举的发展大趋势,它反映着社会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变化;男女同校与分校之争的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教育效益问题。
关键词
男女分校
男女
同校
论争
启示
Keywords
segregated education
co-education
debate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D44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胜利后的中学男女分校之争(1947-1949)
5
作者
黄瑞奇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摘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重申执行1928年的中学男女分校制,意图恢复以“贤妻良母主义”为中心的中学女子教育制度。该训令一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苏联男女分校政策、男女两性差异和中国现实状况的激烈争论。最终,迫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现实境况,此次男女分校政策并未得到普遍实施,男女分校之争也随着国民党败退和新中国的成立而结束。
关键词
中等学校
女子教育
男女分校
男女
合校
Keywords
secondary school
girls’education
single-sex school
co-educational school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将“女校”进行到底?
6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9期10-13,共4页
文摘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其能力,人际交往也会更加融洽。——"社会互助原理"之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谚,是上述"原理"的通俗说法中学阶段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有一些男女混校的中等学校中,性骚扰以及性事故高速增加如同荒草野火一般……
关键词
女校教育
民办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女子学校
男女分校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翊教女中:近代北京女学的佼佼者
7
作者
杨剑利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49,55,共3页
文摘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教育素来不受重视,晚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的权力逐渐被重视,女学兴起。但在近代教育发端之初,不仅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历经坎坷,而且大多只能进入专门设立的女子学校,才能接受教育。当时男女分校,一是不能做到男女社交公开,防范男女自由交往。二是,男女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民良母”,其受教育的课程自有女子的特色。即使男女同校,也是男女分班授课。
关键词
近代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
男女
平等思想
女学
男女
同校
男女分校
男女
社交公开
中国传统社会
分类号
G639.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以来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卓
机构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27,159,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女子教育与东亚国家的现代化”(编号:10JJD770022)
文摘
在东亚历史上,日本是较早开启女子教育之门的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及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日本的女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在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教育选择。
关键词
女子教育
男女分校
私立女校
社会教育
重文轻理
分类号
G77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9
作者
马天芳
机构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第18期53-55,共3页
基金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重点课题“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课题批准号A11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我国,作为单一性别的女子大学教育历史已有一百余年。期间由于我国社会、历史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女子大学教育亦曾中断三十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女子大学看法的转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到21世纪,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高校有17所。由于我国女子高校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女性便跨入了女子大学的校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女子高校
女子大学
女校教育
女生心理
青春期
男女分校
男生
女大学生
大学教育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小学
10
作者
吴梦起
出处
《少年文摘》
2003年第6期50-54,共5页
文摘
在女中读书的小男生我192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那时的烟台还是一个小城市,只有十几万人口。学校不多,高中也只有一所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这些学校除八中男女生都收外,其余的中小学全部是男女分校,也就是男校只收男生,女校只收女生,不容混杂。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
老师
烟台山
男女分校
山东省
中学
学生
校长
男女
生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选择女校OR选择男校
11
作者
安安
出处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02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摘
上男女合校好,还是上男女分校好?越来越成为很多择校生的热门话题。有些女孩觉得上女子学校是一种时尚,而她们的父母更是为了让女儿安然渡过青春期而选择了女子学校。可能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男子学校。其实,男女同校有优缺点,分校也有其长短处,若能了解一二,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
关键词
女子学校
男女分校
男女
生
女校
男女
同校
男生
学生
合校
异性
男子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宗江影记
12
作者
黄宗江
出处
《书摘》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文摘
我乃一文人、艺人,准确些说,一剧人也。生也平平,无须亦无需作回忆录。既蒙邀入影记丛书,收拾残照,似尚见迹踪;再摘抄旧文中自叙部分,似尚可连贯;就此编缀,谨献知我并欲知我者。
关键词
黄宗江
南开中学
黄宗英
燕京大学
男女分校
分类号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秘的女校
13
作者
谈笑
飞鸟
出处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文摘
记得台湾一档最有名的综艺节目访问偶像明星梁咏琪,那天的GIGI非常出色,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最后主持人感叹:到底是女校出来的。
关键词
女校
女性教育
男女
生
男生
家长
学习环境
女子大学
男女分校
女中学生
贤妻良母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宋同学的期末自评
14
作者
宋立羽
机构
江苏无锡私立光华学校
出处
《中学生(青春悦读)》
2007年第Z1期21-23,共3页
文摘
翻看老师给的期末评价,宋立羽同学不甚满意,于是写了一篇自评,发在班级的BBS上,并要求与老师商榷。宋立羽同学本学期犹如璀璨的明珠一般耀眼夺目,在众同学中脱颖而出。该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近期更是直逼年级第一的宝座。他犹如天边大海中的导航灯、广阔黑夜里的北极星。
关键词
芙蓉姐姐
男女分校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中学男女分校合校的历程及对单性中学的价值审视
刘佳
王伦信
《基础教育》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杜学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新西兰优质高中看男女分校之利弊
刘艳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
杜学元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抗战胜利后的中学男女分校之争(1947-1949)
黄瑞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将“女校”进行到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翊教女中:近代北京女学的佼佼者
杨剑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代以来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李卓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9
关于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马天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
0
原文传递
10
我的小学
吴梦起
《少年文摘》
2003
0
原文传递
11
选择女校OR选择男校
安安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02
0
原文传递
12
黄宗江影记
黄宗江
《书摘》
2002
0
原文传递
13
神秘的女校
谈笑
飞鸟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3
0
原文传递
14
宋同学的期末自评
宋立羽
《中学生(青春悦读)》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