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值修正G2赋权的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
1
作者 李敬强 刘林静 刘安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2-4358,共7页
为帮助航空公司持续优化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FRMS),通过系统分析FRMS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构建了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以提高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水平。在综合管理、政策文件、风险管理、安全... 为帮助航空公司持续优化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FRMS),通过系统分析FRMS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构建了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以提高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水平。在综合管理、政策文件、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5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FRMS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修正G2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以S航空公司为例,运用模型对其进行有效性评价,该航空公司的FRMS有效性评价结果为良好,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为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疲劳风险管理系统 熵值修正G2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飞行疲劳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豫 王泉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6,共7页
为促进我国民航飞行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RMS)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改进原有以单纯限制飞行时间为手段的疲劳风险管理方式,以提升我国民航安全水平。首先介绍FRMS的定义、系统组成、实施程序、核心要素和数据模型;其次重点阐述该体系国内... 为促进我国民航飞行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RMS)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改进原有以单纯限制飞行时间为手段的疲劳风险管理方式,以提升我国民航安全水平。首先介绍FRMS的定义、系统组成、实施程序、核心要素和数据模型;其次重点阐述该体系国内外建设实施情况,进而总结归纳FRMS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9个问题,并提出5点建议。结果表明:监管部门需要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研究机构需要进一步推进以疲劳模型为基础的相关研究,航空公司应拓宽疲劳相关数据的获取渠道,从而建设以法规体系为规范、科学原则为基础、数据驱动为导向的系统化和特异化的F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疲劳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RMS) 飞行时间限制(FTL) 风险控制 安全管理
下载PDF
资源型企业疲劳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立群 《当代经济》 2014年第15期62-64,共3页
随着疲劳风险管理概念的迅速兴起,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RMS)已经被逐渐纳入政府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政策的制定中。通过建立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来有效监控和防范员工疲劳风险,已成为一个广泛的国际共识。本文在介绍国外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演... 随着疲劳风险管理概念的迅速兴起,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RMS)已经被逐渐纳入政府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政策的制定中。通过建立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来有效监控和防范员工疲劳风险,已成为一个广泛的国际共识。本文在介绍国外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疲劳评价系统为核心,辅以培训竞赛、风险评估以及医学辅助三个支撑模块的资源型企业疲劳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疲劳风险 疲劳风险管理系统
下载PDF
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系统实现 被引量:8
4
作者 汪磊 任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量化评价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首先通过调研和德尔菲法构建机务维修人员疲劳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灰色聚类原理,建立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然后从维修单位采集实际数据,结合各指标权重,通过算例验证模... 为量化评价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首先通过调研和德尔菲法构建机务维修人员疲劳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灰色聚类原理,建立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然后从维修单位采集实际数据,结合各指标权重,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实现调查问卷的电子化和评价过程的自动化计算。结论表明:用灰色聚类模型可实现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的量化评价与分级,系统软件可作为机务维修单位疲劳风险管理的实际工具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务维修人员 疲劳风险 风险评价 灰色聚类 疲劳风险管理系统
下载PDF
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系统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勇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6期165-166,共2页
为了定量评价民航维修人员的疲劳风险,首先通过调查和德尔菲法建立了民航维修人员疲劳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灰色聚类原理建立了民航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的灰色聚类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 为了定量评价民航维修人员的疲劳风险,首先通过调查和德尔菲法建立了民航维修人员疲劳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灰色聚类原理建立了民航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的灰色聚类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问卷的电子化和评估过程的自动计算。结论表明,灰色聚类模型可以实现维修人员疲劳风险的定量评估和分类,系统软件可以作为维修单位疲劳风险管理的实用工具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务维修人员 疲劳风险 风险评价 灰色聚类 疲劳风险管理系统
下载PDF
飞行疲劳风险综合评价量化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俊杰 靳珊珊 高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90,共6页
飞行员疲劳会降低对情境意识的觉知,导致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下降,威胁飞行安全。对飞行员的疲劳状况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可以为控制和缓解飞行疲劳风险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飞行疲劳影响因素,在确立飞行疲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飞行员疲劳会降低对情境意识的觉知,导致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下降,威胁飞行安全。对飞行员的疲劳状况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可以为控制和缓解飞行疲劳风险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飞行疲劳影响因素,在确立飞行疲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证据理论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结合MATLAB软件进行算例仿真验证,实现对飞行疲劳风险的量化。结果表明:证据理论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影响疲劳的各种评价指标综合判断飞行员的疲劳状况,实现评价结果量化。结合MATLAB软件计算可以作为飞行员自我评价的有效工具,也可以作为管理人员进行疲劳风险管理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飞行疲劳 风险评价 疲劳风险管理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机组疲劳评估系统模型对中国航司国际航班飞行员疲劳预测的适用性
7
作者 李敬强 刘安南 +2 位作者 张希凝 胡超 刘林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819-5825,共7页
为了研究经典生物数学模型在中国航空公司运营环境下的适用性,首先,在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下,使用持续绩效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arolinska sleepiness scale,KSS)和机组人员状态检查表(Samn-... 为了研究经典生物数学模型在中国航空公司运营环境下的适用性,首先,在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下,使用持续绩效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arolinska sleepiness scale,KSS)和机组人员状态检查表(Samn-Perelli,SP)观测飞行员飞行过程中的警觉度绩效和主观疲劳自评。其次,使用机组疲劳评估系统(system for aircrew fatigue evaluation,SAFE)模拟并量化了相应的飞行员疲劳。最后,比较了SAFE模型预测的机组警觉度值与其疲劳主观自评、客观绩效之间的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来探究疲劳影响因子对模型预测和主客观疲劳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SAFE模型预测机组人员疲劳与其主观疲劳有较强的相关性,整体上模型对机组人员疲劳预测体现了与执勤时长及昼夜节律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但是连续执勤18 h后预测值会偏高。可见随着对该模型验证数据量的增加及调整,模型相关参数已适应中国飞行运行环境,该模型将能够作为中国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体系(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FRMS)预测式危险源识别的客观工具,同时也可为中国本土化生物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数学模型 飞行员 疲劳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航班
下载PDF
管制员疲劳测量与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康 李敬强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9期1288-1292,共5页
管制员疲劳测量包括主观评定法和客观评定法,主观评定方法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是一种快速评估当前疲劳的方法,分为基于疲劳感受的测量量表和基于困倦感受的测量量表。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可通过生理、生化、认知行为这三种形式实现,基于... 管制员疲劳测量包括主观评定法和客观评定法,主观评定方法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是一种快速评估当前疲劳的方法,分为基于疲劳感受的测量量表和基于困倦感受的测量量表。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可通过生理、生化、认知行为这三种形式实现,基于生化的评定方法在管制员群体中应用较少,基于生理的评定方法能够精确有效、客观评价疲劳。疲劳缓解措施分为:短期疲劳缓解措施和长期疲劳缓解措施两种。小睡和警觉性提升技术如:弱噪声、双耳差频声刺激、磁刺激等可短期内提升警觉性状态,但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管制员的疲劳状态;长期的警觉性提升技术如:疲劳风险管理系统和疲劳预测模型可提前感知管制员的疲劳状态,使疲劳管理更具效率和弹性,能从根本上预防疲劳。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管制员疲劳测量与缓解措施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主要是对与其相关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疲劳测量 警觉性 小睡 疲劳风险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