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草耦合模式探索——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华 苏本营 +2 位作者 许宏 张秀杰 李永庚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1-772,共12页
将牧鸡引入草地畜牧业形成畜禽草耦合新型草地利用方式,能够促进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但牧鸡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探明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了退化草地典型植物饲喂鸡... 将牧鸡引入草地畜牧业形成畜禽草耦合新型草地利用方式,能够促进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但牧鸡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探明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了退化草地典型植物饲喂鸡实验和牧鸡控制实验.通过选取10种典型代表植物对鸡进行饲喂实验发现,鸡对藜科植物(如灰绿藜)的喜食度较高,其次喜食豆科(如花苜蓿和斜茎黄耆)和菊科植物(如蒲公英),不喜食禾本科植物.鸡对草地植物的喜食度与其粗纤维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鸡对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日采食量在3~9 g干物质之间,约占日总采食量的4%~11%.通过对比牧鸡(MJ)和不放牧(CK)实验区的植物群落特征,发现MJ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维持在10种左右,MJ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维持在1.5左右和0.7左右;MJ显著降低植物群落高度,实验第二年和第三年MJ的群落高度分别比CK降低了19.1%和27.2%;但MJ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实验第三年MJ的NPP达到464.3 g m-2yr-1,是CK的1.7倍;MJ的植被盖度在第三年也达到74.3%,是CK的1.5倍.因此,将牧鸡引入传统草地畜牧业形成畜禽草耦合模式不会对物种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但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牧鸡方法,持续关注牧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草耦合 牧鸡 退化 采食量 物种多样性 净初级生产力
原文传递
畜禽草耦合模式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华 刘伟 +3 位作者 许宏 苏本营 张秀杰 李永庚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67,共10页
草原牧鸡推动畜-禽-草耦合,成为一种新型草地利用方式,在生物灭蝗、土壤培肥和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大范围推广有可能实现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农区散养鸡由来已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否照搬到草原牧区?这种方式会... 草原牧鸡推动畜-禽-草耦合,成为一种新型草地利用方式,在生物灭蝗、土壤培肥和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大范围推广有可能实现退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的双提升.农区散养鸡由来已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否照搬到草原牧区?这种方式会对草地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开展以农区散养鸡方式牧鸡(MJ)和围封(CK)对比实验,探索以农区散养鸡方式开展牧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J样地内鸡群的空间分布符合依赖密度的聚集分布幂法则模型.随距离鸡舍由近及远,鸡的密度显著降低,从4000只/hm^2(R<20 m)显著降低到500只/hm^2(20 m<R<60 m)和100只/hm^2(R>60 m).植物群落受MJ、距离和MJ×距离影响显著.距离鸡栖息地20 m以内,MJ对植被的破坏严重,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CK.20~60 m范围内,得益于MJ的养分添加效应,其物种丰富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MJ当年的升高幅度分别为110.0%,54.7%和43.2%,MJ第二年的升高幅度与第一年相当;而当距离大于60 m时,MJ对植被无显著影响.MJ会造成鸡群的不均匀分布和近栖息地附近植被的严重破坏,不宜在畜禽草耦合模式中应用.实际生产过程中牧鸡应尽量做到密度适中和均匀分布,充分发挥其养分添加效应,促进植被的生长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草耦合 牧鸡 土地利用 退化 地上生物量
原文传递
加快农区草食畜禽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王彦军 徐军 《中国动物保健》 2003年第1期16-16,共1页
我们海伦市是较大的农业市,发展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入WTO关键时期,为我市开发草食畜禽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笔者结合海伦实际,对加快... 我们海伦市是较大的农业市,发展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入WTO关键时期,为我市开发草食畜禽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笔者结合海伦实际,对加快农区草食畜禽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企业 品种更新 退耕还 保障体系建设 农区畜禽产业 开发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畜禽舍热风供暖技术试验报告
4
作者 房司铎 王克孝 《当代畜牧》 1992年第1期39-43,共5页
一、畜禽舍热风供暖技术试验的目的和途径有效控制畜禽舍小气候将直接关系到畜禽遗传潜力、抗病能力和饲料效应的发挥.尤其是北方冬季畜禽舍的供暖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以煤为能源,以电为动力,以空气为介质,以水... 一、畜禽舍热风供暖技术试验的目的和途径有效控制畜禽舍小气候将直接关系到畜禽遗传潜力、抗病能力和饲料效应的发挥.尤其是北方冬季畜禽舍的供暖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以煤为能源,以电为动力,以空气为介质,以水为吸附、缓冲体的供暖和空气净化技术,经过五年的试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草 热风供暖 热风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