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语境下的流行疾病话语分析
1
作者 吴雅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流行疾病话语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它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也在社会话语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还深刻地塑造了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及行为。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深入研究了流行疾病话语... 流行疾病话语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它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也在社会话语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还深刻地塑造了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及行为。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深入研究了流行疾病话语中存在的多个关键要素,包括“强烈”话语和“温和”话语的意义、社会角色和身份、批判性立场以及话语的多样性。这些要素不但对于理解流行疾病话语的本质至关重要,而且可以揭示话语背后的潜在语义和社会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疾病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 隐喻 公众认知
下载PDF
“后新时期文学”中的疾病话语与现代主体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宇 游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后新时期文学"中的疾病话语,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转型过程中,文学作品使用"疾病"意象的方式及其包涵的意识形态结构,同时这当中也暗含着以"人"的觉醒为开端的现代主体内涵的嬗变。从精神疾病... "后新时期文学"中的疾病话语,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转型过程中,文学作品使用"疾病"意象的方式及其包涵的意识形态结构,同时这当中也暗含着以"人"的觉醒为开端的现代主体内涵的嬗变。从精神疾病对理性主体的解构、"都市病"对欲望主体的反思,再到日常生活"疾病事件"对主体沉沦与超越双重困境的揭示,"后新时期文学"疾病话语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后新时期主体内涵不断解构与重构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革命信仰与人道主义启蒙理性的中心地位日趋消解,非理性、欲望与"沉沦在世"对主体内涵的重建,也在疾病话语的审美反思中不断地呈现其片面性与局限性。主体失去了理性中心主义的整合与同一,已然呈现出分崩离析的态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后新时期文学"主体性的泯灭,它恰恰反证了现代主体的极端自反性与未完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文学 疾病话语 现代主体 非理性
下载PDF
劳伦斯小说疾病话语的隐喻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礼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现代医学对流行病发生的解释由于地域区分和文化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形态。历代文人贤哲对这些复杂的医学问题研究虽然角度各异,但都有所建树。美国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疾病隐喻”的理念。桑塔格认为... 现代医学对流行病发生的解释由于地域区分和文化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形态。历代文人贤哲对这些复杂的医学问题研究虽然角度各异,但都有所建树。美国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疾病隐喻”的理念。桑塔格认为,如果结合病理知识和文化特征我们会发现,特定时代都会有肺结核、癌症和心脏病等标志性和地方性流行病的发生。从文学视野看这些疾病话语可以视作个体性格和文化特征的象征符号。借助劳伦斯小说疾病话语的隐喻研究,读者可以理解桑塔格道出该理念的文化实质和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赫·劳伦斯 小说 疾病话语 隐喻解读
原文传递
中美非新闻媒体关于埃博拉病毒报道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赖运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53-55,67,共4页
本文收集了《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南非新闻24报》2014年6月至9月有关埃博拉报道标题,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Ant Conc软件对报道标题进行主题词提取。通过主题词分析和个案描述,揭示中、美、非媒体对自身国家形象及对非洲形象的建... 本文收集了《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南非新闻24报》2014年6月至9月有关埃博拉报道标题,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Ant Conc软件对报道标题进行主题词提取。通过主题词分析和个案描述,揭示中、美、非媒体对自身国家形象及对非洲形象的建构。通过比较发现:新闻媒体国际事件报道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差别;各个国家媒体以维护自身国家形象为重点;美国新闻媒体具有世界性广泛影响。最后,提出新形势下超越非洲范式的非洲形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 疾病话语 意识形态 非洲形象 ANTCON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