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类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查明华 申继亮 高潇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1,共6页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分别对32名和268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以探讨目前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采取怎样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学教师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时采用的主要策略包括:言语疏导型策略、行为疏导型策略、惩罚约束型策略...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分别对32名和268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以探讨目前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采取怎样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学教师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时采用的主要策略包括:言语疏导型策略、行为疏导型策略、惩罚约束型策略、拒绝忽视型策略、责任转移型策略和情感关爱型策略。(2)教师采用的策略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有关。对于与教师冲突较大的学生厌学行为和攻击行为,教师采用惩罚约束型策略居多;对于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内向行为和考试焦虑问题,教师更多采用言语、行为疏导型策略。此外,教师主要采用言语行为疏导型策略处理学生的自我中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解决策略 言语疏导型策略 行为疏导型策略
下载PDF
犯罪定义权的展开
2
作者 白星星 马荣春 《刑法论丛》 2022年第2期386-417,共32页
犯罪定义权的权力属性和权力定位应切入刑事实践的过程展开即其“涉刑事性”来把握。犯罪定义权应被赋予“权利基底性”,因为其“权利基底性”是立法制罪科学性与司法定罪公正性的根基所在,且其“权利基底性”通过“常识常理常情言说”... 犯罪定义权的权力属性和权力定位应切入刑事实践的过程展开即其“涉刑事性”来把握。犯罪定义权应被赋予“权利基底性”,因为其“权利基底性”是立法制罪科学性与司法定罪公正性的根基所在,且其“权利基底性”通过“常识常理常情言说”而体现出“人性法治”。犯罪定义权应在其“权利基底”上予以形塑,且应通过相应的犯罪治理策略而得到理性回应。“基石性”的刑事权力、“权利基底”的刑事权力、“公正理性”的刑事权力和通过疏导型治罪策略而得以体现其“社会治理理性”的刑事权力,是犯罪定义权展开后的基本结论。根植于“权利基底”的“主体间性”以及由其生发出来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便构成了对犯罪定义权展开所得基本结论的哲学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定义权 社会治理 权利基底 交往理性 疏导型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