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传导途径的发育生理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永倩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新生儿出生时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此时若有疼痛刺激,可引发神经纤维间的异常连接,导致神经系统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及相对应的药理作用基础的改变,而且还可引发精神躯体症状和形成痛觉高敏,此即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因此,对新生儿围... 新生儿出生时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此时若有疼痛刺激,可引发神经纤维间的异常连接,导致神经系统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及相对应的药理作用基础的改变,而且还可引发精神躯体症状和形成痛觉高敏,此即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因此,对新生儿围术期进行疼痛治疗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传导 神经发育 可塑性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萌 司军强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100-1103,共4页
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属于蛋白酶活化受体家族,在许多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特别是上皮细胞、肥大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等。PAR2在全身广泛分布,激活后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和释放多种蛋白,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PAR2... 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属于蛋白酶活化受体家族,在许多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特别是上皮细胞、肥大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等。PAR2在全身广泛分布,激活后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和释放多种蛋白,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PAR2在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抗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视神经的发育再生以及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另外,PAR2在疼痛传导通路和慢性疼痛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2 疼痛传导通路 神经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骨癌疼痛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 刘丹 +1 位作者 胡向阳 胡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98-101,共4页
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由细胞内袢与C-末端、7个跨膜螺旋结构、N-末端与细胞外袢组成,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心血管、免疫系统、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等,通过跨膜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的各种功能。骨癌... 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由细胞内袢与C-末端、7个跨膜螺旋结构、N-末端与细胞外袢组成,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心血管、免疫系统、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等,通过跨膜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的各种功能。骨癌疼痛大多数是由癌症转移到骨引起,常常伴随骨相关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活化的PAR2通过调节相关的特殊信号通路,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阿片受体等,参与骨癌疼痛痛觉敏化及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骨癌疼痛 G蛋白偶联受体 疼痛传导通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脊髓GIR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雄娟 黄焕森 +2 位作者 陈海铭 阮林 何雁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诱发疼痛及脊髓背角GIRK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切口痛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不作任何处理)、手术组(S组,行左足底切开手术)、安慰剂组(P组,先鞘内注射...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诱发疼痛及脊髓背角GIRK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切口痛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不作任何处理)、手术组(S组,行左足底切开手术)、安慰剂组(P组,先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后行左足切开手术)、实验1组(L组,先鞘内注射Dex 0.75μg/kg后行左足切开手术)和实验2组(H组,先鞘内注射Dex 1.5μg/kg后行左足切开手术)。使用vonfrey细丝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机械痛阈的改变,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背角GIRK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H组机械痛阈值较S组及P组明显升高(P<0.05);大鼠脊髓背角GIRK2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多(P<0.01)。L组与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预先给予Dex能减轻大鼠急性创伤后的疼痛阈值,增加大鼠脊髓内GIRK2表达,提示DEX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GIRK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GIRK2蛋白 急性疼痛 疼痛信号传导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大脑皮质GIR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志坤 黄焕森 +3 位作者 刘洁 阮林 汪灵芝 何雁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48-2151,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大脑皮质GIRK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切口痛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18):C组不作任何处理,P组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行左后足切开手术,LD组先静脉...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模型大鼠急性疼痛行为及大脑皮质GIRK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切口痛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18):C组不作任何处理,P组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行左后足切开手术,LD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后行左后足切开手术,HD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后行左后足切开手术。于注射或术后0.5、1、2、4、6和24 h采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的改变。于注射或术后2、4 h每组取6只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GIRK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P组比较,LD、HD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在术后4 h内明显升高(P<0.05),在6 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LD、HD组术后2、4 h时大脑皮质GIRK1蛋白表达上调(P<0.05),但LD组与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升高大鼠急性创伤后的疼痛阈值,增加大鼠大脑皮质GIRK1蛋白表达,提示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上调GIRK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GIRK1蛋白 急性疼痛 疼痛信号传导
下载PDF
大鼠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神经兴奋在疼痛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麻海春 王艳芬 +4 位作者 冯春生 曾维安 孙丽华 卢宝顺 赵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2-853,共2页
关键词 脑干网状结构 胆碱能 神经兴奋 疼痛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GSK和Vertex就VX-409展开合作
7
作者 罗娟(摘) 《国外药讯》 2006年第5期21-21,共1页
GlaxoSmithKline(GSK)公司已经在疼痛控制领域与Vertex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GSK准备开发并商品化一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选择性钠离子通道调节剂VX-409(Ⅰ),它是一种新的作用于神经细胞特定疼痛传导信号的药物。
关键词 VERTEX 合作关系 钠离子通道 临床前研究 疼痛控制 疼痛传导 神经细胞 调节剂 商品化 公司
下载PDF
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庄宇(综述) 肖礼祖(综述) 张德仁(审校)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疼痛不仅是一种伤害刺激引起机体的客观感觉,还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疼痛的机制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病理性疼痛,为了探究其产生及维持机制,以求找到治疗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许多学者做了深入的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 疼痛不仅是一种伤害刺激引起机体的客观感觉,还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疼痛的机制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病理性疼痛,为了探究其产生及维持机制,以求找到治疗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许多学者做了深入的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迄今为止关于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性感受器 中枢敏化/周围敏化 神经可塑性 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长时程增强 疼痛信号传导通路
原文传递
Progresses of studies on acupuncture and pain signals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in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arthritis
9
作者 寿崟 徐鸣曙 葛林宝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9年第3期63-70,共8页
Advances of studies on the acupuncture and pai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in complete Freud's adjuvant arthritis are review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messenger of modulating pain signals and the relate... Advances of studies on the acupuncture and pai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in complete Freud's adjuvant arthritis are review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messenger of modulating pain signals and the related receptors, the second messenger of modulating pain signals and other factors possibly involved in modulation of pain signal transduction, etc. It is held that modul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pain signals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involved in multi-channels, multi-levels, multi-links, and in future, acupuncture analgesic mechanisms for Freud's adjuvant arthritis will be more deeply studied by use of more new techniques and new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Freund's Adjuvant Arthritis Pai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ANALGESIA
原文传递
6.什么是脊髓刺激术?
10
作者 宋文阁 傅志俭 谢珺田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91-191,共1页
答: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将电极植入相应脊髓节段的硬膜外间隙给以适宜的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术的确切镇痛机制还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①电... 答: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将电极植入相应脊髓节段的硬膜外间隙给以适宜的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术的确切镇痛机制还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①电刺激产生下行性冲动,干扰上行性疼痛传导;②刺激脊髓后索产生的逆行性冲动在脊髓背角形成“闸门”;③电刺激激活下行性抑制;④刺激后索上行通路,在延髓、脑干、丘脑和大脑皮层产生干涉作用;⑤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刺激术 脊髓电刺激术 内源性镇痛物质 硬膜外间隙 疼痛传导 镇痛机制 脊髓节段 电极植入 治疗方法 脊髓背角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versus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on labor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8
11
作者 Wu Lingling Liu Xiaohui +5 位作者 Yin Yuzhu Sun Ke Wu Ling Yi Wei Li Shangrong Hou Hongy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29-635,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AA) compared with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 for labor pain relief and labor outcomes.METHODS: We evaluated 131 primiparous women who r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AA) compared with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 for labor pain relief and labor outcomes.METHODS: We evaluated 131 primiparous women who received respiratory guidance during maternal uterine contractions and received either AA(n =43), CSEA(n = 45), or no additional treatment(control, n = 43).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garding visual analog scale(VAS) scores for abdominal and back pain, and labor outcomes.RESULTS: The abdominal VAS scores of the AA and CSE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 VAS scores of the CSE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A group at 10 and 60 min after intervention.The back pain VAS scores of the AA and CSE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5, 10, and 60 mi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uration of the active phase of labor in the CSE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AA and control groups. The rates of oxytocin use(4.70%), urinary retention(4.70%),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273.7 ± 53.6) m L] in the A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SEA group [46.70%, 24.20%, and(320.0 ± 85.6) m L, respectively].CONCLUSION: Both AA and CSEA were effective for labor pain relief, CSEA provided more effective pain relief, while AA was associated with a shorter duration of labor and fewer adverse effects.and each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STHESIA obstetrical Acupuncture anesthesia Electroacupuncture Anesthesia conduction Labor pa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