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牛源D:L3:L5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奕朵 张康 +12 位作者 王磊 路晓荣 张景艳 程佳 郭志廷 徐国伟 黄莉萍 牛宇辉 马婷 冯晓微 EGIDE 刘明超 李建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28-3141,共14页
【目的】通过探讨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病死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病死牛肺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菌落观察和染色镜... 【目的】通过探讨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病死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病死牛肺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菌落观察和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特异性引物扩增、16S rRNA测序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荚膜血清及脂多糖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病原特性评价。【结果】肺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菌落呈现灰白色中间微凹陷的露珠样,未出现溶血环;革兰染色可见粉红色球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端浓染的蓝色球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D-葡萄糖、D-甘露醇、D-甘露糖、酪氨酸芳胺酶、磷酸酶、COURMARATE和ELLMAN反应结果为阳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性>95%,鉴定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XN222。荚膜血清分型及脂多糖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的荚膜血清分型为D型,其脂多糖分型为L3和L5型。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携带ptfA、fimA、hsf-2、sodA、tbpA、sodC等共计19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0.2 mL 1.5×10^(8)CFU/mL菌液,可导致100%(10/10)小鼠死亡,说明分离菌株XN222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对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马波杀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等15种抗菌药均敏感,对泰乐菌素中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致病力较强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的发现丰富了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亚型,可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病原学调查和巴氏杆菌多价苗研制等提供生物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病原特性
下载PDF
蜜蜂白垩病的病原特性与综合防治
2
作者 黄廷悦 陈胜 马振刚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58-60,共3页
蜂病可分为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两种,前者由遗传因素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引起,后者则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蜜蜂传染性病害对蜂产业的威胁极大,可从感染蜜蜂个体,干扰蜜蜂正常生理代谢,破坏其组织结构,到影响蜂群乃至整个蜂场。
关键词 传染性病害 病原微生物 病原特性 蜂病 遗传因素 正常生理代谢 蜜蜂白垩病 寄生虫
下载PDF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调查及新血清型的发现和病原特性 被引量:177
3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7 位作者 陈孝跃 朱德康 黄城 刘菲 周毅 郭宇飞 刘兆宇 方鹏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4 9株 )、7(87株 )、8(6 8株 )、10 (4 3株 )、11(35株 )、13(5 6株 )、14 (6 1株 ) ,另有 10 1株不属于 1~ 2 1血清型 ,而分属于 4个相同的抗原型 ,被命名为 2 2 (2 1株 )、2 3(18株 )、2 4 (34株 )和 2 5 (2 8株 )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病原特性 抗原型 致病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鸡志贺氏菌病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许兰菊 王川庆 +4 位作者 胡功政 康相涛 任剑 张春晖 梁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鸡群中发生了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发生于幼龄雏鸡 ,主要特征为脓血痢疾和明显的肠道出血。发病率 10 0 % ,死亡率 3 84 %~ 33 3%。各种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 ;该病由鲍氏志贺氏杆菌所引起 动物攻毒试验表明该菌对雏... 鸡群中发生了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发生于幼龄雏鸡 ,主要特征为脓血痢疾和明显的肠道出血。发病率 10 0 % ,死亡率 3 84 %~ 33 3%。各种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 ;该病由鲍氏志贺氏杆菌所引起 动物攻毒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 ,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表现相同 ,攻毒后 7d致死率分别达 5 0 %~10 0 %。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类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均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病 病原特性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和猪圆环病毒Ⅱ型混合感染的鉴定及病原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锦艳 田宏 +6 位作者 尚佑军 王光祥 靳野 尹双辉 陈研 何建辉 刘湘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44-5247,共4页
[目的]鉴定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发的猪疫病并进行病原特性分析。[方法]采集湖南湘潭(编号为HN/XT)发病猪的组织和脏器,进行DNA、RNA提取,然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同时采用细胞分离... [目的]鉴定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发的猪疫病并进行病原特性分析。[方法]采集湖南湘潭(编号为HN/XT)发病猪的组织和脏器,进行DNA、RNA提取,然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同时采用细胞分离技术进行毒株的分离、鉴定。[结果]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SFV、PRRSV和PCV2与目前流行毒序列及GenBank下载序列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94%和96%左右,可见该次猪病疫情至少是由CSFV、PRRSV和PCV23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结论]该研究可对当前危害养猪业混合感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净化控制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湘潭 猪病 混合感染 鉴定 病原特性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上海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苏华 王永康 +3 位作者 刘佩红 沈素芳 沈莉萍 王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9,共5页
1997年底上海地区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 2型 ,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定型及动物试验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 ,具有 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_G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分离... 1997年底上海地区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 2型 ,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定型及动物试验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 ,具有 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_G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分离株 ,不在其检测范围。但能凝集猪链球菌 2型标准阳性血清。人工接种 4日龄乳鼠和猪有致病性。本试验对上海地区首次分离的猪链球菌 2型菌株进行了病原特性鉴定 ,证实猪链球菌 2型在上海存在 ,为今后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 鉴定 病原特性
下载PDF
仔猪感染粪肠球菌的病原鉴定及病原特性初报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亚宾 陈丽颖 +4 位作者 张红英 金钺 钱伟锋 邵仁东 崔保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
旨在对引起河南省三门峡某猪场肥育仔猪发病死亡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用常规手段分离纯化可疑病原菌,观察其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进一步检测分离菌... 旨在对引起河南省三门峡某猪场肥育仔猪发病死亡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用常规手段分离纯化可疑病原菌,观察其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进一步检测分离菌株的明胶酶和溶血素等毒力因子表型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①经细菌分离纯化,得到2个呈链状排列的G+球菌分离株,分别命名为HE1和HE2株。②经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2株分离菌均为粪肠球菌(E. faecalis)。③毒力因子表型试验表明,HE1和HE2均具有溶解明胶的能力,且能裂解兔红细胞,其中HE1呈现β型溶血,HE2呈现α型溶血。④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死作用,其中HE1毒力更强。家兔对上述分离株具有一定耐受性,仅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不死亡。⑤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富平和氨苄西林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感染可以导致仔猪发病死亡,但不同的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动物的致死能力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粪肠球菌 鉴定 病原特性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和9型广东分离株的病原特性 被引量:18
8
作者 余炜烈 李春玲 +1 位作者 王贵平 陆承平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0-654,共5页
2005年夏秋季从广东地区9例病猪中分离到2株猪源链球菌,均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α溶血,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及测序鉴定,一株为猪链球菌2型,另一株为猪链球菌9型。2型分离株的3个毒力基因均为... 2005年夏秋季从广东地区9例病猪中分离到2株猪源链球菌,均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α溶血,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及测序鉴定,一株为猪链球菌2型,另一株为猪链球菌9型。2型分离株的3个毒力基因均为阳性(sly+epf+mrp+),但对小鼠的毒力较低,2/10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第6~15 d发病致死,细菌在小鼠中的带菌时间至少15 d;9型分离株3个毒力因子均阴性(sly-epf-mrp-),但对小鼠有较强毒力,9/10小鼠在接种细菌后5 d内发病死亡,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70×106CFU。表明广东地区致病性猪链球菌不仅存在2型,而且还有9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猪链球菌9型 病原特性 PCR
下载PDF
血清3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汪铭书 程安春 +3 位作者 陈孝跃 刘兆宇 方鹏飞 郭宇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9-12,共4页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102株血清3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各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102株血清3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各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耐药谱也很广。但各分离株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血清菌 病原特性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征的研究──SG_(9301)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1 位作者 廖德惠 陈孝跃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鸡减蛋综合征的研究──SG_(9301)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程安春,汪铭书,廖德惠,陈孝跃(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自从VanEck于1976年首次报道鸡减蛋综合征(EDS_(76)至今,世界上很... 鸡减蛋综合征的研究──SG_(9301)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程安春,汪铭书,廖德惠,陈孝跃(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自从VanEck于1976年首次报道鸡减蛋综合征(EDS_(76)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该病。我国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减蛋综合症 毒株 分离 鉴定 病原特性
下载PDF
256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学鉴定及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2 位作者 陈孝跃 钟妮娜 廖德惠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7期13-15,共3页
从四川省不同地区分离到256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并对病原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254株为荚膜A群菌,占99.22%... 从四川省不同地区分离到256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并对病原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254株为荚膜A群菌,占99.22%(254/256),其中5A型占95.7%(245/256),8A型占1.95%(5/256),9A型占1.56%(4/256),未定型占0.78%(2/256)。测定了鸭巴氏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型 病原特性
下载PDF
扬子鳄源沙雷氏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佩红 沈莉萍 +4 位作者 沈素芳 顾永熙 徐春忠 姜传坤 包超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从一起以呼吸系统 (肺 )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死亡扬子鳄中分离出 3株沙雷氏菌。其培养性状及生化特性基本一致 ,均可产生暗黄色色素。动物实验证明 ,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且从死亡例中回收到相应细菌。本次实验表明 ,沙雷氏菌... 从一起以呼吸系统 (肺 )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死亡扬子鳄中分离出 3株沙雷氏菌。其培养性状及生化特性基本一致 ,均可产生暗黄色色素。动物实验证明 ,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且从死亡例中回收到相应细菌。本次实验表明 ,沙雷氏菌已不再单单是人医上一类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它亦可引起野生动物的发病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沙雷氏菌 病原特性
下载PDF
全球口蹄疫防控技术及病原特性研究概观 被引量:65
13
作者 刘在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547-3564,共18页
口蹄疫是危害猪牛羊等主要家畜畜种的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被中国政府列在一类动物疫病的首位。中国猪、牛、羊养殖量最大、邻国众多,防控口蹄疫不仅对本国农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且对全球口蹄疫防控有... 口蹄疫是危害猪牛羊等主要家畜畜种的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被中国政府列在一类动物疫病的首位。中国猪、牛、羊养殖量最大、邻国众多,防控口蹄疫不仅对本国农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且对全球口蹄疫防控有重要意义。目前,除一些发达国家消灭了口蹄疫并保持着无疫状态外,口蹄疫仍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流行或散发。中国周边口蹄疫疫情不断,对中国造成高压威胁,近年流行的O/ME-SA/Pan Asia、O/SEA/Mya-98和A/ASIA/Sea-97病毒均是传入的。从周边流行的病毒、流行的频率和循环的区域位置判断,O/Pan Asia-2、A/Iran-05、Asia1/Sindh-08和O/Ind-2001病毒未来威胁依然较大。几十年来,中国不断完善各级兽医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科研带动、技术指导、疫情监控的职能,采取疫苗强制免疫为主的防控政策,卓有成效。依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口蹄疫渐进控制路线图(PCP-FMD),中国目前处于阶段3。推进口蹄疫防控效果进入更高阶段,关键在诊断检测技术和疫苗。自主研发的液相阻断ELISA、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ELISA、多重RT-PCR等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了中国口蹄疫诊断检测工作,并在朝鲜、越南等国应用。新一代测序、胶体金和纳米示踪材料标记免疫层析和生物反应效应分子检测等更精准便捷的新技术,未来也有望在口蹄疫诊断中实现应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力最优,是目前应用的主要疫苗,但存在干扰鉴别诊断等缺陷。随着免疫学理论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发展和应用标记疫苗、活载体疫苗、表位蛋白疫苗和病毒颗粒样疫苗等新型疫苗是未来的趋势。近十余年来,反向遗传操作凭借其定向改造基因组等强大技术优势,不仅促进了标记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而且推动了口蹄疫病毒宿主嗜性、复制机制、受体利用和先天性免疫应答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必将有力推动防控应用型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流行现状 防控新技术 病原特性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的分离及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永明 汪德生 李梅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8期26-28,共3页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的分离及病原特性研究李永明汪德生李梅(贵州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贵阳550025)1995年4月,在贵州省某养鸡场37周龄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群中,突然出现产蛋大幅度下降。鸡群发病前日产蛋率为71.7%...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的分离及病原特性研究李永明汪德生李梅(贵州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贵阳550025)1995年4月,在贵州省某养鸡场37周龄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群中,突然出现产蛋大幅度下降。鸡群发病前日产蛋率为71.7%,发病后产蛋量呈直线下降,第9d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减蛋综合症 病毒 贵州株 分离 病原特性
下载PDF
鹌鹑腺病毒的分离及病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乃胜 李文贵 +4 位作者 韦剑珊 龙沛然 曾子安 刘洁 王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1994年~ 1995年 ,从云南呈贡县爆发的一群有减蛋综合征症状 ,血清含有EDSV血凝抑制抗体的鹌鹑泄殖腔分离到一株病毒 ,并命名为QAVc 94株。经形态学、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免疫电镜、酶切图谱分析、交叉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动物... 1994年~ 1995年 ,从云南呈贡县爆发的一群有减蛋综合征症状 ,血清含有EDSV血凝抑制抗体的鹌鹑泄殖腔分离到一株病毒 ,并命名为QAVc 94株。经形态学、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免疫电镜、酶切图谱分析、交叉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动物接种结果确定 ,QAVc 94株属于禽腺病毒Ⅲ群中血清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鹌鹑减蛋综合征病毒。病毒颗粒略似球形 ,无囊膜 ,直径为 70~ 75nm ,核酸大小为 34 7kb ,分子量为 2 2 9× 10 6Da ,其TCID50 为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腺病毒 分离 病原特性
下载PDF
天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及病原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华 张安国 +2 位作者 马文芝 宋桂敏 刘田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天津地区10个区县、23个养鸡场的241只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92株,所得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毒、氯霉素最为敏感。抗“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 从天津地区10个区县、23个养鸡场的241只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92株,所得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毒、氯霉素最为敏感。抗“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25个血清型,并以O111、O89、O86、O30、O78为主。从优势血清型中选取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病原特性 血清型 抗原性
下载PDF
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特性及其防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有智 林永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病原特性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防制 畜舍环境 毒素 病原
下载PDF
未定群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佩红 沈素芳 +1 位作者 王建 沈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链球菌分离株 病原特性 鉴定技术 传染性疾病 土霉素治疗
下载PDF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一超 武守艳 +3 位作者 陈剑波 薛俊龙 王剑影 王仲兵 《中国奶牛》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研究对山西省部分奶牛养殖场、户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进行致病性的研究,并研究出子宫内膜炎灭活疫苗,同时对该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 本研究对山西省部分奶牛养殖场、户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进行致病性的研究,并研究出子宫内膜炎灭活疫苗,同时对该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47.1%和27.1%;接种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小白鼠72h全部死亡;将这两种细菌研制成灭活疫苗后,接种牛群,抗体效价高峰时达到1∶512,高峰期维持63d,然后开始下降,经84d逐渐下降到1∶64。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好,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生物防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原特性 灭活疫苗 免疫
下载PDF
GI-19型(QX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病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素春 周凯钰太 +9 位作者 潘俊慧 肖志宇 徐太辉 李金积 张富友 禹兰平 杨文静 崔成都 孙福亮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8-16,共9页
为了解GI-19型(QX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病原特性,筛选6株GI-19型IBV进行EID_(50)测定以及鸡胚致病力和雏鸡致病性试验,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基因组和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基... 为了解GI-19型(QX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病原特性,筛选6株GI-19型IBV进行EID_(50)测定以及鸡胚致病力和雏鸡致病性试验,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基因组和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生物特性。结果显示:IBV/Chicken/Hubei/S1402/2021分离株对鸡胚有致病性,导致鸡胚表现胚体蜷缩、矮小等典型病变特征,经SPF鸡胚传代至第5代,表现较为稳定的EID_(50)(10^(-5.33)/0.1 mL),但其对雏鸡无致病性;IBV/Chicken/Sichuan/C1452/2021分离株对鸡胚没有致病性,但将其接种1日龄雏鸡,可导致雏鸡出现33.33%(5/15)的发病率,引起的典型病变为雏鸡肾脏尿酸盐沉积。对6株GI-19型IBV分离株的基因组和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生物特性分析,发现IBV/Chicken/Hubei/S1402/2021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存在明显差异,且在1a和1b基因区域存在重组现象。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部分IBV毒株对鸡胚和雏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IBV毒株S1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其致病力,而N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其感染细胞的能力。本研究分析了部分GI-19型IBV毒株的病原学特征,为揭示IBV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制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致病性 高通量测序 病原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