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萧龙士与江淮画派
1
作者 陈明哲 《书画艺术》 2023年第1期74-87,共14页
所谓画派,即绘画风格、创作手法、审美情趣相同或相近之画家群体。画派之说肇于六朝。南朝时人物画有“疏密二体”之别,唐时山水画有李昭道的“青绿派”和王维的“水墨派”之分,至五代花鸟又有“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相映。至元明清... 所谓画派,即绘画风格、创作手法、审美情趣相同或相近之画家群体。画派之说肇于六朝。南朝时人物画有“疏密二体”之别,唐时山水画有李昭道的“青绿派”和王维的“水墨派”之分,至五代花鸟又有“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相映。至元明清,画派纷呈,支目林立,代不乏贤。有湖州画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近代又有海上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吴派、齐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画派 新安画派 长安画派 吴门画派 海上画派 金陵画派 松江画派 绘画风格
下载PDF
古代画派新议——以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品为例
2
作者 陈志云 《中国书画》 2024年第8期54-94,共41页
2023年11月29日,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为了向公众呈现馆藏特色,特举办开馆展览“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展览荟萃了湖州竹派、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常州画派、新安画派(... 2023年11月29日,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为了向公众呈现馆藏特色,特举办开馆展览“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展览荟萃了湖州竹派、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常州画派、新安画派(含黄山画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特色 新安画派 吴门画派 黄山画派 博物院 万壑争流 湖州竹派 虞山画派
下载PDF
“中国写实画派二十周年展”开幕
3
作者 戴蕾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6-7,共2页
不久前,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写实画派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东轩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写实画派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启幕。此次展览展出了41位艺术家的二百二十余幅写实艺术作品。中国写实画派秉承传统,勇... 不久前,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写实画派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东轩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写实画派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启幕。此次展览展出了41位艺术家的二百二十余幅写实艺术作品。中国写实画派秉承传统,勇于创新,汇聚了国内具有雄厚实力的代表性艺术家,成为中国油画界一面鲜明的旗帜。展览中展出的经典作品,是艺术家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最佳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界 中国写实画派 写实艺术 艺术家 美术馆 经典作品 追求卓越
下载PDF
地域画派及其超越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大箴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0期65-65,共1页
近十多年来,各地打出地域画派的热情高涨。据我所知,除了原有的南京"新金陵画派"、东北的"关东画派"外,又出现了广西的"漓江画派"、西安的"黄土画派"、苏州的"新吴门画派"等等。画派的名称与地域名称、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 近十多年来,各地打出地域画派的热情高涨。据我所知,除了原有的南京"新金陵画派"、东北的"关东画派"外,又出现了广西的"漓江画派"、西安的"黄土画派"、苏州的"新吴门画派"等等。画派的名称与地域名称、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艺术传统有关。这些画派或由有关文化艺术主管部门倡导,或是由一群艺术家自愿组合,主要是为了强化本地区艺术的特色,树立鲜明的地域风格;同时,也是为了当前各地区建立文化强省(市)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陵画派 地域风格 艺术传统 文化艺术 关东画派 漓江画派 黄土画派 吴门画派
下载PDF
文艺评论助推创作繁荣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以“长安画派”为例
5
作者 刘艳卿 孙文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绘画创作之历史钩沉,引起了新中国画推陈出新问题的激烈论争,触发了美术界关于文艺评论标准的讨论。由此延伸,建党百年以来,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不断修正着文艺创作的发展路线,使得体现现实生活厚度,时代精神锐度和民族风格、中国气派高度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艺术创作 《美术》 长安画派
下载PDF
画派的界定标准、时代性及其他——与周积寅先生商榷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鸿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当代对画派的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的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的提出与之一脉相承。画派界... 当代对画派的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的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的提出与之一脉相承。画派界定应紧系特定时代的历史情境,综合考察其思想倾向、审美取向、风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而不同是一个画派生命力的昭示。20世纪"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是时代造就,约定俗成,实至名归。有人生搬硬套古代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画派观,以"传承关系一致"作为"风格"的核心标准,否认这些画派;将正常的学术分歧扣上"打造画派的理论先导"帽子,有失学者风范。文章还认为当今画派热是具有丰富复杂的时代内涵的文化现象,正面、负面同时存在,应具体分析,不应全盘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派 时代性 清代扬州画派 清初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 画派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域下当代新安画派作品中的生态意蕴——以当代芜湖画家赵瑜画作为例
7
作者 何燕 赵谦 《南腔北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人们更为关注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的和谐平衡。从生态美学视角看当代新安画派传承人赵瑜的系列画作,具有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赵瑜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画风追求淡雅飘逸,讲究用墨以成气韵。... 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人们更为关注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的和谐平衡。从生态美学视角看当代新安画派传承人赵瑜的系列画作,具有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赵瑜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画风追求淡雅飘逸,讲究用墨以成气韵。以自由、自然之心态将实景与画家对自然天地的感悟、心灵体验、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凝练于画笔尖,挥毫泼墨于纸上。画作中的山水、松石、人物是赵瑜笔下物境与心境、物我共生的和谐生态美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赵瑜 新安画派 生态意蕴
下载PDF
漓江画派花鸟画的地域特色研究
8
作者 刘应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我国广西地区的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其丰富的地域性资源是漓江画派花鸟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花鸟画家在挖掘南方地域性特色的同时,也以传统文人画为营养,经过不懈努力与持续探索,体现出漓...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我国广西地区的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其丰富的地域性资源是漓江画派花鸟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花鸟画家在挖掘南方地域性特色的同时,也以传统文人画为营养,经过不懈努力与持续探索,体现出漓江画派花鸟画鲜明的地域特色。分析漓江画派花鸟画的绘画语言及代表画家,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漓江画派花鸟画的地域特色,推动漓江画派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画派 花鸟画 地域特色
下载PDF
浓墨写肇庆 重彩绘岭南——论岭南画派肇庆主题作品的价值与生态
9
作者 刘晓慧 温可琳 《书画世界》 2024年第7期40-43,共4页
岭南画派,自民国以降在岭南文化聚集地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但关于岭南画派与肇庆的联系,研究甚微。笔者尝试从艺术史的角度,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个人专访等方式,对此展开研究,得出肇庆之于岭南画派的三重价值:技法价值、创作价值... 岭南画派,自民国以降在岭南文化聚集地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但关于岭南画派与肇庆的联系,研究甚微。笔者尝试从艺术史的角度,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个人专访等方式,对此展开研究,得出肇庆之于岭南画派的三重价值:技法价值、创作价值和传承价值。换句话说,肇庆是岭南画派的重要写生地与延续地,是研究岭南画派不可忽视的场域,其地位与作用值得被看见、重视与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画派 肇庆 高剑父 黎雄才 林丰俗
下载PDF
通过艺术家群体介入剧场史观察戏剧舞台视觉形态——从“巡回画派”到“巴黎画派”的案例
10
作者 季文超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0期12-14,共3页
以瓦格纳总体艺术为代表的晚期浪漫主义舞台布景已发展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拜罗伊特歌剧节“空无一物”的舞台。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一座绘画式舞台布景的另一座高峰。绘画式布景的作用在舞台上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本文将根据... 以瓦格纳总体艺术为代表的晚期浪漫主义舞台布景已发展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拜罗伊特歌剧节“空无一物”的舞台。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一座绘画式舞台布景的另一座高峰。绘画式布景的作用在舞台上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本文将根据一战后艺术家群体在大时代革命浪潮中走出画室而投身先锋戏剧的历史线索,在截取典型案例后探讨该群体介入剧场史后改变戏剧舞台视觉效果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巡回画派 巴黎画派 舞台布景 绘画式布景
下载PDF
近十年来国内“新安画派”研究述评
11
作者 赵谦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作为徽州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新安画派”是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绘画流派。以近十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新安画派”为主题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区域研究差异明显、研究视角过于陈... 作为徽州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新安画派”是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绘画流派。以近十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新安画派”为主题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区域研究差异明显、研究视角过于陈旧、无专著类成果出版、高水平研究课题缺乏四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展学术交流、突破学科限制、出版学术专著、积极申报课题,相信可以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画派 学术交流 申报课题
下载PDF
交互语境下哈德逊河画派的盛衰与艺术风格的变迁
12
作者 王洪斌 《油画》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交互性语境主要是指艺术世界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哈德逊河画派兴起、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哈德逊河画派的盛衰和风格变迁与19世纪美国社会及其审美语境密切相关。强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哈德逊河画派的发展壮... 交互性语境主要是指艺术世界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哈德逊河画派兴起、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哈德逊河画派的盛衰和风格变迁与19世纪美国社会及其审美语境密切相关。强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哈德逊河画派的发展壮大,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促进、引导了画派艺术风格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性语境 哈德逊河画派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怀旧演绎:漓江画派山水画创作的当代社会新功能
13
作者 李英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斯维特兰娜·博伊姆的怀旧研究背景下,该文作者探讨怀旧的多维度含义,包括时间和空间维度。怀旧被视为一种情感现象,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联系个体与过去,唤起回忆和情感共鸣。在现代社会中,怀旧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 在斯维特兰娜·博伊姆的怀旧研究背景下,该文作者探讨怀旧的多维度含义,包括时间和空间维度。怀旧被视为一种情感现象,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联系个体与过去,唤起回忆和情感共鸣。在现代社会中,怀旧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媒体现象,能帮助人们满足怀旧情感,强化情感联系,寻找情感寄托。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清代石涛和当代漓江画派的新田园诗画风山水画作品被视为怀旧演绎的典型案例。这些作品以过去的生活场景为主题,呈现了旧日生活的美好,引发了观众的怀旧情感,强化了人们对过去和地方的情感联系,体现了怀旧演绎的力量。该文阐释怀旧演绎的概念,以及在石涛和漓江画派的山水画中如何实现怀旧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漓江画派 怀旧理论
下载PDF
长安画派先驱张寒杉
14
作者 顾雪涛 顾朴光 《当代贵州》 2014年第2期63-63,共1页
长安画派是中国现代中国画的重要流派,与京津画派、海上画派、岭南画派和新金陵画派齐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于陕两省西安市,因西安旧称长安,故名。长安画派的领袖是石鲁和赵望云,重要画家有何海霞、方济众、黄胄等,
关键词 长安画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现代中国画 新金陵画派 海上画派 岭南画派 西安市 赵望云
下载PDF
扬州画派与京江画派的形成及风格特色异同
15
作者 朱维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扬州、镇江一江之隔,清代中期两座城市的经济在商业和手工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繁荣,由此形成扬州画派和京江画派。前者以花鸟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趣;后者注重实景山水画的写意性和气韵生动,在仿吴的画风... 扬州、镇江一江之隔,清代中期两座城市的经济在商业和手工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繁荣,由此形成扬州画派和京江画派。前者以花鸟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趣;后者注重实景山水画的写意性和气韵生动,在仿吴的画风中有所突破,注重对大自然细致观察。两者共同的特点是不为成法所拘泥,在创作中追求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画派 京江画派 形成 风格特色
下载PDF
“新安画派”摭议
16
作者 朱华君 姚国文 《书画世界》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在徽州地区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不仅在安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新安画派”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新安画派”名称由来、含义及画派绘画的主要特征...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在徽州地区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不仅在安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新安画派”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新安画派”名称由来、含义及画派绘画的主要特征,依据存世作品及相关展览进行整体性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 新安画派 新安四家 黄山画派
下载PDF
挺起艺术的脊梁——论“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
17
作者 李少田 《科教文汇》 2006年第4X期210-210,209,共2页
关键词 刘文西 岭南画派 新安画派 高剑父 祖孙四代 吴门画派 扬州画派 中国美术 海上画派 吴昌硕
下载PDF
新安画派名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2,共7页
明清易代之际,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新安画派的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厚的画学思想,影响了有清以来文人画的发展。新安画派的形成与新安文化的浸润、新安一地自然环境的培育是分不开的... 明清易代之际,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新安画派的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厚的画学思想,影响了有清以来文人画的发展。新安画派的形成与新安文化的浸润、新安一地自然环境的培育是分不开的,画家们传承先贤、师法自然的艺术美学思想,作品中凸显出来的独特的风格面貌,决定了新安画派这个名称的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画派 黄山画派 安徽画派 渐江
下载PDF
TCPVis:基于谢赫六法的传统中国绘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
19
作者 王斯加 封颖超杰 +3 位作者 朱航 张玮 朱琳 陈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TCPVis,以支持用户分析国画画派的笔法、物象、赋彩等多维度特征。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画派作品在六法维度上的特征共性,并推荐维度的权重。同时,它可视化了六法维度的标签分布以支持用户验证。基于六法维度权重,系统对画作集合进行降维聚类展示,帮助用户探索更多风格相似的画作,并支持画作的画家关联性分析。通过两个案例研究和领域专家访谈,证明了该系统对于分析画派特征与探索画派更多画家的有效性与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绘画 可视分析 谢赫六法 画派分析 数字人文
下载PDF
京江画派与京口隐逸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为人 《镇江高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京江画派是清朝中叶活跃于镇江的画家群体,多以本邑自然山水为取法对象,画风直接宋元,但影响囿于本邑而不远播,在画史上被定位为地方小画派。由于地理、历史、宗教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京口在历史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隐逸文化。作为当时京... 京江画派是清朝中叶活跃于镇江的画家群体,多以本邑自然山水为取法对象,画风直接宋元,但影响囿于本邑而不远播,在画史上被定位为地方小画派。由于地理、历史、宗教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京口在历史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隐逸文化。作为当时京江文坛领袖的王文治笃信佛教,而京江画派的主要画家或是其挚友,或为其门生,皆受其影响崇尚隐逸,这也是京江画派影响不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江画派 京口隐逸文化 娄东画派 虞山画派 扬州画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