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段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志宏 柳广弟 +3 位作者 金凤鸣 李建明 王余泉 赵太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3,共3页
分析了饶阳凹陷留西地区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资源丰富,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构造或岩性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好。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油藏的成藏模式并分析... 分析了饶阳凹陷留西地区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资源丰富,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构造或岩性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好。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油藏的成藏模式并分析了成藏规律。勘探实践证实,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主要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油藏类型 岩性油藏 构造油气藏 沙三段 留西地区 饶阳凹陷
下载PDF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大智 纪友亮 +1 位作者 韩春元 初丽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71-582,共12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绘制了每个沉积阶段的沉积相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形成的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加之良好的油源供给,为后期成藏创造了条件。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与沉积中期发育的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油藏发育条件。总结了该区隐蔽油藏成藏的4种模式,确定留西地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留西地区 沙三上亚段 沉积相 隐蔽油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永强 刘晓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3,共7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测井、岩相等资料,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在此... 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测井、岩相等资料,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其中前缘亚相分布面积最广。区内低位体系域砂体与湖侵体系域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圈闭发育条件。结合区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层序地层 隐蔽油藏 留西地区 饶阳凹陷 冀中坳陷
下载PDF
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剑萍 于琛 +2 位作者 侯守探 李凤群 黄志佳 《河南科学》 2017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的特征.通过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认为研究区沙三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物性资料,显示研究区储层多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研究区储层平均埋藏3175 m,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孔隙发育较差,储层致密,是造成沙三段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储层低渗主控因素,影响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胶结作用进一步破坏物性,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特别体现在沙三底部因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物性优于其他小层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沙三段 留西地区
下载PDF
饶阳凹陷留西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国景星 刘斌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80,108,共6页
以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以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开展单井相、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心滩、道间滩地、道... 以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以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开展单井相、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心滩、道间滩地、道间洼地、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等沉积微相类型;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演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发育期、曲流河繁盛发育期以及辫状河发育期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辫状河 曲流河 单井相 测井相 馆陶组 留西地区
下载PDF
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相研究
6
作者 宋晓倩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12期35-36,共2页
以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室内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对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开展沉积相分析及演化规律研究。通过相标志和相类型分析,认为研究区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河道充填、道间滩地、道间洼地四种沉积... 以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室内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对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开展沉积相分析及演化规律研究。通过相标志和相类型分析,认为研究区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河道充填、道间滩地、道间洼地四种沉积微相类型;在Ng3发育早期辫状河沉积具有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的特征,至Ng3沉积晚期,辫状河沉积规模减小,河道宽度变窄且弯曲度增加,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陶组三段 沉积相 留西地区
下载PDF
陆相湖盆扇三角洲-滩坝体系砂体展布特征与叠置模式——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宸赫 韩军铮 +7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苏芮 王世超 尹俊霞 张素华 唐林 刘尽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8-531,共14页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及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识别了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滩坝体系的沉积特征,探讨了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最后建立了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砂体的叠置模式。研究表明:①水下分流河道、...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及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识别了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滩坝体系的沉积特征,探讨了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最后建立了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砂体的叠置模式。研究表明:①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滩坝砂体为研究区主要的砂体类型。②顺物源方向,受地形变缓影响,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宽度与深度逐渐减小;高频(四级)湖平面的变化控制了扇三角洲-滩坝体系的进积与退积,更高频次(五级-六级)湖平面的变化控制了层序内部砂体的叠置样式与展布规律。③研究区不同类型的砂体垂向叠置模式主要有4种,分别为深切河道叠置、坝上河叠置、孤立河道叠置及河口砂坝-滩坝复合叠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滩坝 沙河街组 叠置模式 控制因素 留西地区
原文传递
饶阳凹陷留西留北地区馆陶组底部砂砾岩体成因 被引量:4
8
作者 国景星 刘晨旭 +1 位作者 杨琨 杨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8,共9页
馆陶组底部的砂砾岩体作为新近系油藏的重要输导通道和良好储层,但是鉴于直接资料少、研究少,对其成因及分布认识不清,制约了新近系的油气勘探开发。依据地质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对砂砾岩体的识别方法、电性响应、物源进行研究,在此... 馆陶组底部的砂砾岩体作为新近系油藏的重要输导通道和良好储层,但是鉴于直接资料少、研究少,对其成因及分布认识不清,制约了新近系的油气勘探开发。依据地质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对砂砾岩体的识别方法、电性响应、物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层段沉积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套砂砾岩体具有较为明显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可采取定性和定量指标对其进行有效识别;砂砾岩体岩性可以细分为砾岩、砾状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并通过电性响应进行有效区分;物源供应主要来自研究区的南部和东部,西部物源相对较远;研究区砂砾岩体属于辫状河沉积,发育有心滩、河道充填、道间滩地、道间洼地4种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区 砂砾岩 电性响应 物源 沉积相
下载PDF
用层序地层学构建辫状河三角洲岩性油藏地质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方杰 赵力民 +1 位作者 赵太良 刘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3,共5页
近期在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新发现的岩性油藏是较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岩性油藏。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 ,对该地区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 ,建立了地震等时格架。综合分析各项资料结果表明 :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为一... 近期在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新发现的岩性油藏是较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岩性油藏。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 ,对该地区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 ,建立了地震等时格架。综合分析各项资料结果表明 :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为一个三级层序 ,发育低位、湖侵和高位 3个完整的体系域。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岩电组合特征分析和识别 ,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出分流水道、分流河口坝和楔状砂等沉积微相。用Jason等多种地震反演方法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和空间展布 ,预测出辫状河三角洲的前缘亚相的储集性能 ,指出了有利的储集相带。对留西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构造背景、砂体类型等岩性油藏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剖析 ,构建了该区岩性油藏的成藏地质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西地区 层序地层学 辫状河三角洲 岩性油藏 地质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