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音乐之声》中探析人性之美
1
作者 张燕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音乐之声》深刻诠释了美的内涵:自然之美、音乐之美和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是美在生命的自然健康,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修道院院长、玛利亚和男爵夫人三个人物形象探析了影片中所蕴涵的人性之美:关爱他人... 《音乐之声》深刻诠释了美的内涵:自然之美、音乐之美和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是美在生命的自然健康,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修道院院长、玛利亚和男爵夫人三个人物形象探析了影片中所蕴涵的人性之美:关爱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悦纳自己,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全他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失意。这些美德在今天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能够让人寻求生活的本真、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善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之声》 人性之美 修道院院长 玛利亚 男爵夫人
下载PDF
是“不道德”,还是非道德化?——谈巴尔扎克对丑恶的表现
2
作者 乐铄 《青海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83-89,共7页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具体论述了巴尔扎克表现丑恶的特点、方法和意义,对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做了充分的肯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非道德化 欲念 伏脱冷 驴皮 作家 莫里哀 男爵夫人 “恶” 司各特
下载PDF
安娜是如何缩写《玛莎》一书的
3
作者 修.克莱格 张湛赋 《呼兰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71-74,共4页
我女儿安娜第一次阅读马拉·凯的小说《一颗环行之星》是在1981年,而且她马上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1982年圣诞节(那时她年仅10岁),我给她买了一本处理的《玛莎》,那是在拿破仑战争后不久,发生在俄国一个校园里的故事.这本书立刻又... 我女儿安娜第一次阅读马拉·凯的小说《一颗环行之星》是在1981年,而且她马上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1982年圣诞节(那时她年仅10岁),我给她买了一本处理的《玛莎》,那是在拿破仑战争后不久,发生在俄国一个校园里的故事.这本书立刻又使安娜着了迷.她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几个月内一直反复读着这本书并且在书的封皮里页作了注释.她还让我每天晚上读这本书给她听,这竟成为我们家中晚上读书活动的一项内容.在1983年的一个假期,安娜开始了对《玛莎》的改写工作,题为《小纸人的故事》.这些小纸人的特征也就是她当时生活的写照,她能在她身边找到很多书中人物的原型.那时安娜用剪刀剪了许多小纸人,并且给它们分别涂了不同的颜色以代表《玛莎》中描写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在书中没有插图,所以安娜重新一次次地在书中寻找细节来搞清楚这些人的眼睛和头发究竟是什么颜色,以及他们的衣着.最后,安娜把这些小纸人及其衣服精心地贴在了手抄本《玛莎》的书页上.显然,这些小纸人的存是是因为有了那本书,可是安娜在自己所改写的书的前几页却花了许多的时间.此书前言部分的十五页排有很密的文字(大约三千六百字左右).而这部分曾被认为是对马拉·凯原著最“精彩”的节略.在这里,大多数词汇都是直接从《玛莎》中选出来的,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莎 拿破仑战争 圣彼得堡 学校 男爵夫人 对比分析 公共马车 小说 女主人公 缩写
下载PDF
爱说“谎”的高尔基
4
作者 张冰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7年第4期73-73,共1页
爱说“谎”的高尔基张冰马·高尔基在其名剧《衣底层》中,表现了一个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爱用谎话安慰处于底层、生活无望的人们的鲁卡。高尔基借剧中人萨金的口,间接赞扬鲁卡是个“高贵的人”。而《衣底层》的主题之一,就是... 爱说“谎”的高尔基张冰马·高尔基在其名剧《衣底层》中,表现了一个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爱用谎话安慰处于底层、生活无望的人们的鲁卡。高尔基借剧中人萨金的口,间接赞扬鲁卡是个“高贵的人”。而《衣底层》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其实和谎言的问题。然而,如果以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 霍达谢维奇 人物形象 男爵夫人 无望的人 最没有 苏维埃政权 准备出发 人民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内的西方艺术——记上海博物馆举办西方油画精品展
5
作者 陈克伦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3-64,共2页
1996年10月12日至12月14日,正值上海博物馆新馆全面开馆之际,“卡门·蒂森—博尔内米萨藏西方油画精品展”开幕。60余件17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油画经典作品给上海博物馆这座风格古朴凝重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带来了一股新风。两个月中... 1996年10月12日至12月14日,正值上海博物馆新馆全面开馆之际,“卡门·蒂森—博尔内米萨藏西方油画精品展”开幕。60余件17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油画经典作品给上海博物馆这座风格古朴凝重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带来了一股新风。两个月中有约28万5千人参观了展览,其中有不少从各地专程赶来的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这次展览被《人民日报》称之为“是80年代初法国卢浮宫油画来上海展出后,又一大型高水平的西方油画精品展出”。1997年1月24日至3月9日,展览将移至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 上海博物馆是著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中国古代艺术 西方油画 西方艺术 西班牙画派 经典作品 男爵夫人 精品 艺术博物馆 野兽派
原文传递
雷贝卡的魅力
6
作者 秦蘅 《世界美术》 1997年第4期47-49,共3页
雷贝卡的魅力秦蘅编译塔马拉·德·雷贝卡是她那个时代的明星。按照西方人的传统眼光,女人要么是被时髦女装设计师打扮起来,要么则是设计创造她周围的世界。雷贝卡则二者兼务,凭借她的天生丽质和卓越的才华,在欧洲、美国的... 雷贝卡的魅力秦蘅编译塔马拉·德·雷贝卡是她那个时代的明星。按照西方人的传统眼光,女人要么是被时髦女装设计师打扮起来,要么则是设计创造她周围的世界。雷贝卡则二者兼务,凭借她的天生丽质和卓越的才华,在欧洲、美国的上层社交界、画界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她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修道院院长 安格尔 魅力 男爵夫人 艺术家 作品 凯泽 十月革命 凡尔赛宫 未来主义
原文传递
三画家
7
作者 雪耕 《东方艺术》 1997年第2期51-52,共2页
三画家雪耕看巴尔蒂斯的画,很容易想到德尔沃,想到克里木特,我觉得他们是有共通之处的。克里木特一以贯之地默诉着他对人类社会或人类命运的一种最根本的哀伤、无奈的承受,和轻度的湿雾一般的渲染。他终其一生,哀伤、凄迷、淡婉地... 三画家雪耕看巴尔蒂斯的画,很容易想到德尔沃,想到克里木特,我觉得他们是有共通之处的。克里木特一以贯之地默诉着他对人类社会或人类命运的一种最根本的哀伤、无奈的承受,和轻度的湿雾一般的渲染。他终其一生,哀伤、凄迷、淡婉地抚摸着人类灵魂和肉体无法逃脱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蒂斯 男爵夫人 悲情 强迫症 自封闭 展示者 人类命运 一以贯之 人的灵魂 四肢瘫
原文传递
回顾娱乐圈
8
作者 伊夫 《文史春秋》 1998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音乐剧 娱乐 《正大综艺》 候车大厅 主持人 后期制作 双重遏制 《大地》 戒毒所 男爵夫人
原文传递
世界上最寂寞的富翁
9
作者 池元莲 《海内与海外》 1996年第12期64-65,共2页
当今世人都知道,诺贝尔奖是世界众多奖金群中的执牛耳者。可是,这个举世闻名的奖金的创设人——诺贝尔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这连与诺贝尔同时代的人也没有清楚的认识。 为了研究诺贝尔的生平,我走遍哥本哈根的书店,去寻找有关诺贝尔... 当今世人都知道,诺贝尔奖是世界众多奖金群中的执牛耳者。可是,这个举世闻名的奖金的创设人——诺贝尔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这连与诺贝尔同时代的人也没有清楚的认识。 为了研究诺贝尔的生平,我走遍哥本哈根的书店,去寻找有关诺贝尔的书籍,但总是扑了个空,空手出门。最后,终于在一家旧书摊找到两本在几十年前由诺贝尔基金会出版的书,如获至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 瑞典 巴黎 男爵夫人 诺贝尔奖 维也纳 男管家 女家庭教师 低语声 爱情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