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韩愈的忧谗畏祸心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在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79,共6页
韩愈既有率直敢言的一面,也有因受谗谤、遭贬谪而产生的忧谗畏祸心理,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其诗文常用托物以讽和比兴寓意的手法、其诗风奥晦和以文为戏等,均可为证。
关键词 韩愈 忧谗畏祸 创作 影响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畏祸意识
2
作者 付嘉豪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东晋末年,政治混乱,文人普遍存在畏祸心理。他们出于畏祸而被迫出仕,也由于畏祸而选择辞官,"独善其身"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陶渊明出于畏祸心理曾被迫先后在桓玄幕府和刘裕幕府任职,然而出于对遭受迫害的恐惧和名节的保持... 东晋末年,政治混乱,文人普遍存在畏祸心理。他们出于畏祸而被迫出仕,也由于畏祸而选择辞官,"独善其身"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陶渊明出于畏祸心理曾被迫先后在桓玄幕府和刘裕幕府任职,然而出于对遭受迫害的恐惧和名节的保持,最终都选择了辞官。尽管他在很多诗作中表现出了其超脱生死的人生观,但其畏祸意识无疑也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桓玄 刘裕 东晋 畏祸意识 生死观
下载PDF
论宋高宗朝谪宦的北归心态——以李纲、孙觌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庆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宋高宗一朝,大量官员因罪而遭遇贬谪,而赦宥人数亦多,总体呈现出谪叙不常、前宽后紧的趋向。谪宦在北归途中常跼蹙于家乡与朝廷之间,困心衡虑,表现出强烈的归乡之愿和畏祸心态。同为常州人的李纲与孙觌在被赦北归后做出了不同选择:李纲... 宋高宗一朝,大量官员因罪而遭遇贬谪,而赦宥人数亦多,总体呈现出谪叙不常、前宽后紧的趋向。谪宦在北归途中常跼蹙于家乡与朝廷之间,困心衡虑,表现出强烈的归乡之愿和畏祸心态。同为常州人的李纲与孙觌在被赦北归后做出了不同选择:李纲入朝而孙觌归乡。李纲退则乐、进则忧的人生情怀,使其进退得宜,发而中节;孙觌"思忧知乐"的适意背后,则是忧谗畏讥的悲凉。李、孙两人进退之间的不同心态,体现了谋国与谋身的深刻矛盾,以及"欲有所为"和"欲有所止"的两种典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宦 畏祸 入朝 归乡 忧乐
下载PDF
袁凯的心态演变与诗歌创作
4
作者 周海涛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作为元明之际足以和"吴中四杰"比肩的袁凯,其诗歌创作随着外部环境与心态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元末,他的心态以"闲适"为主,诗歌创作也表现出浓烈的"山林"气息。入明为官以后,他的心态以"畏... 作为元明之际足以和"吴中四杰"比肩的袁凯,其诗歌创作随着外部环境与心态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元末,他的心态以"闲适"为主,诗歌创作也表现出浓烈的"山林"气息。入明为官以后,他的心态以"畏祸"为主,在写作"台阁"诗的同时,也写作了大量压抑伤感的"私人化"作品。靠"佯狂以自全"的方式获得"归隐"后,他的内心充满颓废,诗歌创作呈现出"山林"与"台阁"的双重失落。袁凯身上既浓缩了元明之际吴中文人的普遍性特征,也表现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凯 闲适 畏祸 颓废 山林 台阁.
下载PDF
水月观音与《赤壁赋》的文本建构
5
作者 李山岭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0-35,38,共7页
《赤壁赋》是苏轼在多难畏祸心理下的游戏之作。涵化运用水月观音之名号、眼光,形成主客问答的赋体结构、自我解脱的心理结构和闻音解厄的观音“职能”的多重涵容,自然物象与佛禅意蕴妙合无垠,艺术地表达静观水月、解除烦恼、达于自在... 《赤壁赋》是苏轼在多难畏祸心理下的游戏之作。涵化运用水月观音之名号、眼光,形成主客问答的赋体结构、自我解脱的心理结构和闻音解厄的观音“职能”的多重涵容,自然物象与佛禅意蕴妙合无垠,艺术地表达静观水月、解除烦恼、达于自在的自觉过程。《赤壁赋》体现了苏轼融通佛老、浩然无涯的学识,胸无杂物、了悟通脱的情怀和全用禅语、无可笺注的书写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 水月 水月观音 畏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