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繁 陈葆青 何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测定10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变应原疫苗治疗前及治疗后FEV1、PD20-FEV1、CD4、CD8、IL-4和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EV1、PD20-FEV1、CD8和IFN-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4和IL-4较... 目的:探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测定10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变应原疫苗治疗前及治疗后FEV1、PD20-FEV1、CD4、CD8、IL-4和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EV1、PD20-FEV1、CD8和IFN-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4和IL-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应原疫苗对过敏性哮喘有稳固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Th1/Th2平衡失调、调节性T细胞对免疫应答的抑制性调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诊断 哮喘/预防和控制 疫苗/治疗应用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猪苓多糖合并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6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峥 《陕西中医》 2012年第9期1117-1118,共2页
目的:观察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猪苓多糖每日肌注1次,同时每周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结果:治疗后ALT复检率88.46%,HBeAg转阴率为55.55%,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方面亦较对照组为优。结论:... 目的:观察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猪苓多糖每日肌注1次,同时每周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结果:治疗后ALT复检率88.46%,HBeAg转阴率为55.55%,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方面亦较对照组为优。结论: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肝炎可纠正慢性肝炎免疫功能失调,增加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乙型肝炎疫苗/治疗应用 猪苓多糖/治疗应用
下载PDF
拉米夫定加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娜 聂书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051-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乙肝疫苗(r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观察肝脏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同时肌注rHBV10μg,每月2次,12个月,观察治疗0、6、12个月肝功能、乙肝5项指标、HBV-DN...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乙肝疫苗(r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观察肝脏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同时肌注rHBV10μg,每月2次,12个月,观察治疗0、6、12个月肝功能、乙肝5项指标、HBV-DNA定量、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型前胶原(PIIINP)和型胶原(C)的变化。结果:拉米夫定加乙肝疫苗治疗12个月,可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使大多数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拉米夫定加rHBV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疫苗/治疗应用 肝炎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肝硬化
下载PDF
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俞建波 冯志仙 +3 位作者 詹仁雅 童鹰 马跃辉 潘剑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92-597,共6页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射荷瘤小鼠以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小鼠生存期,并与PBS、单纯DC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IFN-γ、IL-2、IL-10、IL-4等细胞因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DC疫苗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途径注射DC疫苗,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1),IL-10明显下降(P<0.05),病理提示肿瘤出现坏死。两种注射途径间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RNA冲击致敏DC注射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能显著延长动物生存期,并能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其机理主要是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反应的程度与注射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神经胶质瘤/治疗 树突细胞/免疫学 免疫疗法 脑肿瘤/治疗 疫苗/治疗应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莪术醇生物修饰构建的瘤苗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立春 许祥裕 +6 位作者 陈平 周娟 刘志敏 孙振华 边可君 朱海航 卜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莪术的提取物——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SGC-7901胃癌的抗瘤效应及联合新城鸡疫病毒(NDV)疫苗的综合效应。方法对SGC-7901胃肿瘤细胞进行系列处理,用莪术醇及NDV对其进行系列生物构建,修饰构建的瘤苗经免疫小鼠(1... 目的探讨中药莪术的提取物——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SGC-7901胃癌的抗瘤效应及联合新城鸡疫病毒(NDV)疫苗的综合效应。方法对SGC-7901胃肿瘤细胞进行系列处理,用莪术醇及NDV对其进行系列生物构建,修饰构建的瘤苗经免疫小鼠(1次/周×3)21天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根据设计观察各组抑制肿瘤肺转移、皮下结节形成、生存时间状况及LAK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经莪术醇修饰构建的SGC-7901肿瘤疫苗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肺转移,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结节形成,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P<0.05);用各组免疫接种后长期存活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效应(P<0.05);由NDV构建的疫苗的抗瘤作用低于莪术醇瘤苗组,莪术醇与NDV联合构建的瘤苗其抗瘤作用未呈现生物放大及相加效应。结论莪术醇修饰构建的SGC-7901新型肿瘤疫苗可以增强胃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对胃癌有较好的实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治疗 癌症疫苗/治疗应用 莪术醇/分离和提纯 癌症疫苗/生物合成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骨髓瘤疫苗抗瘤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冬 何志旭 +3 位作者 刘俊峰 项鹏 黄绍良 黄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骨髓瘤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功能。方法:1)对骨髓瘤疫苗进行安全性检测,并观察其体外针对SP2/0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2)融合疫苗的免疫保护实验和免疫治疗实验。结果:1)接种裸...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骨髓瘤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功能。方法:1)对骨髓瘤疫苗进行安全性检测,并观察其体外针对SP2/0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2)融合疫苗的免疫保护实验和免疫治疗实验。结果:1)接种裸鼠未见致瘤情况初步证实该疫苗安全可靠,体外特异性CTL杀伤实验表明该融合疫苗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2)ESC-DCs融合疫苗免疫组和BMC-DCs融合疫苗免疫组小鼠受到SP2/0攻击后,连续观察60d未见肿瘤形成。3)ESC-DCs融合疫苗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7d,BMC-DCs融合疫苗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6d,而PBS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1d。结论:ESC-DCs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得到的融合疫苗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功能,与BMC-DCs来源的同类疫苗相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癌症疫苗/治疗应用 千细胞 胚胎/细胞学 树突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结核杆菌感染者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苗 罗永艾 +3 位作者 陈保文 沈小兵 苏城 王国治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结核杆菌感染者的预防作用。方法1.动物实验:将结核杆菌感染的豚鼠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的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组(A组:7.0μg/次,B组:35.0μg/次)和阴性对照组(C组),观察疫苗对豚鼠PPD皮肤反应、病... 目的初步探讨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结核杆菌感染者的预防作用。方法1.动物实验:将结核杆菌感染的豚鼠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的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组(A组:7.0μg/次,B组:35.0μg/次)和阴性对照组(C组),观察疫苗对豚鼠PPD皮肤反应、病变指数和活菌负荷的影响。2.人体试验:将31名PPD皮试强阳性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的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组(D组:8.7μg/次、E组:17.5μg/次、F组:35.0μg/次),观察受试者注射疫苗前后PPD皮肤反应情况。结果1.动物实验:A、B、C组豚鼠PPD皮肤反应强度依次为(9.87±3.36、7.04±3.09、12.67±1.47)mm,A组、B组和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B、C组豚鼠病变指数依次为34.6±13.7、29.6±12.3、49.6±16.7,A组、B组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豚鼠脾脏分离的结核杆菌对数值依次为4.32±1.58、4.00±1.39、4.94±0.41,B组和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人体实验:D、E、F组受试者注射疫苗前PPD皮试结果依次为(36.1±4.5、34.0±3.6、33.5±3.1)mm,注射疫苗后PPD皮试结果依次为(20.6±0.6、16.0±1.6、17.82±1.2)mm,各组注射疫苗前后PPD皮试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细胞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结核杆菌感染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预防和控制 耻垢分枝杆菌疫苗/治疗应用 疫苗 无细胞
下载PDF
轮状病毒活疫苗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思玉 赵容 赵久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839-840,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 肠炎/预防和控制 轮状病毒活疫苗/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HBV携带者疗效报告
9
作者 赵洪涛 鹿克风 王维博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37-38,共2页
将200例无症状 HBV 携带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乙肝疫苗、猪苓、潘生丁和卡介苗、猪苓、潘生丁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 HBsAg 转阴率分别为2%、3%,HBeAg 转阴率分别为54%、57%.故认为该两组药物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卡介苗/治疗应用 乙肝疫苗/治疗应用 潘生丁/治疗应用 猪苓/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冻干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与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志强 李文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516-1516,共1页
关键词 狂犬病/预防和控制 狂犬病疫苗/治疗应用 狂犬病疫苗/免疫学
下载PDF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丽丽 郭春燕 李小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449-1450,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肠炎/病毒学 肠炎/预防和控制 免疫球蛋白类 轮状病毒疫苗/治疗应用 轮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肿瘤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姗姗 石慧 孙连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266-2267,共2页
关键词 癌症疫苗/药理学 疫苗 DNA/药理学 癌症疫苗/治疗应用 疫苗 DNA/治疗应用
下载PDF
注射乙肝疫苗1076例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富玲 鹿理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3831-3831,共1页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浙江省6~15岁儿童高浓度抗麻疹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睿 何寒青 +4 位作者 周洋 邓璇 唐学雯 谢淑云 冯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6~15岁儿童抗麻疹病毒高浓度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丽水市莲都区2069名6~15岁儿童的血清,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抗体浓度800 m IU/m L以上... 目的:了解浙江省6~15岁儿童抗麻疹病毒高浓度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丽水市莲都区2069名6~15岁儿童的血清,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抗体浓度800 m IU/m L以上为达到高浓度抗体。利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麻疹高浓度抗体的阳性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麻疹疫苗接种儿童麻疹高浓度抗体的影响因素。结果:2069名调查对象中,麻疹高浓度抗体阳性率为36.06%(746/2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起始接种月龄是麻疹疫苗接种儿童麻疹高浓度抗体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浓度抗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OR:0.866,95%CI:0.830~0.904,P<0.01);12月龄及以上接种者的高浓度抗体阳性率高于8月龄接种者(OR:0.633,95%CI:0.498~0.805,P<0.01)。结论:为维持高水平人群免疫屏障,建议疫情低发地区可以适当延迟麻疹疫苗首剂次接种时间,并对于大龄儿童适时进行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病毒/分析 麻疹/预防和控制 麻疹疫苗/治疗应用 接种 免疫球蛋白G/分析 年龄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DC疫苗治疗肿瘤126例的护理
15
作者 倪维静 潘苗 高许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8期7021-7021,共1页
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免疫共刺激分子,经抗原刺激后的DC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有效地防治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强放... 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免疫共刺激分子,经抗原刺激后的DC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有效地防治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强放化疗敏感性,这种治疗采用的是患者自身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疫苗/治疗应用 肿瘤/治疗/护理
原文传递
中山市三乡镇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疫苗应用分析
16
作者 林建珍 《中国校医》 201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山市三乡镇的病毒性肝炎预防及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方法将中山市三乡镇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疫苗使用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病毒性肝炎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 目的探讨中山市三乡镇的病毒性肝炎预防及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方法将中山市三乡镇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疫苗使用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病毒性肝炎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92例患者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病毒性肝炎疫苗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其次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发病率最高的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积极制定预防对策,合理使用疫苗,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人/预防和控制 病毒性肝炎疫苗/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疫苗对小儿秋季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柏凌云 张玉婵 曹文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疫苗对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3/2007年因初次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与同期所有腹泻病例对比,分为疫苗组与非疫苗组,对比两组发病率、平均患病时间、严重病例比率和住院比例。结果:两组在发病率,...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疫苗对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3/2007年因初次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与同期所有腹泻病例对比,分为疫苗组与非疫苗组,对比两组发病率、平均患病时间、严重病例比率和住院比例。结果:两组在发病率,平均患病时间,严重病例比率和住院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发病率,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预防和控制 腹泻/流行病学 轮状病毒疫苗/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394例学龄儿童流感样病例临床调查及疫苗接种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杰 《中国校医》 2016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2014年冬季学龄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临床特点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来本院开具复课证明的394例学龄儿童ILI,调查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预后及... 目的分析2014年冬季学龄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临床特点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来本院开具复课证明的394例学龄儿童ILI,调查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预后及疫苗接种等情况。根据是否注射疫苗分为2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13及stata12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对病程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儿童ILI疫苗接种率为26.6%,未接种疫苗组与接种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伴有咳嗽、咽痛、头痛、卡他症状、热程及病程的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接种疫苗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接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接种疫苗组最高体温高于接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增高、体温高峰高及伴有咳嗽、头痛是学龄儿童ILI病程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流感,并能缓解学龄期儿童ILI症状。在流感季节,应该加强学龄儿童的疫苗注射工作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感 人/预防和控制 流感疫苗/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存 白若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5期3594-3595,共2页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乙肝疫苗治疗,及未给予任何治疗。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和乙肝免疫...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乙肝疫苗治疗,及未给予任何治疗。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及乙肝疫苗治疗。结果:三组孕妇所生婴儿出生时、12月龄时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12月龄时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治疗应用 免疫球蛋白类/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预防和控制 疾病传播 垂直/预防和控制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