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_8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潘敏慧 万永继 祝仁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8的生活史单型 ,所有时期核不成对 ,发育周期为 9~ 10d。蚕体内发育的裂殖体生殖呈带状分裂 ,以多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裂殖体近椭圆形 ,外被寄主细胞的内质网膜 ;母孢子以出芽方式进行原生质团的分割 ,形成多个...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8的生活史单型 ,所有时期核不成对 ,发育周期为 9~ 10d。蚕体内发育的裂殖体生殖呈带状分裂 ,以多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裂殖体近椭圆形 ,外被寄主细胞的内质网膜 ;母孢子以出芽方式进行原生质团的分割 ,形成多个单核孢子母细胞 ,孢子成熟不同步 ,孢囊内有几个至数十个孢子不等 ;SCM8孢子单核 ,卵圆形 ,大小介于SCM7(Endoreticulatusbombycis)和家蚕微孢子 (Nosemabombycis)之间 ,并随继代数的增加而趋小 ,到第 3代时大小稳定 ,与SCM7相近 ;成熟孢子的极膜层前部结构致密 ,后部结构相对疏松 ;孢子的极丝单列 ,9~ 10圈 ,极丝倾角为 4 2° ;后极泡圆形 ,较大。SCM8仅感染寄生家蚕的中肠上皮组织 ,具食下传染、无胚种传染能力 ,致病力较弱 ,感染中量 (IC50 )为 1 2 9× 10 5,病程 12d以上。SCM8的分类地位为微孢子虫门 ,单倍期纲 ,格留目 ,科、属暂未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性微孢子虫SCM8 家蚕 生活史 分类
下载PDF
用rRNA序列分析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进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敏慧 万永继 +1 位作者 鲁成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利用GENETOOL、TREECON软件包,对克隆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序列和 GenBank中已登录的其他微孢子虫SSUrRNA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构建了微孢子虫的进化树。该进化树显示:... 利用GENETOOL、TREECON软件包,对克隆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序列和 GenBank中已登录的其他微孢子虫SSUrRNA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构建了微孢子虫的进化树。该进化树显示:微孢子虫门分为4大类群,除第一、第二类群由双单倍期纲(Class Dihaplophasea cl.n.Sprague,1992)构成之外,其它2个类群均由双单倍期纲和单倍期纲(Class Haplophase cl.n.Sprague,1992.)构成;双单倍期纲分布在4个类群中,显示了微孢子虫发育呈现多系性;在真核生物中,缺乏线粒体营独立生活的双滴虫(Diplomonadida)首先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接着是毛滴虫(Trichomonadida),然后是微孢子虫和真菌(Fungi),显示出了微孢子虫与真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微孢子虫的4大类群中,双单倍期纲中离异双倍期目(Dissociodihaplophasida)起源最早;单倍期纲中格留目(Glugeida)进化程度最高。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位于第三类群中,处于相对较高的进化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NA序列 家蚕 病原性微孢子虫 进化树 孢子 真菌
下载PDF
一种新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挺 高永珍 +2 位作者 黄可威 严海峰 张玉正 《中国蚕业》 199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家蚕 病原性微孢子虫 研究
下载PDF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旭华 罗梅兰 +8 位作者 汤庆坤 王桂文 黄深惠 潘国庆 蒋师东 夏青 王霞 毛洪斌 潘志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从分布、感染性和分类特征三方面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跟踪蚕种生产微粒子病检疫数据及抽样检验家蚕受微孢子虫感染的情况,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布;通... 【目的】从分布、感染性和分类特征三方面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跟踪蚕种生产微粒子病检疫数据及抽样检验家蚕受微孢子虫感染的情况,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布;通过测定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及检验带毒蚕种的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率,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感染性;基于微孢子虫SSU r RNA序列构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类特征。【结果】不同时间和不同蚕区生产饲养的广西家蚕均存在一定量的微孢子虫感染,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率(毒率)呈波动起伏态势。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GXM10、GXM11、GXM12和GXM13等11株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均具有较强食下传染力,大部分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的IC50与N.b同一级别;各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存在明显差异,N.b的胚种传染率达51.67%,其他异型微孢子虫均比N.b低,部分异型微孢子虫(GXM6和GXM13)对家蚕无胚种传染力。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和GXM11等8株异型微孢子虫均位于Nosema属的类群分支上,除GXM7与GXM9、GXM3与GXM5间存在较低分化度和较高相似度外,其他微孢子虫间的分化度和相似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广西蚕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且各种微孢子虫的感染力存在明显差异,即广西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存在丰富的种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病原性微孢子虫 感染 分类地位 多样
下载PDF
西南农大“病原性微孢子虫类研究与防治”通过鉴定
5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7-7,共1页
由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承担的省“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类的研究与防治”近日通过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总体水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课题是把研究家蚕寄生性微孢子虫的分类、病... 由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承担的省“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类的研究与防治”近日通过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总体水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课题是把研究家蚕寄生性微孢子虫的分类、病理、检验识别技术及其防治作为攻关任务。经过几年的研究,在国内首次从家蚕体内分离到大型微孢子虫SCM6,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家蚕内网虫新种SCM7。 该成果在我省应用后已避免了巨大蚕种损失,在蚕种检疫等方面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显示了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 识别技术 内网 推广前景 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南农业大学 成果鉴定 首次发现 体内分离
下载PDF
安康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正余 《中国蚕业》 2006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家蚕粒子病 危害现状 安康市 防治 病原性微孢子虫 持续健康发展 蚕桑产业 胚种传染 食下传染 检疫对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