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以琳运用膏方从肝论治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辰斐 夏以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夏以琳主任在运用膏方调治小儿肺系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她擅长调治小儿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肺系疾病,在遣方用药中融入"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以"肝升肺降"、"肺主气,肝主血"为理论基础,在膏方中施以... 夏以琳主任在运用膏方调治小儿肺系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她擅长调治小儿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肺系疾病,在遣方用药中融入"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以"肝升肺降"、"肺主气,肝主血"为理论基础,在膏方中施以疏肝、活血之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疾病从肝论治 中药膏方 儿童
下载PDF
从血虚论治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洁 翟晓翔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血虚,指津血亏虚不足,濡润功能失常。血虚是诸多慢性皮肤病发生发展和急性皮肤病进展后期常见的病因病机。血是人体重要精微物质之一,《灵枢·决气》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认为血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在心火作... 血虚,指津血亏虚不足,濡润功能失常。血虚是诸多慢性皮肤病发生发展和急性皮肤病进展后期常见的病因病机。血是人体重要精微物质之一,《灵枢·决气》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认为血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在心火作用下所化生的赤色精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 皮肤病 临床经验 临床研究 疾病论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肺胀从痰瘀虚论治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娟 《四川中医》 2013年第5期33-34,共2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为特征。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经...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为特征。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故有效的防治本病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从肺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来看,本虚痰瘀在肺胀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从痰瘀虚论治肺胀是肺胀治疗的根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中医 疾病论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近况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晨 申秉炎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除百日咳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发的一组症候群,本病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末伴高声调鸡鸣样吼声为特征,临床表现与百日咳极为类似,故称类百日咳综合征,又称“百日咳综合征...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除百日咳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发的一组症候群,本病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末伴高声调鸡鸣样吼声为特征,临床表现与百日咳极为类似,故称类百日咳综合征,又称“百日咳综合征”[1-4]。临床鉴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金标准为百日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5]。目前,百日咳的发病率随着疫苗预防接种的广泛实施已明显降低,但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例呈现增多趋势[6]。类百日咳综合征属中医学“顿咳”“痉咳”“鹭鸶咳”“疫咳”“天哮呛”等范畴,病程较长且缠绵,严重影响患儿健康,中医药运用辨证论治有其自身优势。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本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类百日咳综合征 疾病分期论治 脏腑经络论治 古方化裁
下载PDF
中医“肾—冲脉—胃”轴的概念提出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谢洋峰 陈步星 +1 位作者 韩文博 张佳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29-2031,共3页
医学大家张锡纯在诸多疾病的论治中,多从肾—冲脉—胃关系辨治,疗效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肾—冲脉—胃”轴的概念,为临床疾病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肾、冲脉、胃之间以冲脉为枢纽相互联系,经气在“肾—冲脉—胃”之间升降出入,从而协... 医学大家张锡纯在诸多疾病的论治中,多从肾—冲脉—胃关系辨治,疗效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肾—冲脉—胃”轴的概念,为临床疾病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肾、冲脉、胃之间以冲脉为枢纽相互联系,经气在“肾—冲脉—胃”之间升降出入,从而协调各脏腑功能,构成“肾—冲脉—胃”轴的核心内容,同时“肾—冲脉—胃”经气运行失常,也会导致肾、胃及冲脉功能失常,出现血随冲逆、冲胃气逆、肾胃气逆、肾虚气逆迫肺的病机,临床常表现为倒经、呕吐、呃逆、痰饮、腹胀、胸闷等疾病,因此以“肾—冲脉—胃”为轴进行辨证和选方用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冲脉—胃 经脉 疾病论治 临床应用 张锡纯
下载PDF
中医理论框架突破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秀玲 闫志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中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反馈于机体外在的征象(症状、体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然而,随着无症状性疾病和早、中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被揭示,"无形(症状)... 中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反馈于机体外在的征象(症状、体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然而,随着无症状性疾病和早、中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被揭示,"无形(症状)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科学事实,造成了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和"司外揣内"背景知识内不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揭示出与中医现有理论不相容的反常事实。中医科学共同体,应解放思想,排除理论的"反常"问题,将"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纳入到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引进西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成果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弥补中医理论微观认识缺失,消除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命题以及"司外揣内"方法的不足,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框架 排除反常 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 辨体质论治 辨遗传病史论治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