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压入法测定涂层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易茂中 戴耀 +2 位作者 郑林 何家文 周惠久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7,共6页
采用具有新颖性的涂层压入仪,在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压入,可测得压入过程中载荷与压入深度的关系曲线和界面开裂的临界载荷Pw,此值可反映涂层结合强度。界面压入法适合于评价高结合强度的涂层。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并结合G... 采用具有新颖性的涂层压入仪,在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压入,可测得压入过程中载荷与压入深度的关系曲线和界面开裂的临界载荷Pw,此值可反映涂层结合强度。界面压入法适合于评价高结合强度的涂层。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并结合Grifith处理裂纹问题的思路,可得到结合应力表达式。在具体处理上采用数值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近似处理,由此可得到结合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界面压 结合强度 能量原理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 Ⅰ.制备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忠明 谢邦互 +1 位作者 黄锐 杨鸣波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考察了高界面压应力对不相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低温成型(PE的成型温度)时,分散相与基体从加工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的收缩比分散相粒子大产生的.尽... 考察了高界面压应力对不相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低温成型(PE的成型温度)时,分散相与基体从加工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的收缩比分散相粒子大产生的.尽管PET/PE和PC/PE共混物极不相容,但拉伸强度和模量随着PET和PC含量增加而增加.PET与PC含量相同时,PC/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高于PET/PE的.采用Takayanangi方程计算共混物的拉伸模量时,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P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高于界面有良好粘结的共混物的理论值,表明在不添加增容剂时,可通过控制加工条件改善共混物界面相互作用,提高共混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共混物 界面压应力 形态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用涂层压入仪界面压入测定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易茂中 冉丽萍 +1 位作者 戴耀 何家文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可实行单点连续加载卸载的涂层压入仪,测定热喷涂涂层与基体之间界面开裂的临界载荷Pw.此值可反映结合强度.与现有的压入法比较.用涂层压入仪只需一次压入就可测定Pw值.此方法比粘结拉伸法简捷,适合评价高结合强度的涂层.
关键词 界面压 热喷涂 涂层 结合强度 涂层入仪
下载PDF
具有高界面压应力的高分子共混物 Ⅱ.拉伸过程中形态演化与增强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明 杨伟 +1 位作者 黄锐 杨鸣波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2,共8页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在拉伸过程中形态的演化和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在基体加工温度成型时,从成型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收缩比分散相大产生的;两种共混物在拉伸...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和聚碳酸酯(PC)/PE共混物在拉伸过程中形态的演化和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高界面压应力是共混物在基体加工温度成型时,从成型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基体收缩比分散相大产生的;两种共混物在拉伸中有不同的形态演化过程:PC粒子原位形成了微纤,粒子与基体间没有明显的界面滑动,而PET粒子只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成为椭球状粒子,粒子与界面间存在滑动.PC对基体PE的增强效果比PET的更好,因为PC/PE共混物拉伸过程中形成了良好增强作用的原位微纤.在拉伸过程中,PET/PE试样的细颈在靠近非浇口端形成,并从此扩展开.部分拉伸后,PC/PE试样比PET/PE试样的弹性回复大,回复到平衡状态时间长,这是两种共混物分散相变形机理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共混物 界面压应力 形态演化 原位成纤 微纤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金具部件塑变规律及其结构尺寸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福林 邸向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6,61,共4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结构部件间的组配特点和金具部件界面受外力塑变的规律 ,对金具部件所用材料性能、金具外压部位外部结构形状、金具塑变部位结构厚度、金具部件内孔尺寸公差和内孔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连接界面 金具部件 塑变
下载PDF
呋喃树脂砂的发气特性及树脂砂芯-金属界面气体背压的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远才 童杏林 王文清 《现代铸铁》 CAS 1999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四种含氮的呋喃树脂砂的发气特性及砂芯界面气体背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脂砂中的含氮 量越高,其发气速度及界面气体背压也越大;发气速度与砂芯界面气体背压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发气 速度大,气体背压也大;氧化铁有延迟... 对四种含氮的呋喃树脂砂的发气特性及砂芯界面气体背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脂砂中的含氮 量越高,其发气速度及界面气体背压也越大;发气速度与砂芯界面气体背压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发气 速度大,气体背压也大;氧化铁有延迟树脂砂发气时间和降低树脂砂发气速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树脂砂 发气速度 界面气体背 铸造 测定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结构部件材质的性能及其组装工艺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福林 钱东光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3,17,共4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结构部件间连接状态及其结构性能特点 ,在合理选择部件构成材质的性能基础上 ,应首先通过分析和实际验证确定界面结构施加外压组装时的极限位移量。然后通过产品运行环温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修正后 。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界面结构 材料性能 部件材质 组装工艺参数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的性能监测及机械性能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6-48,共3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结构的特点 ,提出声发射装置是监测组装性能的有效手段 ;对关键部件组装施压时的安全裕度和关键部位在额定拉伸应力下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界面结构 性能监测 机械性能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机械性能的分析及结构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8,53,共3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结构特点 ,分析了界面和芯棒的机械力传递机理和金具最佳形状结构 ,得出了在室温下组装的芯棒径向弹性变形量不宜过大的结论。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接连接界面 机械性能 结构参数 输电线路
下载PDF
水分侵入压接界面对复合绝缘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昌建 徐驰 +2 位作者 晏年平 贾志东 王希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41-1848,共8页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多处于高温高湿地区,降雨时间长且降雨量大,为探究此类环境下水分侵入绝缘子芯棒与金具压接界面引起绝缘子温差和机械破坏负荷变化的机理,选取复合绝缘子试样,将其在电解液中水煮42h并继续浸泡不同的时长,然后进行工频...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多处于高温高湿地区,降雨时间长且降雨量大,为探究此类环境下水分侵入绝缘子芯棒与金具压接界面引起绝缘子温差和机械破坏负荷变化的机理,选取复合绝缘子试样,将其在电解液中水煮42h并继续浸泡不同的时长,然后进行工频电压下的红外测温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并对金具滑脱后脱出的芯棒表面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水分逐渐侵入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的压接界面,导致该处芯棒环氧树脂的相对含量降低,压接界面中环氧树脂、偶联剂与金属原子间配位键减弱,其直观表现为绝缘子温差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机械破坏负荷逐渐减小。浸泡后的绝缘子进行一定时间的干燥后其压接界面处水分会向外扩散,压接界面中的配位键恢复,机械破坏负荷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水分侵入 界面 机械破坏负荷 配位键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超压顶界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查明 汪旭东 +3 位作者 曲江秀 陈中红 刘宏杰 邓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对比分析利用实测压力和超压层段的测井响应特征两种方法研究超压顶界面的优缺点,认为后者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采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古近系超压顶界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超压顶界面主要分布于沙三... 对比分析利用实测压力和超压层段的测井响应特征两种方法研究超压顶界面的优缺点,认为后者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采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古近系超压顶界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超压顶界面主要分布于沙三中亚段的厚层泥岩中,反映在地震层序上为T4与T6反射界面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层控性'特征,其埋藏深度主要为2.4~2.8 km,在平面上表现为凹陷中心深而边缘浅的特征;超压顶界面之下的岩性为一套以深灰色泥岩、灰质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的泥质岩组合,泥质岩的岩性构成及沉积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超压顶界面的层位分布,而抬升剥蚀、断裂活动及盐底辟作用是造成部分地区超压顶界面变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古近系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水分侵入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 李光茂 +2 位作者 杨杰 杨森 杜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0,共7页
复合绝缘子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在高湿高热的南方环境中,水分容易侵入复合绝缘子,有可能导致温升、机械破坏的事故发生。为研究湿热环境下水分侵入绝缘子压接界面的侵入路径,文中选取退役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水煮试验和浸泡试验,并用傅里... 复合绝缘子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在高湿高热的南方环境中,水分容易侵入复合绝缘子,有可能导致温升、机械破坏的事故发生。为研究湿热环境下水分侵入绝缘子压接界面的侵入路径,文中选取退役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水煮试验和浸泡试验,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EDS元素分析等工具分析了未经处理的绝缘子高压端密封胶试样和经过处理的绝缘子低压端密封胶试样在空气界面、护套界面、金具界面上的老化程度。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密封胶护套试样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和护套发生交联反应;高压端密封胶试样老化情况比低压端密封胶试样更为严重;金具界面试样老化比空气界面试样更为严重;水分侵入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密封胶的金具界面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复合绝缘子 密封胶 水分侵入 硅橡胶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Ⅵ.界面膜特性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 被引量:69
13
作者 李明远 甄鹏 +1 位作者 吴肇亮 纪淑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对以大庆和吉林原油界面活性组分为乳化剂的模型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膜的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乳状液(油/水体积比70/30)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大小有关... 对以大庆和吉林原油界面活性组分为乳化剂的模型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膜的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乳状液(油/水体积比70/30)的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的大小有关。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越大,乳状液越稳定;在油水界面,由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形成的界面膜具有较强的结构,油水界面压、界面粘度、界面屈服值可作为衡量界面膜结构强度的参数;蜡晶能改变界面膜的流变特性,增加界面膜的强度和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界面压 界面粘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压痕法研究ZrO_2层状复合陶瓷的抗热震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蓓 丁培道 +1 位作者 程川 周泽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用压痕法测试了单层和层状两种ZrO2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ZrO2 层状复合陶瓷的临界热震温差ΔTc=4 0 0℃ ,比ZrO2 单层陶瓷高出15 0℃左右 ,同时还表现出其ΔTc与陶瓷厚度无关的优异性质。现场试验结果也证明 ,ZrO2 层... 用压痕法测试了单层和层状两种ZrO2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ZrO2 层状复合陶瓷的临界热震温差ΔTc=4 0 0℃ ,比ZrO2 单层陶瓷高出15 0℃左右 ,同时还表现出其ΔTc与陶瓷厚度无关的优异性质。现场试验结果也证明 ,ZrO2 层状复合陶瓷抵抗 15 0 0℃冷热骤变的能力优于ZrO2 单层陶瓷。研究认为 ,界面压应力作用部分或全部抵消了热冲击应力 ,使裂纹在界面处发生偏转 ,提高了材料的断裂能和断裂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法 ZrO2层状复合陶瓷 抗热震性 氧化锆 临界热震温差 界面压应力 侧封
下载PDF
剪压复合作用下块体-砂浆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春侠 李春林 +1 位作者 吴艳谋 倪玉双 《重庆建筑》 2022年第2期36-40,共5页
该文通过烧结粘土实心砖设计了24组72个三砖砌体标准试件进行双剪粘结滑移试验,进行了不同轴压比、砂浆等级对砖-砂浆界面剪切应力及剪切应变的影响试验,分别得到了砖砌体标准件界面的粘结破坏形态、粘结强度及粘结强度-滑移曲线,给出... 该文通过烧结粘土实心砖设计了24组72个三砖砌体标准试件进行双剪粘结滑移试验,进行了不同轴压比、砂浆等级对砖-砂浆界面剪切应力及剪切应变的影响试验,分别得到了砖砌体标准件界面的粘结破坏形态、粘结强度及粘结强度-滑移曲线,给出了砌体粘结强度计算式及块体与砂浆界面抗剪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砖砌体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轴压比和砂浆等级对砌块、砂浆界面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论证了材料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及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通过不同轴压比和砂浆等级对块体、砂浆界面剪压粘结-滑移试验性能展开数值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有限元粘结滑移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细观力学 接触面相互作用模型理论 复合受力 砌体结构精细化数值分析 块体-砂浆界面粘结滑移
下载PDF
杯芳烃基嵌段聚醚的合成及界面性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梵 郑晓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3,共7页
以对叔丁基苯酚杯[4]芳烃、杯[6]芳烃、杯[8]芳烃、线型酚醛树脂作起始剂,分别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加成,合成了3个系列杯芳烃聚醚类和1个系列线型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去离子水体系的界面活性,考察了... 以对叔丁基苯酚杯[4]芳烃、杯[6]芳烃、杯[8]芳烃、线型酚醛树脂作起始剂,分别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加成,合成了3个系列杯芳烃聚醚类和1个系列线型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去离子水体系的界面活性,考察了其结构与界面活性的关系。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水体系中,各类聚醚都能替换一部分沥青质而吸附在界面上,有效地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并在一定浓度时达到饱和吸附,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杯芳烃聚醚较线型聚醚的界面活性高,更易吸附在油-水界面,其中又以杯[8]芳烃聚醚的界面活性最高,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嵌段聚醚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界面性质 界面饱和吸附浓度 界面压 界面活性
下载PDF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钢管桩桩端预压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8,共5页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墩基础为大直径(ф3m)闭口复合截面斜钢管桩,所处地层为密实粉细砂。为了恢复钢管桩取土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导致的应力释放,以及减少桥梁在运营阶段产生的沉降值,采用界面压浆法对土塞和桩端土体进行全断面充分预...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墩基础为大直径(ф3m)闭口复合截面斜钢管桩,所处地层为密实粉细砂。为了恢复钢管桩取土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导致的应力释放,以及减少桥梁在运营阶段产生的沉降值,采用界面压浆法对土塞和桩端土体进行全断面充分预压。结果表明:密实粉细砂地质条件下,较少的压浆量即能形成高的压浆压力,从而在界面位置对土塞形成充分预压;界面压浆能够显著起到提高桩端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的效果;界面压浆法可以实现水泥浆在界面位置的全断面填充和预压,是一种稳固可靠的压浆方法,操作简单且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德玛大桥 钢管桩 密实粉细砂 土塞 桩端预 渗透 界面压 沉降 上拔位移 静载试验
下载PDF
多片离合器轴向平均比压的衰减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亮 李和言 +2 位作者 马彪 李慧珠 李明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0-997,共8页
以车辆多片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花键摩擦力的多摩擦副界面平均比压和转矩的计算模型,得到多摩擦副的比压衰减系数,对影响离合器比压衰减的参数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研究表明:摩擦因数对比压衰减影响显著,界面摩擦因数越大,界面比... 以车辆多片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花键摩擦力的多摩擦副界面平均比压和转矩的计算模型,得到多摩擦副的比压衰减系数,对影响离合器比压衰减的参数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研究表明:摩擦因数对比压衰减影响显著,界面摩擦因数越大,界面比压沿轴向衰减越快;键处摩擦因数越大,界面比压沿轴向衰减更快;花键压力角对界面比压衰减影响甚微。试验发现,摩擦副数越多,平均单副转矩越小,且总转矩增加幅度减小。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离合器的实际比压和转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多片离合器 键摩擦 界面 转矩
下载PDF
计入固液界面作用的润滑热力学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经昊达 张向军 +1 位作者 田煜 孟永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22-429,共8页
摩擦与润滑过程是典型的能量耗散过程,在机理上与非平衡热力学中的熵增、耗散结构等理论颇有相似之处.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对一些典型的摩擦磨损过程做出合理的机理揭示与推测.本文利用热力学理论对典型的润滑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采用分... 摩擦与润滑过程是典型的能量耗散过程,在机理上与非平衡热力学中的熵增、耗散结构等理论颇有相似之处.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对一些典型的摩擦磨损过程做出合理的机理揭示与推测.本文利用热力学理论对典型的润滑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采用分离压模型表征和计入了微尺度下的固液界面作用,揭示分析了润滑热力学模型与润滑状态Stribeck曲线的联系.从分析计算结果来看,润滑Stribeck曲线的摩擦系数最低点与系统热力学上的熵增率最低点具有相当好的对应关系,而润滑状态从弹流润滑向薄膜润滑的转变过程,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加以机理解释.文中的热力学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润滑过程中多物理要素跨尺度非线性耦合的作用,对实际工程与实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Stribeck曲线 润滑热力学模型 界面分离 自组织行为
下载PDF
化工生产中的“界面”现象对工艺设备的影响
20
作者 朱江丽 陈杰 +3 位作者 朱虹 翠琴 潘宏启 刘斌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分析了化工生产过程设备、管道中存在的各种“界面”现象及其影响 。
关键词 化工生产 界面”现象 工艺设备 温差界面 界面 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