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大陆的旧文苑——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被引量:5
1
作者 袁一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8,共11页
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本文以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为底本,揭示《逼上梁山》背后的史观之争,胡适强调个别之因是回应陈独秀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最后之因”。... 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本文以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为底本,揭示《逼上梁山》背后的史观之争,胡适强调个别之因是回应陈独秀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最后之因”。回到历史现场,以清末民初留美学界的志业选择为参照,胡适文学革命的主张实际上是被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强势话语催逼出来的。文学革命前史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作为《尝试集》附录的《去国集》。若将视同“阑尾”的《去国集》,置于新大陆的旧文苑中,放回胡适留美时期与任鸿隽、梅光迪等友人的诗词唱和与往复辩难中,不难发现《逼上梁山》屏蔽的杂音,或可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胡适 留美学界 《逼上梁山》 《去国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