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式PCR法检测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人类疱疹病毒-6的DNA 被引量:2
1
作者 卢育洪 周羽竝 +2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扬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人类疱疹病毒 6型 (humanherpesvirus 6,HHV 6)是一种常见的病毒 ,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由于研究过程所采取方法不同 ,对于白血病病人感染HHV 6情况的报道也不一致。本研究首次运用巢式PCR检测了 38例髓系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人类疱疹病毒 6型 (humanherpesvirus 6,HHV 6)是一种常见的病毒 ,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由于研究过程所采取方法不同 ,对于白血病病人感染HHV 6情况的报道也不一致。本研究首次运用巢式PCR检测了 38例髓系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HV 6DNA ,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30例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8例。结果显示 :与正常对照HHV 6的DNA检出率相比 ,AML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降低 ,而CML中则无明显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髓系 白血病 外周血 巢式PCR
下载PDF
辽宁省部分地区人群疱疹病毒-6型的抗体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玉坤 高文武 +4 位作者 侯继东 李颖 张会仁 侯美华 张彦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沈阳、阜新、本溪三地区进行了抗人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调查。结果,健康脐带血的阳性率为100%(30/30),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血与HHV-6抗原均无特异性阳性反应,恢复期血100%转...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沈阳、阜新、本溪三地区进行了抗人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调查。结果,健康脐带血的阳性率为100%(30/30),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血与HHV-6抗原均无特异性阳性反应,恢复期血100%转阳(12/12),其抗体IgG效价在1∶80~1∶320之间,健康人血清的总阳性率为72.4%(299/415)。6个月~2岁的婴幼儿抗体阳性率最高(84%~96%)。提示,这一新发现的幼儿急疹病原体人疱疹病毒-6型早已在我国人群之间广泛感染蔓延。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下降,6个月以后抗体升高,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表明HHV-6感染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抗体 免疫荧光抗体法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感染与药疹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卫如 李卫平 +2 位作者 薛峰 施若非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 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G。结果:127例药疹患者中15例(11.8%)患者有HHV-6活动性感染,其中以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最多见,占46.7%,还可见于发疹型(EE)、多形红斑型(EM)、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剥脱性皮炎型(ED)。HHV-6感染组男性的药疹发生率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5);HHV-6感染组DIH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1);HHV-6感染组较无HHV-6感染组更易发生发热(P<0.05)、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嗜酸粒细胞增多(P均<0.01);HHV-6感染患者药疹发病潜伏期和病情控制时间均显著长于无HHV-6感染组(P<0.01);药疹患者入院时和恢复期的HHV-6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HHV-6活动性感染最常见于DIHS,也可见于EE、EM、SJS和ED;HHV-6感染与DIHS的发生密切相关;有HHV-6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系统损害多、潜伏期长、治疗所需时间长;药疹患者有较高的HHV-6潜伏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人类疱疹病毒-6 药物超敏综合征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福津 张延东 周旭东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多种肿瘤有关。本实验为了探讨HHV-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液相同位素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NHL。结果显示有12例病例组织中含HHV-6,占60%。10例P53蛋白异常(50%)。提示HHV-6与NH...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多种肿瘤有关。本实验为了探讨HHV-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液相同位素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NHL。结果显示有12例病例组织中含HHV-6,占60%。10例P53蛋白异常(50%)。提示HHV-6与NHL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P53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对病毒感染作用
5
作者 李咏梅 李宏伟 王雪松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A)包膜胆固醇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甲基-β-环糊精(MβCD)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采用免疫荧...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A)包膜胆固醇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甲基-β-环糊精(MβCD)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实验(IFA),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蛋白杂交等方法检测病毒在去除胆固醇后,对宿主细胞的结合、融合、进入的影响。结果当HHV-6A包膜胆固醇被10 mmol/L甲基-β-环糊精去除后,未检测到抗-即时早期蛋白(IE1)的表达,其感染性遭到破坏,但可以部分被外源性胆固醇所恢复,50 mmol/L的外源胆固醇就可以使经2.5 mmol/L MβCD处理的病毒部分恢复其感染力。与未经MβCD处理的HHV-6A比较,病毒尚能结合宿主细胞,其结合能力稍微受到了影响,但病毒不能进入靶细胞,其感染性及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HHV-6A包膜胆固醇在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包膜 胆固醇 宿主细胞
下载PDF
菲律宾菌素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咏梅 张亚丽 刘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650-4651,4653,共3页
[目的]了解菲律宾菌素减少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后,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菲律宾菌素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菲律宾菌素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然后采用IFA法、Hoechst ... [目的]了解菲律宾菌素减少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后,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菲律宾菌素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菲律宾菌素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然后采用IFA法、Hoechst 33258核染色及免疫蛋白杂交等方法检测病毒受菲律宾菌素作用后,其对靶细胞的融合、进入的影响。[结果]菲律宾菌素能减少HHV-6A包膜胆固醇,病毒的感染性及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HHV-6A包膜胆固醇在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菌素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性
下载PDF
人疱疹病毒-6与多发性硬化发病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马妍慧 李宁丽 张冬青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疱疹病毒-6 关联性研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 急性炎症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发病 神经胶质 易感性基因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用PCR技术检测健康孕妇人类疱疹病毒-6型潜伏感染
8
作者 黄象艳 白增亮 黄象娟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9年第1期21-21,共1页
为了解健康孕妇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潜伏感染状况,1996年采用PCR技术,对济南市36例健康孕妇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了HHV-6 DNA的检测.有7例检出HHV-6DNA,阳性率为19.4%.表明济南市健康孕妇中存在HHV-6潜伏感染.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潜伏感染 PCR
下载PDF
人疱疹病毒-6型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军连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人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一种新发现的疱疹病毒科成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HHV-6基因组的结构、基因定位与功能,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特性与功能方面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基因组 编码蛋白 结构
下载PDF
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性脑炎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晓文 吴小津 +7 位作者 薛群 魏孝艾 施晓兰 胡晓慧 周慧芬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6-697,共2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病毒性脑炎(VE)的发生较为罕见,预后恶劣。由于移植后受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使得其VE无论在病原体还是临床预后方面均不同于非免疫抑制的VE患者,因此对VE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移植医师及时准确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病毒性脑炎(VE)的发生较为罕见,预后恶劣。由于移植后受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使得其VE无论在病原体还是临床预后方面均不同于非免疫抑制的VE患者,因此对VE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移植医师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早期治疗。我院于2010年11月诊治了1例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VE,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类疱疹病毒-6 病毒性脑炎 移植后 无关供者 免疫抑制状态 非免疫抑制 早期治疗
原文传递
甲基-β-环湖精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咏梅 王雪松 孙秀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了解甲基-β-环糊精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含量及其病毒感染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环糊精作用于HHV-6A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分剐进行病毒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及感染HSB-2细... 目的了解甲基-β-环糊精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含量及其病毒感染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环糊精作用于HHV-6A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分剐进行病毒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及感染HSB-2细胞,然后采用IFA法和免疫蛋白杂交等方法检测病毒受甲基环湖精作用后,其对靶细胞的结合、融合、进入的影响以及包膜糖蛋白的表达、结果甲基-β-环糊精能去除HHV-6A包膜胆固醇,病毒的感染性遭到了破坏,但可以被外源性胆固醇所恢复、HHV-6A结合宿主细胞的能力稍微受到影响,但其感染性及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显著减弱,包膜糖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结论HHV-6A包膜胆固醇在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β-环糊精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性
下载PDF
人疱疹病毒-6感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锋 雷美清 杨晓阳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00-305,共6页
人疱疹病毒(HHV)-6属于人β-疱疹病毒亚科玫瑰疹病毒属。部分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后,可检测到血清HHV-6呈阳性。此类患者在接受HSCT治疗前,是否需要预防治疗,HHV-6感染是否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风险增高,以及... 人疱疹病毒(HHV)-6属于人β-疱疹病毒亚科玫瑰疹病毒属。部分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后,可检测到血清HHV-6呈阳性。此类患者在接受HSCT治疗前,是否需要预防治疗,HHV-6感染是否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风险增高,以及治疗方案目前结论不一等问题,均为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加深对接受HSCT患者发生HHV-6感染的认识,笔者拟从HHV-6的分子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以及HSCT后患者HHV-6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脑炎 病毒 诊断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去除及糖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咏梅 孙敏 王大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包膜胆固醇去除后,对其包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0,1,2,3,5,10 mmol/L不同浓度的甲基-β-环糊精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采用胆固醇含量检测...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包膜胆固醇去除后,对其包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0,1,2,3,5,10 mmol/L不同浓度的甲基-β-环糊精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采用胆固醇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病毒胆固醇含量;纯化后的病毒感染HSB-2细胞后,用免疫蛋白杂交方法检测包膜糖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甲基-β-环糊精作用HHV-6A后,其包膜胆固醇含量与甲基-β-环糊精的浓度呈负相关,从35μg/ml下降到10μg/ml以下;与未经处理的病毒比较,其包膜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未发生改变,糖蛋白gQ1和gL的表达均处在同一水平。结论甲基-β-环糊精可去除HHV-6A包膜胆固醇,且包膜胆固醇的缺失并未影响包膜糖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β-环糊精 人类疱疹病毒-6 (HHV-6) 包膜 胆固醇 糖蛋白
下载PDF
人疱疹病毒─6型抗体的研究
14
作者 钱利生 李雪平 +1 位作者 张小凤 祝远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人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IgG抗体。15岁以下儿童血清共91份,成人血清50份,若以抗体效价>1:20为阳性,1岁内幼儿的抗HHV─6IgG阳...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人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IgG抗体。15岁以下儿童血清共91份,成人血清50份,若以抗体效价>1:20为阳性,1岁内幼儿的抗HHV─6IgG阳性率为74%,2~15岁的抗体阳性率为95%,16岁以上成人抗体阳性率为94%,1岁内的抗体阴性血清,都集中在4─8月龄的幼儿。3例分离出HHV─6的婴儿玫瑰珍(ExanthemSu.bitum,ES)患儿,其血清抗体效价均低于1:20,表明抗体水平低下时如接触HHV─6,则易被感染,提示在托儿所、婴幼儿病房等儿童较为集中的场所,应注意预防暴发性HHV─6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抗体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型研究现状
15
作者 黄相丽 周德波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1986年美国Salahuddin等首次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和艾滋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到的人类疱疹病毒科中的新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与婴儿急疹等疾病有关,在健康人群中感染也非常普遍.因此HHV—6...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1986年美国Salahuddin等首次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和艾滋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到的人类疱疹病毒科中的新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与婴儿急疹等疾病有关,在健康人群中感染也非常普遍.因此HHV—6感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有关其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研究 形态结构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最新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型为移植患者并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16
作者 张丽娟 王铁富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8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女主要介绍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在移植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该病毒致病的免疫学基础、临床治疗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 疱疹病毒-6 病原体 移植 感染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B型纯化鉴定方法比较和优化
17
作者 李咏梅 黄红兰 常洪贤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人类疱疹病毒(HHV)-6B纯化后鉴定手段的比较,筛选或优化出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的方法。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病毒纯化;通过PCR法、斑点杂交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对纯化样品中HHV-6B进行鉴定,以确定收集阳性样品的范... 目的通过对人类疱疹病毒(HHV)-6B纯化后鉴定手段的比较,筛选或优化出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的方法。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病毒纯化;通过PCR法、斑点杂交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对纯化样品中HHV-6B进行鉴定,以确定收集阳性样品的范围。结果3种方法都可鉴定出阳性病毒体,但是在样品的阳性收集范围、鉴定所需时间以及成本上表现差异。结论纯化HHV-6B后的初步鉴定,最好采用PCR法和斑点杂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HHV)-6B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持续缺乏人疱疹病毒—6特异性Th细胞应答
18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2年第1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受者 疱疹病毒-6 特异性Th细胞应答 感染 发病机制
下载PDF
IFN-λ在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丽楠 金兰 +2 位作者 马旭知远 王松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干扰素(IFN)是建立多方面抗病毒反应的关键因子,基于其受体、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公认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的IFN(1型、2型和3型)。IFN-λ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在体外和体内都能引发抗病毒反应的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可以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 干扰素(IFN)是建立多方面抗病毒反应的关键因子,基于其受体、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公认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的IFN(1型、2型和3型)。IFN-λ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在体外和体内都能引发抗病毒反应的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可以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发挥与1型干扰素相似的抗病毒生物学效应,如调节Th1、Th2及疾病治疗等。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人类疱疹病毒-6B(HHV-6B)等治疗上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其副作用比1型干扰素低,为IFN-λ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一入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6B 病毒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申杰 周文明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223-1225,共3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由一些特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征表现类似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迟发性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药物与病毒再活化引发的免疫反应。已报道的DIHS相关病毒包括人疱疹病毒-6、EB病毒(E...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由一些特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征表现类似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迟发性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药物与病毒再活化引发的免疫反应。已报道的DIHS相关病毒包括人疱疹病毒-6、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副黏病毒。主要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方法、淋巴细胞转换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疱疹病毒-6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副黏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