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痧草》辨治疫痧理论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妍 李海波 谷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清代医家陈耕道的《疫痧草》是一部疫痧证治专著,指出疫痧之邪,由口鼻直入肺胃,故发痧必见烂喉,感疫轻则烂喉轻,感疫重则喉烂亦重。疫痧辨证以喉为主,抓住火毒伤阴的病变特点,喉、神、脉、痧四者合参,以定吉凶。疫痧的治疗提出奇正相需... 清代医家陈耕道的《疫痧草》是一部疫痧证治专著,指出疫痧之邪,由口鼻直入肺胃,故发痧必见烂喉,感疫轻则烂喉轻,感疫重则喉烂亦重。疫痧辨证以喉为主,抓住火毒伤阴的病变特点,喉、神、脉、痧四者合参,以定吉凶。疫痧的治疗提出奇正相需法,将治痧之剂分为疏达、清散、清化、攻下、救液五种,并主以清法截断病势,救液之剂寓清热之中。至于正中之奇的攻下法,陈氏认为是不得已之所为也,未免过于保守,毒郁胃腑,必需大黄荡涤毒邪,逐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痧草》 陈耕道 烂喉 疫痧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疫痧草》论治试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庆 江一平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4-6,共3页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所称的“阳毒”,具有而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等表现,似与现代医学所称之猩红热相类。其后隋代的《巢氏病源》,宋代的《奇效良方》,明代的《幼科准绳》等书中均有类似该病的记载。至清代,猩红热流行遍及...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所称的“阳毒”,具有而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等表现,似与现代医学所称之猩红热相类。其后隋代的《巢氏病源》,宋代的《奇效良方》,明代的《幼科准绳》等书中均有类似该病的记载。至清代,猩红热流行遍及各地、据魏玉璜《续名医类案》有“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嘉庆年间,江苏虞山一带喉痧流行,有医陈耕道者,在无数病人的治疗实践的基础上,著《疫痧草》一书。此后,道光年间又流行疫痧,沈青芝辈用《疫痧草》中记述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直至光绪年间,疫喉痧仍在各地蔓延,散发不绝,其间对疫喉痧的治疗著作除《疫痧草》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痧 辨证论治 陈耕道
下载PDF
近代中医巨擘丁甘仁——记其治疫烂喉痧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佩青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8-28,共1页
丁甘仁先生(1865—1926),名泽周,一字兰溪,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幼从师马文植(培之),遂得内、外、咽喉之秘。早期悬壶姑苏,后定居海上,被崇为孟河六大名医之一。曾与夏应堂、谢利恒等集资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沪南北广益中医院、
关键词 丁甘仁 烂喉 猩红热
下载PDF
疫喉痧
4
作者 张恒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疫喉痧,又名喉痧,烂喉痈痧。本症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全身还有瘀斑出现,故名。清·叶天士对此症曾有论述:“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季,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 疫喉痧,又名喉痧,烂喉痈痧。本症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全身还有瘀斑出现,故名。清·叶天士对此症曾有论述:“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季,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团火热为炽。”这是本症在文献上最早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对“白喉忌表,誤汗則殆;疫喉宜表,有汗則生”的認識
5
作者 孙良揆 《中医杂志》 1964年第2期39-41,共3页
祖国医学对疫喉痧及白喉两病,在治疗原則上是截然不同的,一般认为'白喉忌表,誤汗則殆;疫喉宜表,有汗則生'。但两病所发生的咽部証候很容易混淆,因疫喉有时咽部也发生潰瘍及假膜,所以在早期診断上是有困难的。現代医学对两病的... 祖国医学对疫喉痧及白喉两病,在治疗原則上是截然不同的,一般认为'白喉忌表,誤汗則殆;疫喉宜表,有汗則生'。但两病所发生的咽部証候很容易混淆,因疫喉有时咽部也发生潰瘍及假膜,所以在早期診断上是有困难的。現代医学对两病的鑑別則认为咽部症状及临床特征,均不能确定两者的性质,惟有細菌培养始能肯定。中医由于两病治疗原則不同,而初期鑑別診断又很困难,所以成为临証时的一个比較棘手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忌表 祖国医学 耐修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