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叶天士“病久入络”初探
- 1
-
-
作者
蒋芳莉
-
机构
太原市传染病医院
-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0年第7期52-52,共1页
-
文摘
“病久入络”为叶天士重要学术观点之一,对指导临床辩证治疗颇具意义.本文特探讨如下。
-
关键词
叶天士
病久入络
中医学术观点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叶天士“病久入络”初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蒋森
蒋芳莉
-
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中医学院
-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共3页
-
文摘
“病久入络”为叶天士重要学术观点之一,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颇具意义。然不少人只口颂其语,而不解其意,难以付诸实践。本文特探讨如下。 1 阴络深细易血瘀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之独特系统。《内经》将其分为“经脉”、“别络”、“孙络”等,愈分愈细。
-
关键词
病久入络
阴络
络脉
通络法
-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久病入络”与慢性偏头痛辨治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李琰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脑病科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
文摘
慢性偏头痛有时间性、反复性、难治性、进展性特点,与"久病入络"理论内涵高度一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久病入络"有空间、时间及脏腑、气血多维度特点,体现局部和整体统一,反映疾病病理基础,涉及神经递质传递、受体平衡、细胞因子表达、激素代谢、活性物质转换链等。脑动脉系统四通八达,侧支循环丰富,脑神经网络通路复杂,共同与脑脊液循环通路等组成颅脑神经血液网络体系,与"络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出为孙"的经络层次和空间位置不谋而合。"久发、频发之恙必伤血络",慢性偏头痛核心在"邪伏络瘀",辨治应注重祛邪通络,根据络瘀伏邪性质,益气通络、活血通络、化瘀通络、化痰通络、搜风剔络等,各有侧重,辨证可相互交叉及组合;重用涤清伏邪、疏通脑络瘀滞、安神定痛、恢复神机清灵之品;虫类及通络药多有抗凝、镇痛、抗血栓、促纤溶、抗癫痫、抗肿瘤等作用,临证巧用僵蚕、全蝎、蜈蚣、九香虫、蜣螂虫、地龙等可提高疗效,用量宜少,多则耗气动血;疼痛顽固剧烈可伍少量马钱子、土鳖虫等。
-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久病入络
邪伏络瘀
益气通络
涤清伏邪
疏通脑络
活血通络
化瘀通络
化痰通络
搜风剔络
安神定痛
虫类药
通络药
-
Keywords
Jiu Bing Ru Luo/久病入络
evil volt and stasis of blood stasis
replenishing qi and dredging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瘙痒症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余渊
陈晓文
-
机构
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中心院区内分泌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第3期136-137,共2页
-
文摘
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率为7%-43%,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1]。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病久入络,可致血脉瘀滞[2]。
-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非糖尿病
益气养阴活血方
治疗
自拟
消渴病
阴阳俱虚
病久入络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46例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李留霞
-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0期49-50,共2页
-
-
关键词
顽固性头痛
通窍活血汤
加减治疗
远期疗效
自觉症状
迁延不愈
多种疾病
病久入络
发病机制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