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拉德小说中的男性在场
1
作者 张云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101,共3页
在康拉德的殖民小说中,帝国强权同男权思想相互勾结,以巩固其统治。帝国强权表现之一是帝国的男性在场,这一在场的实现途径有三:其一依靠对比欧洲男子与非欧洲男子的阳刚之气来突出西方。其二更露骨地将他者女性化,表现强权的自然性。... 在康拉德的殖民小说中,帝国强权同男权思想相互勾结,以巩固其统治。帝国强权表现之一是帝国的男性在场,这一在场的实现途径有三:其一依靠对比欧洲男子与非欧洲男子的阳刚之气来突出西方。其二更露骨地将他者女性化,表现强权的自然性。最后就是欧洲男性的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在场 女性化 重影
下载PDF
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失语”与“开声”——以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为例
2
作者 周建新 王有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国内外学者对于哭嫁习俗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不同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式、唱词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强调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这些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对哭嫁歌文本及哭嫁歌演唱者的研究。依托对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 国内外学者对于哭嫁习俗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不同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式、唱词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强调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这些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对哭嫁歌文本及哭嫁歌演唱者的研究。依托对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的田野调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哭嫁仪式中的男性角色予以关注,探讨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参与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哭嫁仪式 哭嫁歌 男性在场 角色表演
下载PDF
《相爱相亲》:凝视·在场·死亡
3
作者 蒋兰心 《艺苑》 2018年第6期22-24,共3页
《相爱相亲》作为著名女性导演张艾嘉的电影作品,既体现着导演通过女性视点赋予女性"看"之权力的性别企图,同时又渗透出由"摄影机""照片"等视觉符号建构出来的男性"在场感"。在这样的二律悖反... 《相爱相亲》作为著名女性导演张艾嘉的电影作品,既体现着导演通过女性视点赋予女性"看"之权力的性别企图,同时又渗透出由"摄影机""照片"等视觉符号建构出来的男性"在场感"。在这样的二律悖反中,不难发现充斥全片的"死亡符号",乃是张艾嘉以特有的女性智慧尝试冲破父权为女性营造的"相爱相亲"幻象的终极手段,也彰显了其在"主流艺术电影"旗帜下独树一帜的女性主义突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爱相亲》 张艾嘉 女性凝视 男性在场 死亡符号
下载PDF
觉醒与困惑——从“妇女主义”看艾丽丝·沃克的“日用家当”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丽娴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以往众多关于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评论都是围绕黑人文化遗产继承这一内涵来分析故事中的三位女性角色,而其中自信,自负,"白人化"的大女儿迪依(Dee)成为众矢之的。本文主要从"妇女主义"的... 以往众多关于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评论都是围绕黑人文化遗产继承这一内涵来分析故事中的三位女性角色,而其中自信,自负,"白人化"的大女儿迪依(Dee)成为众矢之的。本文主要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三个女性角色,从而去揭示她们各自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主义” “雌雄同体” 男性在场 女性意识 女性身份
下载PDF
瓶中恶魔:不在场的男性——李玉电影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卉群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8,共5页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李玉导演的五部电影进行了文本分析,指出其影片虽被命名为"新女性主义电影",但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影片,甚至恰恰相反,"不在场的男性"作为隐性角色,影响甚至决定了李玉作品中女主...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李玉导演的五部电影进行了文本分析,指出其影片虽被命名为"新女性主义电影",但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影片,甚至恰恰相反,"不在场的男性"作为隐性角色,影响甚至决定了李玉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玉 新女性主义电影 在场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