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孔梁的疲劳损伤度研究
1
作者 付如坤 吴朝晖 刘克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37-340,共4页
船舶结构中,在强桁材腹板上开孔常会引起应力集中问题。基于此,对强桁材上开孔边界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估,针对开孔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孔边疲劳强度的变化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两者间相互关联的力学模型,并利用1stOPT软件,对不同开孔位... 船舶结构中,在强桁材腹板上开孔常会引起应力集中问题。基于此,对强桁材上开孔边界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估,针对开孔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孔边疲劳强度的变化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两者间相互关联的力学模型,并利用1stOPT软件,对不同开孔位置下,孔边结构疲劳损伤度的变化进行了无因次的参数拟合,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孔位置距离纵桁端部的有效距离达到跨长的1/6时,孔边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将成为结构破坏的主要失效模式,因而在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中,当开孔位置过于靠近纵桁端部时,应该以结构的疲劳强度响应作为安全校核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桁腹板 梁上开孔 疲劳损伤度
原文传递
基于97.6%存活率船用LNG燃料罐疲劳累积损伤度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寒阳 朱星榜 董金善 《压力容器》 2016年第11期39-44,63,共7页
根据中国船级社《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给定的船舶结构疲劳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有限元的C型燃料罐疲劳累积损伤度计算流程,并在S-N曲线方程中引入存活率指标。基于97.6%的存活率(不低于108次波浪遭遇),通过设置8个载荷水平20个应力热... 根据中国船级社《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给定的船舶结构疲劳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有限元的C型燃料罐疲劳累积损伤度计算流程,并在S-N曲线方程中引入存活率指标。基于97.6%的存活率(不低于108次波浪遭遇),通过设置8个载荷水平20个应力热点,确定燃料罐的疲劳累积损伤度。燃料罐在船舶上横向布置时鞍座处的疲劳累积损伤度为0.2734,纵向布置时鞍座处的疲劳累积损伤度为0.5825。研究表明:横向布置有利于降低燃料罐发生疲劳破坏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率 疲劳累积损伤度 LNG燃料罐
下载PDF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铝电解电容疲劳损伤估算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卢西伟 刘志刚 +1 位作者 王磊 全恒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8,共6页
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累积损伤度的电解电容疲劳损伤评估方法。文中分析了电解电容的老化机理、老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老化过程的线性累积效应,以纹波电流热效应的累积值作为衡量电解电容疲劳极限和疲劳损伤的量... 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累积损伤度的电解电容疲劳损伤评估方法。文中分析了电解电容的老化机理、老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老化过程的线性累积效应,以纹波电流热效应的累积值作为衡量电解电容疲劳极限和疲劳损伤的量纲对损伤度进行计算,根据对不同纹波电流损伤度进行求和所得到的总体累积损伤度对电解电容的疲劳损伤情况进行直接评估。文中详细介绍了损伤度的累积迭代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损伤理论 电解电容 疲劳损伤度 累积损伤度
下载PDF
基于随机车流的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钢桁梁杆件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清利 刘健 +2 位作者 洪博文 仵卫伟 何雄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3,共7页
宜昌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000 m钢桁梁悬索桥,主桁采用华伦式桁架,钢桁梁整体节点构造复杂、焊缝多。为了解该桥钢桁梁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加载标准疲劳车,分析得到各类最不利杆件的位置;利用Mo... 宜昌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000 m钢桁梁悬索桥,主桁采用华伦式桁架,钢桁梁整体节点构造复杂、焊缝多。为了解该桥钢桁梁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加载标准疲劳车,分析得到各类最不利杆件的位置;利用Monte-Carlo法模拟随机车流,确定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最不利杆件应力时程;根据我国《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以及英国BS 5400桥梁规范,计算最不利杆件的疲劳损伤度。结果表明:六轴车为该桥疲劳分析的标准疲劳车,荷载为482 kN;主桁70.5 m处的斜腹杆为最不利杆件;在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斜腹杆应力幅最大值为20.204 MPa;钢桁梁各类最不利杆件100年内的疲劳水平均处于安全状态,其中斜腹杆100年内最大疲劳损伤度为0.4875,该桥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桁梁 最不利杆件 随机车流 MONTE-CARLO法 应力幅 疲劳损伤度
下载PDF
江阴长江大桥钢箱梁疲劳应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吉伯海 叶枝 +2 位作者 傅中秋 汪锋 孙洪滨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准确评估钢桥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和剩余疲劳寿命,以江阴长江大桥为背景,对该桥钢箱梁疲劳裂纹产生位置进行连续疲劳应变监测,获取应变时程数据,结合雨流计数法技术建立日疲劳应力谱;分析应力幅~循环次数分布规律;研究累积损伤度分布特... 为准确评估钢桥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和剩余疲劳寿命,以江阴长江大桥为背景,对该桥钢箱梁疲劳裂纹产生位置进行连续疲劳应变监测,获取应变时程数据,结合雨流计数法技术建立日疲劳应力谱;分析应力幅~循环次数分布规律;研究累积损伤度分布特征,建立损伤度分布模型,计算不同车道构造细节疲劳损伤度和剩余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钢箱梁顶板测点、U肋与横隔板焊接末端处、弧形缺口有效截面最小处均以压应力为主,U肋以拉应力为主;应力幅累积循环次数分布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疲劳累积损伤度分布服从Boltzman函数分布,顶板与U肋连接处U肋腹板沿横桥向慢车道疲劳损伤较快车道损伤大,下游车道较上游车道损伤大,其中下游慢车道U肋腹板细节疲劳损伤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裂缝 应变 监测 应变时程 应力谱 疲劳损伤度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武汉二七长江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沐宇 罗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6期1193-1197,共5页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成桥阶段内力计算,确定了主跨跨中截面、主跨1/4跨截面、边跨混凝土主梁结合段、中塔最外侧斜拉索和边塔最内侧斜拉索作为疲劳破坏最危险部位.选取英国规范BS...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成桥阶段内力计算,确定了主跨跨中截面、主跨1/4跨截面、边跨混凝土主梁结合段、中塔最外侧斜拉索和边塔最内侧斜拉索作为疲劳破坏最危险部位.选取英国规范BS5400、美国规范AASHTO、欧洲规范Eurocode1和我国的6轴标准疲劳车,分别对疲劳破坏最危险部位进行加载计算,获得了运营期内各最危险部位的疲劳应力谱.结合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设计交通流量,计算得到了疲劳车辆年平均日交通流量.选取不同材料的疲劳S-N曲线,利用疲劳累积损伤准则计算得到了最危险部位的年累计损伤度.比较四种标准疲劳车在疲劳寿命评估中的准确性,最后综合评估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该桥100年运营期内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梁斜拉桥 疲劳S-N曲线 标准疲劳 疲劳交通量 疲劳损伤度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球墨铸铁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小平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在研究了球墨铸铁疲劳过程中磁导率的变化和疲劳寿命间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球墨铸铁疲劳寿命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网络的计算结果可以预报球墨铸铁的疲劳损伤度,预测其寿命。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疲劳寿命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疲劳损伤度 磁导率
下载PDF
船舶热点疲劳强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有芳 金秋东 张少雄 《船海工程》 2010年第2期5-7,11,共4页
以一艘71 000 t的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基于IACS的《散货船共同规范》和CCS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采用热点应力法来进行疲劳强度的评估。对热点疲劳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用热点应力法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时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热点应力 散货船共同规范 有限元直接计算 疲劳累积损伤度
下载PDF
基于WIM数据的公路桥梁车辆疲劳荷载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扬 颜巍 +1 位作者 刘扬 张海萍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1,共8页
公路桥梁的疲劳损伤是由各式载重不同的车辆反复作用产生的,所以对公路桥梁进行抗疲劳设计或疲劳寿命评估采用的荷载应能够反映桥梁的日常交通荷载特征。该文结合南溪长江大桥WIM系统测得的18个月的车辆荷载数据,对车辆参数统计及疲劳... 公路桥梁的疲劳损伤是由各式载重不同的车辆反复作用产生的,所以对公路桥梁进行抗疲劳设计或疲劳寿命评估采用的荷载应能够反映桥梁的日常交通荷载特征。该文结合南溪长江大桥WIM系统测得的18个月的车辆荷载数据,对车辆参数统计及疲劳荷载模型展开研究。引用统计学的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和赤池、贝叶斯两种信息判别准则(AIC、BIC),结合EM算法得到车重、轴重的最优模型。采用Matlab拟合工具箱对部分车辆荷载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车头间距等参数的分布类型。基于Miner准则和线性累积损伤原理,得到5种疲劳荷载模型,并计算各车型的疲劳损伤贡献值和损伤度。相比于以往的疲劳荷载模型,该文得到的分时段疲劳荷载谱用于实桥计算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评估时可用两种时段的模型车辆循环加载,更接近实际车况,使计算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疲劳荷载谱 疲劳损伤度 车辆荷载模型 动态称重系统
下载PDF
基于谱分析方法的月池角隅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兵兵 王瑜 王永成 《船舶设计通讯》 2015年第B10期26-31,共6页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深水化和海洋工程船舶的大型化,船体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月池角隅区域结构的疲劳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点。论述了谱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并以基于谱分析方法的疲劳强度评估流程为主线,对疲劳强...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深水化和海洋工程船舶的大型化,船体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月池角隅区域结构的疲劳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点。论述了谱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并以基于谱分析方法的疲劳强度评估流程为主线,对疲劳强度计算的完整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某深水多功能水下工程船为例,基于谱分析方法对目标船月池角隅区域船体结构进行了细化节点的疲劳强度分析,计算获得其疲劳累计损伤度和疲劳寿命值,并对于疲劳危险节点进行了结构优化。该研究为类似月池角隅区域船体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析 月池角隅 疲劳强度分析 细化节点 疲劳损伤度
下载PDF
LNG船的疲劳强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阎晓艳 林莉 +2 位作者 王刚 唐文勇 张圣坤 《船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基于S-N曲线法的疲劳累积损伤度原理,根据中国船级社(CCS)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采用名义应力的疲劳计算方法,对一艘150 000 m3LNG船进行了疲劳强度校核,对计算结果进行 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LNG船 S-N曲线法 疲劳强度 超越概率水平 疲劳累积损伤度
下载PDF
船体总段对接焊缝结构疲劳寿命分析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瑞锋 唐文勇 宋友良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6期27-30,41,共5页
船体的分段模块化建造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造船的主流模式。为充分发挥这一造船模式的效率和优势,分段合拢中的对接形式也从以往的"阶梯式"开始往"一刀齐"方式转变。本文根据中国船级社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基于... 船体的分段模块化建造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造船的主流模式。为充分发挥这一造船模式的效率和优势,分段合拢中的对接形式也从以往的"阶梯式"开始往"一刀齐"方式转变。本文根据中国船级社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基于热点应力S-N曲线法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某舰船的总段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舰船在总段合拢中采用纵骨与板同一截面的对接形式,其结构的疲劳性能与传统的纵骨与板交错布置的对接形式相当。本文结论为在区域造船总段合拢中推广纵骨与板同一截面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焊缝 热点应力法 S-N曲线 疲劳强度 疲劳累积损伤度
下载PDF
柳江特大桥钢桁梁疲劳评估及检查整治措施
13
作者 李运达 《铁道运营技术》 2010年第4期48-50,53,共4页
为给有关部门合理制定旧桥改造和养护维修决策提供参考,通过确定柳江特大桥评估杆件、疲劳强度特征值,提出计算该桥疲劳累积损伤度、预测剩余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并结合既有钢桁梁劣化评判标准,阐述了该桥今后应重点检查的部位、项目及... 为给有关部门合理制定旧桥改造和养护维修决策提供参考,通过确定柳江特大桥评估杆件、疲劳强度特征值,提出计算该桥疲劳累积损伤度、预测剩余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并结合既有钢桁梁劣化评判标准,阐述了该桥今后应重点检查的部位、项目及整治措施,以确保钢桁梁延长寿命,在剩余寿命期限内继续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江特大桥 钢桁梁 疲劳累积损伤度 剩余寿命 疲劳强度特征值 评估
下载PDF
Fatigue reliabil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ement concrete for highway pavement under high stress ratio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彦卿 黄晓明 +2 位作者 钱吮智 马涛 邹湘衡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hange law of the fatigue reliability of cement concrete for highway pavement under high stress ratios, first, the probability densities of monotonic random variables including concrete fatigue ...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hange law of the fatigue reliability of cement concrete for highway pavement under high stress ratios, first, the probability densities of monotonic random variables including concrete fatigue life are deduced. And then, the fatigue damage probability densities of the Miner and Chaboche-Zhao models are deduced. By virtue of laboratory fatigue test results, the fatigue damag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two models can be obtain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stress ratios. Finally, substituting load cycles into them, the change law of cement concrete fatigue reliability about load cycles can be acqui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stress ratio,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load cycle, the fatigue reliability declines from almost 100% to 0% gradually. No matter under what stress ratio,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load action, there is always a relatively stable phase for fatigue reliabilit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tress ratio, the stable phase gradually shortens and the load cycle corresponding to the reliability of 0% also decreases. In the descent phase of reliability, the higher the stress ratio is, the lower the concrete reliability is for the same load cycle. Besides, compared with the Chaboche-Zhao fatigue damage model, the Miner fatigue damage model is sa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concrete fatigue life fatigue damag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high stress ratio fatigue reliability
下载PDF
Vibration analysis of maglev three-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considering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6
15
作者 Yan-feng TENG Nian-guan TENG Xinojian KO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maglev vehicle and three-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is discuss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control system,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maglev vehicle and three-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is discuss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control system,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to study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uide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nding rigidity, vehicle speed, span ratio and primary frequency all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uideway and there is no distinct trend towards resonance vibration when fl/(v/l) equals 1.0. The definite way is to control impact coeffici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guideway. The conclusions can serve the design of high-speed maglev three-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lev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ree-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Coupling dynamics Feedback control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Subsea rigid jumper design and VIV fatigue evaluation 被引量:2
16
作者 Wang Ju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4期67-71,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design procedure for subsea rigid jumper system including strength and fatigue analysis. Special attention gives to a methodology based on DNV-RP-F105 to evaluate jumper fati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design procedure for subsea rigid jumper system including strength and fatigue analysis. Special attention gives to a methodology based on DNV-RP-F105 to evaluate jumper fatigue damage caused by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 Jumper strength analysis is to determine the jumper con-figuration which can accommodate various load conditions and all possible span lengths driven by installation tole-rances of connected subsea structures. Fatigue analysis includes two parts:thermal fatigue and VIV fatigu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cedure of VIV fatigue damage calculation.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above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ea rigid jumper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下载PDF
Fatigue damage evaluation by metal magnetic memory testing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慧鹏 董丽虹 +1 位作者 董世运 徐滨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65-70,共6页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test was performed on 0.45% C steel specimens.Normal and tangential components of magnetic memory testing signals,Hp(y) and Hp(x) signals,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K of Hp(y) and Hp(x)M of...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test was performed on 0.45% C steel specimens.Normal and tangential components of magnetic memory testing signals,Hp(y) and Hp(x) signals,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K of Hp(y) and Hp(x)M of Hp(x),throughout the fatigue process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Abnormal peaks of Hp(y) and peak of Hp(x) reversed after loading; Hp(y) curves rotated clockwise and Hp(x) curves elev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atigue cycle number at the first a few fatigue cycles,both Hp(y) and Hp(x) curves were stable after that,the amplitude of abnormal peaks of Hp(y) and peak value of Hp(x) increased more quickly after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Abnormal peaks of Hp(y) and peak of Hp(x) at the notch reversed again after failure.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to exhibit consistent tendency in the whole fatigue life and behave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fatigue.In initial and crack developing stages,the characteristic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e to dislocations increase and crack propagation,respectively.In stable stage,the characteristics remained constant as a result of dislocation blocking,K value ranged from 20 to 30 A/(m·mm)-1,and Hp(x)M ranged from 270 to 300 A/m under the test parameters in this work.After failure,both abnormal peaks of Hp(y) and peak of Hp(x) reversed,K value was 133 A/(m·mm)-1 and Hp(x)M was-640 A/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p(y) and Hp(x) signals were rela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fatigue,so it is feasible and applicable to monitor fatigue damage of ferromagnetic components using metal magnetic memory testing(MM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gnetic memory testing MMMT signal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test feature extraction
下载PDF
南海腐蚀环境下三体船结构典型节点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超核 陈泽华 +1 位作者 沈义俊 刘黎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9-77,共9页
针对南海腐蚀海域中航行三体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基于腐蚀指数模型确立了三体船在南海环境中0 a、10 a、15 a及20 a时的腐蚀厚度,并基于谱分析方法进行疲劳累计损伤度计算和疲劳寿命分析.通过对不同腐蚀期限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考... 针对南海腐蚀海域中航行三体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基于腐蚀指数模型确立了三体船在南海环境中0 a、10 a、15 a及20 a时的腐蚀厚度,并基于谱分析方法进行疲劳累计损伤度计算和疲劳寿命分析.通过对不同腐蚀期限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考虑腐蚀板厚折减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可能使其疲劳寿命减少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谱分析法 疲劳热点 疲劳累计损伤度
下载PDF
中央扣对悬索桥动力特性及短吊索车载激励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光玲 苏权科 +2 位作者 高文博 韩万水 严超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86,共13页
为实现运营阶段中央扣对悬索桥动力特性及车载激励下短吊索响应影响的量化分析,进而为悬索桥设计及维养策略提供参考,基于已编制的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引入制动惯性力及俯仰力矩模拟车辆制动力,建立了考虑车辆制动过程的车-桥耦合分析系... 为实现运营阶段中央扣对悬索桥动力特性及车载激励下短吊索响应影响的量化分析,进而为悬索桥设计及维养策略提供参考,基于已编制的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引入制动惯性力及俯仰力矩模拟车辆制动力,建立了考虑车辆制动过程的车-桥耦合分析系统;以一座单跨地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无、有中央扣2种缆梁连接体系的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中央扣对悬索桥动力特性及行车激励下短吊索缆梁相对位移响应的影响;采用建立的分析系统,考虑不同制动位置、初速度及减速度研究中央扣对短吊索制动激励响应的控制作用;考虑短吊索因缆梁相对错动产生的弯曲应力,建立车流激励下短吊索疲劳损伤的分析流程,研究中央扣对短吊索的等效疲劳应力幅值及疲劳损伤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央扣提高了悬索桥的纵飘及扭转刚度,改变了缆梁间的相对运动特性,减小了缆梁错动循环次数及位移幅值,可有效控制行车激励下60.3%以上的短吊索缆梁相对位移响应;考虑不同制动位置、初速度及减速度的取值,中央扣对短吊索缆梁相对位移幅值的减弱率可分别达92.9%、85.1%及85%以上,有效降低了短吊索制动激励响应对3个制动参数的敏感性;中央扣对随机车载下短吊索轴向应力幅值的影响较小,而对因缆梁相对错动产生的弯曲应力幅值影响较大,减弱了短吊索的等效疲劳应力幅值及疲劳损伤度,尤其是距中央扣位置最近的短吊索,疲劳损伤度降低了近71.4%;因此,中央扣可有效控制运营阶段悬索桥短吊索的车载激励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索桥 车-桥耦合振动 中央扣 动力特性 缆梁相对位移 疲劳损伤度
原文传递
某钢桁架悬索桥的病害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元 崔振山 +1 位作者 陈常明 叶莉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6-191,共6页
以某病害较严重的钢桁架悬索桥为工程案例,重点介绍了对主缆及钢桁架加劲梁变形的测量及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以及重要构件锈蚀状况的检测结果。数据对比分析中,采用了频率法和千斤顶法对吊杆索力进行测量及修正,并利用空间节点平衡理论计... 以某病害较严重的钢桁架悬索桥为工程案例,重点介绍了对主缆及钢桁架加劲梁变形的测量及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以及重要构件锈蚀状况的检测结果。数据对比分析中,采用了频率法和千斤顶法对吊杆索力进行测量及修正,并利用空间节点平衡理论计算出主缆各段索力,结果表明,主缆、主桁架的空间变形与主缆及吊杆索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此外,对频率法检测索力的局限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并依据疲劳损伤度理论对吊杆进行了预期剩余使用寿命计算。结论中提及了该桥养护及维修加固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可为同类桥梁的检测、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悬索桥 吊杆索力 频率法 疲劳损伤度 检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