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1997~1999年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疫苗衍生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4 位作者 陈秋霞 林伟生 林永杰 林锦炎 黄吉城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 1999年共从AFP病例中分离到 2 5例脊灰Ⅱ型疫苗株病毒 ,占分离到脊灰病毒病例总数的 37.9% ,其中S2×S3型重组病毒 18例 ,占 72 % ,S2×S1型 1例 ,非重组病毒 6例。S2×S3型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 8例 ,占 4 4 .4 %。未服苗儿童感染S2×S3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率(6 0 0 % )高于非重组病毒的残留麻痹率 (33 3% )。结论 Ⅱ型疫苗株脊灰病毒普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以S2×S3重组病毒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1997~1999年 AFP 脊髓灰质炎病毒 Ⅱ型疫苗衍生株 分子生物学特征 致病性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新障碍 被引量:3
2
作者 严有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3期78-83,共6页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或接触了服苗者后 ,极个别人可发生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 (VAPP) ,尤其是近 10年来 ,国内外均报道了小规模的VAPP暴发流行 ,监测发现 ,这些VAPP病人的发生与OPV疫苗出现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以致疫苗病毒...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或接触了服苗者后 ,极个别人可发生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 (VAPP) ,尤其是近 10年来 ,国内外均报道了小规模的VAPP暴发流行 ,监测发现 ,这些VAPP病人的发生与OPV疫苗出现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以致疫苗病毒恢复其毒力有关。本文就目前VAPP发生情况、OPV疫苗基因的变化如基因突变或重组的类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 基因突变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下载PDF
贵州省2004年一起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绪芳 童亦滨 +9 位作者 苏飞 任刚 刘铭 许文波 严冬梅 张勇 张丽 张大勇 邹建 喻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4-558,共5页
目的证实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的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循环(cVDPVs),分析cVDPVs发生原因,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DPVs)和临床相似症状的其他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方法对疫区进行流... 目的证实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的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循环(cVDPVs),分析cVDPVs发生原因,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DPVs)和临床相似症状的其他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方法对疫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采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PV)分离鉴定与基因序列测定,并对贞丰县近几年报告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贞丰县挽澜乡2例AFP病例和3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Ⅰ型VDPVs;发生Ⅰ型cVDPVs事件后,5例诊断为临床符合脊灰的AFP病例中有3例分离到Ⅰ型或Ⅱ型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毒学监测结果显示,贞丰县人群中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55.1%)明显高于贵州全省水平(23.2%),2004年PV分离率(36.8%)明显高于往年,16株PV中Ⅰ型所占比例(43.8%)明显高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18.3%)。结论脊灰Ⅰ型VDPVs已经在贞丰县引起了循环(cVDPVs);人群中PV和非脊灰肠道病毒带毒率明显增高及疫苗接种率严重低下,是该次Ⅰ型cVDPVs发生的原因;应加强无脊灰状态下疫苗接种率的评估和早期疫情预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2004年 Ⅰ型疫苗衍生株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 疫苗接种
原文传递
云南省1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汤晶晶 田炳均 +4 位作者 罗梅 张杰 康文玉 余文 丁峥嵘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本调查旨在了解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1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衍生毒株(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引起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该病例的排毒情况及其周围健康儿童的肠道病毒(EV)携带情况和病毒型别特征。在该病例的发生地进行现场流... 本调查旨在了解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1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衍生毒株(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引起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该病例的排毒情况及其周围健康儿童的肠道病毒(EV)携带情况和病毒型别特征。在该病例的发生地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连续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采集密切接触者及病例居住地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经省级专家组最终分类诊断为VDPV病例;实验室结果显示病例标本中未再检出VDPV;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健康儿童标本中均未检测到脊灰疫苗株病毒及VDPV,AFP病例入户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表明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在健康儿童中检测到NPEV 21株,病毒携带率为20.0%;经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21株NPEV分别属于HEV-A组(11株,3个血清型,占52.4%)和HEV-B组(10株,4个血清型,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肠道病毒 测序定型 健康儿童
原文传递
柯萨奇A6型手足口病耦合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感染一例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纯 谢华萍 +8 位作者 崔敏 甄若楠 张颖 倪莉红 黄影怡 耿进妹 卢惠溪 狄飚 王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1例柯萨奇A6型(CA6)手足口病合并脊髓灰质炎病毒(VV)Ⅱ型疫苗衍生株(VDPVⅡ)感染病例,明确其感染病原及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获取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病例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共16份进行肠道病毒... 目的调查广州市1例柯萨奇A6型(CA6)手足口病合并脊髓灰质炎病毒(VV)Ⅱ型疫苗衍生株(VDPVⅡ)感染病例,明确其感染病原及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获取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病例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共16份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对病例就诊医院当月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共21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手足口病相关病原,并用RT-PCR方法检测PV,CA6及PV阳性标本用RT-PCR方法扩增其VP1区基因片段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该病例临床仅表现为手足口病症状,无急性弛缓性麻痹(AFP)。16份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均未检出EV,入户主动搜索调查未发现类似病例。在该病例当月就诊医院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EV71阳性4例,CA16阳性2例,包括该病例在内的其余15例均为CA6阳性,但仅该病例同时检出VDPVⅡ。对包括该病例在内的9例CA6阳性标本的VPl区扩增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9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8.9%。100.0%,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6.0%。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9株属于同一分支。对该病例VDPV株VP1区扩增测序分析,与SabinⅡ相比,有包括U2909A在内的6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2个位点发生氨基酸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例VDPV分离株不同于以往发现的VDPV。结论该病例为CA6手足口病合并VDPVⅡ感染,其手足口病症状由CA6感染引起,推测该病例无AFP症状可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所致。分离的VDPV为当地新发现毒株,但未造成VDPV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A6型 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与疫苗衍生株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戴振威 刘丹青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疫苗衍生株 流行病学 对策
原文传递
1株轮状病毒疫苗衍生株的分离和鉴定
7
作者 何莲花 冯瑄 +4 位作者 陈燕 姜慧敏 李金松 张少白 段招军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对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成人患者感染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疫苗衍生株(Vaccine-derived strain,VDS)进行鉴定和探究其AGE病因。方法采集与1名接种口服五价人-牛重配RV减毒活疫苗(Pentavalent... 目的对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成人患者感染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疫苗衍生株(Vaccine-derived strain,VDS)进行鉴定和探究其AGE病因。方法采集与1名接种口服五价人-牛重配RV减毒活疫苗(Pentavalent oral live human-bovine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RV5)儿童密切接触且患AGE的母亲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RT-PCR或PCR筛查RV等常见致AGE的病毒,采用MA104细胞对RV进行分离培养,通过RT-PCR扩增和测序获得全基因组,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进行双链RNA电泳带型鉴定,利用在线分型工具分型,进行Blastn和Blastp序列比对。结果从该AGE患者粪便标本中筛查出RV;细胞培养在盲传第二代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该分离株经VP4/VP7基因测序显示为源于RV5的G4P[5]基因型RV5 VDS,且呈现A组RV独特的4∶2∶3∶2双链RNA电泳图谱;与RV5原型株相比,该分离株的NSP3节段核苷酸发生G283 T变异,推导氨基酸发生D95Y变异,其他节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结论该成人AGE患者感染的RV5 VDS可能来自接种RV5的儿童,但导致该成人AGE的可能性较小;尚需加强监测以评估其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疫苗 疫苗衍生株 急性胃肠炎
原文传递
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VP1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勇 祝双利 +6 位作者 赵蓉 李杰 陈立 侯晓辉 王东艳 张礼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PCR RFLP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异常酶切图谱的毒株共 2 4株 ,其中Ⅰ型毒株 1株 ,Ⅱ型毒株 2 1株 ,Ⅲ型毒株 2株 ;用ELISA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不同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毒株共 2 2株 ,其中Ⅰ型毒株 7株 ,Ⅱ型毒株 4株 ,Ⅲ型毒株 1 1株 ,在 7株Ⅰ型毒株中有 3株为非疫苗类似株 (NSL) ,其余为双反应毒株 (DRV)。随后对这 4 6株毒株进行了全VP1区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2年脊灰分离株都是疫苗株或疫苗衍生株 ,没有发现野毒株 ,中国继续保持着“无脊灰野毒状态” ;口服减毒活疫苗 (OPV)株与其它野毒株在稳定性性质方面是类似的 ,即通常是不稳定的 ,在人体肠道内有很强的选择性 ;在人体肠道内 ,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变异导致毒力升高 ,是引起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VAPP)的重要原因 ,但宿主本身的因素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局部地区有疫苗株的循环或脊灰疫苗衍生株 (VDPV)的存在 ;最终消除疫苗株引起的AFP病例可能还需要脊灰灭活疫苗(IPV)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减毒活疫苗 0PV 基因变异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VDPV
下载PDF
2012-2015年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庆 肖芳 +3 位作者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015年脊灰阳性率明显高于前3年;2013年出现1例VDPV病例,其型别为Ⅱ+Ⅲ混合型毒株,在连续采集的15份粪便标本中,主要分离得到Ⅲ型为VDPV,Ⅱ型有部分VDPV。结论 2012-2014年每年的疫苗相关株分离率较平稳,没有明显的优势株,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的流行和发生,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过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髓灰质炎(脊灰)疫苗 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 流行病学 病原
下载PDF
安徽省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病毒衍生株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永刚 刘丹青 余文周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了解发生在安徽省 2 0 0 2年 3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病毒衍生株 (VDPV)引起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 病例个案调查。结果  3例分布在相距较远的农村地区 ,为 <2岁男孩 ,均发病于春夏季 ,有 2次或 3次脊... 目的 了解发生在安徽省 2 0 0 2年 3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病毒衍生株 (VDPV)引起的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 病例个案调查。结果  3例分布在相距较远的农村地区 ,为 <2岁男孩 ,均发病于春夏季 ,有 2次或 3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服苗史 ,其中 1例在服苗后 2 5d发病 ;病例有发热、非对称性麻痹、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阴性和留有后遗症等临床表现 ,其中 2例临床症状严重。结论 首例Ⅲ型VDPV病例发生在安徽省 ,病例有增多的趋势 ;其流行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相似 ;2例患儿因感染在环境中循环的Ⅲ型VDPV而发病 ;尚未发现该疾病的传播流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调查分析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病毒衍生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疫苗重组株病毒在我国的循环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84
11
作者 张礼璧 侯晓辉 +4 位作者 朱晖 郑红 叶绪芳 徐闻 李杰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我国自 1994年 10月以后已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在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都是 3个血清型的疫苗衍生株 ,并以Ⅱ型为主。近几年每年Ⅱ型分离株的数量均多于同年Ⅰ型株加Ⅲ型株之和。 1... 我国自 1994年 10月以后已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在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都是 3个血清型的疫苗衍生株 ,并以Ⅱ型为主。近几年每年Ⅱ型分离株的数量均多于同年Ⅰ型株加Ⅲ型株之和。 1997~ 1999年从贵州、云南省分离到的Ⅱ型疫苗株中 ,除了疫苗变异株外 ,还发现了不同血清型间的重组株 ,如VP1片段来自SabinⅡ ,而 3D片段分别来自SabinⅢ (S2 ×S3 )和SabinⅠ (S2 ×S1) ,它们的基因序列与脊灰疫苗株SabinⅡ型有差异。能从未服苗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这类毒株 ,表明在外环境中有这类毒株在循环。这些毒株可以致病 ,其致病性与该儿童是否接受了疫苗全程免疫有很大的相关性。重组株的发现提示我们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已有循环。从贵州省Ⅱ型病例发生时间和区域上看 ,病例有聚集分布的趋势 ,但目前尚处于小范围的循环中 ,其原因与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株 重组 全程计划免疫
原文传递
在江苏省发现曾有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在自然界循环 被引量:20
12
作者 侯晓辉 张礼璧 +3 位作者 冷红英 张勇 郑红 方勇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6期311-314,共4页
目前我国已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关于中国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认证。但近几年在实验室监测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和核苷酸... 目前我国已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平洋区关于中国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认证。但近几年在实验室监测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在我国存在不同型别脊灰疫苗衍生株间的重组病毒 ,以及同一型别脊灰疫苗株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最近从江苏省 1996年和 1998年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 ,各分离到 2株Ⅰ型脊灰病毒 ,经鉴定 ,这 4株病毒均为同源Ⅰ型脊灰疫苗的衍生株病毒。证明江苏省曾有Ⅰ型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在自然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强化免疫 核苷酸序列分析 变异
原文传递
福建省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伟毅 蔡志坤 +2 位作者 杨莹 张红榕 严延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核酸序列分析仪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上进行比对.并构建基... 目的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核酸序列分析仪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上进行比对.并构建基因树。结果福建省1999~2002年分离到脊灰病毒5株,为Ⅱ型与Ⅲ型的疫苗重组。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省AFP病例中分离到的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株VPI区与标准疫苗株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变异程度不大,与攀伎花市造成流行的脊灰病毒株差异也不大。同时发现,Fj-4,Fj-52株病毒为同一毒株。结论福建省在1999~2000年曾经出现过疫苗重组株,其中有一种毒株已在人群中循环,并引发2例病例。目前我国已进入无脊灰状态.仍采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要注意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的流行。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可以为适时调整免疫策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RT-PCR 基因型 序列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下载PDF
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晓庆 肖芳 +3 位作者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20B、RD细胞继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脊髓灰质炎毒株通过ITD方法进行型内鉴定,若为复合型毒株再经过血...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20B、RD细胞继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脊髓灰质炎毒株通过ITD方法进行型内鉴定,若为复合型毒株再经过血清中和实验分单型后,送至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2013年至2015年共接收1058份AFP病例粪便标本,其中有28份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83份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离率分别为2.65%,7.84%;接收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57份,分离出脊灰病毒2份和非脊灰肠道病毒7份,平均分离率分别为3.51%,12.28%;在2013年分离出一例疫苗衍生株病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处于较高的水平,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检出VDPV,提示我们要警惕疫苗株的变异,应继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 非脊灰肠道病毒 病原学监测
下载PDF
河北省2003~2005年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玫 郭玉 +4 位作者 张振国 宋慧军 张晓晔 张俊棉 刘燕丽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6期739-740,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方法]对河北省2003~2005年脊灰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报告发病率分...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方法]对河北省2003~2005年脊灰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4/10万、2.62/10万和3.22/10万;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9.5%、99.5%和94.3%;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分别为92.7%、98.1%和97.4%;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分别为91.4%、88.2%和91.7%;脊灰病毒(PV)阳性株送达国家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分别为95.4%、100.0%和100.0%。PV分离率分别为11.6%、6.4%和4.2%;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13.2%、6.7%和9.0%。[结论]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下载PDF
RT-PCR-RFLP方法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
16
作者 田宏 刘杨 +1 位作者 高志刚 万丽霞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5-486,F005,共3页
目的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T_PCR_RFLP)方法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 (PV)进行型内鉴定。方法 :采用RT_PCR方法对PV的VP1区进行扩增 ,PCR产物分别用DdeⅠ、HpaⅡ、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做RFLP分... 目的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T_PCR_RFLP)方法对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 (PV)进行型内鉴定。方法 :采用RT_PCR方法对PV的VP1区进行扩增 ,PCR产物分别用DdeⅠ、HpaⅡ、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做RFLP分析 ,并与PVSabinⅠ、Ⅱ、Ⅲ3个型别疫苗株相对照判定其是否为疫苗相关株。结果 :对天津市2001年—2002年分离到的9株PV阳性株进行RT_PCR_RFLP试验 ,全部为疫苗相关株。结论 :该方法应用于PV检测 ,可以尽早发现脊灰野病毒、疫苗衍生株及疫苗重组株等 ,便于尽快采取措施阻断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RFLP法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株 疫苗重组
下载PDF
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7
作者 陈玫 张振国 +4 位作者 宋慧军 郭玉 张晓晔 孙印旗 张俊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驰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下载PDF
河北省2008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监测分析
18
作者 陈玫 郭玉 +3 位作者 张俊棉 张振国 赵娜 崔志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238-1239,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监测情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河北省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的监测情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河北省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与血清定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从407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24株,分离率为5.90%,从24例AFP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株脊灰疫苗株病毒。对分离到的39株单血清型PV进行了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未发现VDPV和脊灰野病毒。结论2008年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实验室监测系统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原文传递
2003-2005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刘岩 张振国 +2 位作者 陈玫 郭玉 张俊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PV)和肠道病毒分离,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2003-2005年共采集了119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脊灰病毒(PV)86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5株。从AFP病例及其高危病例的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V100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12株,Ⅱ型29株,Ⅲ型23株,混合型23株,PV+NPEV8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38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32株(95.7%),双反应株(DRV)5株(3.8%),非疫苗类似株(NSL)1株(0.7%)。结论河北省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下载PDF
采用PCR-RFLP法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特征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潘伟毅 蔡志坤 +2 位作者 杨莹 张红榕 严延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 ]对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型内鉴定。[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 ,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 ] 1999— 2 0 0 2年福建省脊灰分离株在 3D区有 5株Ⅱ型病毒发生重组或变异 ,表现为Ⅲ型 ;在VP1区有 3株... [目的 ]对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型内鉴定。[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 ,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 ] 1999— 2 0 0 2年福建省脊灰分离株在 3D区有 5株Ⅱ型病毒发生重组或变异 ,表现为Ⅲ型 ;在VP1区有 3株发生变异 ,不同于经典Ⅱ型病毒 ,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 ]PCR RFLP技术能快速确认脊灰毒株的基因特征 ,初步区分脊灰病毒是否为野病毒或发生重组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株 脊髓灰质炎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