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疔疮走黄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天天 张亚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929,共1页
疔疮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黄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通过辨证施护,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护理原则,以人为本,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关键词 疔疮走黄 辨证施护
下载PDF
中医药内外合治疔疮走黄2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坤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疔疮走黄 清热解毒药 投药 口服 投药 局部
下载PDF
凉血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走黄35例
3
作者 崔云 茅永斌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凉血清热解毒 疔疮走黄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麻黄在疑难病治疗中的运用
4
作者 李传方 张道宗 +2 位作者 马继松 李莉 许旭东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0-42,共3页
麻黄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宣肺平喘、行水利尿、开腠通络,其性善走表入里,能协助搜涤表里经络之邪毒。临证辨治某些疑难病证,如应用得当,常能猎得奇功。现举四则医案分析讨论如下。 例1.疔疮走黄 随某,男,35岁,1983年8月14日初诊... 麻黄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宣肺平喘、行水利尿、开腠通络,其性善走表入里,能协助搜涤表里经络之邪毒。临证辨治某些疑难病证,如应用得当,常能猎得奇功。现举四则医案分析讨论如下。 例1.疔疮走黄 随某,男,35岁,1983年8月14日初诊。4天前患者上唇左外侧生一黄豆大质地坚硬之肿疡,麻痒小痛,伴有恶寒发热,经用青霉素等寒热渐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疔疮走黄 阴疽 水肿 痹证
下载PDF
艾条灸配合三棱针点刺治疗疔疮38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崇敏 金冬莲 洪小丹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3期33-33,共1页
疔疮是外科常见的急性化脓胜疾病,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坚硬如钉,故名。常伴有恶寒、发热、口渴、便干等症状,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极易形成“疔疮走黄”。笔者采用艾条灸配合三棱针点刺治疗本病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疔疮走黄 点刺治疗 三棱针 艾条灸 治疗不当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谭新华教授外科疑难急症治验举隅
6
作者 贺菊乔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5年第2期17-18,共2页
简要介绍了谭新华教授治疗疔疮走黄、前列腺增生症、毒蛇咬伤等外科病证的独特用药经验。
关键词 谭新华 疔疮走黄 中医药疗法 前列腺肥大 蛇咬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