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留侯世家》看张良
1
作者 杨雨林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史记》既是一本好的历史书,又是一本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它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角色。《留侯世家》是《史记》一书中的一篇,是西汉司马迁的一部古典散文。小说以张良的生平为中心,描写了他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激烈的军事斗争中所表现... 《史记》既是一本好的历史书,又是一本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它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角色。《留侯世家》是《史记》一书中的一篇,是西汉司马迁的一部古典散文。小说以张良的生平为中心,描写了他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激烈的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才能,并描写了他“功成名就”后“不为权力而为”的超然心态,并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将张良的形象与个性表现得栩栩如生,将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世家》 《史记》 张良 形象
下载PDF
诸葛亮《留侯祠铭》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樊建莹 张向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2003年,在河南省郏县张店村,出土一块石刻。刻文是建安六年春,诸葛亮在踏勘该地汉留侯张良宗祠,拜谒先贤像后所写的一篇短文。石刻对考证张良故里、研究青年时期诸葛亮的活动以及东汉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张店 张良故里 诸葛亮 留侯祠铭》
下载PDF
士人风范之思——对《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的新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涛 《文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
《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古文名篇,文章在表面意思之外,其实都还蕴含着对士人风范的深层思考,响应了北宋士风建构的时代潮流。然而三篇文章对"仁德"、"才能"、"品性"的士人风范各有侧重... 《泷冈阡表》《读〈孟尝君传〉》《留侯论》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古文名篇,文章在表面意思之外,其实都还蕴含着对士人风范的深层思考,响应了北宋士风建构的时代潮流。然而三篇文章对"仁德"、"才能"、"品性"的士人风范各有侧重,这又反映出欧、王、苏是在各自身处的历史境遇中,具体地思考当代士人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透射出时代精神的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泷冈阡表》 《读〈孟尝君传〉》 留侯论》 士人风范 时代精神
下载PDF
谈华兹生英译《史记》——以《留侯世家》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庚玉 《海外英语》 2014年第6X期132-133,147,共3页
华兹生译《史记》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外国读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其著作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译者通过减少注释、重组段落等翻译方法将其变成一部历史叙事小说,而《留侯世家》便是其中的典型译作。译者灵活处理原... 华兹生译《史记》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外国读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其著作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译者通过减少注释、重组段落等翻译方法将其变成一部历史叙事小说,而《留侯世家》便是其中的典型译作。译者灵活处理原文中过于陌生的异域文化,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原文中成语和典故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帮助读者一窥中国文化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留侯世家》 华兹生 翻译方法 可读性
下载PDF
《留侯论》教学实录
5
作者 张春华 《语文知识》 2016年第5期7-9,共3页
一、巧借背景激兴趣,优化题目引论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留侯论》。张良为什么叫"留侯"呢?生:"留侯"是张良的封号,为什么叫"留侯"我不太清楚。生:张良是汉代开国功臣,受封于"留"这个地方,所以叫"留侯"。师:汉高祖... 一、巧借背景激兴趣,优化题目引论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留侯论》。张良为什么叫"留侯"呢?生:"留侯"是张良的封号,为什么叫"留侯"我不太清楚。生:张良是汉代开国功臣,受封于"留"这个地方,所以叫"留侯"。师:汉高祖刘邦在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这样回复高祖:"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这就是"留侯"得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 教学实录 汉高祖刘邦 开国功臣 万户 时中 下邳 文章指南 受封 黄石老
下载PDF
《留侯论》教学设计
6
作者 任姗姗 《快乐阅读》 2016年第16期81-81,共1页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独到新颖的立论角度。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思路。3.体会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写作艺术。教学重点与难点1.分析本文论证思路。2.体会本文写作方面的特色,并能活学活用。课时安...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独到新颖的立论角度。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思路。3.体会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写作艺术。教学重点与难点1.分析本文论证思路。2.体会本文写作方面的特色,并能活学活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文中重要文言词句,为进一步理解文章扫除障碍。在学生提问基础上,老师也可对重点问题再强化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对比 圯上老人 留侯论》 留侯世家 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留侯世家》导读纲要
7
作者 李伟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5-13,共9页
张良支使力士谋刺秦始皇的事件,牵累许多无辜的百姓受害,促使张良深刻反省,决定潜下心来研究谋略和兵法。本篇说他研读的是"圯上老父"所赠予的《太公兵法》,从《史记》所载和史公的论述来看,张良其实深受《老子》和《孙子兵... 张良支使力士谋刺秦始皇的事件,牵累许多无辜的百姓受害,促使张良深刻反省,决定潜下心来研究谋略和兵法。本篇说他研读的是"圯上老父"所赠予的《太公兵法》,从《史记》所载和史公的论述来看,张良其实深受《老子》和《孙子兵法》的影响。虚拟的"圯上老父"以及老父授书的场景,正是他从《老子》书中学到的人臣北面自保之术的应用。张良的天下观经历过从恢复战国时代诸侯分立的局面,转为沿袭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巨大改变。其他如建议吕泽迎回"商山四皓"随伺太子,塑造太子"羽翮已就"的形象,使刘邦放弃更易太子的心意。至于"辟谷""道引""欲从赤松子游",可以从追求永生的宗教信仰和《老》学的角度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世家》 张良 圯上老父 商山四皓 赤松子
下载PDF
写出心中的“他”——浅谈苏轼《留侯论》
8
作者 黄旭 《文理导航》 2017年第19期13-13,共1页
苏轼的散文汪洋恣肆,挥洒自如,成为古时举子的必读书。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有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显然对苏轼的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关键词 苏轼 留侯
下载PDF
从论据使用看《朋党论》《留侯论》
9
作者 洪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0年第11期67-68,共2页
议论文中用多少事例,用什么样的事例,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述,其实都没有成规,也都可行,关键取决于写作目的,还有作者的自身条件。欧阳修的《朋党论》和苏轼的《留侯论》都是论文名篇,在论据使用上各具特色,有不同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关键词 议论文 论据使用 《朋党论》 留侯论》 方法论
下载PDF
立意超卓 史论典范——说说苏轼《留侯论》的说理艺术
10
作者 史小兵 《新世纪智能》 2019年第3期27-30,共4页
《留侯论》是苏轼早期史论文章的代表作,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述在斗争中应当采取'忍'的态度,善于运用策略,等待时机,以实现大的谋略。全文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 《留侯论》是苏轼早期史论文章的代表作,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述在斗争中应当采取'忍'的态度,善于运用策略,等待时机,以实现大的谋略。全文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很深刻的影响。文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一则是其立意超卓,能在前人未到处立论,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二则论证精妙,层层深入,鞭辟入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论》 圯上老人 豪杰之士 千金之子
下载PDF
留侯论
11
作者 苏轼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19年第6期1-1,共1页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关键词 豪杰之士 挺身而斗 留侯
下载PDF
申包胥复楚留侯报韩厥功不殊史公传伍员而不传包胥试论之
12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刘知几言兼三长方可为史。三长者。才学识是也。非才无以汰繁冘。非学无以综本末。非识无以昭炯鉴。垂世戒。然则三长并列。而识为尤重。作者固不得貌袭。而谈者亦未可以皮相也。伍员之父奢与兄尚。为楚平王所杀。员以吴师破楚。复不共... 刘知几言兼三长方可为史。三长者。才学识是也。非才无以汰繁冘。非学无以综本末。非识无以昭炯鉴。垂世戒。然则三长并列。而识为尤重。作者固不得貌袭。而谈者亦未可以皮相也。伍员之父奢与兄尚。为楚平王所杀。员以吴师破楚。复不共戴天之仇。其义愤懍然。与战绩并彪炳于天壤。然出奔之日。以吾必覆楚告其友申包胥。包胥亦以兴楚自任告员。及吴已入郢。昭王奔随。包胥如秦乞师。哭七昼夜。不纳勺饮。秦感其诚而为之出兵。竟赖秦力。却吴存楚。此两人者。一孝一忠。各礌礌落以行其志而皆达焉。均为立传以垂后。谁曰不宜。乃史公仅为伍员立传。而包胥之事。惟附见于员传之中。豈楚不当复乎。抑复楚固劣于覆楚者乎。皆非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胥 伍员 公传 史公 韩厥 昭王 吴师 刘知几 举似 留侯
下载PDF
自知者胜--留侯张良给我们的启示
13
作者 赵立民 《党课》 2020年第9期87-89,共3页
有苏秦、张仪之智,而无其谲;有荆轲、聂政之勇,而无其粗;有鞠躬尽瘁之忠,而晚年从赤松子游,从容终老,不若武侯(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范少伯(范蠡)扁舟五湖之高,而身居庙堂,备朝廷之顾问,不若其之隐... 有苏秦、张仪之智,而无其谲;有荆轲、聂政之勇,而无其粗;有鞠躬尽瘁之忠,而晚年从赤松子游,从容终老,不若武侯(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范少伯(范蠡)扁舟五湖之高,而身居庙堂,备朝廷之顾问,不若其之隐姓埋名,莫知其处……若此之大人物者,则留侯张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子 范蠡 五丈原 范少伯 留侯张良 诸葛亮
原文传递
读《留侯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霍达 《秘书工作》 2014年第7期55-57,共3页
我之所以爱读《留侯论》,是把它当作"制怒"的良方。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平事,每当怒而拍案,脑际倏地闪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不免自愧意气用事,暗暗感叹:此不足为勇也... 我之所以爱读《留侯论》,是把它当作"制怒"的良方。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平事,每当怒而拍案,脑际倏地闪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不免自愧意气用事,暗暗感叹:此不足为勇也,我不如子房——当然也不如子瞻!北宋嘉!元年,公元1056年,年仅19周岁的苏轼进京应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 此其 子瞻 东坡先生 圯上 谷城山 豪杰之士 济北 太史公 黄石公
原文传递
论张良的知识结构,兼述《太公兵法》要义 读《史记·留侯世家》
15
作者 张文江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9期104-110,共7页
阮芝生《论留侯与三略》(《食货月刊》,复刊十一卷,第2-3期,1981),评论兴汉三杰,以张良的智慧为最高。张良师(近乎完美),萧何臣(略有瑕疵),韩信狗(局部有其长)。今再读《史记·留侯世家》,试论张良的知识结构,兼述《太公兵法》要义。
关键词 太公兵法 留侯世家 张良 知识结构 韩信 史记
原文传递
留坝县留侯祠
16
作者 姜国宪 《碑林集刊》 1995年第1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留侯 坝县 审时 紫柏 仙乡
原文传递
《留侯论》论——《学书札记》之四十五
17
作者 徐建融 《书法》 2020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留侯论》是苏轼的一篇千古名作,其行文之排奡,立论之超卓,杨慎以为"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从文章的体裁来看,这并不是一篇写景抒情、叙事纪实的散文,而是一篇有关个人修养和国... 《留侯论》是苏轼的一篇千古名作,其行文之排奡,立论之超卓,杨慎以为"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从文章的体裁来看,这并不是一篇写景抒情、叙事纪实的散文,而是一篇有关个人修养和国家大事的学术论文。自然,我在这里对它的讨论,不在它的文采,而在它的立论,包括论点、论据的可靠性和学术规范的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严密性 留侯 个人修养 学术规范 文采 写景抒情 立论
原文传递
跟随苏轼写作文——《留侯论》对议论文写作的借鉴意义
18
作者 张善存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兄弟联袂登第;不久,因母亲去世,父子三人返乡守丧,三年后才再次入京。嘉祐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但未赴任。后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兄弟联袂登第;不久,因母亲去世,父子三人返乡守丧,三年后才再次入京。嘉祐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但未赴任。后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考前,苏轼呈上了50篇策论文章,其中'进策'25篇、'进论'2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留侯论》 议论文 圯上老人 借鉴意义
原文传递
中医结合轻断食,塑造健康体重
19
作者 尤敏 田立霞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11期22-23,共2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间歇性断食的减肥方法,即在限定的时间内摄入食物,其他时间保持空腹状态,也称为轻断食。实际上,轻断食在中国由来已久。起源于先秦的辟谷术,在一段时间内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间歇性断食的减肥方法,即在限定的时间内摄入食物,其他时间保持空腹状态,也称为轻断食。实际上,轻断食在中国由来已久。起源于先秦的辟谷术,在一段时间内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物充腹或完全不进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史记》中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汉武帝外传》记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东晋道士葛洪反对辟谷可升仙的观点,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状态 轻断食 减肥方法 养生方式 公共卫生 辟谷 留侯张良
下载PDF
清末陕西沔县武侯祠的管理纠纷——地方儒生与全真道士从合作到冲突的个案分析
20
作者 尹志华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57-67,259,260,共12页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陕西沔县武侯祠出了一个著名的全真道士李复心。他与当地官府和儒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合作重修殿宇。但李复心羽化后,其再传弟子的品行得不到当地儒生的认可,被逐出武侯祠,官府另请留侯庙住持任永真派人接管武侯...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陕西沔县武侯祠出了一个著名的全真道士李复心。他与当地官府和儒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合作重修殿宇。但李复心羽化后,其再传弟子的品行得不到当地儒生的认可,被逐出武侯祠,官府另请留侯庙住持任永真派人接管武侯祠。后来为争夺武侯祠的管理权,当地儒生又与住持道士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官府最后决定武侯祠与留侯庙脱离关系。官府在此事件上扮演了决定一个庙宇性质和走向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侯 全真道士 儒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