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不同型号静脉留置导管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罗红 周霜 +3 位作者 陈丽 杨小莉 欧艳 袁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肝硬化住院患者最适型号的外周静脉留置导管针。方法选取住院的2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22G留置导管针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取24G留置导管针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穿刺处... 目的比较研究肝硬化住院患者最适型号的外周静脉留置导管针。方法选取住院的2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22G留置导管针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取24G留置导管针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穿刺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留置导管针的留置最长时间、穿刺部位的疼痛感、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留置导管针的留置最长时间、对穿刺部位疼痛感受、一针穿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宜选择成人最小型号24G留置导管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能降低穿刺处的静脉炎,减轻穿刺部位的疼痛感受,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针的最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管针 肝硬化 静脉炎 疼痛感受 时间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导管在低龄儿童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进 钟晖 +2 位作者 吕秀芳 陈仁典 张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应用于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儿。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及泪小管置...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应用于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儿。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及泪小管置管术,术后拔管或脱管时间3~30d,平均(27.41±7.38)d,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术中48眼泪小管全部成功吻合,术后1个月内拔管或脱管。截至最后1次随访,治愈43例(89.59%),好转3例(6.25%),无效2例(4.16%)。所有患儿均无泪小点外翻或撕裂,无感染或肉芽肿等并发症。结论:利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治疗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置管1个月拔管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儿童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下载PDF
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广玲 张洪艳 苗凤侠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0期156-156,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引流与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行脓腔闭式负压引流,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引流与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行脓腔闭式负压引流,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引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导管留置针用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脓腔闭式引流,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化脓性乳腺炎 脓腔闭式负压引流
下载PDF
留置针导管作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应用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杨影 樊映川 陈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研究用24G留置针导管作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3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泪小管吻合术中用24G留置针导管作支撑物,术后随访1~3mo。结果:23例中18例无溢泪,泪道通畅,2例泪点外翻,冲洗泪道通畅,3例泪点外... 目的:研究用24G留置针导管作支撑物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3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泪小管吻合术中用24G留置针导管作支撑物,术后随访1~3mo。结果:23例中18例无溢泪,泪道通畅,2例泪点外翻,冲洗泪道通畅,3例泪点外翻溢泪,冲洗泪道欠通畅。结论:24G留置针导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作支撑物,易于操作,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24G导管
下载PDF
中药外敷与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治疗及护理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被引量:7
5
作者 雷道琴 韩瑜 韩凤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0期3184-3187,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中药外敷联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记录并分析本院2014年7月12日至2015年8月12日收治的7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中药外敷联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 目的客观评价中药外敷联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记录并分析本院2014年7月12日至2015年8月12日收治的7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中药外敷联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组(试验组)与传统切开引流组(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给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及中药外敷,2次/天(早上八点敷药,下午四点换药),传统切开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75.7%,有效率为18.9%,无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9.4%,有效率为32.4%,无效率为8.1%,总有效率为9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4,P=0.037);经过1周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1.78±0.65)h,白细胞恢复时间(23.8±6.54)h,复发率为5.4%;对照组患者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4.97±0.71)h,白细胞恢复时间(32.1±7.49)h,复发率为8.1%;两组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01);试验组白细胞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01);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71,P=0.08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静脉导管留置针闭式引流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安全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5期39-39,41,共2页
目的:应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技术对患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切口引流技术... 目的:应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技术对患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切口引流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引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技术对患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脓腔闭式引流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治疗
下载PDF
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承兵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年第6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究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县人民医院2013-01/2014-04住院部6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静脉导管留置针... 目的探究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县人民医院2013-01/2014-04住院部6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引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32,P<0.01);总并发症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5,P<0.01)。结论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静脉导管脓腔闭式引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技术测定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的射线不透性的方法对比分析
8
作者 郑志波 李婷婷 +1 位作者 唐玲 黄仪锋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7期167-168,共2页
背景: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在血管内留置的过程中,存在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断裂的风险,断裂的留置针导管有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滞留在血液中给患者带来危险。因此,需要通过X射线技术来探测滞留在血管内的留置针。目的:对... 背景: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在血管内留置的过程中,存在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断裂的风险,断裂的留置针导管有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滞留在血液中给患者带来危险。因此,需要通过X射线技术来探测滞留在血管内的留置针。目的:对比分析用像素密度测量(数字的)法和光密度测量(胶片)法测量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射线不透性效果。方法:按照本文中图1的布局,使用人体、产品和特定区域的X射线诊断所用的典型条件,对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和标准品同时进行曝光拍摄。像素密度测量(数字的)法是将试验设备拍摄出来的成像图像通过ImageJ软件打开,用软件上的测量工具测量像素强度;光密度测量(胶片)法将试验设备拍摄出来的成像图像通过胶片机打印出来,然后,用光密度计测量光密度。结果:样品与标准品像素强度之差不低于5,样品与标准品光密度之差低于0.05。结论:在试验设备、试验样品、身体模拟物、标准品、摆放位置、曝光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针对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测量X射线不透性时,像素密度测量(数字的)法会优于光密度测量(胶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X射线技术 像素密度测量 光密度测量
下载PDF
腰穿针探通泪道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泪道阻塞
9
作者 吴凤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泪道阻塞 腰穿探通泪道导管 硬脊膜外麻醉导管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0
作者 仲米兰 罗红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2月在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胆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2月在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胆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20G)作为对比剂注射通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时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图像质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行CT增强扫描检查,能降低检查中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提高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总有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外周 CT增强扫描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PRISMA系统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亚梅 沈霞 +3 位作者 徐琳 马逊 霍桂如 王笑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9期53-55,共3页
  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是模拟正常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将血液引入一个小型、高效能、低阻力的滤过器,使得血液中的水分不断被超滤,同时补充置换液,借以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及氮质产物,维持酸碱平衡的操作过程.CAVH自1975年应用...   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是模拟正常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将血液引入一个小型、高效能、低阻力的滤过器,使得血液中的水分不断被超滤,同时补充置换液,借以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及氮质产物,维持酸碱平衡的操作过程.CAVH自1975年应用于临床,前景至今不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救治带来光明的前景,其模式已由经典的CAVH衍生出泵驱动式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透析(CAVHD),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多种形式,称之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应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手工操作过程虽然逐渐改革为常规化、便捷化、轻松化的工作,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性,不能精确维持水平衡,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1998年6月到2001年12月我院用HOSPAL公司的全自动PRISMA系统治疗了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减少了上述缺陷,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液 透析液 渗析液 连续性 PRISMA 静脉单双腔导管 替代治疗 长期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体会 肾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