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种观看视野——明代文人画家与“画中之素屏”形式浅析
1
作者 随成龙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4期42-44,共3页
“画中屏”作为“画中画”的一个重要类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画屏”之上或绘高山飞瀑,或绘汀渚水鸟,或绘仁人智者,均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追求。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物质生活的满足使得底层市民开始追求精神... “画中屏”作为“画中画”的一个重要类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画屏”之上或绘高山飞瀑,或绘汀渚水鸟,或绘仁人智者,均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追求。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物质生活的满足使得底层市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需要,文人的高雅艺术便成了底层市民模仿的对象。传统士人精英阶层面对市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冲击,避免文化同化,转向“发明趣味”——“画中之素屏”由此得到发展。本文将以“画中之素屏”为出发点,探析文人为维护自身身份所“发明”的“画中之素屏”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明晰其中所蕴涵的文人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 文人 内在意蕴
下载PDF
素文人画——李秉正山水画研讨会发言
2
作者 翟墨 《书画艺术》 2004年第5期17-19,共3页
前一段时间,张铁峰办了一次展览,当时也开了一个研讨会,会上郎绍君提出“素人画”的概念,指的是农民没上过学,甚至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的画呢,很有味道。我觉得李秉李正的修养比张铁峰高,叫“素人面”,我觉得就不合适了。我... 前一段时间,张铁峰办了一次展览,当时也开了一个研讨会,会上郎绍君提出“素人画”的概念,指的是农民没上过学,甚至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的画呢,很有味道。我觉得李秉李正的修养比张铁峰高,叫“素人面”,我觉得就不合适了。我认为把素人画和文人画结合起来叫“素文人画”更合适他。现在有“新文人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秉正 山水 学术研讨会 文人 风格 技法 笔墨语言
下载PDF
红颜素裹多诗情——田运友画赏
3
作者 刘靖国 《国土绿化》 2010年第12期48-48,共1页
玉堂欣赏耕阳画,红颜素裹多诗情。寒山麓,短墙外,疏篱旁,鲜红数点,如羞赧少女之脸庞,似雨过乍晴之落霞。三五家雀,顾盼应呼,成双喜鹊,窃窃私语。天地一色,尽为银白。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红颜裹多诗情——田运友赏》
下载PDF
迷你数码相机商机不小
4
《北京电子》 2002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数码相机 画素 产品体积
下载PDF
师传统
5
作者 林峤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师传统,即以古为师。清代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说“前贤云‘师古人而后师造化’,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是体”,对传统与生活二者的关系,所言颇为中肯。“师古人”,学的是方法技巧;“师造化”,善学方可造就自家画境。当然,如果一味... 师传统,即以古为师。清代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说“前贤云‘师古人而后师造化’,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是体”,对传统与生活二者的关系,所言颇为中肯。“师古人”,学的是方法技巧;“师造化”,善学方可造就自家画境。当然,如果一味摹拟古人,则毫无创造而言,等于埋没于故纸堆中窒息自己的艺术生命,绝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造化 学钩深 洞庭渔隐图 善学 中国 经纬万端 方法技巧 山水 陈向迅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