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风止痛饮联合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白三烯、炎症因子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标 唐流刚 +2 位作者 吴晓惠 程远东 唐浩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疏风止痛饮联合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疗效及对白三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疏风止痛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颈四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 目的:探讨中药疏风止痛饮联合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疗效及对白三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疏风止痛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颈四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颈痛量表评分(NPQ)、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颈椎活动度评分(CROM)、肌电表面信号及血清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白三烯D4(LTD4)、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IL-18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PQ低于对照组(P<0.01),CASCS、C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患侧肱二头肌、斜方肌上支肌肉表面肌电信号中位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TB4、LTC4、LTD4、IL-1β、TNF-α、IL-6、IL-8、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止痛饮联合颈四针可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调节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降低白三烯、炎症因子表达,治疗CSR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疏风止痛 颈四针 白三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疏风止痛方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茹 刘虹 +2 位作者 王亚静 张晓玉 张德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以藁苯内酯、欧前胡素为指标考察疏风止痛方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模型,UPLC法测定指标成分的累积渗透量。结果:选择乙醇/PEG400/生理盐水(1∶1∶8)作为该实验接收液;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藁苯内酯的累... 目的:以藁苯内酯、欧前胡素为指标考察疏风止痛方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模型,UPLC法测定指标成分的累积渗透量。结果:选择乙醇/PEG400/生理盐水(1∶1∶8)作为该实验接收液;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藁苯内酯的累积渗透量变化不大,而欧前胡素的累积渗透量随着给药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藁苯内酯和欧前胡素的透皮行为分别符合一级和Higuchi方程。结论:疏风止痛方具有经皮渗透特性性,为其透皮吸收给药途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止痛 藁苯内酯 欧前胡素 透皮吸收
下载PDF
疏风止痛胶囊中白芷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
3
作者 陆继伟 王少敏 +3 位作者 赵嘉雄 毛秀红 张小利 季申 《江苏科技信息》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章旨在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白芷对照药材、欧前胡素对照品和异欧前胡素对照品为参照物,鉴别疏风止痛胶囊中白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疏风止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了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0... 文章旨在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白芷对照药材、欧前胡素对照品和异欧前胡素对照品为参照物,鉴别疏风止痛胶囊中白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疏风止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了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方式,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展开条件,最终确定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得出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易操作、效率高,专属性强;建立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2种方法共同有效地对疏风止痛胶囊中白芷的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止痛胶囊 白芷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鉴别 含量
下载PDF
清热利湿疏风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锦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6期1720-1721,共2页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疏风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 ,对照组为 89% ,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疏风止痛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 ,对照组为 89%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清热利湿疏风止痛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疏风止痛 中医药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 秋水仙碱 当归拈痛汤加减
下载PDF
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华 孟长君 +2 位作者 乔松 孙波 张新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36-236,共1页
目的观察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口服阿米替林50-100 mg/d,分2次服用;治疗组35例依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组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1.46%... 目的观察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口服阿米替林50-100 mg/d,分2次服用;治疗组35例依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组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1.4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P〈0.05)。结论柔肝缓急疏风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优于阿米替林,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中医药疗法 柔肝缓急 疏风止痛 川芎 羌活
下载PDF
川芎茶调散疏风止痛治头痛
6
《健康必读(乡村医生)》 2011年第7期27-27,共1页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疏风止痛、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重要方剂。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荆芥各12克(原方为各四两),白芷、羌活、炙甘草各6克(原方为各2两),细辛3克(原方为1两),防风去芦4.5克(原方为1.5两...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疏风止痛、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重要方剂。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荆芥各12克(原方为各四两),白芷、羌活、炙甘草各6克(原方为各2两),细辛3克(原方为1两),防风去芦4.5克(原方为1.5两),薄荷12克(原方为8两)。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6克,清茶调服。亦可加入适量清茶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散 疏风止痛 头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感风邪 药物组成 原方 炙甘草
原文传递
陈士铎辨治头痛五法浅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包祖晓 管利民 《国医论坛》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头痛 中医药疗法 疏风止痛 滋阴降火法 疏肝解郁法 益气升清法 外治法 陈士铎
下载PDF
基于《兰室秘藏·痔漏门》探析李东垣治痔学术思想
8
作者 汪伟 张佳乐 侯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究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痔漏病症的相关诊疗理法,以期更全面地认识痔漏,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兰室秘藏·痔漏门》中痔漏论及痔漏八方着手分析,结合《东垣试效方》中痔漏论和具体方药分析痔漏方药的配伍特... [目的]探究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痔漏病症的相关诊疗理法,以期更全面地认识痔漏,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兰室秘藏·痔漏门》中痔漏论及痔漏八方着手分析,结合《东垣试效方》中痔漏论和具体方药分析痔漏方药的配伍特点,对李东垣诊疗痔漏病证思路作出研讨。[结果]李东垣从湿、热、风、燥四气而合论治痔漏,多用当归、秦艽和血润燥之药对,以疏风止痛、辛润和血法阐述证治规律,重视痔漏的饮食调养。[结论]李东垣《兰室秘藏》内容丰富,其对痔漏的辨治颇有心得体会,至今其论治思想对临床肛肠科疾病的诊疗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兰室秘藏 痔漏 药对 和血润燥 疏风止痛 金元四大家 中医文献
下载PDF
王新陆治疗头痛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永红 付先军 葛常祝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头痛 王新陆 临床经验 疏风止痛 清热凉血法 清降解毒法
下载PDF
疏风通络止痛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岚生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631-632,共2页
目的观察疏风通络止痛中药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4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给予疏风通络止痛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目的观察疏风通络止痛中药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4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给予疏风通络止痛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浓度、头部主要供血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3.697,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值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3.5759,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ON值升高(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2.3118,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2084、8.7753、7.3710和5.8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风通络止痛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偏头痛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通络止痛 中药 偏头痛
原文传递
头痛饮治疗偏头痛36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敏田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饮 疏风止痛
下载PDF
川芎茶调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美艳 蔡秀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9期1176-1177,共2页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感风邪所致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能上行头目,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荆...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感风邪所致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能上行头目,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荆芥、防风升散上行,疏风止痛。薄荷辛凉,清利头目,疏散风热,以制诸风药之温燥。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服时以清茶调下,取其苦寒之性,清上降下,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过于升散温燥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散 临床应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活血行气 疏风止痛 外感风邪 祛风止痛 疏散风热
下载PDF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13
作者 王金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8期51-51,共1页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保健按压时.右手拇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穴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穴50下.每天一次,需坚持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效果。
关键词 合谷穴 视疲劳 缓解 手阳明大肠经 疏风止痛 通络开窍 手拇指 左手
下载PDF
川芎茶调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俊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74-475,共2页
川芎茶调散是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八味药加工制成的散剂,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等疾病的治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原标准中只有川芎、羌活、白芷、防... 川芎茶调散是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八味药加工制成的散剂,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等疾病的治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原标准中只有川芎、羌活、白芷、防风四个薄层鉴别,为保证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本研究对原标准进行了完善和提高,对其主要药味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散 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 质量控制标准 疏风止痛 薄层鉴别 临床疗效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川芎茶调散治疗皮肤病验案
15
作者 周宝宽 周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6期574-575,共2页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风止痛之功,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头面皮肤病多为风邪外袭,肌肤失养。取川芎茶调散疏风之功,并随证加减,治疗证属风邪为患的头面部皮肤病,疗效满意。现举5则验案以供参考。 1脂溢性皮炎患...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风止痛之功,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头面皮肤病多为风邪外袭,肌肤失养。取川芎茶调散疏风之功,并随证加减,治疗证属风邪为患的头面部皮肤病,疗效满意。现举5则验案以供参考。 1脂溢性皮炎患者,男性,29岁。2010年5月12日初诊。3个月前,发现头屑较多且有瘙痒,逐渐加重,外用硫磺洗剂稍有缓解。就诊时:头皮、眉部可见黄红色斑片,被覆油腻鳞屑及痂皮,头部尚有大量灰白色糠秕状鳞屑,部分头发干枯,轻度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游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皮肤病 川芎茶调散 治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脂溢性皮炎 疏风止痛 外感风邪 风邪外袭
原文传递
鼻腔干燥,揪揉印堂穴
16
作者 聂勇 《康复》 2019年第3期I0014-I0014,共1页
取穴:印堂穴,位于额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作用: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按摩方法:用屈曲的拇指或食指揪印堂穴,并轻轻地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每曰数次,可促进鼻腔黏液分泌,保... 取穴:印堂穴,位于额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作用: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按摩方法:用屈曲的拇指或食指揪印堂穴,并轻轻地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每曰数次,可促进鼻腔黏液分泌,保持鼻腔湿润,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干燥 印堂穴 嗅觉细胞 醒脑开窍 疏风止痛 通经活络 按摩方法 黏液分泌
原文传递
胡志强运用舒风宁方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17
作者 郭娟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0期24-25,共2页
介绍胡志强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多属风邪外袭,或挟寒挟热,火邪上扰,病久则在血,不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疗当以疏风止痛为原则,自创舒风宁方并随症加减治疗,获效满意。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疏风止痛 舒风宁方 名医经验 胡志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