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导管留置长度外测量尺进行术前复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拔管率、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置管前护理使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置入导管长度预判留置长度,与送入导管后术中使用心电定位技术定位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符合率达到94.2%,同时,减少了术中调管而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置管前的导管留置长度判断,降低术中调整导管发生率,且外测尺简单易操作,不同能力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够同质化,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度,提升置管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管术护理 管安全性
下载PDF
小容量洗胃时鼻胃管留置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瑞冰 熊平平 +2 位作者 肖娟 姜艳丽 荣春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小容量洗胃时鼻胃管留置的有效长度。方法对85例小儿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留置鼻胃管的长度。结果传统法测量长度留置的鼻胃管不能达到有效洗胃的目的,而采用“眉心—脐部”体表标志测量法留置的鼻胃管,临床可达到有效洗胃... 目的探讨小儿小容量洗胃时鼻胃管留置的有效长度。方法对85例小儿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留置鼻胃管的长度。结果传统法测量长度留置的鼻胃管不能达到有效洗胃的目的,而采用“眉心—脐部”体表标志测量法留置的鼻胃管,临床可达到有效洗胃的目的。结论小儿小容量洗胃时宜采用“眉心—脐部”体表标志测量法留置鼻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容量洗胃 鼻胃管 留置长度 眉心-脐部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长度的循证护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鸿梅 邓丽媛 +1 位作者 王艳红 兰鸿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3期2132-2135,共4页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脑卒中患者胃管置入长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11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64),观察组根据循证步骤选取最佳的证据,改进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脑卒中患者胃管置入长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11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64),观察组根据循证步骤选取最佳的证据,改进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约55~65 cm );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教材,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前额发际至剑突的体表距离(约45~55 cm ),比较两组患者返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和胃内残留量监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返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内残留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制订科学、个性化的胃管留置长度,可准确反映胃内残留量,减少返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胃管留置长度 脑卒中
下载PDF
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鸿梅 兰鸿 +1 位作者 邓丽媛 王艳红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2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观察组(n=114),观察组改良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约55~65cm),对照组胃管留置长度为患...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2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观察组(n=114),观察组改良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约55~65cm),对照组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前额发际至剑突的体表距离(约45~55em),比较两组患者反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和胃内残留量监测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监测胃内残留量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可准确反映胃内残留量,降低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留置长度 脑卒中
下载PDF
3种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病人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左金梅 陈鸿梅 +2 位作者 兰鸿 武锦彬 张薇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5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观察3种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脑卒中病人胃管留置最佳长度。[方法]将我院182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n=58)、观察A组(n=60)和观察B组(n=64),对照组胃管留置长度为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 [目的]观察3种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脑卒中病人胃管留置最佳长度。[方法]将我院182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n=58)、观察A组(n=60)和观察B组(n=64),对照组胃管留置长度为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体表距离(45cm^55cm),观察A组胃管留置长度为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体表距离再延长15cm(60cm^70cm),观察B组胃管留置长度为病人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55cm^65cm),比较3组病人胃管置入胃内情况及反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和胃内残留量情况。[结果]对照组53例(91.38%)胃管末端位于贲门部,观察A组44例(73.33%)胃管末端位于幽门部,观察B组55例(85.94%)胃管末端位于胃体部;观察A组、观察B组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胃内残留量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A组、观察B组胃内残留量和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8例(13.33%)胃管在胃内扭曲或打结,2例(3.33%)进入十二指肠。[结论]以病人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55cm^65cm)留置胃管,方法简便,适于不同身高的脑卒中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留置长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长度的体表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玲芳 陶志芳 +2 位作者 陆婷 王富芳 樊爱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通过上肢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入导管长度测量的方法对提高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与卡沃-心房交接处(CAJ)以上位置的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将接受PICC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改良组80例.对照组测量方... 目的探讨改良的通过上肢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入导管长度测量的方法对提高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与卡沃-心房交接处(CAJ)以上位置的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将接受PICC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改良组80例.对照组测量方法为从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外侧缘至第三肋间;改良组测量方法为从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外侧缘至胸骨角末端终点(胸骨角向下2.00 cm).置管成功后,根据患者的X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2组测量方法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与CAJ以上的准确率.结果改良组PICC导管置入患者的上腔静脉下段与CAJ以上的位置准确率是95.00%,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经上肢PICC的留置长度预测更加准确,有效提高导管尖端到指定位置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下段 卡沃-心房交接处 胸椎上缘处 经外周中心静脉 留置长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软管留置长度对留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熊万银 高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5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软管两种不同留置长度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试验组110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按照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将软管全部置入血管,试验组则将软管外露1~2mm。比较2组...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软管两种不同留置长度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试验组110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按照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将软管全部置入血管,试验组则将软管外露1~2mm。比较2组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27.45%比12.73%,18.63%比6.36%,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软管外露1~2mm,能减少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改善留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穿刺 软管 留置长度
下载PDF
胃管留置长度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胃内残留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鸿梅 李永霞 +1 位作者 江荣翠 钟萍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为保证机体营养成分及药物的及时供给,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鼻饲前需监测胃内残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以判断肠内营养是否耐受。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留置长度 胃内残
下载PDF
儿童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长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成 王金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6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留置针不同导管送入长度留置效果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住院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00例。...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留置针不同导管送入长度留置效果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住院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0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导管全部送入静脉内,观察组患儿导管外余2 mm左右,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脱出、阻塞、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率(30.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儿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中,导管外余2 mm左右有更好的留置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 留置长度
下载PDF
新生儿胃管不同留置长度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旦珠 陈温柔 史建琴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管的最佳留置长度。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经口插入胃管,对照组按"前发际-剑突"测量胃管留置长度为(15.03±0.89)cm,观察组按"印堂穴-脐"测量胃管留置长度为(16.40&...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管的最佳留置长度。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经口插入胃管,对照组按"前发际-剑突"测量胃管留置长度为(15.03±0.89)cm,观察组按"印堂穴-脐"测量胃管留置长度为(16.40±0.74)cm。观察、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效果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胃管留置效果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印堂穴-脐"测量胃管留置长度为(16.40±0.74)cm可取得更好的置管效果,并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胃管 留置长度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外套管最佳留置长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彩虹 佘英佳 陈月初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645-645,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的最佳留置长度。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将静脉留置针外套管完全置入后固定;试验组将静脉留置针外...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的最佳留置长度。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将静脉留置针外套管完全置入后固定;试验组将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置入时外露1~3mm后固定;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满意率分别为(3.24±0.76)d和93.3%,优于对照组的(2.88±0.72)d和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置入时外套管外露1~3mm再固定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外套管 留置长度 渗血
下载PDF
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伟 张晓琴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515-516,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A1组、 A2组)和观察组(B1组、 B2组),选择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各组的留置时间、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A1组、 A2组)和观察组(B1组、 B2组),选择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各组的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2组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A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2组(P <0.05)。结论对于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前臂中1/3段穿刺并保留导管2 mm在体外,能延长留置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穿刺部位 留置长度
下载PDF
不同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斌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并发吞咽障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依据技术规范留置胃管,对照组胃管插入长度为...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并发吞咽障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依据技术规范留置胃管,对照组胃管插入长度为发际至剑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10 cm,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成功率、留置胃管时间、留置胃管操作期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留置期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降低留置并发症,缩短留置胃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且对留置胃管操作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更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胃管留置长度
下载PDF
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患者胃内残留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鹤 张路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8期59-62,共4页
目的 研究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患者胃内残留量监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胃管留置长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 目的 研究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患者胃内残留量监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胃管留置长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比较两组各身高阶段(身高<160、160~170及>170 cm)患者的留置胃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内残留量监测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身高阶段患者的留置胃管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误吸、呛咳、反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9、10天的胃内残留量均低于本组第2天,实验组患者第2、3、9、10天的胃内残留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可准确地检测患者的胃内残留量,降低误吸、呛咳、反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法 测量 胃管留置长度 脑卒中 胃内残
下载PDF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留置长度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颖屏 赖敏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留置长度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建兴安康医院住院需长期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200例,其中留置针外套管置入时外露1~2 mm者作为观察组,共105例,留置针外套管...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留置长度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建兴安康医院住院需长期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200例,其中留置针外套管置入时外露1~2 mm者作为观察组,共105例,留置针外套管完全置入并固定者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14.29%,对照组发生率34.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3.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在皮肤外露1~2 mm长度,能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外套管留置长度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鼻胃喂管留置长度的探讨
16
作者 许银玉 牟东华 《吉林医学信息》 1996年第8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鼻胃喂管 留置长度
下载PDF
小儿胃管留置长度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蕊 杨亚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4期223-223,共1页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前留置胃管患儿23例,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体表测量长度比实际胃管留置长度短9~10cm,差异非常显著。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下9~10cm"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胃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按发...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前留置胃管患儿23例,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体表测量长度比实际胃管留置长度短9~10cm,差异非常显著。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下9~10cm"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胃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按发际-剑突下9~10cm测量长度留置的胃管,术中证实胃管到达胃体部,术后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胃管 留置长度
下载PDF
鼻胃管成人胃肠减压留置长度的临床护理观察
18
作者 周小芹 陆红晨 秦国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7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探讨成人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留置的最佳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上腹部手术但保留全胃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传统的鼻胃管留置长度,将所有研究对象的鼻胃管置入45~55 ... 目的 探讨成人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留置的最佳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上腹部手术但保留全胃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传统的鼻胃管留置长度,将所有研究对象的鼻胃管置入45~55 cm,术中通过触摸探查并适当调整至最佳位置,记录位置并于胃管末端的标签上标明留置长度。结果 传统方法留置鼻胃管达到胃窦部仅8例,占13%。调整后最佳留置长度为53~65 cm,身高≤165 cm者留置长度为(56±2.52)cm,身高〉165 cm者留置长度为(62±2.71)cm。结论 成人胃肠减压留置鼻胃管的最佳长度应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延长8~10 cm,约为53~65 cm,并可根据身高进行适当调整,最远端应达到胃窦部,此时鼻胃管的引流效果最佳,胃肠减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胃肠减压 留置长度 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长度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吕锦懿 郭声敏 万腾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长度.方法:将本科1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健侧上肢前臂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将留置针导管外露2~3mm,对照组将...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长度.方法:将本科1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健侧上肢前臂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将留置针导管外露2~3mm,对照组将留置针导管完全置入;分别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渗出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观察组静脉炎、渗出发生率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静脉留置针外露2~3mm,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医疗耗材,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留置长度
下载PDF
基于生长指标建立极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长度公式的研究
20
作者 张李霞 姜琳 +2 位作者 李昉 李函 徐颖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生长指标如体重和身长的极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的推算公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后即入住江苏省某三甲医院NICU的90例极早产儿的资料,90例极早产儿均于入住24 h内因临床需要行经口留置胃管及胸... 目的建立基于生长指标如体重和身长的极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的推算公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后即入住江苏省某三甲医院NICU的90例极早产儿的资料,90例极早产儿均于入住24 h内因临床需要行经口留置胃管及胸腹部X线检查。责任护士采用鼻尖→耳垂→剑突的距离作为经口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置入后行胸腹部X线检查,依据胸腹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置入长度的调整,并记录留置胃管置入前以及调整后的长度,同时记录患儿入院身长及体重,以患儿身长、体重作为自变量,置管长度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依据回归方程建立基于患儿身长和体重的经口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的简化公式,公式分别为置管长度(cm)=3.2+0.3×身长(cm)或置管长度(cm)=11.5+2.3×体重(kg)。结论极早产儿的身长和体重分别与置管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推算出预测适合极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长度的公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胃管 极早产儿 体重 身长 胃管长度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