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在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鲍浩 王霞 左科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开展教学。实验组41名学生,采取翻转课堂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39名学生,采取传统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内...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开展教学。实验组41名学生,采取翻转课堂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39名学生,采取传统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在教学结束后,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客观题、主观题和总成绩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各项评价内容的满意率均超过90%。结论: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肾脏损害 翻转课堂 PBL教学法
下载PDF
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于峰 +3 位作者 赵洪雯 秦燕 廖贵益 文吉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62,共17页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充分阅读、分析和总结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文献,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及预后等内容,依据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进行客观评估,制定《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在本指南中对相应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移植肾脏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系统性疾病损害 复发 狼疮性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下载PDF
尿素氮、肌酐、尿酸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潘景良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450-451,共2页
目的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型监测运用到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108例,并依据不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个组别,轻型组包括36例患者... 目的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型监测运用到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108例,并依据不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个组别,轻型组包括36例患者,中型组包括36例患者,重型组包括36例患者,并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正常妊娠人44例当作对照组,为全部患者辅以西门子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监测,比较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中型组、轻型组、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中型组,中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肌酐、尿素氮、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会有所上升,且依据肾损害的逐步进展而有所上升,对中型与重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具备较优的诊断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损害 尿酸 尿素氮
下载PDF
分析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戚敬虎 张梦林 魏沙沙 《系统医学》 2022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 评析药物性肝损害疾病患者应用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接诊的82例药物性肝损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提供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提... 目的 评析药物性肝损害疾病患者应用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接诊的82例药物性肝损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提供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提供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2,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皮疹)发生率(7.32%)小于对照组(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5,P=0.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38.56±3.56)U/L、总胆红素(TBIL)(11.52±2.11)μmol/L、谷草转氨酶(AST)(41.56±5.69)U/L、直接胆红素(DBIL)(31.52±2.89)U/L、碱性磷酸酶(ALP)(65.65±7.85)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2.66±8.59)U/L、(22.12±4.21)μmol/L、(81.56±8.79)U/L、(44.63±5.28)U/L、(96.63±8.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疾病患者应用舒肝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增进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肝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宁 多烯磷脂酰胆碱 药物性肝损害疾病 不良反应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诊治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期43-43,共1页
目的:通过对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的诊治,总结临床经验,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收治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患者60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结果:60例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患者,病因明确,诊断清楚,诊断符合率100%,无误诊及... 目的:通过对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的诊治,总结临床经验,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收治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患者60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结果:60例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患者,病因明确,诊断清楚,诊断符合率100%,无误诊及漏诊。结论:多颅神经损害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基本概念要清楚,基础知识要全面,病情分析要结合病史及全身情况,才能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颅神经损害疾病 诊治体会
下载PDF
镰状细胞疾病肾损害
6
作者 张志宏 王金泉 《新医学》 2017年第5期297-301,共5页
镰状细胞疾病(SCD)是一种由编码血红蛋白多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后引起的遗传病。患者红细胞内出现病态的血红蛋白S(HbS),在氧张力低的毛细血管,HbS形成凝胶结构,导致红细胞扭曲成僵硬的镰刀状。镰状红细胞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加上HbS的凝... 镰状细胞疾病(SCD)是一种由编码血红蛋白多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后引起的遗传病。患者红细胞内出现病态的血红蛋白S(HbS),在氧张力低的毛细血管,HbS形成凝胶结构,导致红细胞扭曲成僵硬的镰刀状。镰状红细胞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加上HbS的凝胶化使血液的黏滞度增大,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缺血。肾脏是SCD常见受累器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该文综述了近年SCD肾损害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疾病 血红蛋白S 镰状细胞疾病损害
下载PDF
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
7
作者 贾玉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77-77,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收治的肾损害性疾病患者60例(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行检测尿m Al B、β2-M、24 h尿总蛋白与及时尿m Al... 目的研究探讨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收治的肾损害性疾病患者60例(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行检测尿m Al B、β2-M、24 h尿总蛋白与及时尿m Al B/尿Cr,采用化学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蛋白定性。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各项尿检测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肾炎、肾病综合征在进入ESRD的时候尚未出现异常,而在还没有进入ESRD的时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已经显示尿蛋白检查结果异常,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m Al B、β2-M、及时尿m Al B/尿Cr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断的过程中m Al B、β2-M、及时尿m Al B/尿Cr相较于尿蛋白定性更具敏感性,在早期诊断肾脏损害性疾病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将这这几项指标作为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恢复状况的比较指标,而针对有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应当注意严密监测,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检测 肾脏损害疾病 早期治疗
下载PDF
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春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14例肾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8例为对照组。根据要求留取2组人员24小时尿,进行尿总... 目的:探讨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14例肾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8例为对照组。根据要求留取2组人员24小时尿,进行尿总蛋白测定(邻苯三酚红钼法)。取当天晨尿,进行mALB(免疫浊度法)、β2-m(免疫浊度法)、mALB/UCr(免疫浊度法)、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总蛋白、β2-m、mALB、mALB/UCr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患者β2-m、mALB、mALB/UCr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检测可用于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检测 损害疾病 早期诊治 价值
下载PDF
论医疗损害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诗祥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0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医疗损害的特点及其法律意义。方法根据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归纳医疗损害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法学基本理论以及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探讨医者对医疗过错损害应当承担的责任和方式。结果医疗损害包括医疗非过错损害和医疗过错损... 目的探讨医疗损害的特点及其法律意义。方法根据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归纳医疗损害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法学基本理论以及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探讨医者对医疗过错损害应当承担的责任和方式。结果医疗损害包括医疗非过错损害和医疗过错损害,医疗非过错损害由医疗产品本身特性所决定,其后果只能由患者承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此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医疗过错损害具有主观过失性、善意目的性、不可避免性和相对可控性,医者应当对医疗过错损害承担相应责任,但根据法律公平原则,医者对医疗过错损害所承担的责任应当是有限的。结论根据医疗损害的特点和法律公平原则,医者对医疗过错应当只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后果责任原则、赔偿额与损害后果相一致责任原则、限额赔偿责任原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行政责任则应当有错就承担;而刑事责任的承担则应当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及有限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 医疗过错损害 医疗非过错损害 疾病损害
下载PDF
老年慢性白血病合并多器官疾病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卓玛 居小萍 +1 位作者 许小平 王健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81-181,共1页
近年,国内外对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但对老年慢性白血病合并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报道却为数较少,现将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老年 慢性白血病 合并症 多器官损害疾病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在视功能损害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捷 李海生 杨冠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了解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 (SPVER视力 )在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 5 1例 6 6眼有不同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的SPVER视力和对数视力表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我们用了 8个不同空间频率... 目的:了解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 (SPVER视力 )在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 5 1例 6 6眼有不同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的SPVER视力和对数视力表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我们用了 8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 ,所得的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 ,获得振幅 空间频率曲线 ,并通过外推法估计其视力。结果 :5 1例 6 6眼中 ,视力表视力在 0 0 8~ 1 2 ,SPVER视力在 2 0 /2 0 0~ 2 0 /2 0 ,两者的总体相关系数为 0 6 2 2。其中不同疾病两种视力的相关系数有较大的区别 ,从中浆的r =0 80 7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r =0 2 82。结论 :SP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 ,它是一项客观、快速的视力测定方法 ,但同时应注意到各种疾病引起视神经损伤后对SPVER视力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 视力 视功能损害疾病
原文传递
POEMS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红利 刘骅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期126-126,共1页
POEMS综合征是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受到损害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该病由英国学者Crow和日本学者Fukase首次报道,故也叫做Crow-Fukase综合征^[1],临床少见,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仍有很多方面不甚了解,临床常漏诊、误诊。最近... POEMS综合征是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受到损害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该病由英国学者Crow和日本学者Fukase首次报道,故也叫做Crow-Fukase综合征^[1],临床少见,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仍有很多方面不甚了解,临床常漏诊、误诊。最近我科收治1例,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CROW-FUKASE综合征 多系统损害疾病
下载PDF
以皮肤色素沉着、腹水为首发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
13
作者 王新仁 谭细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CROW-FUKASE综合征 多系统损害疾病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1例
14
作者 高俊丽 于奇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6-156,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四肢无力、双下肢麻木、肿胀1年,走路不稳4个月余"入院。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肿胀,四肢无力,无肢体疼痛和踩棉花感,症状逐渐加重,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多系统损害疾病
下载PDF
白塞病2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陈小青 林玲 黄子扬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0期46-47,共2页
白塞病(Behe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葡萄膜炎,阿弗他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为三大特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与受累脏器有关。现就我科近几年确诊为... 白塞病(Behe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葡萄膜炎,阿弗他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为三大特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与受累脏器有关。现就我科近几年确诊为白塞病住院患者22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BD 血管炎 病理基础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多系统损害疾病 葡萄膜炎
下载PDF
炎症性线状表皮痣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海 万屏 +1 位作者 王红兵 郭家福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炎症性线状表皮痣 疣状角化损害疾病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皮损
下载PDF
Hyperhomocysteinem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alcoholic liver injury 被引量:64
17
作者 Neil Kaplowitz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699-1708,共10页
Deficiencies in vitamins or other factors(B6,B12,folic acid, betaine)and genetic disorders for the metabolism of the non-protein amino acid-homocysteine(Hcy)lead to hyperhomocysteinemia(HHcy).HHcy is an integral compo... Deficiencies in vitamins or other factors(B6,B12,folic acid, betaine)and genetic disorders for the metabolism of the non-protein amino acid-homocysteine(Hcy)lead to hyperhomocysteinemia(HHcy).HHcy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several disorder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neurodegeneration,diabetes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HHcy unleashes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such as NFκB,IL-1β,IL-6,and IL-8,increases pro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superoxide anion caus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reducing intracellular level of nitric oxide(NO),and induces endoplasrnic reticulum(ER)stress which can explain many processes of Hcy-promoted cell injury such as apoptosis, fat accumulation,and inflammation.Animal model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HHcy.ER stress may also be involved in other liver diseases such as α_1-antitrypsin(α_1-AT)deficiency and hepatitis C and/or B virus infection.Future research should evaluate the possible potentiative effects of alcohol and hepatic virus infection on ER stress-induced liver injury,study potentially beneficial effects of lowering Hcy and preventing ER stress in alcoholic humans,and examine polymorphisrn of Hcy metabolizing enzymes as potential risk-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Hcy and live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Endoplasmic Reticulum Humans HYPERHOMOCYSTEINEMIA Liver Diseases Alcoholic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
18
作者 曹莉 钟建廷 罗晓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804-805,共2页
患者,女,39岁.因"左侧耳后淋巴结肿痛伴发热2个月"于2011年9月21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痛性包块,同时伴有左耳廓轻度发红、肿胀及疼痛,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无耳鸣及听力下降,自觉发热未测体温.院外以"左耳软骨膜炎... 患者,女,39岁.因"左侧耳后淋巴结肿痛伴发热2个月"于2011年9月21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痛性包块,同时伴有左耳廓轻度发红、肿胀及疼痛,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无耳鸣及听力下降,自觉发热未测体温.院外以"左耳软骨膜炎"给予抗感染治疗10 d症状无改善.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无既往史、特殊病史.入院查体:T 37.2℃,P 86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左眼结膜充血,左耳红肿,耳廓柔软,压痛明显,左耳后可触及约1 cm×2 cm肿大淋巴结,双颌下可触及多个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中,无粘连,压痛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多软骨炎 多系统损害疾病 淋巴结肿大 发热
下载PDF
Use of rotational atherectomy for reducing significant dissection in treating de novo femoropopliteal steno-occlusive disease after balloon angioplasty 被引量:3
19
作者 Tae-Hoon Kim Manny Katsetos +2 位作者 Khagendra Dahal Michael Azrin Juyong Le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54-260,共7页
B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arterial dissection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key factor for bailout stenting in femoropopliteal disease.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dissection rate and outcomes between the t... B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arterial dissection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key factor for bailout stenting in femoropopliteal disease.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dissection rate and outcom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rotational atherectomy and with?out i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October 2016, we compared the angiography after balloon angioplasty (BA) of de-novo, femoropop?liteal, steno-occlusive lesions whether they were treated by rotational atherectomy prior to the BA or not. Fifty-nine lesions (8 occlusions; 3 involving popliteal segment; lesion length: 86.3 ± 66.8 mm) in 44 patients (29 males; mean age 66.9 ± 9.7 years) were enrolled for this review. Results Forty-two lesions were treated using rotational atherectomy, prior to BA while 17 were recanalized firstly by BA. Clinical and les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ps. However, the rate of significant arterial dissection (type C to F) was lower in the atherectomy group (88.2% vs. 42.9%; P = 0.001).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use of the atherectomy device was the only risk factor for prevention of development of significant dissection (P = 0.013; OR = 0.12; 95% CI: 0.025?0.6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either by the angioplasty alone, drug coated balloon or stent insertion. There was lower trend in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and primary patency toward the atherectomy group (low rank P = 0.108 and 0.166), however secondary patenc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low rank P = 0.001). Conclusions Rotational atherec?tomy before BA reduced the rate of significant dissection and therefore, might be a valuable option for minimizing need of bailout ste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al dissection ATHERECTOMY Femoropopliteal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下载PDF
Adiponectin,a key adipokine in obesity related liver diseases 被引量:45
20
作者 Christa Buechler Josef Wanninger Markus Neumei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2801-2811,共11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omprising hepatic steatosi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and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common liver disease in western countries.Fatty liver i...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omprising hepatic steatosi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and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common liver disease in western countries.Fatty liver is more prevalent in overweight than normal-weight people and liver fat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Hepatic steatosis is regarded as a benign stage of NAFLD but may progress to NASH in a subgroup of patients.Besides liver biopsy no diagnostic tools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NASH are available,and no effective treatment has been established.Visceral obesity is a main risk factor for NAFLD and inappropriate storage of triglycerides in adipocytes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free fatty acids may add to increased hepatic lipid storage,insulin resistance,and progressive liver damage.Most of the adipose tissue-derived proteins are elevated in obesity and may contribute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liver damage.Adiponectin is highly abundant in human serum but its levels are reduced in obesity and are even lower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steatosis or NASH.Adiponectin antagonizes excess lipid storage in the liver and protects from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This review aims to give a short survey on NAFLD and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adiponec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steatosi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DIPONECTIN OBESITY Adipose tiss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