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1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的疾病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晋香 刘秉华 武玲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63-64,48,共3页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常见的疾病心理反应,并介绍了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提示开展大学生疾病心理反应的心理护理,是高校护理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 疾病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智谋和积极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感知与疾病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多重中介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铁成 李建勋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1期1477-1480,1521,共5页
目的:探讨智谋和积极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疾病感知与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间的多重中介效应,为进一步促进病人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8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 目的:探讨智谋和积极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疾病感知与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间的多重中介效应,为进一步促进病人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8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智谋量表、病人积极度量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自评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COPD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OPD病人疾病感知得分为(49.92±12.59)分,智谋得分为(75.05±11.71)分,积极度得分为(53.95±12.66)分,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为(69.78±11.29)分,各变量间两两相关(均P<0.01)。路径分析显示,COPD病人疾病感知对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具有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413。智谋和积极度在疾病感知与疾病心理社会适应中起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225,0.239,效应量分别为25.7%、27.3%。结论:疾病感知不仅直接影响COPD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还可通过智谋和积极度间接影响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提示医务人员可提高COPD病人智谋和积极度水平,以减少疾病感知对疾病心理社会适应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感知 疾病心理社会适应 智谋 积极度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感应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李玉梅 何芳 +2 位作者 郑梅邦 高梅鸿 刘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接纳和承诺疗法对其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感应的效果影响。方法 从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择110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分为对照组和... 探讨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接纳和承诺疗法对其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感应的效果影响。方法 从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择110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加接纳和承诺疗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恐惧疾病进展问卷(FoP-Q-SF)、糖尿病接纳与行为问卷(AADQ)、中国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同时统计两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oP-Q-SF、AADQ、DSQL、H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接纳和承诺疗法,有助于加强其面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心理,改善其行为,提高依从性,同时还可舒缓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缺血性脑卒中 接纳和承诺疗法 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感应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流行病学及相关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瑾怡 张世忠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3-899,共7页
根据WHO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他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研究是世界公共卫生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与此同时,根据2022年WHO发布的数据统计,中国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17%,... 根据WHO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他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研究是世界公共卫生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与此同时,根据2022年WHO发布的数据统计,中国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17%,近20年,中国人抑郁症发病率增长了120倍,且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存在一定的内在机制。本文旨在阐述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从而发现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驱动因素,其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心脏造成损伤,而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肌梗死可以通过介导脑部缺血性损伤和炎症反应来诱发不良情绪以及认知障碍。本文能够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提供更多预防思路,也为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双心学科的交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理疾病 情绪 焦虑症 抑郁症 自主神经系统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顽固的痛风——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
5
作者 李佳蕊 陈丽霞 +7 位作者 李涛 姜忆南 张上珠 王曦 崔旭蕾 王含 李晓青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4-1210,共7页
患者中年男性,疼痛对其生活产生显著影响,曾于外院反复诊治,效果均不佳。因“多发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情绪不稳5年”至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明确该患者疼痛主要由痛风引发,其久治不愈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符... 患者中年男性,疼痛对其生活产生显著影响,曾于外院反复诊治,效果均不佳。因“多发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情绪不稳5年”至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明确该患者疼痛主要由痛风引发,其久治不愈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符合“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这一诊断。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管理,识别和处理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其症状显著改善。该例患者的临床诊治体现了躯体症状(障碍)多学科协作诊疗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影响躯体疾病心理行为因素 痛风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下载PDF
家校合作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疾病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仲夏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是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案例出发,探讨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提出以构建并完善家校合作机制为重点,加强并深化家校合作意识为关键,提升并巩固家校合作成效为目标,是助力高职学生心理疾病干... 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是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案例出发,探讨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提出以构建并完善家校合作机制为重点,加强并深化家校合作意识为关键,提升并巩固家校合作成效为目标,是助力高职学生心理疾病干预的有效途径。以此为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稳固的支撑系统,使学生在面对心理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疾病干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心理疾病 干预策略 辅导员
下载PDF
心理疾病躯体化表现让多少人在医院“跑断腿”
7
作者 谭思静 夏瑾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2期8-9,共2页
凌晨3点,尤馨像往常一样,忙完手头工作准备躺下睡觉,突然间她感到脑袋嗡嗡作响,“好像高压锅快要爆炸似的,非常可怕。”尤馨强撑着坐起来拨打了120,可被拉去医院做了多项检查后,医生却告诉她身体一切正常。
关键词 心理疾病 高压锅 医院
下载PDF
心理疾病门诊处方500例点评
8
作者 陈嘉怡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4期9-11,共3页
目的:对500例心理疾病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心理疾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门诊处方500张及其患者5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等构成情况,依据心理疾病药品规范、说明书相关要点和使... 目的:对500例心理疾病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心理疾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门诊处方500张及其患者5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等构成情况,依据心理疾病药品规范、说明书相关要点和使用等进行审核评价。结果:500例心理疾病门诊处方中,45~64岁患者占比较多(37.80%);女性患者占比最多(68.20%);疾病种类方面,焦虑症(焦虑障碍)占比最多(43.40%);≥3种药物处方占比最多(62.20%)。西药使用频率前三位分别为阿普唑仑、西酞普兰、奥沙西泮;中成药使用频率前三位分别为疏肝解郁胶囊、舒眠胶囊、乌灵胶囊。不合格处方类型及构成情况分析,不规范处方出现频率最高(33.63%),其次为超适应证处方(31.09%)。结论:针对心理疾病门诊开展处方点评发现,临床应对心理疾病制定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改进措施,进一步对心理门诊医师进行培训,尽可能避免其不规范行为,降低处方不合格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处方点评 药品说明 门诊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心理疾病治疗期间家庭关护与陪伴策略
9
作者 张戎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7期64-67,共4页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压力增大,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心理疾病的出现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指出除了前期预防与预警外,心理危机爆发或心理疾病急性发作后休养与治疗期间的家庭关护与陪伴同样值得关注。家庭中的监护人和直接照料者应充...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压力增大,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心理疾病的出现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指出除了前期预防与预警外,心理危机爆发或心理疾病急性发作后休养与治疗期间的家庭关护与陪伴同样值得关注。家庭中的监护人和直接照料者应充分了解这一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具体困难,并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关护与陪伴策略,有助于在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同时,使其走入恢复和正常化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心理疾病 家庭关护
下载PDF
怀疑有病和觉得没病,可能都是心理疾病
10
作者 李远者 肖姝雲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0期11-13,共3页
在生活中,能见到两类对待疾病态度迥异的人群:一部分人总怀疑自己有病,一看到某种疾病的科普,就将其各种症状与自身情况一一对应,越看越确信自己就是生病了,恨不得每天往医院跑;一部分人看见“白大褂”就紧张,将自身出现的症状统统归结... 在生活中,能见到两类对待疾病态度迥异的人群:一部分人总怀疑自己有病,一看到某种疾病的科普,就将其各种症状与自身情况一一对应,越看越确信自己就是生病了,恨不得每天往医院跑;一部分人看见“白大褂”就紧张,将自身出现的症状统统归结于疲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疾病 一一对应 怀疑 有病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马玉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5-0168,共4页
探讨对精神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探讨对精神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后 HAMA评分(HAMA评分为8.01±1.23), HAMD (HAMD)为7.15±1.35, HAMD (HAMA)评分为17.98±2.81, HAMD (16.98±2.69),均有显著性(P<0.001);生存质量得分(88.01±4.64)显著优于健康人(WHOQOL-100)(81.56±5.88), P<0.001;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为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其精神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焦虑、抑郁等症状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理疾病 焦虑和抑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婧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68-0171,共4页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和机制,同时还研究了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和纯西医治疗方法在治疗心理疾病时患者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耐受能力的区别。方法 招募了100名心理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中...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和机制,同时还研究了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和纯西医治疗方法在治疗心理疾病时患者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耐受能力的区别。方法 招募了100名心理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传统西医治疗方式)。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处理,应用HAMA得分和HAMD评分来评价心理疾病的改善,应用SF-36得分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水平,并且通过副作用发生率来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耐受性。结果 HAMA和HAMD评定量表中对照组患者的得分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01)对照组SF-36评定量表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评分(p<0.001)对照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117)。结论 和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那个减轻心理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治疗耐受性研究中两种治疗方式并没有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很好地融合了中西医结合的优点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个性化治疗选择,在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理疾病 生活质量 治疗耐受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化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的构建和效果评价
13
作者 张璐 赵利娟 +2 位作者 唐娇 黄璞珏 王涛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36,共6页
目的 构建一套集普筛性、可及性、简便性于一体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线上挂号就诊的0~3岁的共16 448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8 215)常规线上挂号就诊,研究... 目的 构建一套集普筛性、可及性、简便性于一体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线上挂号就诊的0~3岁的共16 448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8 215)常规线上挂号就诊,研究组(n=8 233)挂号时使用嵌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的线上挂号系统。对比两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疾病管理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筛查率(33.2%vs 26.1%,P<0.001)、发育异常/偏离发现率(1.6%vs 0.5%,P<0.001)、发育异常/偏离检出率(4.7%vs 2.1%,P<0.001)、高危儿发现率(1.26%vs 0.67%,P<0.001)等指标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网络化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可显著提高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比例,可作为适用技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 网络化 筛查工具 预警征象
下载PDF
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被引量:24
14
作者 涂德华 张理义 陶凤燕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检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36例军人心理疾病患者及487名健康官兵采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评,对其中57名健康官兵同时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另50名健康军人在1周后使用本量表进行重测。... 目的:检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36例军人心理疾病患者及487名健康官兵采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评,对其中57名健康官兵同时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另50名健康军人在1周后使用本量表进行重测。研究组患者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为金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析本量表的信、效度及量表评估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20,分量表为0.354-0.812,P〈0.05或0.01;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68,分量表为0.359-0.789,P均〈0.01;量表各因子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140-0.842(P〈0.01)。量表因子与SCL-90大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心理疾病患者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量表的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人格偏移因子分评估与临床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9.1%,76.3%,81.4%,64.4%,81.8%。结论: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心理疾病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心理康复的一个高危因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岳童 王晓刚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48-1456,共9页
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是心理疾病患者内化公众的消极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形成自我偏见和歧视的现象。心理疾病自我污名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是心理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高危因子。自我污名可能是通过引发患者的消极认知、负面情感和... 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是心理疾病患者内化公众的消极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形成自我偏见和歧视的现象。心理疾病自我污名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是心理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高危因子。自我污名可能是通过引发患者的消极认知、负面情感和自我歧视行为来危及心理康复过程的。对自我污名的干预应针对患者和社会公众分别加以实施。未来可以从理论构建、测量工具和干预措施的改进,以及去污名与心理康复的融合等方面展开自我污名本土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污名 心理疾病 心理康复
下载PDF
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 被引量:53
16
作者 李强 高文珺 许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2-589,共8页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理疾病污名的成因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和生物文化两个派别,污名的发展模型解释了污名的形成过程,身份威胁模型对污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理疾病污名的成因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和生物文化两个派别,污名的发展模型解释了污名的形成过程,身份威胁模型对污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少污名。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应注重分析传统文化、心理疾病类型与污名的关系,探讨各种减少污名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 心理疾病 污名的发展模型 身份威胁模型
下载PDF
心理疾病的家庭治疗与心理康复 被引量:29
17
作者 郭克锋 关菊香 白宪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疾病患者家庭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实施家庭治疗与心理康复的关系。方法在常规心理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施加家庭治疗。从临床、心理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方面考察施加家庭治疗后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心理疾病患者家庭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实施家庭治疗与心理康复的关系。方法在常规心理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施加家庭治疗。从临床、心理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方面考察施加家庭治疗后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大多数家庭对患者及其所患疾病不够了解。通过家庭治疗后研究组在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SCL-90好转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治疗是心理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及重返社会,恢复家庭与社会功能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家庭治疗 心理康复
下载PDF
对某部队官兵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疾病及事故案件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理义 王云征 +5 位作者 苏宗荣 陈方斌 施建安 李宁 陈春霞 欧阳浆木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疾病及事故案件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 810名官兵进行严密组织、有计划、有内容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对干预前、后官兵采用CCM D-Ⅲ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比较其事故案件发生...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疾病及事故案件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 810名官兵进行严密组织、有计划、有内容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对干预前、后官兵采用CCM D-Ⅲ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比较其事故案件发生率。结果经心理干预后的官兵心理疾病发病率及因此而造成的事故案件均明显降低。结论严谨的心理干预,可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病和事故案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兵 心理疾病 事故案件
下载PDF
心理行为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康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克锋 杨文清 +1 位作者 白宪光 王秉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1期3149-3150,共2页
心理行为疾病是一组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的疾病,常常是由于个体的异常心理行为和不良应激所造成。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把握好心理行为疾病的临床特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心理行为疾病 临床特征 康复
下载PDF
阅读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宫梅玲 王连云 +3 位作者 丛中 刘云 李华娜 杨慧慧 《医学与社会》 2001年第5期54-54,5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疾病 阅读疗法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