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男性视阈下的女性的审美价值取向——以三寸金莲和高跟鞋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志红 陶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48-249,296,共3页
本文以《金瓶梅》为背景,分析了古代"三寸金莲"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女人"被迫"自虐性根源的探讨。从性吸引力的角度探讨了小脚被女人重视和男人喜欢的原因。在古代和今天的高跟鞋的对比中,阐述了小脚和高跟鞋都是在男... 本文以《金瓶梅》为背景,分析了古代"三寸金莲"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女人"被迫"自虐性根源的探讨。从性吸引力的角度探讨了小脚被女人重视和男人喜欢的原因。在古代和今天的高跟鞋的对比中,阐述了小脚和高跟鞋都是在男权"注视"下的女人带有"性趣味"的着装,女性的服饰审美观是由男人的喜好来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三寸金莲 高跟鞋 男性视阈 审美价值取向
下载PDF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书写”——叶兆言小说创作简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运恒 张刘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
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女性书写"往往与"女性写作"等同起来,专指女性作家以一种女性的语言来进行自己的写作实践,强调妇女与身体的关系,而将男性作家的创作排除在外。真正的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两性对话关系,女性文... 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女性书写"往往与"女性写作"等同起来,专指女性作家以一种女性的语言来进行自己的写作实践,强调妇女与身体的关系,而将男性作家的创作排除在外。真正的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两性对话关系,女性文学也不例外,一味地强调性别对立将使得我们无法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女性文学的发展。个人的独特经历、吴越文化的浸染、书香世家的熏陶以及阅读经验的影响决定了叶兆言对于女性的认识与其他作家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兆言 男性视阈 女性书写
下载PDF
男性视阈中的女性观照——读鲁迅的《伤逝》、叶圣陶的《倪焕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剑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9,共6页
《伤逝》、《倪焕之》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阈,在爱和事业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女性与其生理、心理相关联的生活态度与作为,都被男性主人公视作变为粗俗庸俗的表现;在男性视阈中显示出一种男女的不平等,也展现出男主人公自私利己的一面... 《伤逝》、《倪焕之》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阈,在爱和事业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女性与其生理、心理相关联的生活态度与作为,都被男性主人公视作变为粗俗庸俗的表现;在男性视阈中显示出一种男女的不平等,也展现出男主人公自私利己的一面。女性形象从天使向妖妇转变的趋势,多少隐藏着男性父权制社会观念对女性的苛求与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女性形象 子君 金佩璋
下载PDF
论林语堂女子镜像的男性视阈与男人命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毓鸣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41-445,共5页
林语堂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成为女性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其中不乏推崇者,赞其有"女性意识"。聚焦林语堂笔下的女子镜像,其道德评判大相径庭,情感审美大异其趣,隐匿着男性视阈与男人命名。文章据此立论,厘清林语堂女性... 林语堂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成为女性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其中不乏推崇者,赞其有"女性意识"。聚焦林语堂笔下的女子镜像,其道德评判大相径庭,情感审美大异其趣,隐匿着男性视阈与男人命名。文章据此立论,厘清林语堂女性思想的外在肌理与内在脉象,对林语堂的女性思想提出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女子镜像 自然角色 男性视阈
下载PDF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生存空间——А.П.契诃夫笔下的觉醒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双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54-57,共4页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先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综观这些女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女性...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先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综观这些女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女性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她们的行为、性格、心理都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之中。她们看问题也仍然只立足于恋爱、婚姻、家庭。而所有这些具有缺陷的觉醒女性的形象正是基于作家男权文化传统建构起来的,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男权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进行的有效操控。由于她们不符合作者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义,因此,她们的生存空间注定是黯淡的,生存空间仍然是狭小的、灰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А.П.契诃夫 男性视阈 觉醒女性
下载PDF
男性视阈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以1927-1930年的“革命+恋爱”小说为例
6
作者 乔春雷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8-182,共5页
以1927-1930年"革命+恋爱"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为例,从男性视阈出发,对革命女性的女性气质呈现出的"去女性化"倾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革命女性在"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中情爱主体性阙如,具有情感体验简... 以1927-1930年"革命+恋爱"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为例,从男性视阈出发,对革命女性的女性气质呈现出的"去女性化"倾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革命女性在"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中情爱主体性阙如,具有情感体验简单化的特征。这表明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文化对女性性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男性视阈的局限也成为当时"革命+恋爱"小说在叙述上出现矛盾和简单化书写的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阈 革命女性形象 去女性化 情爱主体 简单化书写
下载PDF
在社会视阈与男性视阈的双重“镜像”下——对当代文学中“性别与事业”冲突主题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桂荣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8,共6页
“镜像”是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在借助于他者对自我形象进行构筑之时,也是在对自我形象进行背离和异化。对于婴儿来说,自我形象的建构来自于对镜子里面自己身体形象的注视:自己身体的形象使得他(她... “镜像”是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在借助于他者对自我形象进行构筑之时,也是在对自我形象进行背离和异化。对于婴儿来说,自我形象的建构来自于对镜子里面自己身体形象的注视:自己身体的形象使得他(她)通过认同期待着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完美统一。然而,在镜子前的主体所面对的只能是“自己作为他者的形象”和“他者作为自己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阈 文化解读 当代文学 镜像 自我形象 事业 性别 社会
原文传递
当代散文与性别歧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宗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性别歧视在1990年代以来的散文中有所呈现。季羡林、贾平凹、摩罗、梁晓声等的散文及"小女人散文"中,都有对女性形象的歧视性书写,折射出数千年来等级制度下的男权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男性视阈 当代散文
下载PDF
奥菲利娅形象塑造的女性主义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声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形象是以两种空洞的能指在他人的言语中被塑造的。奥菲利娅充满神性的失语的弱者形象实际上暗含了莎士比亚对女性世界的某种不公正的价值判断。奥菲利娅是以性无知的贞纯的形象在环境的压制及自我的性压抑中... 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形象是以两种空洞的能指在他人的言语中被塑造的。奥菲利娅充满神性的失语的弱者形象实际上暗含了莎士比亚对女性世界的某种不公正的价值判断。奥菲利娅是以性无知的贞纯的形象在环境的压制及自我的性压抑中被塑造。这些都反映了男性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和男性对自身形象地位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奥菲利亚 形象塑造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从林白、陈染的创作看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倾向
10
作者 王林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们的文本创作隐含了创作主体的困惑与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 陈染 女性主义 个人化写作 男性视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