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性叙述下的女性传奇──读严歌苓《倒淌河》 |
李仕芬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3 |
8
|
|
2
|
男性叙述中的权力关系——解读玛利亚·埃奇沃思《拉克伦特堡》 |
阮世勤
|
《红河学院学报》
|
2011 |
1
|
|
3
|
女性言说与男性叙述的冲撞——对曹禺剧作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何宇宏
|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4
|
女性独立·男性叙述——《伤逝》副标题所涵蕴的危险性 |
黄传波
|
《写作》
|
2011 |
1
|
|
5
|
论晚清小说男性叙述视角下的“新女性”——以玙姑、傅彩云为例 |
王琨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5 |
1
|
|
6
|
典型男性叙述下的女性形象——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
王琨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7
|
《生旦净末的爱情物语》:困于“镜花缘”的男性叙述话语 |
李岩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0 |
0 |
|
8
|
男性叙述下的女性解读——试析《身体上的国境线》的艺术特色 |
黄荣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9
|
《弗兰肯斯坦》:对男性叙述可靠性的颠覆 |
阮世勤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0
|
女性写作的男性化叙述——论丁玲二十世纪30年代的男性观 |
苏桂艳
|
《德州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1
|
从《危舍府的倒塌》看男性人格自我完善的趋势 |
沈行望
沈行华
|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2
|
男性语境中的新女性形象——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
曹丽莎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 |
4
|
|
13
|
美国拓荒时代的新女性——评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 |
蔡春露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14
|
论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文学出路的探索——以《教师》为例 |
张瑾
齐秀坤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5
|
《弗兰肯斯坦》:女性的沉默与性别的隐喻 |
阮世勤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6
|
评《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地母原型 |
宋文
|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
2001 |
1
|
|
17
|
约翰·多恩爱情诗中的继承和创新 |
张涛
|
《文教资料》
|
2009 |
0 |
|
18
|
《基督徒之死》新释——殉教文本下的潜文本 |
胡毅美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9
|
月亮的神话——林白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
丁帆
齐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20
|
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 |
张英进
冯洁音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