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探析
1
作者 张纯 侯典举 《蚌埠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56-160,共5页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可谓是留日高潮期。以二十世纪初留日热潮的兴起为研究视角,以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从中日两方面对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分别进行了历史考察。在清政府"仿日立宪"...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可谓是留日高潮期。以二十世纪初留日热潮的兴起为研究视角,以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从中日两方面对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分别进行了历史考察。在清政府"仿日立宪"的鼓励和先进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励之下;在日本急于培植亲日势力企图控制中国,进而谋求东亚霸权的政策刺激之下,中方的"推力"和日方的"拉力"——两种作用力的"合力"共同促成了二十世纪初留日热潮的兴起。从留学热潮与社会进步关系、教育国际化背景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事业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做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 留日知识分子 激增 启示
下载PDF
留日知识分子与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观的勃兴
2
作者 娄晓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0,共7页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与成仿吾等都曾在家国积贫积弱之时负笈东瀛,学习东西洋的现代文明成果。在中西文明的冲突、对话与交汇中,他们大都自觉且有意识地强调文学批判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作用,注重文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宣教功能,并...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与成仿吾等都曾在家国积贫积弱之时负笈东瀛,学习东西洋的现代文明成果。在中西文明的冲突、对话与交汇中,他们大都自觉且有意识地强调文学批判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作用,注重文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宣教功能,并以此形塑文学之于时代的使命及其发展路径。这种颇具群体性特质的创作倾向与文化立场,一方面蕴含在中国本土文化与诗学系统中源远流长的“文以载道”传统与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中,另一方面亦深受经由欧美传至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及文艺思潮的渗透和影响。在他们的文学书写中,文学超越纯粹的审美,被提升为指涉国族意识形态且推动社会转型的宣教工具,担当起更为沉重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这也铸就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书写策略与政治美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知识分子 经世致用 工具理性 革命文艺观
下载PDF
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探析
3
作者 张纯 侯典举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可谓是留日高潮期。此时的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行将就木,为何会在这时形成如此大规模的留日热潮,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呢?从中日两方面对此分别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期得出较为全面准确的结论,同时也有利于进...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可谓是留日高潮期。此时的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行将就木,为何会在这时形成如此大规模的留日热潮,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呢?从中日两方面对此分别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期得出较为全面准确的结论,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留日史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知识分子 二十世纪初 激增
下载PDF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日知识分子群体为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纯 侯典举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甲午之役和庚子之祸后,留学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仅对推动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开辟了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这无疑为处于徘徊迷茫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线曙光,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促进马克思主... 甲午之役和庚子之祸后,留学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仅对推动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开辟了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这无疑为处于徘徊迷茫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线曙光,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准备,引领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留日知识分子 20世纪初
原文传递
“新民”与“心力”——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研究
5
作者 李怡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包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演变的诸多信息。“新民”、“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图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新民”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列国竞争”的时代,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 20世纪初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关键词包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演变的诸多信息。“新民”、“心力”的出现则代表了一代学人试图改变现实、重新选择未来的实践方略。“新民”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列国竞争”的时代,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所设计的民族改造理想;而“心力”则与西方意志主义思想相联系,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坚韧、果敢”地选择现代化走向时强化意志的要求,与西方意志论思潮,特别是西方19世纪以后的唯意志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新民 心力
下载PDF
留日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6
作者 杨阳 《神州学人》 2022年第7期20-22,共3页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从早期的零星介绍,到随后大规模的翻译、宣讲、阐释,由《共产党宣言》这本不过几千字的小册子衍生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从早期的零星介绍,到随后大规模的翻译、宣讲、阐释,由《共产党宣言》这本不过几千字的小册子衍生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颗火种,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照亮了中国革命者的路,淬炼了中国革命者的魂。这其中,留日知识分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从译介到研究再到实践的努力,更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共产党宣言》
原文传递
留日先进知识分子对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2
7
作者 魏雪莲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年第6期15-17,共3页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一批留日先进知识分子,留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们在国内最早比较系统全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阶级促进马克思主义同早期工人运动相结合,领导创建中共早期组织,筹备并参与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一批留日先进知识分子,留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们在国内最早比较系统全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阶级促进马克思主义同早期工人运动相结合,领导创建中共早期组织,筹备并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知识分子 创立中国共产党 历史贡献
原文传递
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
8
作者 李群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88-94,共7页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中国国民性弊端的言论有密切关系。近代中国留日人士萌发"以武强国"、"铁血救亡"的想法,与他们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殊体验有着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思潮 留日知识分子 国民性改造 本体验
下载PDF
日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影响
9
作者 许婕 郭书哲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6-30,共5页
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有四种渠道,分别是日本、苏俄、欧洲和美国,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日本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文化渊源、政策等一系列重要内外语境因素,日本成为主要路径。马克思主义思想受... 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有四种渠道,分别是日本、苏俄、欧洲和美国,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日本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文化渊源、政策等一系列重要内外语境因素,日本成为主要路径。马克思主义思想受到不同渠道的特定语境影响,语境存在差异使各国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文本传入和解读产生了双向度影响。日本人将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带回日本,根据日本特定的语境进行选择性翻译和解读,形成日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初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群体数量高涨,在日本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将带有"日本色彩"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渠道,对日本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了双向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留日知识分子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