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原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余建国 姜正前 +1 位作者 何海健 王宏艳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5,共3页
2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 ,从浙江省 7个地、市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不同品种病死鸭分离到 2 0株鸭疫里氏杆菌 (RA) ,所分离菌株对各品种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各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病 病原学特性 分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鹌鹑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病原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相朝 张广勤 +3 位作者 吴庭才 李银聚 张春杰 刘玉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1-52,共2页
从某一表现呼吸道症状和拉黄绿色稀便的发病鹌鹑群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HA、HI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 ,最终确认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 ;经对分离株的MDT、ICPI和IVPI等致病指数的测定 ,表明该毒株为... 从某一表现呼吸道症状和拉黄绿色稀便的发病鹌鹑群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HA、HI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 ,最终确认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 ;经对分离株的MDT、ICPI和IVPI等致病指数的测定 ,表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病原学特性
下载PDF
贵州省鹅副黏病毒分离株的病原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明 汪德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1-124,共4页
鹅副黏病毒D1分离株能致死鹅胚、鸭胚和鸡胚,致死率达到100%,感染的尿囊液能产生较高的血凝效价。血凝素对热不稳定,经56℃水浴处理10min血凝活性消失。副黏病毒感染鹅血清与D1分离株和La Sota毒株均发生血凝抑制现象,大多数血清样本对... 鹅副黏病毒D1分离株能致死鹅胚、鸭胚和鸡胚,致死率达到100%,感染的尿囊液能产生较高的血凝效价。血凝素对热不稳定,经56℃水浴处理10min血凝活性消失。副黏病毒感染鹅血清与D1分离株和La Sota毒株均发生血凝抑制现象,大多数血清样本对2株病毒的 HI效价存在两个以上的滴度差异。病毒粒子呈球形、椭圆形、杆状或棒状,呈现显著多形性的特征。Dt分离株ELD50经测定为10-7.84/0.1 mL,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鸡能够抵抗20000ELD50病毒的攻击,免疫保护率达到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黏病毒 病原学特性 鉴定
下载PDF
猪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性
4
作者 吴建华 史秋梅 +2 位作者 高桂生 李春玲 赵献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病死猪体内分离到3株链球菌,并进行了病原学鉴定。细菌在形态上呈链球菌的特征,β或α溶血,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动物试验结果表明,3分离株对... 从病死猪体内分离到3株链球菌,并进行了病原学鉴定。细菌在形态上呈链球菌的特征,β或α溶血,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动物试验结果表明,3分离株对小鼠的毒力较低,但能在接种细菌12~15 d后使小鼠发病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病原学特性 PCR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的鉴定及病原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田维珍 邓光荣 寇艳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4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鉴定 病原学特性 生化反应 血清学试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鸭圆环病毒病原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天芝 于新友 张颖 《家禽科学》 2018年第8期40-43,共4页
鸭圆环病毒病(DuCVD)是由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羽毛发育不良、脱落、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消瘦、贫血等。单纯感染该病毒时,鸭的死亡率低,混感或继发其它疾病,致鸭死亡率升高,给养鸭业造成... 鸭圆环病毒病(DuCVD)是由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羽毛发育不良、脱落、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消瘦、贫血等。单纯感染该病毒时,鸭的死亡率低,混感或继发其它疾病,致鸭死亡率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DuCV的病原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 病原学特性 诊断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特性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窦达林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98-99,共2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该病以急性出血性肠炎以及心肌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犬细小病毒病发病数量急剧上升,其发病迅猛、传播迅速、致死率高,一旦发生会给家犬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感染 急性出血性肠炎 烈性传染病 临床诊断 病原学特性 心肌炎 发病数量
下载PDF
羊痘的病原学特性及诊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续龙 罗干 潘小成 《甘肃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64-66,共3页
羊痘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发病率,尤其是羔羊感染率和致死率均高,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对该病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痘 病原学特性 诊断防治
下载PDF
养殖海水鱼类主要致病弧菌的病原学特性、PCR快速检测及免疫防治研究
9
作者 陈吉祥(联系人) 《中国科技成果》 2006年第23期63-63,共1页
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负责完成的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养殖海水鱼类主要致病弧菌的病原学特性、PCR快速检测及免疫防治研究”于2005年9月3日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 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负责完成的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养殖海水鱼类主要致病弧菌的病原学特性、PCR快速检测及免疫防治研究”于2005年9月3日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的研究所、国家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动检所和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对该项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快速检测 病原学特性 海水鱼类 免疫防治 弧菌 致病 养殖 黄海水产研究所
原文传递
血清8型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3 位作者 陈孝跃 刘兆宇 方鹏飞 郭宇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1 994年 1月~2 0 0 0年 1 0月 ,从全国 2 3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68株血清 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血清 8... 1 994年 1月~2 0 0 0年 1 0月 ,从全国 2 3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68株血清 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血清 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 ,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对小鼠无致病性 ,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 ,但对头孢类药物 (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 )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8型 鸭疫里氏杆菌 病原学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3 位作者 陈孝跃 刘兆宇 方鹏飞 郭宇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20,共5页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从全国 2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 90日龄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种鸭和商品鸭中分离到 89株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病在我国鸭群感染范围极广 ;...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从全国 2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 90日龄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种鸭和商品鸭中分离到 89株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病在我国鸭群感染范围极广 ;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对小白鼠无致病性 ;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 ,但对头孢类药物和利福平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血清型 病原学特性 分离 形态特征 致病性
下载PDF
血清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3 位作者 陈孝跃 刘兆宇 方鹏飞 郭宇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9,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血清 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中国的发现。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从全国 2 8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死鸭分离到 14 6株血清 4型的鸭... 本文首次报道了血清 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中国的发现。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从全国 2 8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死鸭分离到 14 6株血清 4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血清 4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 ,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对小鼠无致病性 ,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 ,但对头孢类药物 (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 )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 鸭疫默里氏杆菌 病原学特性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13
作者 王运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110-112,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高度接触性和传染迅速为特性,持续威胁着鸡群的健康与安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双股RNA结构,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严重的病理变化和死亡率。本文详细探讨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规律、典型临床...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高度接触性和传染迅速为特性,持续威胁着鸡群的健康与安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双股RNA结构,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严重的病理变化和死亡率。本文详细探讨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规律、典型临床与病理表现、精确诊断手段以及全面防治策略,旨在为养鸡业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的科学认识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原学特性 流行病学调查 精准诊断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刚 孙光 郭昭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73,共2页
2 0 0 1年以来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呈现流行趋势 ,给畜牧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对黑龙江省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以及参考其他文献 ,综述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2 0 0 1年以来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呈现流行趋势 ,给畜牧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对黑龙江省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以及参考其他文献 ,综述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附红细胞体病 病原学特性 流行病学 症状 病理学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机制和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菲 廖秦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免疫防御机制 致病机制 免疫防御反应 临床症状 反复发作 妇科常见病 真菌学检查 病原学特性 VVC
下载PDF
云南省鸽Ⅰ型副黏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梅 陈莲 彭正敏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22,共2页
用鸽Ⅰ型副黏病毒地方分离株KM 1感染鸽 ,在 5~ 7d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 ,且感染鸽全部发生血清学抗体转换 ;将KM 1静脉接种 6周龄雏鸡 ,10d后血凝抑制 (HI)效价显著增高 ,且其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为 0 ;用鸡新城疫病毒LaSot... 用鸽Ⅰ型副黏病毒地方分离株KM 1感染鸽 ,在 5~ 7d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 ,且感染鸽全部发生血清学抗体转换 ;将KM 1静脉接种 6周龄雏鸡 ,10d后血凝抑制 (HI)效价显著增高 ,且其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为 0 ;用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感染鸽 ,第 8d出现临床症状 ;病毒能在 9日龄鸡胚中增殖 ,并使鸡胚出现病变 ,尿囊液血凝 (HA)效价为 1∶2 0 ~ 1∶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I型副教病毒 致病性 血凝抑制效价 血凝效价 病原学特性 传染病
下载PDF
霉形体及霉形体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慧芳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霉形体 霉形体病 畜禽疾病 病原学特性 致病机理
下载PDF
克雅氏病——人的海绵状脑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长水 《口岸卫生控制》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2000年2月12日《健康报》报道,我国发现首例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引起极大关注。1996年初,英国发生疯牛病时,曾有感染人类的病例报告,一时曾震惊世界。因为,克雅氏病是由新认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病原体所引起... 2000年2月12日《健康报》报道,我国发现首例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引起极大关注。1996年初,英国发生疯牛病时,曾有感染人类的病例报告,一时曾震惊世界。因为,克雅氏病是由新认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实际上,与疯牛病病原有关的疾病早有研究报道。本世纪50年代,太平洋岛屿民族中的库鲁(kuru)病,就是通过独特的殡葬仪式——分食死者脑子的方式传播的;此仪式废止,也不再出现kuru新病例。其后,对于搔痒病——与Kuru病状十分相似的一种动物病的研究,可用病羊脑组织匀浆实验感染多种动物,脑中的病原可以长期保持,认为脑细胞中含有致病因子。80年代以来,英国学者在研究与羊搔痒病类似的人类克雅氏病时,进一步明确其致病因子为不含核酸的蛋白质,称之为Prion(普瑞昂)。90年代英国疯牛病爆发,就可能与在饲料中含有羊肉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氏病 海绵状脑病 病原学特性 临床表现 传染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步认识
19
作者 王寅彪 宋杰 吴卫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及其他多个国家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疫情,我国多地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 目的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及其他多个国家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疫情,我国多地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COVID-19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本研究对目前已知的SARS-CoV-2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治疗药物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原学特性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防控
下载PDF
炭疽的危害及其防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辉 叶志远 王延钊 《新疆畜牧业》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炭疽是一种细菌,该菌营养要求不严,易于生产,便于运输(孢子)和保存,芽胞抵抗力强,人畜感染后死亡率高,不易控制。炭疽可污染水源、草场和土壤,与天花和鼠疫相比,炭疽最稳定,感染后果严重,致死率高。
关键词 炭疽 防制 危害性 病原学特性 病理学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