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反萃界面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超细粉体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凌云 黎汉生 张东翔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反萃界面沉淀法,以氨水为反萃剂,通过优化煅烧温度和反萃条件制备出超细TiO2光催化剂.结果表明,采用反萃沉淀法制备超细TiO2光催化剂,改变煅烧温度和水油相加入的方式、降低氨水的浓度、制备温度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用... 用反萃界面沉淀法,以氨水为反萃剂,通过优化煅烧温度和反萃条件制备出超细TiO2光催化剂.结果表明,采用反萃沉淀法制备超细TiO2光催化剂,改变煅烧温度和水油相加入的方式、降低氨水的浓度、制备温度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用氨水反萃制备纳米TiO2其最佳煅烧温度为350℃,氨水的浓度和陈化温度存在最佳值.氨水浓度(体积比)为1:5,陈化温度为17.5℃有利于生成小颗粒;陈化时间较短和将水相加入油相有利于生成小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超细粉体 反萃界面沉淀法 TIO2
下载PDF
微囊引发剂控制聚合凝胶体系成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贺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33-39,共7页
就地聚合凝胶是改善油藏非均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就地聚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过快,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壁材,乙醇与水混合液为溶剂,采用界面沉淀法制备了以过硫酸铵为活性芯的微囊延迟成胶剂,并对微囊调控就地聚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的... 就地聚合凝胶是改善油藏非均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就地聚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过快,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壁材,乙醇与水混合液为溶剂,采用界面沉淀法制备了以过硫酸铵为活性芯的微囊延迟成胶剂,并对微囊调控就地聚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的性能进行研究。将0.05%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醇溶液与含有过硫酸铵和0.6%复配稳定剂(OP-10和吐温80)的水溶液按体积比7∶3混合,可制得平均粒径0.7~1.5μm的微囊引发剂,其中水中过硫酸铵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2%~0.4%。在40~90℃条件下,通过调节微囊引发剂加量,可使就地聚合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大于30 h。岩心评价实验表明,微囊引发剂能顺利注入平均渗透率为50×10^-3μm^2的岩心中,并引发就地聚合凝胶体系聚合成胶,产生有效封堵;非均质驱油实验表明,凝胶封堵后可提高采收率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沉淀法 微囊引发剂 调剖 成胶时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通道法制备姜黄素两亲性星状聚酯纳米粒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冬雪 袁怡琦 +5 位作者 朱珊 韩宁 周雨青 郭钫元 杨庆良 杨根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两亲性星状聚酯纳米粒,并对其理化特性、毒性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两亲性星状聚酯(PET-PCL)作为药物载体,通过MTT比色法检测材料毒性。采用微通道界面沉淀法制备载药纳米粒,单因素考察...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两亲性星状聚酯纳米粒,并对其理化特性、毒性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两亲性星状聚酯(PET-PCL)作为药物载体,通过MTT比色法检测材料毒性。采用微通道界面沉淀法制备载药纳米粒,单因素考察实验筛选最优工艺;动态光散射法(DLS)测定粒径及其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姜黄素纳米粒(Cur-NPs)制备的最佳工艺:水相流速为0.5 m L·min^(-1),脂相流速为0.5 m L·min^(-1),水相质量浓度为1.0 mg·m L^(-1),脂相质量浓度为6.0 mg·m L^(-1),药物质量浓度为0.6 mg·m L^(-1)。纳米粒粒径为(180.3±4.05)nm,分布指数为(0.060±0.055 1),Zeta电位为(^(-1)2.1±1.04)m V,包封率为(90.12±0.824)%,载药量为(4.40±0.080)%,96 h释药期内累积释药率为(72.89±3.001)%,PET-PCL与L929细胞共培后细胞存活率为(81.05±1.223)%。结论该方法制备的载姜黄素两亲性星状聚酯纳米粒简便可行,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在药物递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微通道界面沉淀法 纳米粒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