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笪重光《画筌》到汤贻汾《画筌析览》
1
作者 孙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9,共7页
清中叶文人画家汤贻汾,理论与创作兼擅。所撰《画筌析览》,借清初笪重光《画筌》立论,而更重画品,尚思辨,崇自然。《画筌析览》秉持潇洒自适的文人情怀,不但优化了《画筌》的文本形态,更着重强调灵动自然的创作心态及独立自信的艺术追... 清中叶文人画家汤贻汾,理论与创作兼擅。所撰《画筌析览》,借清初笪重光《画筌》立论,而更重画品,尚思辨,崇自然。《画筌析览》秉持潇洒自适的文人情怀,不但优化了《画筌》的文本形态,更着重强调灵动自然的创作心态及独立自信的艺术追求。从《画筌》到《画筌析览》,不仅是汤贻汾在画学理论上的继续探索,更是其精神世界的集中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贻汾 画筌析览》 画筌 文人
下载PDF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画筌》绘画思想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荆建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9期49-51,共3页
笪重光.清代回族书画理论家,著有《书笺》、《画筌》两部书画论著。《画筌》是一部关于山水画画论的著述。其中关于画面有无、虚实关系的阐述是重点内容,虚实相生之法与境界的关系是其重要的观点。“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就... 笪重光.清代回族书画理论家,著有《书笺》、《画筌》两部书画论著。《画筌》是一部关于山水画画论的著述。其中关于画面有无、虚实关系的阐述是重点内容,虚实相生之法与境界的关系是其重要的观点。“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就是关于山水画虚实关系处理的阐述。笪重光认为对于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来讲.理脉不清晰.只知道用笔施墨填凑画面,布置满幅,画面处处都显得不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相生 画筌 思想 清代 山水创作 虚实关系 理论家
下载PDF
笪重光《画筌》析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邓乔彬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9-84,共6页
笪重光的《画筌》以“从来笔墨之探奇 ,必系山川之写照”表明了“第二自然”必出于“第一自然”的创作宗旨。关于山水画的创作原则 ,是强调胸有全局 ,要注意命意 ,要有构图的总原则 ,要“相机而作”、“离象而求” ,重视“势”与“层次... 笪重光的《画筌》以“从来笔墨之探奇 ,必系山川之写照”表明了“第二自然”必出于“第一自然”的创作宗旨。关于山水画的创作原则 ,是强调胸有全局 ,要注意命意 ,要有构图的总原则 ,要“相机而作”、“离象而求” ,重视“势”与“层次”。《画筌》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 ,在于绘画意境论 ,其关于实境、真境、妙境、神境之论颇有新意 ,对创造意境过程中的心理、感情体验 ,捕捉、促生灵感 ,以及精神状态与艺术手段的诸多辨证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笪重光 中国 清初 山水 意境论 评论
下载PDF
得画而忘其筌:《画筌》题解
4
作者 张筱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通过对《画筌》研究的梳理,特别是着重分析近些年研究《画筌》的几篇较为代表性的文章,意在表明:笪重光《画筌》的要义已经通过文题进行了寓意的阐发,"筌"字中就隐藏了笪重光对绘画创作及理论的辨证认知。
关键词 笪重光 画筌 题解
下载PDF
以道学思想为核心精神诠析中国山水画的品格表现——浅析清代书画家笪重光绘画论著《画筌》
5
作者 崔师勤 王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清代画家笪重光隐居茅山,潜心修道,他的著作《画筌》中反映的崇"清"尚"妙""得意忘象"、虚实相生、寄情山水等思想都是典型的道学思想,体现了笪重光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审美取向,这些观点对今天中国山水... 清代画家笪重光隐居茅山,潜心修道,他的著作《画筌》中反映的崇"清"尚"妙""得意忘象"、虚实相生、寄情山水等思想都是典型的道学思想,体现了笪重光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审美取向,这些观点对今天中国山水画继承与创新仍有极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隐逸 得意忘象 师造化 寄情山水
下载PDF
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画筌》绘画思想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荆建设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
《画筌》是笪重光集历代画论、画法之精华、着意斟酌、删减糟粕,融己意于其中的著作。文中既进行画理综述,又解析山水画绘画创作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技法等。其在中国画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五点:第一,讲述中国山水画所依循的主要画理、具... 《画筌》是笪重光集历代画论、画法之精华、着意斟酌、删减糟粕,融己意于其中的著作。文中既进行画理综述,又解析山水画绘画创作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技法等。其在中国画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五点:第一,讲述中国山水画所依循的主要画理、具体创作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技法。第二,对文人画精神内涵的追求,强调不仅要有"绘心",还要有"文心"。第三,强调绘画与书法的关系,以八法示人,是作画的根本要义。第四,笪重光要画家明白画面实景和空景的关系。第五,"得势"与"失势"所造成的画面后果以及笔墨与设色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笪重光 画筌 理论 山水
下载PDF
《画筌》对京江、虞山及常州等画派的影响
7
作者 张琼 《美术大观》 2011年第6期48-48,共1页
镇江书画家笪重光所作的《画筌》是清初画坛的重要画论。文章围绕绘画的布局结构、笔墨设色、师承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由于常州、常熟、镇江地理位置的相近便利,笪重光与恽南田、王有过频繁的往来和共同探讨、创作,且《画筌》... 镇江书画家笪重光所作的《画筌》是清初画坛的重要画论。文章围绕绘画的布局结构、笔墨设色、师承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由于常州、常熟、镇江地理位置的相近便利,笪重光与恽南田、王有过频繁的往来和共同探讨、创作,且《画筌》得到王、恽二人深度的肯定,为其做《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常州 布局结构 地理位置 镇江
下载PDF
汤贻汾《画筌析览》考述
8
作者 王黎梦 《美术大观》 2017年第8期76-77,共2页
汤贻汾是清代重要的诗画家,其理论著作《画筌析览》在借鉴笪重光《画筌》的基础上,阐释自身的绘画观点和思想。《画筌析览》行文条理清晰,是初学绘画者的理论参照。本文以汤贻汾的生平为线索,对其绘画作品和画论的成书年代和内容体系进... 汤贻汾是清代重要的诗画家,其理论著作《画筌析览》在借鉴笪重光《画筌》的基础上,阐释自身的绘画观点和思想。《画筌析览》行文条理清晰,是初学绘画者的理论参照。本文以汤贻汾的生平为线索,对其绘画作品和画论的成书年代和内容体系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其深刻的画学思想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贻汾 画筌析览》 学思想
下载PDF
笪重光《画筌》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雨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1期12-13,共2页
笪重光山水画创作的艺术方法和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画筌》中。《画筌》对运笔用墨、虚实共生,及创造意境过程中的艺术手段、情感体验等诸多关系都有独特的见解,并呈现出自觉的审美理论体系,颇具美学意义。该文以《画筌》为主要... 笪重光山水画创作的艺术方法和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画筌》中。《画筌》对运笔用墨、虚实共生,及创造意境过程中的艺术手段、情感体验等诸多关系都有独特的见解,并呈现出自觉的审美理论体系,颇具美学意义。该文以《画筌》为主要研读文本,剖析和解读笪重光艺术创作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运笔用墨 虚实 意境
下载PDF
《画筌》以诗言画——代有名家 格因品殊
10
作者 罗胜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0期50-51,共2页
开宗明义,是经典文论的惯用写作方式,有人把它陈为前言。《画筌》的前言内容思想很丰富,而"代有名家,格因品殊"位于《画筌》前言的首句,可谓核心中的核心。"格调"是明清诗学论争的焦点,作为诗画家的笪重光,具有借... 开宗明义,是经典文论的惯用写作方式,有人把它陈为前言。《画筌》的前言内容思想很丰富,而"代有名家,格因品殊"位于《画筌》前言的首句,可谓核心中的核心。"格调"是明清诗学论争的焦点,作为诗画家的笪重光,具有借诗论画的智慧。"代有名家,格因品殊"不仅体现了笪重光的画史观,而且体现了他对明清诗学论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代有名家 格因品殊
下载PDF
笪重光《画筌》境界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11
作者 蒋志琴 《荣宝斋》 2015年第5期130-141,共12页
清初书画鉴藏家笪重光在《画筌》中以境界论画,体现了他对中国绘画精神的独特领悟和表达。他强调,画家须以知识增长与德性修养相结合为根本,以提升人生境界为核心,上承倪云林的重境界传统,下开盛大士、汤眙汾,代表了明清鼎革时期... 清初书画鉴藏家笪重光在《画筌》中以境界论画,体现了他对中国绘画精神的独特领悟和表达。他强调,画家须以知识增长与德性修养相结合为根本,以提升人生境界为核心,上承倪云林的重境界传统,下开盛大士、汤眙汾,代表了明清鼎革时期第一流的书画理论家对传统文人画理论的理解和总结,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清代画学的发展方向。 笪重光(一六二三—一六九二),字在辛,号重光、江上外史、郁冈居士、始青道人等。江苏句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境界论 意义 内涵 传统文人 精神 德性修养 知识增长
原文传递
论笪重光《画筌》境界论的根源
12
作者 蒋志琴 《荣宝斋》 2014年第11期162-175,共14页
《画筌》以境界论画,体现了清初书画鉴藏家笪重光对中国绘画的独特见解。它强调画家须以知识增长与德性修养相结合为根本,以提升人生境界论为核心,上承倪云林的重境界传统,下开盛大士、汤贻汾,代表了明清鼎革时期第一流的书画理论家对... 《画筌》以境界论画,体现了清初书画鉴藏家笪重光对中国绘画的独特见解。它强调画家须以知识增长与德性修养相结合为根本,以提升人生境界论为核心,上承倪云林的重境界传统,下开盛大士、汤贻汾,代表了明清鼎革时期第一流的书画理论家对传统文人画理论的理解和总结,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清代画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界论 画筌 传统文人 中国绘 德性修养 知识增长 明清鼎革 鉴藏家
原文传递
刍议笪重光《画筌》意境论
13
作者 徐皓月 《艺术市场》 2023年第6期60-61,共2页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中国画的创作和品评中,意境之美备受重视,为历代画家所关注和追求。笪重光的《画筌》,作为清初关于山水画画论的重要著作,其中针对意境论提出的实...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中国画的创作和品评中,意境之美备受重视,为历代画家所关注和追求。笪重光的《画筌》,作为清初关于山水画画论的重要著作,其中针对意境论提出的实境、真境、妙境、神境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其中对创造意境过程中心理、情感体验与艺术手段进行的辩证讨论,于今更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笪重光意境论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对当今山水画创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笪重光 画筌 意境论 虚实相生
原文传递
《画筌》中的园林设计观
14
作者 刘燕 刘庭风 《国画家》 2017年第4期75-76,70,共3页
自南北朝时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到清初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艺术上发展到成熟阶段后也必有较系统的总结,笪重光的《画筌》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笪重光(1623-1692),清初书画家兼理论家。他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工书擅画,能诗文,... 自南北朝时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到清初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艺术上发展到成熟阶段后也必有较系统的总结,笪重光的《画筌》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笪重光(1623-1692),清初书画家兼理论家。他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工书擅画,能诗文,且精于鉴赏博学多才,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极高造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设计观 园林 中国山水 发展历史 成熟阶段 南北朝 理论家
原文传递
笪重光《书筏》《画筌》中的书画融通观
15
作者 刘佳妮 《书法》 2018年第4期96-99,共4页
“书画融通”的概念在明清时期已臻成熟,它是“书画同法”所衍生的另一个议题。因书画两者都使用同样的工具,故它们也同样关注用笔的问题。
关键词 画筌 明清时期 用笔
原文传递
论《画筌》“格制”对明诗“格调”的借用与发挥
16
作者 罗胜 《艺术学界》 2021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画筌》成书的文化背景复杂,明清诗论对其影响不可忽视。论文试图从明代"格调"诗论出发探索《画筌》的"格制"思想的形成。"格调"和反"格调"是明清诗学争论的焦点。师古派对"格调"... 《画筌》成书的文化背景复杂,明清诗论对其影响不可忽视。论文试图从明代"格调"诗论出发探索《画筌》的"格制"思想的形成。"格调"和反"格调"是明清诗学争论的焦点。师古派对"格调"持肯定的态度,但"格调"一经提出就带有"言、筌"之弊,王世贞、胡应麟等师古派代表又用"才情"和"兴象风神"对"格调"进行补充。师心派则一反"格调"说,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画筌》总结"格调"经验的同时,又对清初的实学及王士桢的"神韵"论加以编纂发挥,最终形成借诗言画、以神境观念作为补充的"格制"思想,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诗言 画筌 格制 格调
原文传递
从荆浩六要和全真思想看《画筌》
17
作者 罗胜 《宏德学刊》 2021年第2期186-204,共19页
《画筌》是集历代画论之大成者,作者运用全真龙门派教义来阐述传统画学思想,丰富了画学的内涵,开拓了山水画创作的新境界。《画筌》首先仿照荆浩《笔法记》“六要”中的“思”“景”“笔”“墨”四要作为写作的基本单元,其后每个单元再... 《画筌》是集历代画论之大成者,作者运用全真龙门派教义来阐述传统画学思想,丰富了画学的内涵,开拓了山水画创作的新境界。《画筌》首先仿照荆浩《笔法记》“六要”中的“思”“景”“笔”“墨”四要作为写作的基本单元,其后每个单元再黏合刘道醇的“六要”“六长”、谢赫的“六法”等形成一个简单的画学常识性总结;其次再把这种传统画学要素作为形壳,运用全真思想和龙门派“先命后性”双修加以提炼;最终以全真教义偷梁换柱的方式实现“摈落蹄筌,弃壳存精”,从而达到“全精、全气、全神”的境界。《画筌》并非如汤贻汾的《画筌析览》所说“每论此条及彼,历后复涉前,颠倒数辞,亦不得已也”,而是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写作脉络和创新的主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笪重光 全真
原文传递
《画筌》浅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永年 《美术研究》 1980年第1期80-84,79,共6页
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潮呈现了错综复杂的状况。但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末农民大起义的革命浪潮推动了哲学领域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在文艺思想上,既有上承明... 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潮呈现了错综复杂的状况。但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末农民大起义的革命浪潮推动了哲学领域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在文艺思想上,既有上承明代复古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文艺思想 明代复古派 明末清初 文艺思潮 艺术思潮 民族矛盾 唐宋派 阶级矛盾 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论笪重光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跃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6-50,共5页
笪重光山水画创作的艺术主张和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画筌》一书中,笪氏围绕中国古代山水绘画最高审美追求──神境,着重强调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应当达到主体与客体相互应合这样一种审美境界,即画家在充分掌握客体的外在形... 笪重光山水画创作的艺术主张和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著的《画筌》一书中,笪氏围绕中国古代山水绘画最高审美追求──神境,着重强调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应当达到主体与客体相互应合这样一种审美境界,即画家在充分掌握客体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自然规律后,融进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内心情感,再以饱满的创作激情运笔用墨表现出来,使观者能够体悟到审美主客体精华浑融以及画面物象具有生命力的内蕴神气。《画筌》还对师法自然、虚实相生、经营位置及笔墨技巧等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筌 神境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意境摭谈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劲 《艺术生活》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尔后,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开始引进并具体阐发了“意”的概念,因此《林泉高致》被视为中国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意境”一词直到清初笪重光在《画筌》中才... “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尔后,宋代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开始引进并具体阐发了“意”的概念,因此《林泉高致》被视为中国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意境”一词直到清初笪重光在《画筌》中才正式使用。他在荆浩的“真境”说和郭熙提高的“意”与“境”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提出了“神境”、“真境”、“实境”,并就山水画意境的基本问题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 意境说 《林泉高致》 《诗格》 山水 山水 画筌 “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