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两种疝囊残端处理方法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2组患者均行TAPP治疗,...目的探讨两种疝囊残端处理方法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2组患者均行TAPP治疗,疝囊残端远端处理方式不同,A组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B组旷置不予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水平(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尿潴留、血清肿、术区麻木、睾丸萎缩)发生情况和血清肿抽液量。结果2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炎症反应水平均高于术前,但A组炎症反应水平低于B组(P<0.05);2组第1、2、3 d VAS评分的组间、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第1、2、3 d 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肿抽液量(21.38±5.42)ml低于B组(41.76±7.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TAPP术中疝囊残端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降低血清肿风险和血清肿抽液量方面,优于残端旷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两种疝囊残端处理方法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2组患者均行TAPP治疗,疝囊残端远端处理方式不同,A组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B组旷置不予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水平(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尿潴留、血清肿、术区麻木、睾丸萎缩)发生情况和血清肿抽液量。结果2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炎症反应水平均高于术前,但A组炎症反应水平低于B组(P<0.05);2组第1、2、3 d VAS评分的组间、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第1、2、3 d 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肿抽液量(21.38±5.42)ml低于B组(41.76±7.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TAPP术中疝囊残端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降低血清肿风险和血清肿抽液量方面,优于残端旷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