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庞中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46-246,共1页
总结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 2015 年 1 月到 4 月期间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样本 120 份,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对这些样本中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进行筛查,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 总结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 2015 年 1 月到 4 月期间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样本 120 份,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对这些样本中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进行筛查,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筛查结果。结果:120 份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筛查后,检出了 55 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7 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5 份腺病毒阳性标本,没有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检出率为 55.8%。结论: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筛查过程中具有准确、特异性强、快速的优点,在实际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筛查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拟诊卡氏孢子虫和(或)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学筛查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实 刘刚 +1 位作者 王美菊 李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学筛查及对照实验两个方面,为拟诊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和(或)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患者寻找最佳诊疗策略。方法 192例拟诊患者肺组织标本及BALF标本微生物学镜检,EL...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学筛查及对照实验两个方面,为拟诊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和(或)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患者寻找最佳诊疗策略。方法 192例拟诊患者肺组织标本及BALF标本微生物学镜检,ELISA检测患者血清CMV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DNA含量。将仅CMV阳性和仅PCP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覆盖PCP和CMV的联合治疗组,一组为仅覆盖PCP或CMV的单独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14 d内病情缓解率"。结果微生物学检验阳性患者共136人;其中仅CMV阳性17人;仅PCP阳性21人;PCP与CMV均阳性98人。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W=162.5,P=0.006),联合治疗组"14 d内病情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χ2=6.454,P=0.011)。结论 PCP与CMV混合感染多见,单独PCP或CMV一项感染少见;覆盖PCP和CMV的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 巨细胞病毒 病原微生物筛查 治疗策略
下载PDF
A族乙型链球菌检测及对上感患儿病原菌筛查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亚慧 《实用医技杂志》 2002年第9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A族乙型链球菌 病原筛查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胶乳凝聚法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筛查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仝慧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000例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RSV与MP感染情况检测,观...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000例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RSV与MP感染情况检测,观察病原菌检出情况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检出率。结果 RSV感染率与M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感染率最高,且以1~5岁患儿感染为主。结论 RSV联合MP筛查可促进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提高,对双重感染漏检不足有效弥补,二者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且以年龄在5岁以下儿童为主,临床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筛查 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龙世德 钟成祥 黄焕祥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8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在廉江市妇幼保健院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组(检测出52例细菌感染...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在廉江市妇幼保健院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组(检测出52例细菌感染儿童作为细菌组,28例非细菌感染儿童作为非细菌组),同期随机选取6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检测三组患儿的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用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检测治疗前与治疗3 d后细菌组PCT、CRP水平;比较单独PCT检测和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经检测结果可知细菌组和非细菌组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细菌组的PCT、CRP水平较非细菌组更高(P<0.05);细菌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3 d后患儿PCT、CRP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PCT单独检测(P<0.05)。结论PCT联合病原微生物筛查,能有效检测出下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体内的PCT、CRP水平,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病原微生物筛查 下呼吸道感染 血清降钙素尿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初筛反应性献血者确证方案与归队策略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玲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共2页
目前我国初筛反应性的献血者仍然都被永久性屏蔽,一方面被屏蔽原因中存在的检测假阳性结果会引起献血者的反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检测假阳性结果导致当事献血者被永久淘汰,使我国的无偿献血丧失了一部分宝贵的血源,客... 目前我国初筛反应性的献血者仍然都被永久性屏蔽,一方面被屏蔽原因中存在的检测假阳性结果会引起献血者的反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检测假阳性结果导致当事献血者被永久淘汰,使我国的无偿献血丧失了一部分宝贵的血源,客观上也对临床血液的供应不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对初筛反应性的献血者做确证,使初筛假阳性献血者能够回归献血人群(规队),这对保护献血者的权益和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局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题对不同病原体的筛查方法和确证结果作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各类初筛反应性献血者的确证方案和归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归队 献血者屏蔽 病原筛查 反应性 假阳性 确证试验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通辉 杨伟 +5 位作者 姜玲玲 吴松成 张亚楠 杨先富 吴政明 余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为建立快速同步检测鸡源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参考GenBank中NDV NP、IBV N和IBDV VP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及退火温度建立多重RT-PCR方... 为建立快速同步检测鸡源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参考GenBank中NDV NP、IBV N和IBDV VP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及退火温度建立多重RT-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检测NDV、IBDV和IBV的三重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只扩增出NDV、IBDV和IBV的特异性片段,对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鸡巴氏杆菌和鸡马立克等其他无关病原核酸无扩增;对NDV、IBDV和IBV核酸最低检测量分别为NDV6.18×10^1 copies/μl、IBDV 8.64×10^6 copies/μl和IBV2.57×10^2 copies/μl;用该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性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对NDV、IBDV和IBV的三重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为鸡源新城疫、染性法氏囊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多重RT-PCR 病原筛查 快速同步检测
下载PDF
病原学筛查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丹 秦垚 余珍燕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4期235-242,共8页
目的探讨病原学筛查以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目的探讨病原学筛查以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23例,根据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64例)、病毒感染组(48例)、支原体感染组(51例)和混合感染组(60例)。入院后于患儿鼻孔中插入无菌吸痰管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测,各组患儿入院后第2天空腹抽取血液样本进行病毒学及IL-6、PCT和CRP水平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和LSD-t检验分析各组患儿病原学,血清IL-6、CRP和PC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6、CRP和PCT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64例患儿中革兰阳性菌感染者29例(45.31%)、革兰阴性菌感染者35例(54.69%);病毒感染组48例患儿中致病病毒包括腺病毒(10例、20.83%)、呼吸道合胞病毒(15例、31.25%)、甲型流感病毒(6例、12.50%)、乙型流感病毒(12例、25.00%)和副流感病毒(5例、10.42%);混合感染组60例患儿中革兰阳性细菌感染15例(25.00%)、革兰阴性菌感染8例(13.33%),病毒感染13例(21.67%),支原体感染24例(40.00%)。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混合感染组患儿血清IL-6、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86、93.648、83.277,P均<0.001),治疗后各组患儿血清IL-6、CRP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t_(IL)-6=13.864、15.396、12.378、8.926,t_(CRP)=29.262、11.483、14.869、21.654,t_(PCT)=33.735、9.593、11.276、33.414,P均<0.001),且治疗后各组患儿IL-6、CRP和PCT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8.365、50.072、29.479,P均<0.00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血清IL-6、CRP和PCT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者(t=2.598、P=0.012,t=2.593、P=0.012,t=2.791,P=0.007)。三指标联合诊断对下呼吸道感染敏感度(93.75%)、特异度(93.94%)和准确度(93.87%)、阴性预测值(93.10%)、阳性预测值(94.29%)高于IL-6(68.57%、58.62%、64.06%、60.71%、66.67%)、CRP(62.86%、62.07%、62.50%、58.06%、66.67%)和PCT(71.43%、68.97%、70.31%、66.67%、73.53%)单独诊断(χ^(2)=10.470、10.152、20.213、36.559、27.559,P=0.015、0.017、0.001、0.001、0.001);联合诊断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与IL-6、CRP、PCT单指标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350、18.769、9.341,P<0.001、<0.001、=0.002)。三指标联合诊断革兰阴性菌感染敏感度(94.29%)、特异度(93.10%)、准确度(93.75%)、阴性预测值(93.10%)、阳性预测值(94.29%)高于IL-6(68.57%、58.62%、64.06%、60.71%、66.67%)、CRP(62.86%、62.07%、62.50%、58.06%、66.67%)和PCT(71.43%、68.97%、70.31%、66.67%、73.53%)单独诊断(χ^(2)=10.470、10.152、20.213、36.559、27.559,P=0.015、0.017、0.001、0.001、0.001);联合诊断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效能ROC曲线AUC与IL-6、CRP、PCT单指标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446、37.966、20.746,P均<0.001)。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种类较多,其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最高,可通过联合测定IL-6、CRP和PCT水平进行诊断及病原学筛查,且可通过动态监测上述指标评估疗效,并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筛查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一起空肠弯曲菌导致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的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邹林 李颖 +9 位作者 周贵兰 甄博珺 张萍 江南 赵凤玲 王建国 李洪军 王艳春 张国峰 张茂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92-1696,共5页
目的对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对暴发事件中采集的病例粪便标本、厨师粪便标本、环境涂抹、食品原材料等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并对病例分离株进行抗生... 目的对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对暴发事件中采集的病例粪便标本、厨师粪便标本、环境涂抹、食品原材料等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并对病例分离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4例病例粪便标本空肠弯曲菌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例未服用抗生素的病例分离到空肠弯曲菌;从4份生鸡样本中获得12个空肠弯曲菌单菌落和7个结肠弯曲菌单菌落。病例分离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ST10075型,并确定其染色体上含有cmeABCR、tetO/M和blaOXA-61等耐药元件,而23S rRNA的2074和2075位点均未发生突变,gyrA基因的257位点发生了C-T的突变。结论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可能是导致此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病原筛查 空肠弯曲菌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急性鼻窦炎呼吸道病原体筛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黎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54-57,共4页
通过病原体筛选和临床特征分析比较小儿急性鼻窦炎的病毒发生率。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259例儿科患者进行鼻粘膜拭子采样,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9例 ARS 患儿, 59例急性 URI 患儿,剩余61例... 通过病原体筛选和临床特征分析比较小儿急性鼻窦炎的病毒发生率。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259例儿科患者进行鼻粘膜拭子采样,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9例 ARS 患儿, 59例急性 URI 患儿,剩余6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C 组)。对每组的呼吸道病毒及RSV、ADV、IVA、IVB、PIV、LPN、MP、CPN、CVB A、CVB B、ECHO这11种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1.47%,其中,MP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2.13%)。此外,男性患儿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2.91%,女性患儿为28.72%,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的鼻病毒(RV)、腺病毒(AD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的病原体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病毒(RV)、腺病毒(ADV)在小儿急性 URI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孩子的鼻腔分泌物中有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出。为了更好地促进这项研究,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样本医院中,在不同的季节采集更多的 ARS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鼻窦炎 病原筛查 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样中9种致病性胞内菌病原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瑛 海岩 +5 位作者 滕中秋 谢晓菲 熊衍文 邵祝军 秦爱平 郭卫东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初步调查分析9种胞内致病菌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靶向立克次体17 kDa、恙虫病东方体47 kDa、埃立克次体dsb、无形体msp2、贝氏柯克斯体23S rRNA、鹦鹉热衣原体omp1、巴尔通体ssr A、土拉...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初步调查分析9种胞内致病菌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靶向立克次体17 kDa、恙虫病东方体47 kDa、埃立克次体dsb、无形体msp2、贝氏柯克斯体23S rRNA、鹦鹉热衣原体omp1、巴尔通体ssr A、土拉弗朗西斯菌ISFtu2、布鲁氏菌bcsp31属特异性基因保守区域合成TaqMan引物和探针,优化统一反应条件,评估特异性和可行性,实施临床血样多病原筛查。结果 本研究优化了一种同时检测9种病原的TaqMan PCR阵列,分析显示各探针引物组与非目标物种无交叉反应,对内蒙古中西部2021年3—12月临床不明原因高热患者血样(N=335)进行的可行性验证发现,检出率10.75%(36/335)。阳性病例以40~79岁男性为主;职业为农民、牧民等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群。其中无形体6.87%(23/335),立克次体2.99%(10/335),布鲁氏菌0.90%(3/335)。巢式PCR和测序揭示,检测到的立克次体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高度相关。结论 提示内蒙古西部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特别是40~79岁男性农牧民中主要感染的胞内病原体可为无形体、立克次体、布鲁氏菌,提示当地临床医生和卫生行政部门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 PCR阵列 胞内菌 病原筛查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