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画入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
1
作者 项佳佳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1期40-40,73,共2页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表情达意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形象性、美观性、情感性。古诗词教学应立足这个特点,走一条既能遵循古诗词特点又能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之路。笔者以此为基础,展开"以画入诗品诗味...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表情达意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形象性、美观性、情感性。古诗词教学应立足这个特点,走一条既能遵循古诗词特点又能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之路。笔者以此为基础,展开"以画入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的教学活动,将诗歌中学生感悟的意象、情感、心境,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线条、形状、色彩,提高了学生诗歌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 画入诗
下载PDF
想见东坡居士 挥毫百斛泻明珠——苏轼以诗晓画以画入诗探寻(上)
2
作者 胡俊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9-45,共7页
本文论述了苏轼诗画结合的外在条件、主观努力和创作历程。
关键词 苏轼 结合 画入诗
下载PDF
画入诗,诗入画,诗即画——析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诗如画”书写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安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27,共8页
纳博科夫用作画的方式书写小说,将小说视作绘画。这一书写特征可从三方面把握:一是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画家画作,它们帮助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二是作家常刻意将故事的讲述融入绘画的框架内,让小说的情节模仿画中的场景,达到&... 纳博科夫用作画的方式书写小说,将小说视作绘画。这一书写特征可从三方面把握:一是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画家画作,它们帮助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二是作家常刻意将故事的讲述融入绘画的框架内,让小说的情节模仿画中的场景,达到"以诗入画"的效果。最后,纳博科夫视理想的创作与阅读为绘画,自觉地用五彩的文字进行着如画般的书写。画入诗,诗入画、诗即画,生动地诠释了纳博科夫小说中"诗如画"的书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画入诗
原文传递
严阵诗歌:当代民族精神的审美呈现
4
作者 张恬 《西部学刊》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严阵是与劳动人民、祖国共通着命运和情感,和时代的主潮声息相通的诗人。他的诗歌得民族审美精神的精要,在意境创造、引画入诗、长句体形式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值得珍视的成就。
关键词 人民性 民族审美精神 意境创造 画入诗 长句体建设
下载PDF
王阳明“游艺”工夫实践与文艺观念突破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宪泼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共10页
王阳明以心学闻名于世,但同时也继承"游于艺"传统,兼擅诗文、琴棋、书画诸艺。在贯穿其一生的"游艺"实践中,他追求道技的并进,众艺会通,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因揭发心体,从而使琴棋书画跨越媒介界限,融汇于诗文领域,... 王阳明以心学闻名于世,但同时也继承"游于艺"传统,兼擅诗文、琴棋、书画诸艺。在贯穿其一生的"游艺"实践中,他追求道技的并进,众艺会通,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因揭发心体,从而使琴棋书画跨越媒介界限,融汇于诗文领域,创作出大量引用艺典、重视书写性和音乐性、以画入诗的诗歌作品,开创了有宋以来性气诗创作的新境界。王阳明的"游艺"工夫实践最终促使他在晚年形成了具有突破性的文艺观念——"游艺"以志道调心为主要目的。王阳明的文艺观念提高了文艺在心学体系中的地位,彰显出了文艺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艺”工夫 道技并进 画入诗 艺道合一
原文传递
浅谈文学与电视表现手法的互鉴
6
作者 张小妹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9,共2页
关键词 文学与电视 表现手法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节奏 修辞手法 画入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合一 王府井 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