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大难嫁”还是“男大难婚”——婚姻匹配的男女差异与“剩男剩女”的代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章逸然 章飚 胡凤英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4,共12页
使用CGSS 2010-2012研究我国目前存在的婚姻匹配困难问题,结果发现:男性成为"剩男"的可能性比女性成为"剩女"高约2.37个百分点;工作、收入和地区因素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婚姻匹配都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对女性的婚姻匹... 使用CGSS 2010-2012研究我国目前存在的婚姻匹配困难问题,结果发现:男性成为"剩男"的可能性比女性成为"剩女"高约2.37个百分点;工作、收入和地区因素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婚姻匹配都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对女性的婚姻匹配困难作用有所减弱;RIF分解的结果表明系数效应是导致婚姻匹配市场上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非男女在禀赋上的差别;初步探究原因,性别比这一相对外生的因素贡献了系数效应的87.97%;婚姻匹配困难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了负向影响,应用LSA估价法求得,"剩男"的代价为71294-80579元/年,"剩女"的代价为91532-103375元/年。"剩男剩女"是需要从本质上加以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 RIF分解 LSA
下载PDF
不同学习阶段男女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莹 赵阳 +1 位作者 王英 单天明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中国医科大学对本科生在基础学习和临床实习阶段应用DREEM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男女生在基础和临床实习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环境知觉,其中包括对学习的知觉、教师的知觉、学术自我知觉、环境知觉和社交自我知觉等5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在... 中国医科大学对本科生在基础学习和临床实习阶段应用DREEM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男女生在基础和临床实习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环境知觉,其中包括对学习的知觉、教师的知觉、学术自我知觉、环境知觉和社交自我知觉等5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此对此差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环境 知觉 学生
下载PDF
安徽医专护理专业男女学生性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和林 周晓琴 《安徽医学》 2006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了解医专护理专业男女学生性格。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158名男女学生进行评定,分析其结果并对男女生进行比较。结果男女护生的性格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学校可扩大对男性护生的招收比例,以满足医院... 目的了解医专护理专业男女学生性格。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158名男女学生进行评定,分析其结果并对男女生进行比较。结果男女护生的性格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学校可扩大对男性护生的招收比例,以满足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 性格分析 艾森克个性量表
下载PDF
也谈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7
4
作者 蒋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3,40,共4页
时下,"宅男宅女"现象大热,各种解释莫衷一是。空间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空间关系亦是一种社会关系。都市社会作为个体生存的空间背景,生产和再生产了"宅心理"和"宅现象"。并且在都市空间分异,公共空间的建... 时下,"宅男宅女"现象大热,各种解释莫衷一是。空间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空间关系亦是一种社会关系。都市社会作为个体生存的空间背景,生产和再生产了"宅心理"和"宅现象"。并且在都市空间分异,公共空间的建设的形式化以及公共空间的营利化和虚拟化等多重空间动力之下,促成了"宅男宅女"在我国存在的普遍性。因此,通过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建设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促进市民有效沟通,对于缓解社会隔离和社会冷漠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 公共空间 空间分宜
下载PDF
“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 被引量:30
5
作者 马川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都市男女的新兴生活状态——"宅"状态,已经从隐性发展为显性。本文通过对"宅"的起源,"宅男宅女"的生活状态和类型的介绍,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宅"状态的心理诉求进行了浅析,希望就此引发对"... 都市男女的新兴生活状态——"宅"状态,已经从隐性发展为显性。本文通过对"宅"的起源,"宅男宅女"的生活状态和类型的介绍,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宅"状态的心理诉求进行了浅析,希望就此引发对"宅男宅女"的更多关注,引导该群体健康生活,促进该群体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心理诉求
下载PDF
男权的失落:从《醒世姻缘传》看明清小说中的“女尊男卑”现象 被引量:13
6
作者 段江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147-151,146,共6页
先秦以来的礼法一直保证男性的绝对权威。可是 ,在明清小说中 ,我们却可以看到大量的“女尊男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 :男女双方在经济、道德、情感、情欲、智能等各方面的条件是影响婚姻质量的直接因素 ;在很多... 先秦以来的礼法一直保证男性的绝对权威。可是 ,在明清小说中 ,我们却可以看到大量的“女尊男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 :男女双方在经济、道德、情感、情欲、智能等各方面的条件是影响婚姻质量的直接因素 ;在很多时候 ,男女在婚姻中的实际地位并不由抽象的礼法决定 ,而是众多因素综合运作的结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 ,家庭中的男权失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小说 "卑"现象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教师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0-92,共3页
由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结构不合理,男女教师比例在不同的地区、城乡与学段有很大的差别。教师性别之比的失调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忧虑,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关注。
关键词 教师 比例 失调 负面影响
下载PDF
14—15岁男女学生身体成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邢文华 《体育科学》 1984年第4期14-19,共6页
一、研究目的近年来,关于身体成分的研究,已越来越为国内外体育界和卫生界的科学工作者所重视。它不仅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水平和营养状况的评定,而且对于评定一般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体力测定标准... 一、研究目的近年来,关于身体成分的研究,已越来越为国内外体育界和卫生界的科学工作者所重视。它不仅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水平和营养状况的评定,而且对于评定一般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体力测定标准化委员会》(ICSPFT)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把身体成分的测定列为人体测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在国内体质研究的领域里,掌握和了解青少年儿童身体成分的现状、特点,探索身体成分与某些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内在联系,进而通过合理地安排营养和体育锻炼,有效地控制身体成分的组成,还是个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成分 运动能力 瘦体重 学生 生理机能 显著性检验 肺活量 身高 训练水平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男女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建财 邓远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101-103,共3页
采用16PF问卷对有留守生活经历男女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男女两组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五个人格因素(紧张性、忧虑性、幻想性、世故性、自律性)、两个次级人格因素(感情用事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和一个综合人格因素(新环境中有成... 采用16PF问卷对有留守生活经历男女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男女两组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五个人格因素(紧张性、忧虑性、幻想性、世故性、自律性)、两个次级人格因素(感情用事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和一个综合人格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上存在差别。留守经历对男女大学生影响的差异性主要在于两者对安全感缺乏产生的不同反应,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不同以及留守女孩的自我防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大学生 16PF
下载PDF
以性别语素“男、女”构成的词语及其类推问题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晓黎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9-95,共7页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以性别语素“男、女”构成的词语的分类考察 ,分析了该类词语的内部构造与语义特点 ,总结了以“男、女”为语素词语的类推规律 ,并提出了对留学生进行类推教学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性别语素 构词类别 类推教学 现代汉语 词语 语义特点
下载PDF
“非男非女”:间性文化与感性复归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龙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7,共6页
历史意识是认识当代审美文化的一把钥匙。"非男非女"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和价值向度应当在其历史流变的文化语境中寻找。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非男非女"的符号三角所反映的深层结构是文化... 历史意识是认识当代审美文化的一把钥匙。"非男非女"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和价值向度应当在其历史流变的文化语境中寻找。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非男非女"的符号三角所反映的深层结构是文化与自然的对立。"非男非女"既是愿望,又是行动,因此,它本身构成了叙事:用行动诉说了一个关于人类自身的性别故事。根据格雷马斯对叙事种类的划分,男女对立对应于"接受现有秩序的叙事","非男非女"则对应于"拒绝现有秩序的叙事"。"非男非女"是对既定"契约"的撕毁,是对不完美现实的拯救,其意义在于对两性对立的文化/理性暴政加以调解,并表达了回归自然/感性世界的渴望。"非男非女"是当代间性文化的代表,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将在间性文化中得以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性文化 符号学矩阵 叙事 言语行为 符码化
下载PDF
剩男剩女所讲述的现代性故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彬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1,共6页
近年来,剩男剩女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从当代中国所处的具体语境出发,从现代性生产、消费和文化等角度,探讨和剖析剩男剩女问题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 现代性 故事
下载PDF
剩男剩女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彬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7,共6页
剩男剩女问题扭结了当代中国现代性处境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剩男剩女问题进行再思考,从现代性设计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和社会逻辑等方面剖析剩男剩女问题所投射的社会文化心理;认为正是自由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欲望... 剩男剩女问题扭结了当代中国现代性处境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剩男剩女问题进行再思考,从现代性设计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和社会逻辑等方面剖析剩男剩女问题所投射的社会文化心理;认为正是自由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欲望与权利之间的内在关联构成了现代人的选择性困境;指出剩男剩女问题既是对这种困境的投射和反映,又是对这种困境的权宜性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与权利 选择性障碍
下载PDF
当代社会“剩男剩女”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磊 《青年探索》 CSSCI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剩男剩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既有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自身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门当户对"的社会择偶标准和社会结构压力在青年身上的内化,以及青年... "剩男剩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既有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自身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门当户对"的社会择偶标准和社会结构压力在青年身上的内化,以及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延迟和对婚姻家庭的"心理恐慌",分别从制度、社会和青年本身等方面,催生出了当代社会的"剩男剩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 择偶梯度效应 婚恋机会
下载PDF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男、女分班授课形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君浥 李志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授课形式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曾有研究者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男、女合班教学与分班教学比较,利大于弊。笔者分别对男女分、合班授课,对教学质量的...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授课形式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曾有研究者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男、女合班教学与分班教学比较,利大于弊。笔者分别对男女分、合班授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试述普通高校体育课更适合采取怎样的授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分班 合班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宅男宅女”群体调查及引导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燕红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7-79,共3页
"宅男宅女"是新媒体时代下出现的流行词汇,"宅"已成为了当下部分青年男女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宅一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福建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 "宅男宅女"是新媒体时代下出现的流行词汇,"宅"已成为了当下部分青年男女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宅一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福建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状态及其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德育困境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关于男女学生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万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6,43,共6页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各种学派林立.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而探讨教育的作用,提出各种关于教学改革的设想.大学生的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便是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各种学派林立.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而探讨教育的作用,提出各种关于教学改革的设想.大学生的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便是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扼要阐述这方面理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涉及女性知识类型和认知方式的研究及其对女性大学教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方式 知识类型 认知类型 心理发展 大学生 学生 语境论 皮亚杰 认知能力
下载PDF
“剩男剩女”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东风 陈海萌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6-67,共2页
当下存在的"剩男剩女"现象,有着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如不加以调整,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将从社会方面、制度方面等具体阐述,探求其深层次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 社会问题 解决途径
下载PDF
从“X男/X女”说开去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尔宁 王东 刘巧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0-41,共2页
新兴族词"X男/X女"具有描述性、理据性、能产性等特点。可以从类推、潜词显化、认知等角度解释其产生机制。该结构具有时代性、社群性、个性化突出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 X/X 结构特点 产生机制 文化特征
下载PDF
试论男、女免疫性不孕(育)症中医病机的同一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莫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93-395,共3页
免疫性不孕(育)症历来分属男、女两科进行诊治,通过对297例样本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剖析病理生理,总结出男、女免疫性不孕(育)症中医病机具有同一性:肾阴不足为本,瘀血湿热为标,提倡男女同治。
关键词 免疫性不孕(育)症 中医病机 同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