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及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立炜 姜晓红 于瑞杰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6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骨盆牵引,研究组采用骨盆牵引联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症状量化评分、Q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40/42)比78.57%(33/42)](P<0.05)。治疗前后腰痛、压痛、下肢麻木或疼痛、放射痛、诱发痛的疼痛症状量化评分及QOL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各项疼痛症状量化评分、QOL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疼痛症状量化评分、QOL评分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疼痛症状量化评分、QOL评分的变化幅度不同,研究组变化更明显。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2.4%(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提高QOL评分,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短波治疗 骨盆牵引 疼痛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静 李君 +12 位作者 冯艺 李虎 樊碧发 刘波涛 毛鹏 金毅 程祝强 张挺杰 杨进军 刘益鸣 钟志芳 李思纪 朱赛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 目的:探索慢性腰痛病人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LANSS)与疼痛强度的关系。方法:(1)三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选的慢性腰痛病人填写LANSS量表及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2)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LANSS量表评分与疼痛强度的关系。结果:入组2115例慢性腰痛病人,总合格率为9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0.1±15.6年,合格病人中男778例,女1125例。LANSS评分中值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两者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小于0.4,且LANSS量表各项评分与疼痛强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小于0.4。结论:中文版LANSS评分随疼痛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两者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疼痛评分 疼痛数字评分量表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强度
下载PDF
红花如意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钟莉 王建六 +2 位作者 花琪 陈敦金 耿玲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如意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在用药第0d、30d、60d、90d和停药第30d、60d、90d对患者的主要治疗指标和次要治疗指标进行观察测量,对比观察红花如意丸与孕三烯酮治... 目的:探讨红花如意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在用药第0d、30d、60d、90d和停药第30d、60d、90d对患者的主要治疗指标和次要治疗指标进行观察测量,对比观察红花如意丸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期间及停药第30天时两药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25),访视60d及90d时,红花如意丸治愈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红花如意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痛经的疗效优于孕三烯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如意丸 孕三烯酮 疼痛症状评分治疗指数 疼痛症状疗效综合评价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下载PDF
红花如意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立华 霍素芬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红花如意丸对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方法将119例月经不调患者按痛经年龄,发病时间,及有无性生活史分为2组,原发性痛经50例,继发性痛经69例,观察,2组服药方法均为5丸/次,2次/d,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结... 目的观察红花如意丸对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方法将119例月经不调患者按痛经年龄,发病时间,及有无性生活史分为2组,原发性痛经50例,继发性痛经69例,观察,2组服药方法均为5丸/次,2次/d,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7.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B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缓解情况优于观察A组.且2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如意丸具有活血化瘀、温中散寒、通经止痛、平肝利胆之功效.治疗痛经临床疗效好。传统的治疗痛经的方法主要是口服避孕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对症治疗,疗效差,副反应重,让患者心理有顾虑。现在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用红花如意丸治疗痛经,有利于高效低毒地为患者缓解由于痛经所引起的各种全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 红花如意丸 疼痛症状评分治疗指数 疼痛症状疗效综合评价
下载PDF
用热电复合治疗仪对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实施治疗的效果探究
5
作者 吴双 黄崇梅 陈蕾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用热电复合治疗仪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近段时间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妇产科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00例女性,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200例女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用热电复合治疗仪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近段时间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妇产科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00例女性,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200例女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这两组女性手术结束后,对对照组女性进行常规的术后处理,对观察组女性在进行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使用热电复合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和对比两组女性术后阴道的出血情况和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在术后1 h、2 h、3 h和4 h,观察组女性中阴道出血量少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女性,其中阴道出血量多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h、2 h、3 h和4 h,观察组女性疼痛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热电复合治疗仪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实施治疗可明显减少其术后阴道的出血量,缓解其术后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手术 热电复合治疗仪 阴道出血量 疼痛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不同穿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入、渗漏、疼痛程度的影响
6
作者 柳磊 杨国华 李康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0-23,共4页
探讨经不同穿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入、渗漏、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到2023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骨科收治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单侧组(42例)、双侧组(42... 探讨经不同穿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入、渗漏、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到2023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骨科收治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单侧组(42例)、双侧组(42例),全部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静息时与运动时疼痛症状评分。结果 单侧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双侧组更短,手术中 C 臂机X-线照射及观察次数、骨水泥注射量较双侧组更少(P<0.05),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单侧组偏一侧分布率、近中线分布率较双侧组更大,双侧分布率较双侧组更小,单侧组骨水泥渗漏总发生率较双侧组更小(P<0.05)。术后3d、术后1月、术后3月单侧组静息时、运动时疼痛评分较双侧组更低(P<0.05)。结论 选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单侧穿刺注入水泥更具应用价值,术中操作更简单,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更小,术后疼痛症状更轻,但骨水泥分布情况不如双侧穿刺,临床可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分布 骨水泥渗漏 疼痛症状评分
下载PDF
归脾汤加减方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尚揆 郭龙龙 +2 位作者 史月莹 孙欢欢 王伟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归脾汤加减方内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75侧),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35侧)和对照组25例(40侧)。对照组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类鼻喷剂药物等治...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归脾汤加减方内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75侧),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35侧)和对照组25例(40侧)。对照组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激素类鼻喷剂药物等治疗,而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方剂口服。观察术前、术后及术后3个月患者临床主观症状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评分Lund-Macky评分方法、安全性分析以及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症状评分比较,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鼻塞、鼻漏、嗅觉下降、头面部疼痛症状评分水平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术后3月,鼻塞、嗅觉下降及头面部疼痛症状评分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漏症状评分水平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明显,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VAS评分总分、 L-K评分、 L-M评分比较,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VAS评分总分、 L-K评分、 L-M评分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术后3月, VAS评分总分、 L-K评分、 L-M评分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72.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运用辩证论治,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缩短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膜恢复病程,疗效确切可靠,为中医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上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治疗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术后 统计学意义 归脾汤加减 慢性鼻-鼻窦炎 疼痛症状评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