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初期吉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工作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大强 王超 +9 位作者 吴光健 万玲玲 王宇峰 田鑫 曹凤瑞 林琳 付思美 程涛 陈超 周剑惠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58,654,共5页
目的探寻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初期吉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中首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向IPV转换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普查的方法对IPV接种率较低的12县(市、区)143家接种门诊426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问... 目的探寻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初期吉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中首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向IPV转换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普查的方法对IPV接种率较低的12县(市、区)143家接种门诊426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脊灰疫苗转换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在392名有效调查对象中,97.96%了解IPV/OPV免疫程序,96.68%了解接种方式,63.01%认为IPV接种增添工作量,47.90%认为IPV接种操作有难度;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单位类别的调查对象对IPV接种工作量、接种操作难度的看法均有显著性差异。调查对象认为疫苗转换工作的主要问题包括担忧IPV接种不良反应、家长对IPV接种方式不接受、增加工作负担。结论担忧不良反应、工作量增加、接种操作难度是影响首剂OPV向IPV转换工作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福建省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凝旋 陈致飞 +5 位作者 张苏晗 李东 张海荣 杨秀惠 潘伟毅 周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2-878,共7页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与全球另外154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实施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停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为探讨脊灰疫苗转换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与全球另外154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实施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停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为探讨脊灰疫苗转换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结果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收集2012-2018年福建省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监测数据,对脊灰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并使用RD细胞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L20B阳性分离物进行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型内鉴别(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对PV衣壳蛋白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2012-2018年福建省累计报告AFP病例1776例,根据AFP病例分类流程确诊的AFP病例1283例,排除的非AFP病例493例,疫苗转换前后报告发病率平均为2.83/10万和2.71/10万。实验室共检测3123份粪便标本(包括AFP病例、非AFP病例及接触者),其中合格标本采集率为92.42%,7日及时送检率为97.85%,14日内病毒分离完成率接近100%,疫苗转换前后PV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91%(38/1986)、1.58%(18/1137),非脊灰肠道病毒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0.22%(203/1986)、5.45%(62/1137)。2016年5月1日之前分离出Ⅰ型PV 6株,Ⅱ型PV 13株,Ⅲ型PV 19株;2016年5月1日之后分离出Ⅰ型PV 6株,Ⅲ型PV 12株。本研究结果提示,脊灰疫苗转换前后福建省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和及时性。2012-2018年福建省分离出的PV均为脊灰疫苗株,毒株血清型别以Ⅲ型为主,VP1编码区核苷酸以低变异为主,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及脊灰野病毒,疫苗转换后再未检出II型PV,提示II型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已被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脊髓灰质炎病毒(PV) 病原学监测 疫苗转换
原文传递
脊灰疫苗转换后不同疫苗组合免疫效果和成功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苏晗 黄丽萍 +6 位作者 傅正和 陈致飞 李东 郑凝旋 张海荣 林光灿 杨秀惠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单剂次IPV和两剂次IPV+bOPV两种不同序贯程序的脊灰基础免疫效果。方法在免疫前及应用1IPV+2bOPV和2IPV+1bOPV两种模式完成脊灰基础免疫后1个月,进行调查和采集静脉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脊灰Ⅰ~Ⅲ型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脊灰Ⅰ... 目的分析单剂次IPV和两剂次IPV+bOPV两种不同序贯程序的脊灰基础免疫效果。方法在免疫前及应用1IPV+2bOPV和2IPV+1bOPV两种模式完成脊灰基础免疫后1个月,进行调查和采集静脉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脊灰Ⅰ~Ⅲ型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免疫前分别为71.9%、56.1%、42.1%;用两种免疫模式完成基础免疫后,Ⅰ型和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免疫成功率均达到92%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值均>1∶800;单剂次和两剂次IPV接种模式免疫后,Ⅱ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7%和96.2%,免疫成功率分别为51.6%和73.1%,GMT值分别为1∶9.15和1∶33.75,说明两剂次IPV免疫后GMT值显著高于单剂免疫。结论两种免疫模式均能确保脊灰I和Ⅲ型中和抗体维持高阳性率和高抗体水平,两剂次IPV免疫模式能更好地提高Ⅱ型脊灰中和抗体的免疫成功率并达到较高的GMT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疫苗策略转换 中和抗体 免疫成功率 几何平均滴度(GMT)
原文传递
河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前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杨建辉 白祎然 +4 位作者 豆巧华 陈瑞琴 张璐 张明瑜 郭永豪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 了解河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转换)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两次转换(2016年5月1日和2019年10月1日)前后1年内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1 975例AFP病例共计3 949份粪便标... 目的 了解河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转换)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两次转换(2016年5月1日和2019年10月1日)前后1年内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1 975例AFP病例共计3 949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使用SPSS 19.0软件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次转换前后共报告AFP病例分别为467例和485例,发病率分别为2.38/10万和2.46/10万(P>0.05),残留麻痹的构成比分别为10.06%和12.99%(P>0.05),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0.64%和1.24%(P>0.05),采集标本分别为934和970份,脊灰病毒(PV)分离率分别为1.07%和1.55%(P>0.05),PV I型分离率分别为0.43%和0.93%(P>0.05),PV Ⅲ型分离率分别为0.54%和0.62%(P>0.05),核苷酸变异数≤5分别占90.00%和80.00%,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6.85%和8.45%(P>0.05);第二次转换前后共报告AFP病例分别为544例和479例,发病率分别为2.75/10万和2.34/10万(P<0.05),残留麻痹的构成比分别为8.09%和6.05%(P>0.05),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1.65%和0.42%(P>0.05),采集标本分别为1 087和958份,PV分离率分别为0.83%和0.42%(P>0.05),PV I型分离率分别为0.37%和0.21%(P>0.05),PV Ⅲ型分离率分别为0.46%和0.21%(P>0.05),核苷酸变异数≤5均占100.00%,NPEV分离率分别为4.14%和1.04%(P<0.05)。AFP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70.08%,其中3岁以下病例数最高,占51.80%,男女性别比1.80∶1。报告病例最多的3个地区分别为郑州市、南阳市、周口市,分别占24.00%、9.01%和9.01%;时间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疾病谱以吉兰-巴雷综合征和短暂性肢体麻痹为主。结论 河南省两次免疫策略转换前后AFP病例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疾病谱以及60天后残留麻痹和死亡构成比均无明显变化,PV I型分离率高于Ⅲ型,核苷酸均以≤5个变异为主,AFP发病率和NPEV分离率在第二次转换后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免疫策略转换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首次在污水中发现II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应急处置 被引量:6
5
作者 宁静 杨宏 +14 位作者 阿迪力·司马义 曹雷 王培生 樊春祥 凯赛尔·吾斯曼 张勇 周红俊 施文 唐海淑 关静 马超 郝利新 王华庆 温宁 尹遵栋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3-377,387,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首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污水中检测到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应急处置效果。方法采取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 目的评价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首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污水中检测到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应急处置效果。方法采取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含Ⅱ型组分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健康儿童和扩大环境脊灰病毒监测、脊灰灭活疫苗(IPV)查漏补种等措施,评价Ⅱ型VDPV传播范围。结果新疆2016-2018年0-14岁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10万,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87.1%。采取阻断VDPV传播措施后,后续环境和健康儿童中连续3个月未再发现Ⅱ型VDPV,未发现VDPV病例。结论此次Ⅱ型VDPV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未发生VDPV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处置
原文传递
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敬云 孙丽 +4 位作者 张振国 李静 张俊棉 赵娜 李琦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10期829-834,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对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和转换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AF... 目的了解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对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和转换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AFP监测系统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河北省报告AFP 312例,转换后报告361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8/10万和2.58/10万。AFP病例均在夏秋季高发,男性高于女性,集中在0~4岁组;疾病谱均以吉兰–巴雷综合征(又名"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但手足口病及脊髓炎病例增多;残留麻痹率分别为11.86%、17.45%;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率分别为2.56%、1.66%,优势毒株分别为Ⅰ、Ⅲ型;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分别为19.23%、12.74%。结论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河北省AFP病例的发病率、季节、地区及人群分布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疾病谱构成发生变化,残留麻痹增多,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下降,脊灰病毒优势株由Ⅲ型取代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疫苗免疫程序转换 监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损耗系数测算 被引量:8
7
作者 段梦娟 曹雷 +3 位作者 曹玲生 崔健 肖奇友 郑景山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估算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损耗系数。方法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脊灰疫苗转换至2016年11月30日bOPV的下发、使用和接种情况。采用方便抽样,从各省分别选择5个预防接种单位,调查bOPV... 目的估算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损耗系数。方法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脊灰疫苗转换至2016年11月30日bOPV的下发、使用和接种情况。采用方便抽样,从各省分别选择5个预防接种单位,调查bOPV损耗系数和影响因素。结果全国bOPV的测算损耗系数为1.79,各省在1.34(重庆市)-4.57(青海省)之间。共调查接种单位182个,测算平均损耗系数为1.53。日、周/旬、月接种单位的损耗系数分别为1.70、2.16、2.87(F=11.52,P<0.05)。日平均接种量和损耗系数呈负相关(r=-3.01,P<0.05)。结论 bOPV损耗系数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使用损耗系数进行疫苗用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损耗系数 脊灰疫苗转换
原文传递
中国推进消灭脊髓灰质炎终结战略计划技术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左树岩 Lance Rodewald +3 位作者 Roland Sutter Jackie Fournier-Caruana William Schluter Sergey Diorditsa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中国积极推进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终结战略计划,分阶段将灭活脊灰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纳入免疫规划,预期2016年4月与全球同步停服三价(Trivalent)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 中国积极推进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终结战略计划,分阶段将灭活脊灰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纳入免疫规划,预期2016年4月与全球同步停服三价(Trivalent)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t OPV),开始接种二价(Bivalent)OPV(b OPV)。为澄清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会同国内外相关专家,讨论了中国部分专业人员提出的主要技术和政策问题,包括停用OPV的原因,b OPV替代t OPV使用的步骤,转换前减少风险的准备等,形成专家解读,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在推进消灭脊灰终结战略计划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脊髓灰质炎 终结战略计划 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