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非聚醚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立新 娄刚 +3 位作者 佘庆龙 刘艳敏 金鑫 赵晓非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合成了一系列亲水、疏水基团比例不同的四元共聚物破乳剂。主要考察了合成的LG系列非聚醚破乳剂及其与工业聚醚破乳剂LP复配的破乳性能,以及破乳性能与油水界面膜强...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合成了一系列亲水、疏水基团比例不同的四元共聚物破乳剂。主要考察了合成的LG系列非聚醚破乳剂及其与工业聚醚破乳剂LP复配的破乳性能,以及破乳性能与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关系,并分析了温度对界面膜强度的影响,而且对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85℃,LG系列破乳剂中LG2的破乳效果相对较好,加量120mg/L时脱水率达80.36%,当LP与LG2按V(LP)∶V(LG2)=1∶1复配后破乳效果最好,脱水率达93.33%,高于LP单剂的脱水率90.91%,2种破乳剂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破乳剂和温度是影响界面膜强度的重要因素,破乳剂降低界面膜强度的能力越强,破乳效果越好。同种破乳剂相同破乳时间内,温度越高,界面膜强度越低,越有利于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聚醚破乳剂 脱水率 界面膜强度 破乳效果
下载PDF
破乳剂对聚表驱原油乳液破乳及界面膜强度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子衿 刘远 杨腾飞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随着驱油剂石油磺酸盐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使用,乳化原油黏度升高、界面膜强度增大,严重影响采出液的破乳效果。对7类不同分子结构的破乳剂,从其对聚表二元复合驱O/W型原油乳液破乳效果、脱出水乳化油程度、油水界面膜强度3项... 随着驱油剂石油磺酸盐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使用,乳化原油黏度升高、界面膜强度增大,严重影响采出液的破乳效果。对7类不同分子结构的破乳剂,从其对聚表二元复合驱O/W型原油乳液破乳效果、脱出水乳化油程度、油水界面膜强度3项进行评价,分析3项相关性和破乳剂作用效果的规律。实验表明多数破乳剂3项相关性不好,破乳剂SP169的分子结构与石蜡基原油组分相似,这是保证破乳效果好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型原油乳液 破乳剂 脱水率 乳化油珠数 油水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热丝CVD金刚石涂层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简小刚 朱正宇 雷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硬质合金基体金刚石涂层工具产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涂层的膜基界面结合强度较差,易引发涂层早期脱落。提高膜基界面结合强度、保证刀具正常使用寿命,已成为金刚石涂层工具产业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硬质... 硬质合金基体金刚石涂层工具产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涂层的膜基界面结合强度较差,易引发涂层早期脱落。提高膜基界面结合强度、保证刀具正常使用寿命,已成为金刚石涂层工具产业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硬质合金基体金刚石涂层膜基界面结合强度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新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其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的新思路,以促进热丝CVD金刚石涂层工具的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涂层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油水界面行为对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新学 林瑞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测定了在破乳剂作用下原油乳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界面膜强度及破乳脱水率。结果表明 ,界面张力的变化与体系的初始状态有关 ,它反映了破乳剂分子在界面上的吸附程度 ,界面张力的高低不能作为破乳剂破乳效果的依据。具有较强的油水界面... 测定了在破乳剂作用下原油乳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界面膜强度及破乳脱水率。结果表明 ,界面张力的变化与体系的初始状态有关 ,它反映了破乳剂分子在界面上的吸附程度 ,界面张力的高低不能作为破乳剂破乳效果的依据。具有较强的油水界面吸附能力而又能显著降低界面膜强度的破乳剂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破乳剂 界面张力 界面膜强度 原油乳状液
下载PDF
沙特原油活性组分的结构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明进 李明远 +4 位作者 彭勃 吴肇亮 林梅钦 郭继香 董朝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5,共4页
测定了从沙特原油中分离出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红外、紫外光谱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含有胶质、沥青质的模拟油和模拟水体系,测定了其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胶质和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7和1 786;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比胶质含... 测定了从沙特原油中分离出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红外、紫外光谱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含有胶质、沥青质的模拟油和模拟水体系,测定了其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胶质和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7和1 786;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质比胶质含有更多的芳香环结构。含胶质和沥青质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是33.205 8 mN/m、31.732 5 mN/m,相差不大。对于界面剪切黏度,沥青质体系远大于胶质体系,同在100 mg/L,胶质体系剪切速率在0-0.5 rad/s时,界面剪切黏度最大不超过0.002 5 mN/m,而沥青质体系剪切速率在0.3 rad/s下,界面剪切黏度最大值大于1.000 0 mN/m,并且其曲线具有吸附曲线的特征,沥青质体系具有较强的界面膜,其界面膜的形成经历了从液态扩张膜到液态凝聚膜的变化过程。界面膜强度的大小与界面活性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和芳香环结构含量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界面 界面剪切黏度 界面膜强度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两种嵌段聚醚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陶滔 段明 +2 位作者 方申文 史群妮 宋先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3-1368,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沥青质含量下,典型支链型嵌段聚醚破乳剂AE-1和直链型嵌段聚醚破乳剂SP169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温度下的界面张力、界面扩散热力学参数和界面扩张模量,研究了两种嵌段聚醚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P169破乳剂降低... 通过测定不同沥青质含量下,典型支链型嵌段聚醚破乳剂AE-1和直链型嵌段聚醚破乳剂SP169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温度下的界面张力、界面扩散热力学参数和界面扩张模量,研究了两种嵌段聚醚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P169破乳剂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更强;在温度与沥青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SP169破乳剂的熵变小于AE-1破乳剂,表明SP169破乳剂分子在界面上的混乱度更小,组成了比AE-1破乳剂更为有序、紧凑的排列;AE-1破乳剂与沥青质形成的界面膜的扩张模量小于SP169破乳剂与沥青质所形成的界面膜的扩张模量,即加入AE-1破乳剂的油水界面膜的强度更弱。在温度65℃、含水率(以水的质量分数计)40%的条件下,AE-1破乳剂具有比SP169破乳剂更好的破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聚醚 破乳剂 沥青质 界面张力 界面膜强度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纳米SiO_(2)Pickering乳化沥青机械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聂品 蒙启欣 《中国公路》 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
乳化沥青稳定性的研究应用大多关注静置状态下的物理稳定性,却忽视了其在运送搅拌振动后的机械稳定性,而机械稳定性不足是乳化沥青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升乳化沥青的机械稳定性,本文分别将纳米SiO_(2)作为乳化剂和添加剂... 乳化沥青稳定性的研究应用大多关注静置状态下的物理稳定性,却忽视了其在运送搅拌振动后的机械稳定性,而机械稳定性不足是乳化沥青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升乳化沥青的机械稳定性,本文分别将纳米SiO_(2)作为乳化剂和添加剂得到纳米SiO_(2)Pickering乳化沥青和纳米SiO_(2)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物理和机械稳定性的分析,并以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对比参照。通过测试静置和机械振荡后3种乳化沥青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筛余量和蒸发残留物差异,以及微观观测乳化沥青液滴分布及粒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机械振荡后纳米SiO_(2)Pickering乳化沥青仍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而另外两种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则衰减较多。对3种乳化沥青的液滴进行了电镜观测,分析了乳化沥青碰撞过程电荷变化,观测发现纳米SiO_(2)Pickering乳化沥青液滴表面均匀镶嵌着固体纳米SiO_(2)形成一层密实的固体界面膜,普通改性乳化沥青界面膜薄且光滑,而添加纳米SiO_(2)的乳化沥青液滴表面的纳米SiO_(2)分散且不均匀。因此拥有更强界面膜强度的纳米SiO_(2)Pickering乳化沥青具有更佳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纳米SiO_(2) 机械稳定性 界面膜强度 物理稳定性
下载PDF
震荡制乳的可行性及NaCl影响水乳剂体系稳定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伍翔 魏方林 +2 位作者 魏晓林 朱国念 许丹倩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2-455,共4页
以40%三唑磷EW为例,对震荡法制备水乳剂的可行性及电解质NaCl影响农药水乳剂体系稳定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采用震荡法制乳可对水乳剂配方进行快速筛选;⑵NaCl用量在3%以下时可降低水乳剂分散相粒径,用量过高则会使中位径D50... 以40%三唑磷EW为例,对震荡法制备水乳剂的可行性及电解质NaCl影响农药水乳剂体系稳定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采用震荡法制乳可对水乳剂配方进行快速筛选;⑵NaCl用量在3%以下时可降低水乳剂分散相粒径,用量过高则会使中位径D50增大;⑶NaCl可使水乳剂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升高;⑷NaCl用量在3%以下时对界面膜的强度基本无影响,但用量过高会显著降低界面膜的强度;⑸随NaCl用量的增加,Zeta电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荡法 界面张力 粒径 界面膜强度 ZETA电位
下载PDF
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晓非 刘艳敏 +3 位作者 刘远 杨腾飞 李扬 张丹丹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将原油中提取出的沥青质加入石蜡基原油,从破乳脱水率、乳液粘度、界面膜强度三方面分析了w(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作用。从原油乳液破乳脱水率研究沥青质的稳定作用,证明当w(沥青质)<0.3%,随w(沥青质)增加乳状液的脱水率由90.3... 将原油中提取出的沥青质加入石蜡基原油,从破乳脱水率、乳液粘度、界面膜强度三方面分析了w(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作用。从原油乳液破乳脱水率研究沥青质的稳定作用,证明当w(沥青质)<0.3%,随w(沥青质)增加乳状液的脱水率由90.3%快速降低至22.7%,沥青质显著增强原油乳液稳定性,但继续增加w(沥青质),增强乳液稳定性能力下降;加入沥青质后,由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粒径减小,液滴数量增加;沥青质使原油乳液粘度增大;加入沥青质对油水润湿性影响不大,沥青质使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液 w(沥青质) 脱水率 乳液粘度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聚醚改性苯基含氢硅油PMPS的破乳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博涛 杨江月 +3 位作者 郭睿 李欢乐 李晓芳 甄建斌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0,共5页
针对陈庄稠油的特性,研究了聚醚改性苯基含氢硅油(PMPS)的破乳机理。通过表面张力法、荧光分析法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及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乳状液体系黏度以及油水界面张力、界面膜寿命的变化情况。实... 针对陈庄稠油的特性,研究了聚醚改性苯基含氢硅油(PMPS)的破乳机理。通过表面张力法、荧光分析法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及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乳状液体系黏度以及油水界面张力、界面膜寿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表面张力法和荧光分析法测得的破乳剂PMPS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一致,为0.4g/L,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破乳剂PMPS为高分子破乳剂,其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 000,预期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破乳剂PMPS的加入能显著降低体系黏度、油水界面张力、界面膜寿命和界面强度,表现出良好的破乳效果;PMPS的破乳机理是顶替置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原油中酸性组分对油/水乳状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有泉 王立峰 +1 位作者 金鑫 赵晓非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原油中的酸性组分是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影响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相关研究对采出液破乳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研究了原油中酸性组分对油/水乳状液破乳效果、乳状液粘度、油/水接触角、界面膜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随w(酸性组分)从2.25%增加... 原油中的酸性组分是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影响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相关研究对采出液破乳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研究了原油中酸性组分对油/水乳状液破乳效果、乳状液粘度、油/水接触角、界面膜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随w(酸性组分)从2.25%增加到2.65%,85℃时,脱水率由81.2%降低至14%,粘度由212.3mPa·s增加到1 452mPa·s,乳状液的稳定性大幅度增加;随w(酸性组分)增加,油/水接触角减小,界面膜强度增加;虽然间隔都是0.2%,w(酸性组分)为2.25%和2.45%时,油/水接触角、单滴破裂率相差较大,但w(酸性组分)为2.45%和2.65%时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中酸性组分 破乳 乳状液粘度 油/水接触角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ASP驱模拟采出液动力学稳定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秀华 翟克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3,308,共6页
根据油田现场提供采出液中驱油剂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室内配制ASP驱模拟采出液,从宏观角度监测了ASP驱采出液中驱油剂类型和质量浓度变化对体系脱水率、背散射光和稳定性表征值(TSI值)的影响,同时测定了采出液的流变性和界面膜强度,从微... 根据油田现场提供采出液中驱油剂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室内配制ASP驱模拟采出液,从宏观角度监测了ASP驱采出液中驱油剂类型和质量浓度变化对体系脱水率、背散射光和稳定性表征值(TSI值)的影响,同时测定了采出液的流变性和界面膜强度,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模拟采出液的动力学稳定机理。结果表明,脱水率和TSI值对ASP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一致。使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采出液体系进行扫描测定,得到了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动态实时变化;随着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界面黏弹性先增大后减小,碱对体系黏性影响较小,界面膜强度先增强后变弱,采出液稳定性先变好后变差,当碱质量浓度为900 mg/L时采出液最稳定;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界面膜弹性增大,黏性变化不大,界面膜强度增加,采出液稳定性增加;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油/水界面黏弹性增大、界面膜强度增加,采出液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驱 W/O乳状液 脱水率 稳定性 黏弹性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马来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稳泡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扬 王振地 王玲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4,共6页
为合成一种泡沫稳定的高原混凝土引气剂,以马来松香(MS)、环氧氯丙烷和四甲基乙二胺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二氯化-N,N'-二(3-马来松香酰氧-2-羟丙基)四甲基乙二胺(MRE)。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中间产物(MSM)... 为合成一种泡沫稳定的高原混凝土引气剂,以马来松香(MS)、环氧氯丙烷和四甲基乙二胺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二氯化-N,N'-二(3-马来松香酰氧-2-羟丙基)四甲基乙二胺(MRE)。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中间产物(MSM)和产物MRE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界面膜法对其分子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MSM适宜的反应条件为:MS和环氧氯丙烷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90℃;合成MRE理想的反应条件为:MSM与四甲基乙二胺摩尔比2∶0.6,反应时间为20 h,反应温度为85℃。MRE的表面活性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低,但是MRE溶液的气泡膜强度比SDBS高36.0%,低气压下泡沫高度减少率比SDBS小8.6%。MRE产生气泡稳定性高,比SDBS更适合在低气压条件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界面膜强度 气泡稳定性
下载PDF
长庆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沥青质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一潞 康万利 +4 位作者 殷夏 耿杰 唐雪辰 杨立华 苑慧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2-599,共8页
以长庆轻质原油为例,探讨了原油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煤油萃取轻质组分及二甲苯溶解沥青质两种方法证实了沥青质是稳定轻质油包水乳状液的主要因素;采用流变仪、布氏黏度计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测定了含水原油乳状液界面膜... 以长庆轻质原油为例,探讨了原油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煤油萃取轻质组分及二甲苯溶解沥青质两种方法证实了沥青质是稳定轻质油包水乳状液的主要因素;采用流变仪、布氏黏度计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测定了含水原油乳状液界面膜强度、油相黏度和乳状液尺寸。结果表明,取决于沥青质的油-水界面膜强度和油相黏度是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沥青质含量越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和油相黏度越大,乳状液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原油 稳定性 沥青质 界面膜强度 原油黏度
下载PDF
黏土稳定剂和稠油降黏剂对稠油乳状液破乳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美蓉 丁俐 +2 位作者 孙凯 宗华 尹志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69,180,共6页
为研究三次采油过程中黏土稳定剂和稠油降黏剂对破乳的影响机理,采用界面膨胀流变仪考察了阳离子型黏土稳定剂NT-1A、阴离子和非离子复配型稠油降黏剂JN-1A对滨南原油及四组分破乳体系界面膜强度的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NT-1A、JN... 为研究三次采油过程中黏土稳定剂和稠油降黏剂对破乳的影响机理,采用界面膨胀流变仪考察了阳离子型黏土稳定剂NT-1A、阴离子和非离子复配型稠油降黏剂JN-1A对滨南原油及四组分破乳体系界面膜强度的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NT-1A、JN-1A对沥青质聚集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沥青质有较高的扩张模量;NT-1A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促进沥青质分子交联聚集体的形成,使聚集体粒径由489 nm增至665nm,导致界面膜强度增强,原油界面扩张模量由3.23 m N/m增至5.93 m N/m,脱水率由77.27%降至7.80%;JN-1A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能力较强,部分顶替原油中的活性组分,抑制沥青质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聚集体粒径由489 nm降至215 nm,导致界面膜强度降低,原油界面扩张模量由3.23 m N/m降至1.68 m N/m,脱水率由77.27%增至87.50%。NT-1A、JN-1A主要通过改变原油中的活性组分沥青质的交联强度,影响界面扩张模量,从而影响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剂 黏土稳定剂 沥青质 破乳 界面扩张模量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超声波辐照下W/O乳状液中水滴的聚并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小明 王洪萍 +1 位作者 何利民 闫海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3-811,共9页
超声波辐照使W/O乳状液中水滴产生位移效应,水滴向波腹或波节运动、聚集,并发生碰撞及聚并。采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水滴的聚并行为进行了拍摄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削减W/O乳状液的油-水界面膜强度,促进... 超声波辐照使W/O乳状液中水滴产生位移效应,水滴向波腹或波节运动、聚集,并发生碰撞及聚并。采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水滴的聚并行为进行了拍摄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削减W/O乳状液的油-水界面膜强度,促进水滴聚并。水滴在聚并前作类正弦振荡运动,在超声波声强4.89W/cm2、频率20kHz、油-水界面张力13.62mN/m的实验条件下,W/O乳状液中粒径200~400μm的水滴振荡剧烈,聚并效果最好。超声波声强、频率,W/O乳状液的水滴粒径、油相黏度、油-水界面张力显著影响W/O乳状液中水滴的振荡频率和聚并时间。随着超声波声强的增大,水滴聚并时间减小;随着超声波频率的增大,水滴聚并时间增大;随着水滴粒径、油相黏度的减小,水滴振荡频率增大,聚并时间减小;随着油-水界面张力的减小,水滴振荡频率先增大后减小,聚并时间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辐照 油中水滴 聚并 界面膜强度
下载PDF
活塞环材料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邱复兴 《内燃机配件》 2004年第1期3-14,共12页
本文较全面介绍了钢、铸铁活塞环材料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 ,材料的使用性能、热稳定性、线膨胀系数、热导率 ,活塞环材料的磨合性、耐磨性、减磨性、抗熔着磨损性、耐蚀性 ,环的断裂等 ,介绍了钢的可绕性、铸铁的铸造性能、热处理对材... 本文较全面介绍了钢、铸铁活塞环材料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 ,材料的使用性能、热稳定性、线膨胀系数、热导率 ,活塞环材料的磨合性、耐磨性、减磨性、抗熔着磨损性、耐蚀性 ,环的断裂等 ,介绍了钢的可绕性、铸铁的铸造性能、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的机加工性能及可表面处理性等。供活塞环设计、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环 碳化物铸铁 合成铸铁 球铁 密流球化 可表面处理性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聚表剂驱模拟采出液油水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秋 李锋 段吉国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7,共5页
通过考察聚表剂对大庆油田聚表剂驱模拟采出液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界面粘弹性以及界面膜强度的影响,研究聚表剂对聚表剂驱模拟采出液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双重性能的聚表剂... 通过考察聚表剂对大庆油田聚表剂驱模拟采出液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界面粘弹性以及界面膜强度的影响,研究聚表剂对聚表剂驱模拟采出液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双重性能的聚表剂利用其两亲性质在油水界面吸附,形成稳定的界面膜,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膜强度增加;且随聚表剂浓度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界面膜强度增加。在所研究的四种聚表剂类型中,海博Ⅲ(O/W)型聚表剂改善油水界面性能的效果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界面膜强度 界面粘弹性 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