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弹塑性对原位SiC_p/7075Al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绡咏 吴卫国 陈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界面把载荷从基体传递到增强体是复合材料弹性变形阶段的重要强化机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界面弹塑性对原位SiCp/7075Al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界面与基体所需的模量比值与颗粒体积分数有关,并不局限于20%... 界面把载荷从基体传递到增强体是复合材料弹性变形阶段的重要强化机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界面弹塑性对原位SiCp/7075Al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界面与基体所需的模量比值与颗粒体积分数有关,并不局限于20%~30%;随着界面弹性模量的增大,基体塑性变形量增大,复合材料塑性性能变差;颗粒体积分数大时,界面/基体模量比取满足增强效果的最小值即可;颗粒体积分数越大,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影响越显著,界面弹塑性比基体弹塑性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更明显,并且界面弹塑性会明显地降低颗粒体积分数比较大的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弹塑性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 颗粒体积分数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及弹塑性界面时程分析
2
作者 饶平平 吴志林 +1 位作者 金潇 冯伟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形式,常给地基、地面、高耸建筑等造成严重破坏。工程防雷措施依赖于土体雷电冲击特性。现阶段,研究人员大多从电气工程角度探究雷电冲击土体造成的危害,但因学科间的差异与局限,雷电作用下岩土工程与... 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形式,常给地基、地面、高耸建筑等造成严重破坏。工程防雷措施依赖于土体雷电冲击特性。现阶段,研究人员大多从电气工程角度探究雷电冲击土体造成的危害,但因学科间的差异与局限,雷电作用下岩土工程与电气工程的交叉融合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本文构建土体雷电冲击模型,基于电弧通道能量平衡方程计算雷电放电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将冲击波压力作为外加荷载作用在土体中,并通过修正Mohr-Coulomb屈服准则考虑动荷载下土体应变硬化,利用土体的理想锁定状态方程(Idealized Locked Equation of State)和动态扩孔方法考虑冲击波非稳态加载,探究雷电冲击下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及应力时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先陡增后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突变点表明土体此时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应力突变点之前,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任一时刻下,随着逐渐远离雷电冲击点,土体应力呈现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发生突变骤降表明此处土体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突变点之后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土体压缩系数对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压缩指标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随着土体黏聚力逐渐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增大土体弹性模量可以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电流波形对土体塑性区中的应力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土体弹性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 冲击波压力 应变硬化 土体应力 弹塑性界面 时程变化
下载PDF
夹心杆系统中一维弹塑性波演化精细分析(Ⅱ):弹塑性交界面与平台段反射衰减
3
作者 高光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30,共11页
相对于入射波加载阶段透反射分析过程,入射波平台段持续时间长且弹塑性传播与演化行为复杂得多,此阶段试件内弹塑性波相互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开展了矩形入射波作用下试件内弹塑性波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两个界面上的弹塑性透反射行为计算... 相对于入射波加载阶段透反射分析过程,入射波平台段持续时间长且弹塑性传播与演化行为复杂得多,此阶段试件内弹塑性波相互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开展了矩形入射波作用下试件内弹塑性波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两个界面上的弹塑性透反射行为计算,定量研究了夹心杆系统中反射波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强入射波作用下,由于弹塑性波相互作用,试件内形成了曲线型弹塑性交界面,使透射端达到屈服状态的时间明显提前,该弹塑性交界面以大于弹性声速的速度向反射端变速传播;在塑性阶段,反射波的衰减是试件截面积增大引起的广义波阻抗增大和压缩引起的塑性波往返次数增加两个方面导致的衰减量之和。计算显示,试件的密度变化虽然明显影响其波速和广义波阻抗,但两个方面引起的衰减量之和正好接近于零,使得密度变化对透反射波平台段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塑性模量的增大使得反射波在平台端衰减更快,而试件直径对反射波衰减速度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从4 mm增大到10 mm,反射波衰减速度增大,但增大到12 mm后衰减量反而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透反射波形的深入分析以及精细化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弹塑性界面 应力衰减 反射波 透射波 广义波阻抗
下载PDF
关于计算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的探讨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于贤 王红 陈德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1,40,共3页
为了确定厚壁圆筒容器自增强处理时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基于第4强度理论的观点,推导出了经过自增强处理的压力容器的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以及最大允许工作内压的公式,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自增强厚壁圆筒最大工作压力的控制条件。
关键词 自增强 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 厚壁圆筒容器
下载PDF
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自增强弹塑性界面半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小明 马文婷 刘慧华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确定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自增强处理的弹塑性界面半径,用几种理论方法计算了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并利用残余应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证明。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应力曲线在弹塑性半径附近出现拐点,与理论结果相符合,为该类型反应器的研究奠... 为确定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自增强处理的弹塑性界面半径,用几种理论方法计算了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并利用残余应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证明。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应力曲线在弹塑性半径附近出现拐点,与理论结果相符合,为该类型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弹塑性界面半径 自增强技术 残余应力 分析
下载PDF
模型复合材料弹塑性界面应力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贾普荣 矫桂琼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5,共6页
由纤维增强弹塑性基体所产生的界面具有弹塑性力学行为。考虑到一般材料的塑性变形都遵循幂硬化规律,对模型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弹性和应变硬化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及其应力分析。以纤维拨出试验为研究模型,将界面分成弹性区和塑性区。利用... 由纤维增强弹塑性基体所产生的界面具有弹塑性力学行为。考虑到一般材料的塑性变形都遵循幂硬化规律,对模型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弹性和应变硬化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及其应力分析。以纤维拨出试验为研究模型,将界面分成弹性区和塑性区。利用界面应力剪滞理论,分别建立弹性区和塑性区的界面力学基本方程。选择适当的位移函数满足基本方程及埋入纤维的边界条件,再按位移函数求出弹性区和塑性区的界面剪应力。推导出平均界面剪应力与纤维埋入长度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复合材料 弹塑性界面 位移函数 界面剪应力
下载PDF
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一)——模型理论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小荣 汪日堂 董肖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0-588,I0008,共10页
基于边界面模型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其中,初始边界面方程是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椭圆形屈服方程得到的,后继边界面方程则是在前次边界面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映射法获得。针... 基于边界面模型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其中,初始边界面方程是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椭圆形屈服方程得到的,后继边界面方程则是在前次边界面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映射法获得。针对原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全应力状态和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通过等量代换法、坐标平移法对破坏应力比、相变应力比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椭圆形边界面适用于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此基础上应用边界面理论,研究了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算式。该模型能够描述密实砂土在受力时表现的剪胀特性,同时可以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效应和黏聚力对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弹塑性界面模型 界面方程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下载PDF
圆形硐室广义Hoek-Brown围岩弹塑性交界面上径向应力的近似解 被引量:4
8
作者 曾钱帮 马平 刘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5-92,共8页
基于广义Hoek-Brown剪切强度包络线与Mohr应力圆、Mohr-Coulomb强度直线均相切的几何性质,引进一个与瞬时内摩擦角有关的参数——最大剪应力模数,获得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潜在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力、Mohr应力圆半径和瞬时内聚力与该... 基于广义Hoek-Brown剪切强度包络线与Mohr应力圆、Mohr-Coulomb强度直线均相切的几何性质,引进一个与瞬时内摩擦角有关的参数——最大剪应力模数,获得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潜在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力、Mohr应力圆半径和瞬时内聚力与该参数的函数关系,为轴对称平面应变条件下遵守广义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圆形硐室围岩塑性区半径及重分布应力场的解答提供了简捷途径。通过弹塑性交界面上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之和一定的条件,结合最大剪应力模数与由弹塑性交界面上的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决定的Mohr圆半径间的关系,得到最大剪应力模数与正规化初始应力满足的非线性表达式,进而运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得弹塑性交界面上的径向应力的接近于真实值的近似解,并研究弹塑性交界面上的瞬时内摩擦角、正规化瞬时内聚力和正规化径向环向应力比随正规化初始应力和Hoek-Brown物性参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正规化初始应力的增大,相同岩体质量的围岩弹塑性交界面上的应力状态由近似单轴压缩过渡到两向压缩应力状态,瞬时内摩擦角逐渐变小,而正规化内聚力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Hoek-Brown剪切强度包络线 Mohr应力圆 最大剪应力模数 瞬时强度参数 圆形硐室 塑性区半径 弹塑性界面 径向应力
下载PDF
一种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的损伤函数引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祥勇 郝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针对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不能模拟粘土不排水蠕变三轴试验中的土样开裂后变形的问题,通过试算研究,提出了一个损伤函数.通过将该函数与Kaliakin和Dafalias所提出的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中过载函数相乘的方式,将该损伤函数... 针对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不能模拟粘土不排水蠕变三轴试验中的土样开裂后变形的问题,通过试算研究,提出了一个损伤函数.通过将该函数与Kaliakin和Dafalias所提出的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中过载函数相乘的方式,将该损伤函数引入到了模型之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各向同性的粘弹塑性损伤边界面新模型.根据该模型和对应的损伤参数,对加拿大温哥华市附近的Haney粘土试验进行了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粘土土样的高偏应力加载等级,采用合适参数值的损伤函数对于模拟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中的蠕变开裂及破坏变形令人满意,表明该损伤函数的引入有效可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损伤函数 时间关联分析 蠕变开裂模拟 各向同性粘弹塑性界面粘土模型
下载PDF
基于损伤理论的单层厚壁圆筒自增强弹塑性交界面半径R_c的确定
10
作者 林玉娟 关志超 贾晶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1期7699-7701,共3页
在自增强技术中,确定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是关键。在利用自增强理论设计计算超高压容器时,最佳自增强处理压力、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是主要的参数。分别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损伤模型对三种不同规格的厚壁圆筒进行了计算,并与同参数的理... 在自增强技术中,确定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是关键。在利用自增强理论设计计算超高压容器时,最佳自增强处理压力、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是主要的参数。分别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损伤模型对三种不同规格的厚壁圆筒进行了计算,并与同参数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实际测得的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值进行了对比,从而说明给出的基于损失的厚壁圆筒弹塑性交界面半径计算思路是正确的,为将来准确预测和控制自增强容器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容器 自增强 最佳弹塑性界面
下载PDF
单层厚壁圆筒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的确定——兼与谢志均同志商榷
11
作者 叶四合 刘小宁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分析认为有关文献从控制最大周向应力的角度,导出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计算公式的方法值得商榷。应用单层厚壁自增强田筒在正常操作时内、外壁剪应力强度相等的等强度设计理论,导出了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计算公式。用包辛格系数考虑... 分析认为有关文献从控制最大周向应力的角度,导出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计算公式的方法值得商榷。应用单层厚壁自增强田筒在正常操作时内、外壁剪应力强度相等的等强度设计理论,导出了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计算公式。用包辛格系数考虑了工程实际材料拉伸与压缩屈服极限的不一致对最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的影响。经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验证。本文公式具有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厚壁圆筒 自增强 等强度设计 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
下载PDF
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三)——PFC3D数值试验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小荣 蔡晓锋 刘操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335,共12页
为进一步验证所提饱和砂土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的适用性,以南昌地区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PFC3D颗粒流建立了单调及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含泥量饱和砂土外裹柔性膜的常规三轴和真三轴数值试验模型。常规三轴条件下的室内试验、PFC3... 为进一步验证所提饱和砂土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的适用性,以南昌地区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PFC3D颗粒流建立了单调及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含泥量饱和砂土外裹柔性膜的常规三轴和真三轴数值试验模型。常规三轴条件下的室内试验、PFC3D模拟及理论模型间的结果对比验证了3者之间在固结排水时土的偏应力与轴向应变、轴向应变与体应变,以及固结不排水时土的偏应力与轴向应变、轴向应变与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达到了可以进行数值试验的程度,表明所建PFC3D模型可以代替各种复杂加载条件下的饱和砂土室内试验。另外,将PFC3D真三轴固结不排水数值试验和理论模型间的结果作了对比,研究了不同含泥量饱和砂土的中间主应力影响问题。其中,在静真三轴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单调荷载下的PFC3D模拟与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b=0.5时的理论曲线整体吻合均较好,其曲线误差在轴向变形前期基本保持5%以内;在后续的动真三轴边界面理论模型验证时,循环荷载下的理论模型计算均采用了b=0.5。在动真三轴固结不排水条件下,PFC3D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在应力-应变、循环次数-孔隙水压力关系曲线也比较吻合,含泥量越多应变发展速度越快、动剪切模量更小、滞回圈面积更大,孔隙水压的振动幅值和绝对值都随之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三剪弹塑性界面本构模型 PFC3D数值试验 单调荷载 循环荷载
下载PDF
纤维增强韧性基体界面力学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普荣 矫桂琼 刘达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分析了纤维增强韧性基体的界面力学行为及其失效机理 .按剪滞理论和应变硬化规律研究微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 .讨论了幂硬化和线性硬化基体的弹塑性变形和界面应力分布 ,并给出纤维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 .按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分析了纤维增强韧性基体的界面力学行为及其失效机理 .按剪滞理论和应变硬化规律研究微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 .讨论了幂硬化和线性硬化基体的弹塑性变形和界面应力分布 ,并给出纤维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 .按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建立了纤维 基体界面失效准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界面 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失效准则 纤维增强韧性基体 界面力学行为 剪滞理论 弹塑性变形 平均界面应力 纤维埋入深度
下载PDF
脆性涂层/韧性基体材料在拉伸应变作用下的开裂行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班权 陈光南 +2 位作者 张坤 罗耕星 肖京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1,共5页
提出一种在脆性涂层/韧性基体材料中含弹塑性界面层的剪滞模型。研究脆性涂层/韧性基体材料在拉伸应变作用下,其表面脆性涂层的开裂行为特征,探讨涂层内正应力、界面切应力、涂层的裂纹密度与涂层几何、力学等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 提出一种在脆性涂层/韧性基体材料中含弹塑性界面层的剪滞模型。研究脆性涂层/韧性基体材料在拉伸应变作用下,其表面脆性涂层的开裂行为特征,探讨涂层内正应力、界面切应力、涂层的裂纹密度与涂层几何、力学等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了涂层内正应力、界面切应力和(饱和)裂纹密度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利用这些参量及其间的内在联系,以工程实际中的脆性Cr涂层/韧性钢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断裂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拉伸应变作用下出现的饱和裂纹密度与理论结果预测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涂层 韧性基体 弹塑性界面 拉伸应变 断裂特征
下载PDF
地下水位上升对上海软土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广运 陈青生 +1 位作者 何俊锋 张先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9-995,共7页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外试验建立上海软土场地计算模型,采用Biot动力固结理论,结合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对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具有水平和垂直三向完整加速度记录的Taft波构造基岩输入地震动时...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外试验建立上海软土场地计算模型,采用Biot动力固结理论,结合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对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具有水平和垂直三向完整加速度记录的Taft波构造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曲线,分析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对土层竖向和水平加速度放大效应、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峰值比、地表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以及沿土层深度最大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平向和竖向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影响差异显著,同时对地表加速度及其反应谱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地下水位的上升,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增大,竖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减小;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减小;土层高频滤波作用增强,长周期成分放大效应增大;近地表液化土层范围增大,加剧砂土液化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动力固结理论 地震反应分析 弹塑性界面模型 地下水位上升 三向地震输入
下载PDF
在役自增强反应管残余应力衰减规律及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金花 秦宗川 徐鹏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14,共4页
采用Sachs内孔逐层镗削应力释放法测试AISI4333 M4在役自增强反应管残余应力。结果显示,在役反应管经过17年的运行使用后,周向残余应力衰减了18.0%。分析表明,在长期的交变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在役反应管的应力松弛随管壁厚度呈V字形变化... 采用Sachs内孔逐层镗削应力释放法测试AISI4333 M4在役自增强反应管残余应力。结果显示,在役反应管经过17年的运行使用后,周向残余应力衰减了18.0%。分析表明,在长期的交变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在役反应管的应力松弛随管壁厚度呈V字形变化,弹塑性界面沿半径外扩,疲劳强度减小,这为在役反应管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管 自增强 残余应力 应力松弛 弹塑性界面 疲劳强度
下载PDF
深厚覆盖软土地层多向地震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宏英 周健 李相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试验 ,研究了上海地区典型粘土和砂性土的动力特性 ,取得了针对边界面模型的计算参数 ,并采用多向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层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 (SUMDES)对以深厚软土覆盖地层为特点的上海地区典型的... 在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试验 ,研究了上海地区典型粘土和砂性土的动力特性 ,取得了针对边界面模型的计算参数 ,并采用多向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层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 (SUMDES)对以深厚软土覆盖地层为特点的上海地区典型的土层断面 ,以苏南核电站为主的地震输入进行了场地反应分析 ,在加速度特性、孔压特性和动应力特性等方面取得了相应的结果 .针对上海地区厚覆盖土层 ,对不同土层厚度作了对比研究 ,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比较 ,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还采用多向地震作为输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地震 动力反应分析 水平地层 深厚覆盖软土地层 弹塑性界面模型 土层断面 土层参数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不规则性对砂土震陷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青生 高广运 何俊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13-3720,共8页
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不同类型砂土在多向地震荷载输入条件下的动单剪试验,采用弹塑性边界面模型,通过室内动单剪试验实测结果确定模型参数,计算分析地震动特性对砂土震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加载次序、不对称性、加载方向、... 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不同类型砂土在多向地震荷载输入条件下的动单剪试验,采用弹塑性边界面模型,通过室内动单剪试验实测结果确定模型参数,计算分析地震动特性对砂土震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加载次序、不对称性、加载方向、地震波类型、加载维数对砂土变形影响显著。当大的应力脉冲出现时,砂土竖向应变明显增大,其增量的大小受到大波出现的时刻和次序影响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地震波不对称性越明显,砂土竖向应变越大;反向加载对砂土具有向下压应力作用,提高竖向应变值,正向加载效应则与此相反;现有的一些规范方法取20周作为转换后的等幅应力波的标准作用次数进行震陷定量计算,其对于振动型和冲击型地震波输入等效性结果差别较大;Tokimatsu和Seed(1987)震陷分析方法按2倍单向水平地震动引起的砂土震陷简化确定多向地震动引起的砂土震陷,其结果尚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单剪试验 地震荷载特性 多向地震输入 砂土震陷 弹塑性界面模型
下载PDF
软粘土卸载特性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健 王浩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软粘土的卸载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太沙基—维固结理论,编制了内嵌固结计算的修正剑桥模型程序,对软粘土卸载强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孔压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对软粘土的卸载孔压特性进行了...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软粘土的卸载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太沙基—维固结理论,编制了内嵌固结计算的修正剑桥模型程序,对软粘土卸载强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孔压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对软粘土的卸载孔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伸长条件下,孔压先由零逐渐发展到负的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至零,突破零位后,发展成为正孔压并最后达到正的最大值。围压越大,产生的负孔压的极值越大,最终的正孔压越小。将传统边界面模型的线弹性卸载过程改进为弹塑性,建立了软粘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从而使边界面模型可用于分析软粘土卸载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问题。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理论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粘土 卸载特性 强度 孔压 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 塑性变形 计算模型
下载PDF
自增强超高压油缸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于贤 王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0,160,共2页
推导出了确定自增强超高压油缸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以及最大允许工作内压的公式,并针对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最大工作压力的控制条件。其理论及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自增强 超高压油缸 弹塑性界面半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